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文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7158800000019

第19章 志在报国的诗人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公元1125年,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陆游生活的时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国频频向宋朝发动战争,积贫积弱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不断向南迁移,人民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

1126年,北宋被金国灭亡了,南来开国皇帝宋高宗逃到南方。陆宰和许多人一样,也举家南迁。那时候,陆游还小,走路走不稳,只好让母亲抱着赶路。有一次,金兵在后面追得紧,实在没路可逃了,全家人只得藏在乱草堆里。金兵人马很多,人叫马嘶地过了好几天。一家老小闷在草堆里,连大气都不敢出。这件事给陆游的印象很深。

陆游的父亲陆宰是位很有民族气节的人,曾经是北宋的官员。面对敌国的入侵,宋高宗不但不想收回失去的土地,还任用好臣秦桧杀了抗金大将岳飞,准备向金国求和。陆宰见朝廷腐败无能,十分痛恨,一气之下辞去了官职,带着家人回到了老家。

陆宰虽然辞官了,但仍然把国家危难记在心上。有一天,陆宰的几个朋友来了,一进门,他们就大声对陆宰说:“陆兄,听说朝廷要向金兵求和了。”“还要割让土地,称臣交贡呢!”陆宰听了,难过得连连摇头,过了一会儿,才开口说:“照此下去,国家危在旦夕呀!”说到这里,陆宰忍不住流下了热泪。虽然已经到了吃饭的时间,桌上摆好了饭菜,但是他们悲愤的心情难以平静,谁都不肯吃东西。这情景,全被少年陆游看在眼里。他幼小的心灵中,已经埋下了忧国忧民的种子。

陆宰对陆游的爱国主义教育很重视,在陆游很小的时候就给他讲南朝著名爱国将领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更经常当着陆游的面和朋友们商讨收复失地的大计,慢慢地,陆游觉得自己已经和祖国生息相关了。陆游渐渐长大了,父亲就常和他商谈当时的政治局势。

在父亲的教育下,陆游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然而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在陆游的生活和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而悲壮也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封建家庭虽然给陆游以良好的文化熏陶,特别是爱国教育,但也给他带来婚姻上的不幸。他20岁时与唐氏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母亲却不喜欢唐氏,硬逼着他们夫妻离散。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曾在十年后的一次偶然相遇中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多次赋诗怀念,直至老年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

陆游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但因居于投降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于是受到秦桧嫉恨,竟在复试时将他除名。秦桧死后,孝宗即位,起初颇有抗金之志,主战派受到重视,陆游方被起用。他积极向朝廷提出许多抗敌复国的军事策略和政治措施。但由于张浚举兵北伐,部下将领不和,再加投降派掣肘,抗战终于受挫。宋朝廷立即动摇,又走上屈服求和的老路;陆游也被加上“交结合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黜还乡。

南宋政府在史弥远卖国投降派的操纵下,迫害爱国人士,国力衰弱不堪,人民生活极端艰难,陆游受到落职处分后,感慨万千,不久,因忧致疾。嘉定二年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虽见好转,但不久又沉重,到冬天转剧,腊月底病逝。

在临终前夕,还不忘收复国土,写下了有名的诗篇《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陆游写给儿辈的遗嘱,也是他的绝笔。在这首悲愤异常的诗篇中,向世人昭示出他一生抗敌复国的夙愿。使人把他看做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宗泽,人称此诗有“三跃渡河之意”。这也是对当时以史弥远为首的投降派的强烈抗议和辛辣讽刺。所以这首诗七百多年来一直为人民所喜爱,成为鼓舞人民的向异族侵略者进行战斗的号角了。

作为一名杰出的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余首。这些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己空抱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情。

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他在《太息》、《秋获歌》等诗篇里,揭露了官僚和豪强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同时又真切地写出了下层人民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

除了诗歌作品,陆游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记生活琐事,有的议论国计民生,有的叙述友人事迹,但都贯穿以爱国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

陆游一生饱经忧患,对普通人民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同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陆游丰富的创作实践对他以后的宋代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更为显著的,还在于他强烈执著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

他的诗文作品,对遭受异族压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每当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位在自己85岁的生命历程中深切关注祖国命运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