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未来佛教大学的方向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透过人才的教育、培养,二千多年前佛陀的教法得以传衍至今;今后佛教的前途发展,仍有赖人才来兴隆,人才则必须靠教育来栽培,因此唯有重视佛教教育,佛教的前途才有希望!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曾在一次会议中表示,佛教当前最重要的三件事情:第一是教育,第二也是教育,第三还是教育。真是语重心长!
目前台湾佛教界如前所提,分别有华梵大学、慈济大学、佛光大学、南华大学等,都是由佛教团体所创办,不但办得有声有色,并且受到“教育部”的肯定与社会大众的认同。例如由佛光山所创办的佛光大学,在一九九九年正式开学启教之前,即承“教育部”补助一亿六千八百万元,这在台湾地区的私立大学中,是史无前例的殊荣。因为一般大学通常是在开学三年后,视办学成绩优异,才能获得行政当局的奖助。一亿六千八百万元对于办理一所大学,虽然数目极为有限,但是给予创校者的鼓励,意义之大,却是非比寻常。
再者,佛光大学是台湾地区第一所开办之初即获同意先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一般的大学都是从招收普通生开始,而佛光大学一开始即以六个研究所对外招生,并经“教育部”与“环保署”评定,创下了“十大第一”的殊荣,分别是:
第一、佛光大学是台湾地区第一所开办后,即承“教育部”补助经费的大学。
第二、佛光大学是台湾地区第一所开办之初就先行招收研究生的大学。
第三、佛光大学是台湾地区第一所通过“教育部”环保评估后启建的私立大学。
第四、佛光大学是台湾地区第一所校本部与城区部同时设立的大学。
第五、佛光大学师资阵容坚强,师生比率一比三,此在大学教育里,实属第一。
第六、佛光大学是台湾地区第一所结合一百万人所兴办的大学。
第七、佛光大学是台湾地区第一所接受行政当局委托兴办小学、中学的大学,如公办民营、特殊艺文的拔雅小学,以及林语堂纪念馆等。
第八、佛光大学是一所精致的森林大学,风景优美,山水第一。
第九、佛光大学开办初始,即接受国际学生报考,较之过去台湾本地学子纷往国外留学,现在外国学子也能到台湾来留学,此亦堪称第一。
第十、佛光大学是宜兰地区第一所正式的民间大学。
佛光大学创校之初,即立定以办一所精致型的森林大学为目标,希望学校的师生朝向师徒式的关系发展,学生不只是知识的追求,而是师生共同生活,并与社区结合,将来立足台湾,和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成为一所国际性的大学。
佛教不但关心僧信的教育,甚至重视东西方文化交流,例如佛光山十年前在美国创办西来大学,主要是有感于数百年来,外国人在台湾地区创办许多教会大学,为何只来没往?因此站在中国人的立场在美国办大学,也有为国人回馈西方的一点心意。
佛光大学,乃至南华大学、西来大学的兴校,是佛光山在创办佛教学院,为佛教培育创办佛教事业的人才之外,也希望能为社会造就福国利民的优秀人才而创办。因此,僧伽教育与一般大学教育,如鸟之双翼、如车之双轮,是未来佛教发展教育的两大目标。
有关佛教设立大学的未来方向与理想,兹提供数点意见如下:
(一)在学制方面
佛教可以立为教育学院,佛教有诸多深奥的思想理论,可以归到哲学系;佛教的雕刻、绘画、建筑之美,可以设立艺术系;佛教的典章制度、礼仪规范,可以和现在的企业管理结合,成立管理学院等。
(二)在师资方面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者,要能以身示范,所谓“身教重于言教”,要讲究人格、道德、热诚,以及专业的学术素养,不可滥竽充数,误人子弟。
(三)在环境方面
寺院应与校舍分开,各自独立。不过“寺院大学化,大学寺院化”,这是未来佛教弘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寺院建筑,大雄宝殿应该改为礼堂、集会中心,斋堂改为餐厅,不一定采过堂方式,改以自助餐方式,可节省人力。
(四)在学生方面 要重视戒、定、慧等人格、思想、生活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以及拓展国际的视野,破除地方情节,养成同体共生的国际观。
(五)在生活方面
将佛教的四威仪落实在衣食住行生活中,不要只有学,没有行;只有理,没有事;只有教,没有用。我们的生活中,要理事圆融、行解并重、福慧双修、人我共有。
