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明天的早晨
7142700000027

第27章 “你出了一道难题”(2)

我想,没有一个美国人像积伦这样的理解中国横岗。他眼看着横岗由1984年的几家工厂,发展到现在的近五百家。在他看来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一办事效率高;二讲话守信用;三将生产管理权交给投资者自己负责;四观念相通。他说周锦廷相信,横岗要发展经济得靠外资。外商赚了钱,我们也受惠。如果你不让外商赚钱,他们为什么要来投资呢?有了这个观念,自然会积极改善投资环境,真诚合作。

积伦具有美国人的求实精神。许多人抱怨中国的工人缺乏品质意识。这现象在横岗确实存在。他认为这些人来自农村,怎可要求他们天生具有工业社会要求的品质观念呢?正因为理解了这一点,协调能使这些工人,做出好品质的相机。他们尽量减化每个工人负责工序的数目,令新工人很快上手而又降低人员流动带来的影响。检查品质,逐个品检之后的合格品,还要经过抽检。目前全厂总共只有四位香港员工,管理工厂生产的20位管理人员,全是由工人中升上来的。他们每月的工资加奖金有的可高达七八千港元。他认为,协调为自己,也同时为中国培育人才。

“你很有眼光。”周锦廷欣赏美国朋友的坦率,“我们国家的政局是稳定的,谁要乱也乱不起来。横岗平静如常。说真的,谁看不到前景美好这一点,谁就太失策了。”

“我们都买了风险保险哩!”美国人笑道,“六亿美元这样大的数目,我一下子也拿不出来。工程得分期进行。当然一切都得按合同执行。”

积伦有他自己的抱负。他工作的目的不在赚钱,因为他已经有足够的钱可以过很好的生活。他工作的目的是令他有成就感。“作为一个行业的先驱者,真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感觉。”

在横岗或者是布达佩斯,他都是走在前面的人。他刚到横岗时,只见几家工厂,偏僻零落。现在,一个城市已呈现在眼前。他相信,更多的工厂、更多的产品、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多的钱,会自然形成一个成长的循环,谁也不能阻止它的发展。他租下500万平方米的土地办工业区,希望其他西方投资者也来横岗生产,经历他所经历的成功。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长期计划,是一个可以为他公司赚钱的良好机会。

我想,积伦很有眼光,他在这个外国商人感到心虚的时刻,偏要在中国开拓自己的“天地”。这正是他赢得周锦廷尊敬之处。

“我们中国人说,饭一口一口吃,工厂一间一间建。老规矩,你要用地最好提前三个月通知我。得办手续报上级批准。”周锦廷说。他睨视了一眼身旁的陈胜兴。

只有陈胜兴才了解个中的内情。他一直为周锦廷迟迟不请示在担心。当然,他也明白请示的滞留拖沓的落空。他理解老周。这是一种痛苦的理解。

“OK。”美国人高兴地说。

饭厅里弥漫着坦荡的笑声……

三藩市的炎夏竟凉爽至16℃。积伦的三个女儿穿着白纱短裙。小女儿含笑朝着周锦廷跑过来。老周一手抱起漂亮的美国小女孩在绿茵上漫步,前面悬着一对在南风中晃动着的秋千。仿佛世界在热风中摇动!

”七月,我们在香港见面!”积伦说。

“OK”老周和陈胜兴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然而,七月的香港竟是这样的焦灼。

1989年6月20日。

波音机在美国上空飞行。窗外一片雪白的云海。一望无尽。

周锦廷倚着机窗。他的心随着窗外的云涛在飘动。美国小女孩在跑,秋千在南风中晃动,还有积伦夫妇挥动着的双手……

世界在五月的风雨中震荡着!

周锦廷在风雨的震荡中飞越了半个地球。他已感悟到震荡的苦楚,也从震荡中醒悟。在美国的上空,他顿然感到那厚重的云涛里面的亮光。他明白这震荡危难的深重,欧洲上空的幽灵仿佛一夜之间要殒落下来。近日来,走在纽约街头,他怅然地不断地问自己,历史赋予我些什么,我又赋予历史些什么呢?他,一个中国的镇委书记,微不足道。然而,他意识到在震荡的微量天平上微不足道的重量底含义。下个月,他将同美国人签立工业区的合同,给已倾斜了的震荡天平注入了新的重量。他确实已感觉到,那厚重云涛里闪烁着的亮光。

然而,他突然感到一阵心灵的痛楚。在这十几天里,重重叠叠的文海印山,无穷无尽的等待长河。他通过得了吗?通过不了,又该怎么办?

他心上的天平在颤动着……

陈胜兴坐在他身旁。

他理解自己的书记,又在忧虑着事态的发展。一切该计算的他们都考虑过了。横岗拿出500万平方米土地,积伦投入6亿美元。25年后,美国人获利10亿美元,横岗赢利35亿元人民币。这是个很好的中美合作项目。七月在香港签协议书,积伦公司的股票会升上好几个百分点。我们国际政治影响的收益却是无价的。因此,这签约是合理的,百分之百的对我们有利,然而,偏偏在这个节骨跟上,按常规便什么事也办不成。他了解周锦廷的打算。一句话,既然对国家有利,做了再说。事情很清楚:只有在这个时间里才具有这个意义。他,陈胜兴还能说些什么呢?

