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明天的早晨
7142700000019

第19章 党员带头勤劳致富(1)

周锦廷很熟悉农村,很了解农民。他小时候跟父亲下田,兴致勃勃地参加过初级社的春种竞赛。后来办机械化,他是生产队里的第一个拖拉机手。上公社当了领导之后,他一样下田劳动,犁耙工夫一流。直至开放改革,他妻子承包了几亩田。他有空回家便又陪同妻子下田耕耘。近几年,他家莲塘那边紧靠边境,建了不少厂房,变成了城市。妻子对他说,“家里不用牛了,卖去吧!”那头水牛还未齐牙,正当使力气的年龄。他想了想说,“别卖了!”“留下你伺候?”“我家不用给别家用好吗?”周锦廷便把这头水牛送给了镇上的干部老杨。老杨家并不富裕。最近,水牛服役了好几年,老了。老杨把卖牛的钱交还给他。他笑道:“牛是你的了。我已送了出去。”

周锦廷永远是那样质朴纯情。在他眼里,老杨回到家里也是一个农民。耕田缺少头牛,多困难啊!

这几十年,中国农民磨练出一个特点:怕富。在人们眼里,富裕同资本主义是同义词。人为地把富裕推给西方资本主义专有。这是天大的愚蠢!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几十年农村风风雨雨,运动不断,花样层出。但都离不开“治富”。比如,割私有制尾巴,批判投包标,等等。当干部也哭笑不得。每家只准养四只鸡,超过了就是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你能分得出那几只鸡姓社,那几只鸡姓资吗?农民眼浅,心知肚明。空话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空。走路别先蹚水,跟着大伙儿过河。万无一失。笨鸟先飞,那是千万先不得的。

突然,人们眼前一亮。报纸上明明白白登的黑体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农民看着听着,手心痒,心里跳,嘴闭上不说话。大话空话听了不少。亩产十万斤不也套红见报吗?可又谁不想富啊!这里,人性已扭曲得不能再扭曲了。

人们面临着一个步入富裕的挑战。这在中国显得异常特殊。人性在僵硬理论的重荷底折磨中终于复苏了。

村里的干部和党员捧着困惑忧虑来见周锦廷。

“周书记,我们该怎么办?”

“带头勤劳致富嘛!回到村里当万元户去!”周锦廷斩钉截铁地说。

“带头致富?”有人惊讶。

“光着屁股谁愿意跟你走?”周锦廷说:“村干部两年当不了万元户,你就别当干部好了。党员三年当不了万元户,你得考虑是不是个好党员。”

“……”人们默然。

“有了三中全会的政策,你肯勤劳种养,怎么富不起来呢!”周锦廷句句落地铮铮有声。

横岗农业发展战略中,有一条与众不同的规定:干部党员带头勤劳致富。

这不是党的传统理论的异化吗?

外来的、参观的、检查的、调研的,络绎不绝。这一条最引人注目,最使人议论纷纷。

“党员这样做会不会脱离群众?”

“最终会滑到一切向钱看的斜路上去!”

“提出党员富在群众之中不更好吗?”

无穷的忧虑。无边的烦恼。无尽的困惑。

人们只听说过党员吃苦在前,牺牲在前。可从来没听闻过富裕在前,带头致富。怎可以发财赶在前头去呢?

这些话,周锦廷都听了,也都想过了。但是,他依然理直气壮地走自己的路。他明白,在农村生活几十年,有几个人相信靠一亩几分地,种上水稻,能富裕起来呢?要是我们的干部党员都缺少这个信心,农村能富裕起来吗?要勤劳致富,不吃点苦,不担风险,能富起来吗?不下苦工学科学,掌握技术,学会经营管理能富起来吗?不学会搞种养多种经营,不懂生态工程,不晓得商品经济能富裕起来吗?党员带头就是要党员在新的时期里,带头担风险,带头勤劳刻苦,带头学科学技术,带头学会经营管理。一句话,带头走出一条共同富裕的路子来。自己走过来了,有了经验,有了技术,才能带领群众走过来。这有什么不对呢?又有什么值得非议的呢!

一句话,农民的风险,党员干部担了;党员干部的风险,镇党委镇政府担了。毫不含糊,理直气壮。

我对周锦廷说:“你把带头这两个字放在富裕前面,太刺耳了!”

他望着我,“刺耳有什么不好呢?”

他为人坦率得透明,管不着你刺耳不刺耳呢!

然而,当人们经过冷静思考和实践之后,便会发现周锦廷的话底闪光的哲理。

让我们冷静地观察他们这几年的实践结果罢!

