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明天的早晨
7142700000017

第17章 自己的春天

水,横岗的春天。

横岗太需要水了,农业需要,工业需要。

周锦廷时刻不会忘却这个春天。

一九八五年横岗建厂房12万平方米面积,收入工缴费258万元;

一九八六年收入已有565万元。

到了一九九0年,工缴费收入有19450万港元。

手上有了这笔钱,周锦廷满可以开步走了。难道就不可以让横岗靠近点水乡的样子吗?

他寻找一个能够找到水电的人。

这个人叫张严。不惑之年。清癯矫健。沉静内向。满头乌发。他也许是瘦健之故,十年不见,青春依然。他来横岗十七个年头了,一点不显老。人们怀疑过,姓张的吃了什么青春药。

然而,他命运坎坷。经历过使人衰老的岁月。只是这坎坷的岁月,没有在他瘦削的脸上刻下该留下的皱纹。

周锦廷不止一次对我说,解决横岗的水电上,张严立了大功。

张严也对我透露了他青春的秘密:周书记很信任我,重用我。

我想,士为知己者死,这是人之常情,而非知识分子所独尊。士者人也!

这里,有个故事。

张严于1962年困难时期中师毕业。他不愿意执教,便跑到深圳,镇街道办事处劳动调配站参加工作。之后,当上居委会主任。1970年调上镇工商所,一干四年。他工作出色,负责这个工商所的全面工作。1974年调到横岗工商所任代所长,一干又是十年。他工作勤恳,出类拔萃,人所共知。也许他太老实宽容了,有了二十二年工龄,管了十几年的全面工怍代所长,却还没有转个干部。双亲在香港去向不明,自然入不了党。这团希望之火在心里燃烧了多少个冬春啊!这个代所长他代不下去了。他老实谨慎,也自信清醒。眼下该是清醒的时候了。1984年他毅然地去见周锦廷和李佛生,从工商所来到了经济发展总公司。这是他人生旅程上的一个大转折。从此,他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他任经济发展总公司的副经理,主管水电工作。不久,他入党了。

当年上任,镇水电服务公司的唯一的小水塔,供水总容量才十多个立方,只够一百多人的用水。全公司仅十七个人。他带着人马来到走万潭村边开井。这里地势低洼,总算打上了水。好先应付镇上的生活用水。

他爬山涉水,从清早一直走到夕阳西照。四处寻找水源。横岗的每一个偏僻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残阳如血。张严的心血都洒遍了横岗的山岗坑洼,草木灌林。

他一点也不感觉到累。他小时候已喜欢爬山,捉蟋蟀,采草药。长大了便又带着猎狗,上山捕金钱龟。好运的一天可捡回四五只。在深山里,他一个人自由自在。他仿佛寻找到自己的天空。几乎每个星期天他都在山里度过。我猜不透,是他的内向性格导致他去深山,还是去了深山致使他的性格内向。人生往往像个迷宫让你去走,也任由你去揣度。直至结婚之后,他还是一个样。周末在山沟里过。此外,他没其他嗜好了。

命运对他很不公平。1940年他在香港出生,却没有留在双亲身旁。他由养父带火。养父繁殖子女八人。他排行第三。自小就肩负着无穷尽的家务。读小学也时断时续。也许深山独行会弥补人问烦忧的消耗。然而这种独行的孤寂,却不知不觉地落下他善良妻子的皱纹的脸上。我看了他妻子,一个典型的农妇。她那温厚的比她年龄衰老的脸容,呈现出命运的凹凸险峻。命运把他同山水结合在一道。他熟悉山,也熟悉水。有山有水他就不知道累了。

人生很难遇上个知音。他很珍惜周锦廷对自己的理解信任。他理解这是党的真正的信任。在我们这一代理解是重要的。他披星戴月去寻找水源。走万潭的水井不够用,先后开发了落马石,南坑水库。然而,工业发展的速度很快,尽管水电公司上下齐心努力,也只可以勉强应付着。1989年天旱,水库露底。近在咫尺的东深水库的东江河水却水满盈盈。周锦廷早已向该局申请镇上用水,可迟迟未见答复。他理解东深水库年供应香港儿亿立方生活用水,有它自己的负荷。然而,眼看着吃水也成问题了。有些工厂只好驱车到深圳车水,弄得人心惶惶。怎可以见死不救?周锦廷再也忍耐不住了。外商向他叫苦,他朝谁叫苦呢?

