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明天的早晨
7142700000002

第2章 历史沉积的骚动

这里天空晴朗,时而掠过两片浮云。

宝安县广袤的红土地在宁静中感到微微的颤动。镇委书记周锦廷从这轻微的颤动里,感受到一种异乎寻常的微波。人们早已习惯和讨厌那古板的千篇一律的频率了。然而,新颖活跃的微波组合还得不倦地去探寻。为此,他想得很多。那一头乌发也冒出了好几根银丝了。深夜,他躺在床上常常问自己:人类往何处去?我周锦廷往何处去?这个社会主义方程式该怎样去解开啊?他不想欺骗自己,也决不会欺骗人民。他得用事实来证明这个方程式。

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个方程式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也难倒了上千上万的人。

眼前的轻微颤动又涵盖着些什么呢?初冬。一群年轻的大学生从省城下来。他们带着各自的焦虑、困惑和追求,悄然地消失在横岗的翠绿的农户里去了。他们渴望寻找到解开这个方程式的门路。或许这个方程式本身并不存在?真理是需要求证的。当他们重叉聚集在一起时,那稍带苍白的脸颊微露红晕,彼此认同地笑了:情况属实。

求证这个方程式的数据属实了。

当今的大学生在当今社会风气里,能做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是很不容易的。

我很想了解周锦廷给他们说了些什么充满魅力的话。

也许,使人乏味的枯燥数字,往往最能概括那丰硕的收获。

横岗镇2715户、10886人。1990年全镇工农业总收入1亿7千多万元,纯收入近6千万元,相当于1979年的135倍。

全镇人均收入6357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833元,相当于1979年的32倍。

全镇人均存款7878元。一半农户安装了电话。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空调机已较普通地进入村民家庭。农民拥有私人小汽车3部、大货车148部、人货车50部、微型运输车58部、摩托车238部。

简单地说,横岗基本实现万元镇了。

全镇向国家上缴税收1709.73万元,人均上缴税收1570.6元。为国家创汇达19400万港元,人均创汇17821港元。

这些金色数字是横岗人用汗水浇铸出来的。

这是一个当代神话——十年人均收入增长了一百一十一倍!

大学生:你们创造了一个当代神话,难吗?

周锦廷:难也不难!说难确实很难,我们辛苦了三十五年,人平收人才九十多元。说不难,1984年冬起步,开放改革了五年,上去了。

大学生:五年,不可思议。

周锦廷:世界本来就不可思议嘛!

大学生:坐在农民漂亮的铺上锦瓷砖的客厅里,我心里很踏实。回来躺在床上心里却又忐忑不宁了。

周锦廷:我劝你们不妨在农民家里睡几个晚上。

大学生:周书记,你有没有心里不踏实的时候?

周锦廷:有。在报上看到你们大学生上街游行的日子。

大学生:我们访问过的农民都这样说。

周锦廷: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有这么三几十年安定,不要你斗我我斗你,就会好起来的。

大学生:你现在最关注的是什么?

周锦廷:民主管理体制的建立。

大学生:民主!?

学生们顿时活跃了起来,原先,似乎除了他们之外,没有几个人去关心民主这个玩意儿了。

周锦廷:我们全镇集体固定资产有几亿元,年纯收入六千多万元。有的村年纯收入五六百万元。财大气粗,大手大脚,有的甚至贪污多占。得有个民主管理体制,有个监督干部制度,和廉洁制度。民主不是空头的,要有个行之有效的制度去落实。这很不容易。

大学生:难在那里?

周锦廷:民主的凝聚力归根结蒂还在于经济。你们信不信?

大学生:你找到这个民主管理体制没有?

周锦廷:找到了。我们正在推行农村股份制。你们下去,有没有同我们的村董事长、董事交上朋友?

大学生茫然:你事先都没跟我们说。

周锦廷:我看你们不大关心我们的民主。

大学生:你讲话介绍都不看笔记本子!

周锦廷:自己做过了的全都印入了脑子里。

大学生:要是记错了呢?

周锦廷:立即改正。

大学生;说漏了呢?

周锦廷:你们会补充的。

大学生:你这书记很实在……

周锦廷:我实在高兴,你们大学生下来农村,中国就有希望!

大学生:你不讨厌我们吗?

周锦廷:我讨厌你们说要中国经济发展就得让农民彻底破产。

大学生:那该怎样说才对呢?

周锦廷:让农民共同富裕。

大学生:这是必然的吗?

周锦廷:这是民主的凝聚力。

大学生:在欧洲这个幻想已经破灭!

周锦廷:在中国不正在升起吗?

大学生:也许在横岗才做得到。

周锦廷:横岗也是中国的土地!

这位镇委书记的话骚动了历史深层的沉积,骚动了民族负重的触角,激越起开放振兴的力量。这不正是古老土地的鸣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