横岗家喻户晓的钟锦娣三板豆腐起家,廖惠仁十三只母鸡致富,带动了全村十七户人家成了万元户的故事,在上面已提及过了。这里就省略不谈。然而,面对着横岗众多的富裕人物榜,我也只能从中拈出几个风云人物。尽管凤毛麟角,但愿人们从中得到理解和认同。因为时代发现了他们,他们也从时代中发现了自己。一个时代的铸造,是需要人们众多的能量结晶而成的。

——荷坳村地处偏僻,荒坡叠叠。1983年村里掀起了种养热潮。黄瑞英想了好几个晚上,便辞去了盐田渔场职工这铁饭碗,回到家里同丈夫一起办猪场。她还年轻,没养猪技术。但只要养大一只猪可赚一百元,一年养几十头,也有几千元收入。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稳稳妥妥。到1987年,她夫妻俩的猪场大抵是原地踏步。然而,几年的学习、探索,上养猪技术学习班,她学会了给猪接生、断脐、剪牙、切尾和各种猪病的防治。得到镇上的指导支持,自己又有了科学技术本钱,她把猪舍修建扩充,很有点规模了。并饲养瘦肉型猪,自己繁育猪苗,出口创汇。

去年,她饲养母猪45头。由于掌握了一套科学管理方法,母猪平均年产猪2.5窝,仔猪成活率达98%。市农科中心对她的猪场评价颇高,同她挂钩,供应中猪出口。1990年猪场饲养量1443头,其中出口1000头,自销160头,纯利12万元,为国家创汇50多万港元。

荷坳村的种养业就这样风风火火地泻流开来。

——杨爱莲是个生产能手。开放改革像添加剂一样,把她的智慧潜能释放了出来。她说服丈夫辞去厂长职务,劝儿子留下来,一家三口,养猪种果。在大自然里寻找自己的天空。她们年出售猪近150头,纯收入一万五千元。1988年,一家人开山、整地、打穴,忙了整整一个月,种下荔枝110棵。如今已长得葱葱绿绿,高达肩膀。再过两年便可以结果销售了。

——六约村的陈伟新,一家三口办果场,猪场,设工厂。他们1986年起步,翌年纯收入已达一万八千多元。去年水果已有收成,收入增至数万元。

——黄阁坑村最边远偏僻,高年62岁的陈日新,带着老伴住上山头,竟也开荒种下果树427棵,一心一意耕耘万元户。

——四联村的一个“鲜鱼佬”,他倒卖鲜鱼,浮财发了不少。但市场一旦放开,价差也没有了。他感悟到要富得实在,还是靠诚实劳力,经营种养。回村里办猪场,植果园,仅养猪一项年获利近两万元。

看来,商品经济意识很迅速地渗透到最底层的农户里去了。人们开始适应了在商品经济的大潮里浮沉,释放出自己的潜能和智慧,尽早地掌握科学技术和管理技能,体现出主体的自觉性。整个农村呈现出一片金色的朝霞。

这里,我应该着重谈谈,大康村廖新才养鸡的感人故事。

人们称廖新才是养鸡大王,这一点也不过分。镇办公室主任叶迎建陪我去探望过李新才。小叶是农业大学毕业。有个行家同往,当然方便多了。

廖新才阔脸健硕,衣冠楚楚,很有点企业家风度。他驾驶着辆四座小轿车在前面,小叶驾的面包车尾随着,朝山边的鸡场驶去,路弯弯曲曲,已离开开村子了。过了一道小溪,车辆咯咯地压在河卵石路上。面前的山峦,苍翠浓茂,映得天地都变得碧绿了。南风清爽,空气格外的新鲜。我顿然感到心旷神怡。暗地里佩服这位近四十岁的事业家过人的眼光。

廖新才带我们巡视他新建的鸡场。鸡舍是砖柱竹架茅草盖顶,一点也不起眼。可整洁非常。三黄鸡宛如天上的彩云,毛色光亮,神采奕奕,给人一种生命的健美感。我看过了好些鸡场,有比这里更现代化些。但鸡的毛色神采数这里的好。廖新才告诉我,他的鸡比别人的早出栏三五天,每只重了二两。因此,每只鸡也多赚五六角钱。使我惊讶的是这里鸡成活率高达99%。

我很想知道他养鸡的秘诀。廖新才快人快语,说这里空气新鲜,靠山傍水,环境好,早上日照,下午阴凉,适宜鸡的生长。他谦虚地笑道:“说到养鸡技术大家都是这个程序了。”接着,他顿然兴致了起来,说他把鸡场搬来这里真的搬对了。他有个理论,鸡粪里有一种病毒渗透进土地里去,久而久之,积聚有数,会影响鸡的成长速度。旧鸡场已用过了五年,竹棚架也衰老了。这山坡虽说离村庄远了点,但坐小车也还方便。鸡场搬来这里以后,鸡长得好多了。第一期工程年养鸡七万只,一年纯收入有十万元。山坡上可以种荔枝、柑橙、梅李,还可以筑鱼塘,来一个生态工程组合。俨然一个规模经营的种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