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明天的早晨
7142700000018

第18章 一幅绿色壁画

人们在忧虑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横岗明朗的天际,隐约地聚集起一朵不祥的阴云。

这里,经济如火如荼地铺泻开去。然而,新兴现代工业的勃发并不是传统经济自然积聚发展的结果,而引进的现代化成分又同传统农业毫无瓜葛。这个新兴富裕的经济形式一开始已露出了自身的脆弱和隐患。况且,现代化工业天然地沿着土地级差的轨道拓展。

横岗人面临着一个挑战性的问题:这里已经发生的工业革命,已经引进的现代化运作方式的震撼,如果不向传统社会作有力的辐射穿透,不能使传统社会发生一次实质性的变革,从而消解现代与传统的深刻对立,使这个半农业文明的传统社会,有机地纳入现代工业文明,实现社会的同质化。那么,就不仅使本地资源因闲置而无法实现其生产要素的价值,而且必然使众多的农业人口被排斥在现代化之外,造成了贫富悬殊。使这个新兴组合的外壳与内核越加对立排斥,势必发生可怕的影响后果。这是涵盖着两种思维方法,两种价值观念,两种生活方式,两种理想信念,两个动力系统和两种运作机制的碰撞对峙和彼此消耗。这类同于后现代化国家面临的二元结构的艰难的决定性底突破。这无疑是横岗开放改革以来,在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上,所碰到的一次真正深刻的革命。

周锦廷和李煌康他们脚上还留有泥巴的痕迹,手上还长着扶犁耙磨遗下的茧子。他们一直被这个古老的,缺乏创新冲动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旧的农业框框所捆绑。他们亲身经历的这个贫弱的自然经济,由于彻底服从国家工业化的需要,被改造成为一种特有的统制经济。这一统制的特点;农业就是“粮”。货币对农业经济已失去了意义。农业不能搞钱,农民无法致富,因而土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结构的立体化、高级化也都失去了依据。他们早已体会到,抓农业并不难,抓好农业就难了。但是,要抓出一个使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使农民生活富裕起来的农业,就比登天还难啊!因为这里要变革的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形式和结构,而且是使农业从根本上彻底经济行为化,使农民商品意识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民意识的觉醒。

周锦廷这一班人非常清楚这里农业早已显现出畸形的萎缩。在封闭边防的真空地带里,大量劳动力的逃港谋生,必然使农业萧条。这里,农业的复苏发展,已成为生命意志的表达,已成为人们立体性体现喷涌出来的自信和智慧。因而,农村真正共同富裕道路的创新,历史地落在周锦廷一班人的身上。

这就是横岗农业道路的历史意义。

天蓝。地绿。紫荆花盛开。

1985年,横岗建了12万平方米厂房。

翌年,他们又完成了近20万平方米厂房面积。

他们手头宽裕了,有了上千万元的收入。祖祖辈辈也无法企及的事情,他们竟在一两年之间兑现了。成功得太快太好了。有时连周锦廷也得静下来问一问自己,这是不是真确的。国际经济机遇宛如一根魔术棒,拿在手上就会变幻无穷,神通广大。周锦廷他们算是尝到这个味道了。

横岗这一班人,似乎是为了干大事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工业的齿轮转动起来了,农业怎么办?周锦廷说,农业要上去。管农业的副镇长周伟安在农村长大,毕业于中山大学,对农业有深厚的感情,他说,“在中国工业发展以农业萎缩为代价,不能认为是成功的。”农业的变革,他们意识得比较早,于1985年就着手抓了。当时,镇上提出一个任务,五年使全镇有劳力的农户,八成实现万元户,横岗成为万元镇。这对农民来说,无疑是一次历史的震撼。人们高兴雀跃,但不少人还存疑。历史的空话和空话的历史,宛如一片黄叶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然而,眼前工业兴起带来的富裕,却使他们无限兴奋。

这个目标,在当时无疑是个大胆的、近乎神话的设想。然而,周锦廷他们相信可以实现。他们手上有了工业这张王牌。我们不可小瞧这个目标。因为这是一个观念的革命。农业的产量不再是评价农业的唯一标准了。这里的关键是农业的商品化。为了实现这一个激动人心的目标,他们一刀砍断了农业传统经济的尾巴,遵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对它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改造。

他们心中有数,眼睛盯着农业结构的重新组合,目的是让农民共同富裕起来。这个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真正的凝聚力。

当年,横岗农业战略生产的制定者们的眼睛,已不是盯在粮食征购的区区的指标上。他们得面对一个崭新的现实:由于工业发展供应数万工人的本地市场,广阔而又急需供应的特区市场,和香港市场。这三个市场一下子涌进了他们的视野,迫着他们进入价值规律的大学校,不断地去揣摸着这只无形的手。他们引进了市场原则,把农业导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他们心胸豁然开朗,让农业去生产商品,让农业的发展顺从市场,让农业放开视野去追求更高的档次,更高的生产率,去换取更高利润的货币。他们让昔日干旱瘦脊的红土地,敞开胸怀造福于横岗人民。

周锦廷之所以是周锦廷,就是他有一股虎劲,见困难就上;就是他有一股骆驼韧劲,坚持到底。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身先士卒,唤起民众。他下决心办农业,就竭尽全力把价值规律这只无形的手,变成他自己的一只有形的手。