(六)在修行方面 修行非只是打坐、参禅、念佛,应该参与活动、融入团体,平时参加社团、旅游、义工、茶道、读书会等,作为修行的活动。
(七)在感情方面
在佛教里,如《维摩经》提倡的世乐、法乐、欲乐等,虽有层次,但在社会上为接引广大众生,应该承认社会的需要,不要把小乘的禁欲思想,用在大学里传播。
此外,未来的佛教大学要有教育法规保障,要跟一般大学一样,为国家公众所共同承认,不要自闭门户。甚至要有自学教育或自我、自觉的教育,透过资格检定考试,承认其相同的学历与学位。也希望未来一般大学能加入宗教课程,甚至国家也可以把某些专门学科交由佛教大学来承办,例如心理学、物理学、生命学、生死学、未来学等。再者,未来的佛教大学不但可以在都市开办,有的也可以分散到山林里,因为人的性情需要山水的孕育与涵养。
除了正式创办佛教大学以外,今后台湾地区所有的大小寺院,也希望能发挥学校的功能,把地方寺庙列为图书馆,当成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共同来推动佛教的社会教育。
有关佛教学院的僧伽教育方面,兴办佛学院最不容易突破的,便是师资难求,以及有思想、有悲愿的青年学生也不容易找。但是尽管如此,兴办教育,永远是佛教应该坚持的方向,要有办理师范学院公费就读的理念,如此才能吸收一些优秀的青年,免于经济窘困、学费无着而不能进入修学。
对于未来佛教在教育政策上应该如何突破困境,走向社会,兹再提出一些意见如下:
(一)如一般学制一样,为佛教学院订定初、中、高、研究所等各级层次。
(二)为各级佛教学院订定初级、中级、高级、研究所等标准的教材。
(三)为各级佛学教育评定合格教师。
(四)订定佛学教育机构的设备标准,如教室、礼堂、静修室、运动场等。
(五)加强培养佛教教育行政人员,如学务、训导,并给予资格的认定。
(六)佛教教育应该共同组织一个领导中心,如佛教联谊会、佛教教育中心等,经常举办各种讲习会、联谊会等活动,让各校、院际之间互相来往、交换讯息。
(七)学生毕业后,优秀者应协助其继续深造,或出国留学。
(八)各院学生应有院际之间的共同活动,如论文比赛、讲演比赛、梵呗比赛、书法比赛等各种竞赛。
(九)规定佛教的布教师、住持、监院等,应由各级学院毕业的学生充任。
(十)设立各大专院校佛学社团所有社员会考制度,认定其资格,以便使其为佛教服务。
(十一)呼吁信徒支持佛教的教育事业,以装佛像、助印佛书、打斋供僧等布施做功德的心来赞助佛教事业。
(十二)鼓励各界多设立奖学金、贷学金,让研究佛学者无后顾之忧。
过去,中国佛教曾经历经明清时代山林佛教的式微时期,如今已慢慢走上复兴之路,各佛学院相继造就许多人才。即连邻近的日本、韩国、泰国等地,佛教教育都相当发达。目前日本各地佛教大学计三十余所,其中以曹洞宗及净土真宗所办的最多。净土真宗所办的大学有淑德大学、武藏野女子大学、同明大学及佛教大学。曹洞宗所办的大学包括东北福祉大学、驹泽大学、鹤见女子大学、爱知学院大学等,其中驹泽大学创于明治十五年(一八八二),是全世界禅学研究及藏书最丰富的大学。
韩国方面,经教育部所承认的佛教大学有两所:一所是东国大学,另一所是中央僧伽大学。东国大学成立于一九○六年,其教育目标在透过“悲智愿行”使学生“体得智慧”、“实践慈悲”、“菩萨精神不退转”。僧伽大学的设立理念在追循佛陀精神,培育学生的慈心悲愿,发挥僧伽和合与为法忘躯的精神,光大佛法、续佛慧命,并继承韩国佛教传统文化,授予学生广博的人文及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其深入社会、服务世间的愿力与能力。
泰国佛教分为两大宗派:法宗派与大宗派。泰国佛教大学也是由法宗派与大宗派各办一所。法宗派的大学设在僧王的道场,大宗派的大界寺大学设在曼谷僧长的道场。泰国佛教大学学费全免,由国家宗教厅负责管理。
我国台湾方面,佛教学院更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未来不管是佛教学院或佛教大学,要重视思想与生活的教育。在思想训练方面,不要停顿在自我见闻的分别里,要扩大心胸,增加悟性;在不平中能心平,在不满中能自满,凡事举一反三,思前顾后,才能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此外,要重视生活教育,不能死读书,尤其要重视旅行、参访,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的教育都是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牟利,没有学习理路,所以博士不会做人,大学毕业不会倒茶。因为没有生活教育,这是教育的失败,所以佛教讲搬柴运水都是佛法,就是注重生活教育。再如美国的大学生,毕业后想要再研读博士,必须到社会上工作一、二年,从实际生活中体验课本所获得的知识,这就是重视生活教育。未来的生活教育,要从扫地、煮饭开始,学习做人,养成人格教育,毕竟佛教教育跟一般社会教育不同,在社会接受教育是为了一技之长,以便将来谋生之用,或者是为了取得一张文凭,找一份好工作,而佛教的教育却包含了慈心悲愿,为了自利利他,因此责任重大。