波音机飞越了美洲、欧洲,抵达了亚洲。

周锦廷有几个晚上合不着眼,他想得很多。有生以来也没有这样地反来复去地思虑。即使在被蒙冤开除党籍的好几个年头里,他也没现在这样的忧虑过。他清楚,一旦请示,谁也很难迅速批准。他不愿错过这个千载良缘。然而,这样做是不允许的。反正他自己甘愿担当犯纪律的过错是了。他很想给县委书记打个电话。年轻的县委书记一直支持他,从引进来料加工,到贷款三千八百万元,直到在横岗开现场会。可是他不想连累领导。周锦廷心地实在太善良了。他事前连我也封锁消息,怕连累我。好像知道了的都将受到牵连。从这善良的心灵里可以看出他的苦衷,他那赤诚火热的心所承受着的沉重压力。然而,他一点也没感到畏惧,因为他没有一丁点儿私心杂念。他的胸怀宛如水晶般的透明。

他也没有跟妻子透露过……

陈胜兴当然明白。

李煌康什么都明白。

党委同志都理解。

……

事态的演变充满着忧虑。

香港所有报纸、电视台、电台都以头条新闻,报导了这一项中美签署的最大项目。

世界几大通讯社都发了电讯。

我们市里的报纸呢?这是一项未经批准的大项目,不妨说是有待批准罢!经了解确实,消息稿已写好了,发还是不发?稿子放在一位领导的桌子上。这是一道难题。修改了一次又一次。一直拖到午夜。到上版付印的时候了。也只有在这个时间才有这个意义啊!

头版头条消息。又一次引起国内外轰动。中美人民还是友好的!

中央来电查询。

糟糕透了。省、市不了解。县里也不大清楚。

又一次的轰动!

周锦廷向调查组坦率地说了事件的全过程,甘心情愿担当一切过错责任。同时说清楚两点:双方是签协议书;写清楚土地使用得经报上级政府批准方可生效。他相信上级会支持和批准这个项目的。他仍然感谢积伦这位美国朋友。

调查组写了一个很客观、实事求是的报告。

人们理解周锦廷,尽管是带着惊惶的心情。

事情也告了一个段落。

周锦廷感到莫大的安慰,人们理解他,人们也体谅他。

美国三藩市来电话。积伦先生来横岗,希望引见市领导。也许美国人已知道了风声,他想见见市的领导,证实一下这个项目的可能性。

这可难为周锦廷了。丑媳妇要见家翁。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这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老周趁积伦来到之前,谒见了副市长。这位副市长年轻,思想敏锐开放,襟怀坦白。相信他会支持的。然而,周锦廷还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副市长在办公室里准时等候。

见面坐下来。周锦廷坦率地对副市长说,我有过错,这个项目未有请示上级批准。我这样想,一是担心批准下来的时间太长了,二是只签协议书,三是我官小人轻,可回家耕田。不要连累领导。几句话便把心扉都敞了开来。

副市长默默地在听着。手指不时轻轻地叩一下桌面。

“老周,你给我出了一道难题。”副市长说,“香港的报纸电视台都播了消息,这不就迫着我要承认你这个项目。消息稿就放在这张桌子上。一直放到深夜二时,我才把稿子发出去。我坐在这位置上,也不好过。”他文质彬彬,说话的声音不大。

“我没想到……”周锦廷抱歉了。

“你是好心的,做了一件我们想做而又不敢做的好事。我得感谢你!”副市长坦率而又风趣地说。

“很感谢领导的谅解和支持。这个项目有希望了。”周锦廷情不自禁地笑了。

副市长停了停才问道,“美国人来,我说些什么好?”

“积伦先生想了解一下市领导对他这个项目的意向。得到市领导的认可,他可以放心地去筹划了。”接着,他给副市长详细地谈了美国人的情况。

周锦廷很高兴。他感到有点意外,自己是好心办了件好事。然而他又感到内疚,给领导出了道难题。我不是也迫着市长去承认自己立的项目吗?

对了。大有大难,小有小难。

生活常常是这样。

美国积伦先生拜见了朱悦宁副市长。这次会见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会后,他对记者说,你们要我说说对中国投资风险有什么看法?你到深圳去看一看,你见一见朱悦宁副市长,你相信任何人可以令它的发展停止吗?……任何伤害中国经济的事,就会伤害到中国人民,我不相信它会发生。

我想,这是周锦廷与积伦的认同吧!

这不也就是中美人民的共识吗?

末了,周锦廷淡然地一笑。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我耳边又响起了他说过的那句话: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就要从实际出发。

我清晰而又兴奋地看到了党性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