书城文学明天的早晨
7142700000001

第1章 序

《明天的早晨》

1990年12月28日,我有幸被荣膺全国乡镇之星称号的横岗镇邀请,参加了镇的祝捷大会和四项工程落成剪彩仪式。记得当时,我用颤抖的手接过金色剪刀,和许多贵宾一道,咔嚓一声剪断了彩带的刹那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入夜,登上了富丽堂皇的横岗大厦楼顶观看焰火。虽然是冬日的夜风有些寒意,但我的心头热得发烫。不知怎地,眼眶热了一下,泪水竟流淌于脸颊。我想,这泪珠肯定会闪烁着焰火一样的乡镇之星的多彩的光辉……

记得来参加这盛会之前,我和本书的作者朱崇山同志,驱车走过横岗那长达九公里的一级公路,之后,又和他漫步于新建成的横岗公园,都谈到了横岗的过去和未来。在公园里,我们还碰到潇湘电影制片厂摄制组的同志,他们正为横岗摄制一部纪录片,而反映横岗的电影剧本,崇山同志早已动笔创作,不久,该是要开镜了吧?

晚上,崇山同志对我说,你也来写写横岗吧,够你写这后半辈子的。我说,有你在,谁能比你对横岗了解得透彻和感情的深厚呢?果然,不到半年,他又把这部长达十余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明天的早晨》的复印稿摆在我的眼前,并且要我为之作序。我能说什么呢?这正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崇山书稿在案头。

横岗,我是到过多次的了。也算是看见了它从荒凉到兴盛的历史。但是,从9600人的小乡镇,嬗变成10万人口的城市,其中的迂回曲折,就知之甚少。我与镇委书记是熟悉的,镇的领导班子的大部分成员,也不只见过一次,但他们在这十年来所尝尽的酸甜苦辣,却是未有亲历其境,只不过从周锦廷的多次述说,和朱崇山的介绍中,知道一鳞半爪。除了叹服之外,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如今,当我以激动的心情读着这部报告文学的稿本时,就好比武侠小说中那些练内功的人,一时间打通了任、督二脉那样,把过去的所见所闻,一下子都串通起来了。

文学之所以能动人在于真实。能够做到真实而能动人,除了作家的艺术修养外,我以为更主要的是作家能把自己溶合于现实生活的洪流之中,用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大画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你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崇山同志不但发现了,并且呈现于笔端,其焦点集中于这样一个地方:从历史的幼稚到以胆略去创造历史,全靠共产党员们“以民为天”的奉献精神,并由此而达到自身灵魂的净化,从而净化了人们的灵魂。这一点,无须例举,只要读着这本书的一章一节,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心灵受到震撼。

这就是崇山同志的高明之处。他在横岗的开放大潮中,发现了上述的美,就能启迪后进者:人,应该这样活;路,应该这样行!也只有借着这一发现,才能写出看得见、摸得着这“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体。

近几年来,我游转于粤北的山区和粤西的红土地的时间较多。原因是想实现一个心愿:这些贫困落后的地区,摇笔杆子的光临,相对地比起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就少了。于是不自量力,趁还能走动的时光,用一支秃笔去反映他们变化的轨迹,算是发挥余热吧。也偶然去一下珠江三角洲和经济特区,虽是飞车看花,也可作为自己写作的参照系数。到了这些发达地区,却使我清醒起来,常常自我告诫,不要陷于小农经济的泥淖中而不能自拔。否则,作为所反映的东西,不但不能促进现实的发展,相反,很可能宣扬了自满自足、固步自封的思想,那就终生内疚了。

这就是常常跟着朱崇山同志访问横岗的原因。

横岗镇,和中国的农村一样,经历过“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残酷的岁月,外加内地所没有的逃港之风。但是今天,镇党委敢于提出共产党员带头致富的战略要求,只用了五年时间,就使全镇2000户农民中的1453户有劳动力的成了万元户,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的万元村。这个历程,决不是能用什么概念的语言所概括得了的。

书中写到周金娣以三板豆腐起家,廖惠仁十三只母鸡兴业的故事,使人感到周锦廷及其“一班人”,把过去认为是“资本主义萌芽”转而看作“农村改革开放的萌芽”。两个“萌芽”质的变异,这是多么大的一种观念上的飞跃!他们也只有凭着这种观念上的飞跃,才敢承认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者,并且鼓励家家户户都去“吃螃蟹”而富裕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体现于农村中流行的一句口头禅:“要脱贫,找党员;要致富,找支部。”于是,人们的双眼,再不凝望着隔海的十里洋场,转而专注于自己脚下这片黄土地了。因为他们开始“找着了自己的轨道和位置”。办起家庭农场,集资搞大型的鸡场、果场了。

要使资本增值,首先还得有资本。对于向银行贷款,农民是有顾虑的,一是风险,背不起债呀!于是他来到镇委找周锦廷。周锦廷说:“我不也给镇上贷了三千万元吗,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就是一句话,使农民从摸索中认识到什么叫做“资增值”,“也相信通过自己用勤恳的劳动运转的资本是可以增值的。”

朱崇山认为,这就是“中国农民的觉醒”,“中国农村开放的新曙光。”我以为,这是非常恰切的。

由于新中国的历史曾经历波折,农民就怕一个“富”字。“富则修”嘛!长期以来,历史的失误,在人们的意识里,富裕同资本主义是同义词。于是举步走向富裕,就难免不犹犹豫豫了。曙光后面不一定就是万里晴空,可能还有阴天,还有风雨呢!