结语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化!寺院兴办义学,举办各种讲习会,创办学校,自古皆然。然而过去一般人把佛教定位为“慈悲的宗教”,因此只着重慈善事业的推动。其实,佛教如果只是一味的从事慈善事业,则与一般社会的慈善团体又有何不同?所以只标榜佛教的慈善事业,则佛教本具的教化功能与崇高价值,就会随之没落。
佛教其实是个重视般若智慧的宗教,佛教旨在弘扬教义。佛教认为开发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伪;断除烦恼,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脱。二千多年前,佛陀不但自己了悟“缘起性空”的人生真谛而证悟成佛,并且留下千经万论,指出人生的真相,帮助世人解开生死之谜,所以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其实就是一部指导人生方向的生活宝典。因此,以慈悲、智慧、结缘、忍耐、惭愧、感恩、知足等佛法来教化世道人心、净化社会风气,这才是佛教的真正主旨所在。
目前台湾佛教到处都有人讲经弘法,真可用“朝气蓬勃”来形容,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另一方面,布教师的专业、素质、涵养、德行等条件的良莠不齐,却又不免令人为此忧心。
其实,自古以来,中国佛教史上的出家人都必须经过甄试,如:唐时玄奘大师要求剃度,因年龄太小本不予录取;宋、明、清各朝的出家人,也都要背诵几部经论方算合格。现在活跃于各处弘法的布教师,若没有经过佛教学院的教育,就如密医,不为人所信赖一样,因此佛教复兴之道在于人才,而人才之训练在于有规模的教育。
有规模的教育应注意下列四点:
(一)从理论的教育到实践的教育
过去佛教一直非常重视理论的研讨,对人间的各种技能实践不够,而现代的佛教青年,应该切实参与社教活动、佛学讲座、夏令营等,将佛教带动起来,从对佛学的研究,而到能进入社会的实用。
(二)从思想的教育到生活的教育
过去的教育只注重修学的年资,在思想上很不明确,故在生活上便表现不出佛教的特色。佛门除注重道心、发心外,对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衣食住行等生活作息仍不可忽视。思想的忠贞、生活的正常,这是佛教教育的重点。
(三)从出世的教育到入世的教育
佛门教育旨在培养弘化人才,仍以青年僧宝为主。故佛教教育先要加强入世的信仰训练,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净化了,所谓有入世的事业,更要有出世的思想。
(四)从人格的教育到佛道的教育
修道者要先从人格上完成,人格就是一个人的道德、良知,道德、良知不健全,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的佛学家。所以,一个健全的佛学研究者,要能悲智双运,要以菩提般若为根本,才能圆满佛教的教育。
除此以外,今后随着佛教弘传日益普及,佛教弘法的空间随之扩大,寺院的功能也应该更作具体的发挥。因为人们到寺院中来,除了满足宗教生活的需要之外,在更高层次文化里,现代的寺院要设立图书馆供人阅读佛教典籍;提供视听中心、简报室介绍佛教文化史迹;有会议室可以研讨、座谈、开会;有讲堂可以布教弘法、举办活动来引导人心向善,达到净化社会的功效,如此才能使佛教寺院真正发挥教育、文化等化导社会的功能。
总之,社会大众需要佛教教育来提升精神生活、社会大众需要佛教教育来辨别是非邪正、社会大众需要佛教教育来了解人生意义、社会大众需要佛教教育来促进社会和谐。所以,佛教是大家的,需要大家一起来关心,而佛教教育是一切佛教事业的根本,关心佛教,更应该关心佛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