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明天的早晨
7142700000037

第37章 充满阳光的微笑

我们不妨冷静地从世界范围去看,就不难发现,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已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个实践问题。这个实践已到了一个成败攸关的地步。因此,当前的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探讨研究。唯书、唯上、唯洋、唯古的草率的否定或轻视,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周锦廷是个不知道疲倦的革命实践家。他的以民为天,唯共同富裕的宗旨,已根深蒂固地成了他的追求。也时刻指导着他的实践。

去年,他组织成立镇投资股份公司。这个由横岗居民集资数千万元的公司,经营着水电、房地产、副食品、加工业以及商场。它将同国营公司一起携手,用经济市场手段,去指导控制和利用众多的个体户,保证市场的正常健康供应。开放之后,市场商品的健康性已成为一个异常严重的问题。

周锦廷他们深入了解、市场上个体猪肉档上,有死猪病猪;猪油有用酒家丢弃的残羹剩菜里的肥猪肉返炸的;河粉也渗进了工厂发馊了的剩饭。至于市场上的冒牌劣货掺假更是惊人。百多元的一张棉胎,买回来才知道内里塞满了废塑料胶碎纸屑。几乎所有的加工副食品都掺了假。

遗憾的是我们的国营公司似乎力不从心,有的竟也陷了进去。周锦廷异想天开,企图利用集体经济的灵活、自主和积极,同国营公司的权威、厚实,携手引导市场。镇股份公司除了设立水电公司、建筑建材公司以及生活服务公司、超级商场之外,他们还开发了副食品加工区。所有市场上出售的鲜猪牛肉,都得由镇屠宰加工厂屠宰,检验合格才准上市,保证质量。还生产豆腐,河粉,烧腊等加工食品,以优质指导市场。这个规模加工厂投放了上百万元。

我漫步过漂亮明净的超级市场。淡灰人造大理石地板,空调,整洁得一尘不染。比香港的中型超级市场明亮通爽得多。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食品、饮料、化妆、日用品、成药,进口的、国产的应有尽有。二楼经营时装、床上用品和鞋类。价格同深圳免税商场不相上下。有的还便宜了些。风凉水冷,货真价实,任君选择。来购物的顾客众多。到了下班时间,更挤得水泄不通,简直沸腾了。

总经理张严告诉我,起初人们议论纷云。担心一个镇的消费能力,承受不起这样高档的超级市场。然而,开张的几天,日销售额达四五万元。直至今日,正常的日销售额上两万元。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我同好些工人谈过。这些内地来的姑娘在劣假货充斥的市场里,一直担惊受怕。来到超级商场里,货真价实,有安全感。你大可以仔细看个清楚。且价钱相宜。用不着担心受骗。这一渴望安全心态给张严摸准了。果然商场开业哄动全镇。

为了让我更好地感受镇股份公司的轰动效应,周锦廷陪我看了公司开发的工业区,一个个荒凉的山头正在推平。上十台履带推土机像甲虫般在啃噬着红土。留下一道平直的条带。我运算一下,光推土费就用去四百多万元。沿着山间曲径,车子驶去铜锣径水库。山下望去,浓密密的树林把水库掩盖住了。同六约水库串连起来,蓄水近千万立方。在出水口处正兴建横岗自来水厂。厂房框架都灌注好了。这个水厂建成后日供应水四万多立方,足够全镇用水。周锦廷说这两项投资上两千万元。前年镇里讨论过,由于投资大,有的同志下不了决心。那就等一下罢!去年大旱。决心下了,干。今年又奇旱。这一干不就对头了。办工业,建城市,水电是命脉。要是按周锦廷的意见前年动手,今年也就收益了。现在由镇股份公司经营,全镇居民都关心,因为里面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股份。

在横岗,股份制已成为万众关心的事。记得去年结伴到东北参观考察。在火车上,周锦廷提出办镇股份公司的设想,让同行的村党支书,镇干部议论。当时,镇医院廖院长谈得很投入。他对股份制是十分赞同的。好像这个经济基础是一服万能药,能整治上层建筑的种种弊病。