但是,横岗镇在制定农业发展战略中,竟有一条是“干部党员带头勤劳致富”!

于是,各种议论都来了,这种纷纷纭纭的议论,也无须例举,只消回忆一下创办深圳特区伊始,一家大报上不是以显著的版面刊登过一篇使人心惊胆战的文章:《租界的由来》么?就是说,经济特区等于租界。那么,提出干部党员带头致富,并成为农业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不是犯“天条”么?只有说党员吃苦在前,牺牲在前,谁听过富裕在前,带头发财来着!

但是周锦廷这“一班人”就是敢于理直气壮地去犯“天条”,走自己的路。

他们当中,有些就是刚刚洗脚上田的农民,有些是出身于农村,他们深切地体会到,农民光靠那一亩几分地,种上水稻,那是八辈子也富裕不起来的。只有干部党员带头,学科学技术,学经营管理,从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的框框中解脱出来,去从事农业结构的重新组合,使农业去生产商品,让农业的发展顺应市场的需求,让农业开放视野提高生产率,从而换取更高的利润,才能得到富裕。干部党员带头走出一条路子,取得经验,学会技术和管理,才能带领群众走向共同富裕。

这样的战略,这样的带头作用,有什么理由不能理直气壮?

就是这样,出现了书中写到的许多动人的画面:

靠着从香港寄钱回来享清福的家属们呆不住了,于是上山去开发果园,靠赌博骗取钱财的浪子回头了,而去大养其鸡。一度搞倒买倒卖的,也把资金投入养殖业中,而香港的乡亲们,也不断有人把资金投进故乡的土地里去使资本得到增值……

这,不是净化着人们的灵魂么?

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之所以有胆有识,是来自那种无私的奉献精神。镇委书记的老伴,现在仍在家乡的莲塘村,白天出境耕作,补贴家用。女儿是一个普通木材厂的女工。而一位镇长的爱人,现在仍然是镇政府中的一名清洁工……他们就是凭着这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并凭借这一点精神,去带领农民共同富裕,在劳动致富中,把各人的灵魂加以净化。也只有灵魂的净化,才获得观念上的又一个飞跃。而这个飞跃,是横岗镇的领导者们,从无数公开的、匿名的告状、检举中,和在许多的调查组、工作组中闯出来的。

我在读着这本书稿时,也情不自禁地和作者一道思考着:“人们走这一步竟是这样漫长。从半自然经济踏上这一步,走得也实在艰难而漫长了。”

我不想再谈关于横岗镇的工业了。一者,我对工业生产是个门外汉,尤其是外贸方面的知识更是一窍不通,二来,本书的着重点写的就是这一方面的成就。作者以其综观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道出了西方工业家被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大陆的廉价劳动力所吸引的大走向。而横岗不仅着重了投资环境的“硬件”的构建,又着限于“软件”的不断改善而获得外商的信任。1989年秋天,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制裁声中,横岗经济发展公司以其惊人的胆略,同美国协调相机公司签署了开发横岗工业区协议书的签订,成为轰动香港的新闻。共同社消息说:这是自六月四日的天安门事件以来美中第一项大型契约。于是震撼着世界。我以为横岗的500万平方米土地的租用和劳动力的保证供应,或协调公司的4亿美元投资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从外商对横岗的信任反映了对中国的信任。我只将协调相机公司的大老板积伦的答记者问摘抄于后就够了。

记者:你在中国的低潮期签署这样一个大项目,不怕冒风险吗?

积伦:世界上众多的企业家里面,有成功的,也有不大成功的。我看成功的都是眼光远大,心胸广阔的人。从长远看,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比得上中国拥有这样多的劳力,这样大的土地,和这样广阔的市场。我们公司的生产已全部搬到横岗去了,赢利了。我很高兴,中国工人聪明勤劳,同周锦廷先生合作愉快。

记者:请谈谈你对横岗的印象。

积伦:周先生他们的开放态度,令我省下了很多的精力,也令协调相机厂成功了。他们是英雄。周先生他们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还吸引了其他地区的人来横岗工作,我认为他们真正关心他们的国家,真正关心他们的人民。

记者:你的感受呢?

积伦:我在横岗的经验,没有一种是负面的。我成功得太快了,有时我不能不停下来,冷静地确定一下自己,这是不是真的。

记者:你对中国的信心来自哪里?

积伦:在中国我相信邓小平,在横岗我相信周锦廷。

我想,这就是只经历了五年时间,横岗全镇能够建成有厂房面积80万平方米的工业区,从9600人的小乡镇发展为十万人的城市的基本因素之一。

拉杂写来,不过是天下文章一大抄之举。连读后感也算不上的聊以塞责,请作者与横岗的英雄建设者们见谅。

祝愿,横岗这颗灿烂的乡镇之星,永放光彩,并照亮我们祖国前进的道路。

韦丘

1491年5月25日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