他们拿出了当年贷款3800万元办工业的决心来了。他们经过反复研讨,制定出“七五”计划。他们把人力、物力、财力、精力,都用于创汇农业,瞄准香港市场,也对准本地市场。这里得说清楚的是,工业支农非常重要。没有工业积累的资金,就没有横岗今日的农业。工业齿轮转动了,把整个社会经济机器都带动了起来。蔬菜、水果、养鸡、养猪、养鱼业似雨后春笋发展起来。整个农业结构的板块组合上了一个档次。出乎意料之外,人们几乎在不知不觉中,由农业半自然经济踏上商品经济的门槛。农业商品化的冲击波,竟凌厉而安然地在人们思想认识上,引起了变异和裂变。使理论家们为之瞠目结舌。我感到欣喜的是,这里农业商品化的转变,千真万确地伴随着农民的共同富裕。一点也用不着要农民承受彻底破产的牺牲。这是世界后现代化也无法做到的。这应该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了。

镇长李煌康作过这样的分析,影响农民致富的成败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缺少经营资金;二是不懂科学技术管理;三是不懂经营管理之道,产销脱节,或顾产顾不了销。于是,他们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以工养农,以工促农,从来料加工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支持农业结构组合的调整;二是成立农业发展公司,把种苗、技术、肥料、农药、收购,销售统统包揽下来,让农民专心种养;另一方面通过公司的纽带,把千家万户同市场紧密相联,引导农业向家庭规模经营发展,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社会化和专业化。这几年实践的结果,在生产领域里,国家同农民的关系,大致上是来料加工式的集约关系。使农民在供与销这两个环节上少担点风险。保证了农民的合理利润。比如养鸡,鸡苗、饲料、防治技术药物、出口销售,都由养鸡公司按合同负责供销。养鸡户按科学程序饲养,达到成活率标准,每只鸡可获利1.2-1.5元。超产奖励,减产罚款。每个鸡场大多兼种果养鱼。这样,有效地顺顺当当把养鸡业置放在科学化、社会服务化的轨道上,置放在科学的生态系统工程上。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农业现代化的优越的经济效益。

他们办起了养鸡业,采取内联形式办起了个三千亩面积的红江橙场和奶牛场。兴起了种果热潮。由于农业的天性风险,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商品创汇农业还得经受国际市场的巨大风险。这对一个才涉及世界市场的横岗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新的挑战。

比如养鸡业。1982年秋,一位叫方识的年轻畜牧专业的大学生分配来横岗。周锦廷高兴地让他到黄阁坑大队,建立鸡场。在这个偏僻的边远山村,方识同大队干部一块儿住在工地上,日以继夜,把鸡场建立起来。年饲养三黄鸡近十万只。初建第一年居然收入五万元。这在横岗是破天荒的大事。人们半信半疑地在观察着这种奇妙的科学养鸡业。真了不起,每二十只小鸡养活了十九只,比村里小孩的命还好。呀,堵住了鸡瘟的大鸡场。这是一次看得着的科学震荡。从此,养鸡业成为充满魅力的、带给人富裕的事业。

方识架着副近视眼镜,汗流满面,手上沾着饲料颗粒。他兴奋地从铺满在绿茵上的黄色的云涛里,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他接着又到别的村庄去建立鸡场。他庆幸这里有自己宽广的天空。

好景不常。1985年香港“打肥鸡针”风波引起了危机。香港人不敢吃打针鸡,鸡价大跌。出口鸡完全停止。这一打击简直使人丧失了元气。尽管县养鸡公司等大户承担风险。然而,惊怯的阴云久久未有驱散。好些鸡场也关闭了。

这个教训是深刻的。从事创汇商品农业必须有个公司大户作为后盾,才可以承受得起市场的风险。因此,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显得非常重要。

周锦廷他们长时间地在农村打滚。农业早已成为他们的天生事业。他们心里充满着恋土之情。他们最了解农民,最了解土地,最了解辛勤劳动的意义,也最了解以工支农的深厚内涵。因此他们走过的绿色道路,处处充满着眷恋土地的浓烈感人色彩。这种色彩饱含着感情的凝聚力——农民的共同富裕。

我一直很欣赏横岗这幅农业壁画。

养猪:凡养猪五至八头者,每头无息贷款八十元。家庭困难但有切实可行的种养计划,即困难户者,无息贷款五千元。五年还清。比如养十头猪,每头获利一百元,一年二十头共二千元。五年一万元。再种上一百五十棵果树,年收入可达万元。

种果树:凡种植果树者,果苗由镇上免费供应,保证品种优良。每棵果树每年补助管理费二元.一补三年。

农产品由镇农业公司包销。农民也免去了市场风险的担忧。

三年问,横岗镇政府投放于种果120万元,养猪80万元,养鸡16万元,水利上千万元……一个小镇投放农业资金人平达1216元。

去年,这里农业屏幕显得翠绿晶莹。全镇农业总收入1311.68万元,比1985年增长1倍,比1979年增长14.6倍。按人均计算,水果1.75亩,生猪2.9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1833元,人均存款7878元。

初冬,北京、广州、深圳、安徽来的教授专家,共叙一堂,探讨横岗经济发展的路子。他们很关心横岗“七五”计划中的一个目标:万元镇,实现的情况怎样?

1990年全镇共1453户有劳动力的农户,全都当上了万元户。

“好!只不过是五年时光啊!”教授们满脸笑容。

窗外,充满着一片和煦的绿色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