廖院长对横岗感情深厚。这位年轻的医专毕业生一直在龙岗卫生院当院长。当年龙岗是个大镇。1985年横岗崛起之后,人才奇缺。有一回,周锦廷上门问老廖,愿不愿意到横岗任院长。论条件当然龙岗优越。但周锦廷礼贤下士的诚意,却深深地感动了他。士为知己者死。老廖便过横岗来。一切从头做起,忙得不可开交。镇上拨了二百万元盖个新卫生院。住院部设了40张病床。如胃切除等手术都可以做了。老廖是学外科的。有时手术病例多了,一整天也下不了手术台。不过,他心情舒畅得很。今年,周锦廷又拟投入四百万元,把医院扩建,增加设备,以足够十万人口的规模。并将村下面的个体卫生站统归由医院管理,不再允许个人承包。现下全镇已实行医疗保险基金制。镇上每人补贴20元,村贴20元,合共40元。大病住院手术费由基金支付。小病由个人支付。有的村全部费用由村里付出,老廖对我说,由于医院条件福利都比较好,不少医生都写信给他,要求调来,这样,老廖大可以挑选有用之才了。

近日我才又见了廖院长。他笑容满面地对我说,市场食品卫生了,食物中毒,肠胃炎已大大减少。还有打群架伤人的也几乎绝迹了。然后,拍着我的肩膀又笑出声来。

我想,他在说明实行股份制后对卫生医疗的积极效果罢了。

在横岗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新鲜的。大路边那棵孤独的大榕树不也挪了位置。

那末有没有依然故我的东西呢?

我茫然。

有。敬老院可说是够古老的了。大跃进那年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欢呼声中,横岗敬老院落成了。它一直留存下来,而且发展得更青春了。县里几乎所有镇的敬老院都停办过,断断续续,眼下又全都办了起来。

敬老院座落路旁拐入的一片葱翠的竹林里。地方明秀雅静。去年住着十位老者。老的上九十岁了,小的也年已古来稀了。院长和一名工友管理着整个院子。镇上每月每人补助二百多元,还有村里的补贴。老人家日子过得算惬意了。他们下棋、栽花、拔草、打牌、聊天。有自己的天地。曾老爷爷近九十高龄,人还清醒。他家没有人了。到国外去的儿子早已渺无音讯。老有所养的晚年归宿,对一个孤零的老人是一种满足的归属。他们在依稀的记忆的黄叶里,把自己的晚年同社会主义的命运结合在一块儿了。有时,由香港回来探亲的老头也感慨不已。同香港的老人屋相比,这里地方宽敞,空气清新,伙食新鲜,花丛绿荫,简直是个天堂。

然而,事物总是不停地发展,宛如地球不停止地转动。去冬今春,有五位老人搬回村里去了。临行时还依依不舍。他们为啥毅然离去,谁也说不清楚。不过在平日闲谈聊天里,老人们对农村股份制兴趣颇浓。觉得这是真正通往大同之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理想,他们在敬老院里已享受过了。一汤三莱,白米饭。已比理想还理想了。这五位老人的村子,去年每股分红有一千五百元,有二千元,也有三千元。兴许他们回村里看热闹去了。对他们,村里仍然看作股东,一视同仁。钱对他们来说已不是万能的了,何况在敬老院里什么也用不着去发愁。

敬老院院长近七十岁,他微笑着堆满皱纹的脸,红润光亮。他流露着老人的心态说道,他们回村里玩,到想念我们时就会跑回来的。到时一样是谁也劝他们不住。

我想,住在敬老院里,逢年过节,镇上村里都送来礼物,无忧无虑。近两年,又添加了股份分红。日子过得越来越光鲜了。这社会主义的确越来越实际,越来越明亮,也越来越新鲜了。

人间有大同!

老人们充满阳光的微笑,倏忽间填平了脸上的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