干。求生去!周锦廷拉着张严朝东深水库跑。老周坐镇。张严带着一班手下人日以继夜地安装水管。汗水浃背,手掌血泡。那真是一场紧张的战斗啊!五天安装好口径0.8米的水管四公里。他们趁黑夜装上抽水机。哗啦啦,水从东深水库抽了出来,一直流人横岗水厂里去。解决了燃眉之急。

翌开,周锦廷同张严带着一封道歉信,前往东深工程局,向负责人表示歉意并清偿水费,也再三说明眼前的苦楚。出乎意料之外,该局负责人不但表示理解,还说他们迟迟未答复也有责任。并同意年供水二百万立方。其实,他们间的关系是融洽的。平日东深工程局需要的土地劳力,横岗从大局着眼,处处合作。今日迫不得已,周锦廷才在棋盘上,走出了这一不大光彩的险着。

这一着,立竿见影。全镇皆大欢喜。港商反响很大,议论纷纭。他们由衷地感谢周锦廷先生的仗义果断,居然打出了这个擦边险球。同时,也钦佩周先生大胆冲击官僚主义的精彩有力的一击。

直至今天,谈起这不算光彩的“偷水”事件,周锦廷笑着摇了摇头,仿佛在告诉人们,迫上梁山,下不为例。接着,又充满感情地说:张严很得力!

我眼前又浮现出张严那拼命三郎的勃勃英姿。

这回天旱,给周锦廷他们教训颇深。镇委研究,要以百年一遇的大旱,十万人口的起点,去设计横岗的蓄水。他们又修筑好铜鼓径、塘坑、正坑等大小六个水库。居然也蓄起了一千多万立方水了。加上东深工程供应的200万立方,大致可以满足全镇的用水了。

去年大旱。深圳市空前紧急实行节水措施。每日供水二二个小时。有的地方两天才供水一个小时。然而,没想到,横岗竟是世外桃源。当时,我在横岗大厦过了一夜,冷热水供应充足。在深圳好些天未有这样痛快地淋浴过。从半沙漠里冒出来的我,欣喜雀跃,禁不住呼唤横岗万岁!

我看过了横岗花在用水上的投资,才真正理解这个春天寻找得多幺不容易啊!

这五年,先后投资2600万元,新建了水库两个,水厂两个,扩建水库四个,蓄水量达一千多万立方米,日供水量3万多立方米。家家农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横岗人有了自己的春天。

还有电力,这几年也是个紧张的热点。一周开四停三,开三停四,甚至开二停五。停停打打。港商都在大喊救命。最后来个各厂自扫门前雪,自置柴油发电机。一时之间,机声如雷灌耳。周锦廷早有预见,在1986年就动手要设发电厂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电的事业不允许一个小镇轻举妄动。即使你付了投资巨款,但仍然得耐心坐待。恰似给你五花大绑,动弹不得。为了办电,横岗投入了3500多万元,兴建一个11万伏的变电站,几经波折,总算是放出了光明。然而,电费还得照付,一分1不少。

还有道路。村镇水泥路修了70公里,还部分负担深惠一级公路横岗路段的扩建工程。前前后后用了950万元。我从镇上驱车到村下,四通八达,畅通无阻,方便得很。

还有电话通讯。手摇电话的日子结束了。横岗人又投入1200多万元,进口日本NEC4000门全程控通汛设备,现已安装使用。各个村落的农家,足不出门,便可以使用IDD国际线路,同居住国外的家人通话。

此外,还建了学校、宾馆、公同,娱乐场所,市场、商场、以及生活设施配套,造就了一个颇舒适宜人方便的工作环境。

我粗略算了一下,上述四火基础设施,镇上先后投放了近亿元。这里面涵盖着些什么呢?这里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干旱的小镇啊!

人们在观看之后,都情不自禁地赞赏周锦廷的超前意识,翩翩大度。我却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他那以民为天的精神。他心里装着祖国民族,装着横岗人民。这才表现出一种自觉地全面管理社会的意识。

历史告诉我们,在欣赏超前意识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超前底正确的深刻的内涵。

我想,这以民为天是中国的古老传统,可过去从来没有哪一个朝代社会实践过。因为它需要社会的亮晶的透明,人心的透明,社会公心的透明,理想希望的透明。它需要人的思想底净化啊!

手上有了钱,富裕了,该怎么办?横岗人同答了。

这不就是春天吗?

周锦廷寻找到了自己的春天。

张严也寻找到了自己的春天。

横岗人已千真万确地迎来了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