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7167700000013

第13章 拜伦

1788年1月22日,拜伦出生于伦敦,父母皆出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10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他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剑桥大学毕业后,拜伦曾任上议院议员。后来,为了要“看看人类,而不是只从书本上读到他们”,还为了扫除“一个岛民怀着狭隘的偏见守在家门的有害后果”,拜伦出国旅行,先后游历了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

1816年,拜伦居住在瑞士,在日内瓦结识了另一个流亡的诗人雪莱,对英国反动统治的憎恨和对诗歌的共同爱好使他们结成了密友。1824年,拜伦忙于战备工作,不幸遇雨受寒,一病不起,4月19日逝世。他的死使希腊人民深感悲痛,全国致哀21天。

拜伦一生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而且努力创作,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他未完成的长篇诗体小说《唐·璜》,是一部气势宏伟、意境开阔、见解高超、艺术卓越的叙事长诗,在英国乃至欧洲的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

拜伦从学生时代开始写诗,第二部诗集《闲暇的时刻》出版后受到《爱丁堡评论》的攻击。完成于1809年的长诗《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初次显露了他卓越的才华和讽刺的锋芒。1812年发表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第一、二章)是他的成名作。1816年,拜伦因私生活受到上流社会的排斥,愤而移居意大利。在意大利,他写了《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第三、四两章。这部抒情叙事长诗和未完成的巨著《唐·璜》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拜伦还写了一系列长篇叙事诗,如《异教徒》、《海盗》和7部诗剧,如《曼弗雷德》、《该隐》,以及许多抒情诗和讽刺诗,如《审判的幻景》。

1823年初,希腊抗战斗争高涨,拜伦放下正在写作的《唐·璜》,毅然前往希腊,参加希腊志士争取自由、独立的武装斗争,1824年4月19日,不幸死于希腊。

勇敢少年

拜伦于178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父亲是个狂放纵欲的浪子,丢下妻子出走法国,在拜伦3岁时客死他乡。小拜伦就由母亲带着去苏格兰的一个小镇定居。

拜伦从小就长得眉清目秀,可是当他学步时,母亲才意外地发现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他的脚看上去并没什么毛病,双腿也一样长,但是他走起路来就像个瘸子。母亲为此伤透了心,她为孩子请了一个很著名的医生来给他治疗,但始终没有什么效果。由于残疾,拜伦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他非常忌讳别人触及他的生理缺陷。

有一天他走在街上,有个女人对他说:“这孩子真是可怜,这么可爱,却有这样一条腿。”

拜伦听后十分生气,他举起手中的玩具皮鞭就去抽打那个女人,并大声叫着:“给我住口!”

细心的母亲发现了孩子的心理异常,为了使孩子心理平衡,母亲对拜伦说:“孩子,你要记住你外祖父家族的血统十分高贵。”

“那么我的血统也这样吗?”

“是的,你是这种血统的后裔。另外,你的父系家族历史悠久,曾出过英雄和航海家。”

“别的孩子也这样吗?”小拜伦问。

“噢,这些都是别的小孩所没有的,你要为这些感到骄傲才是。”小拜伦从母亲那里了解到自己也有胜过别的孩子的地方,心里也就平静了些。

母亲每天都要按医生的嘱咐将拜伦的病腿紧紧地裹挟起来。这让拜伦饱受痛苦的煎熬,给小拜伦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抹不去的阴云。

有一次拜伦因为痛苦而叫了起来:“妈妈,太疼了,我不要这样治了。”

母亲安慰他说:“孩子,你要坚强些,一定要学会忍受痛苦,只有这样,才能作出一番成就来。”

为了减轻他的痛苦,每天晚上,母亲都要给拜伦朗读一段《圣经》,他虽然似懂非懂,但能感受到《圣经》的奇特力量。母亲常常给他讲天使和撒旦的故事,他听得也非常入迷。每当给他的病腿绑绷带时,母亲就让他不停地诵读赞美诗。这使得拜伦忘记了腿上的伤痛,他非常喜欢赞美诗,其中的很多篇章他都能背下来。

这种独特的经历让拜伦形成了非常坚强的性格。后来拜伦跟一位教师学拉丁文,那位教师看着他每天要忍受酷刑般的痛苦而顽强地学习非常感动,而拜伦却若无其事地说:“这没有什么,我已经习惯了。”

为恢复小拜伦的自信,母亲经常带他去爬山。每次登上山顶,他就会激动地欣赏着山峰上雪白的云层。他非常喜欢在乱石堆中漫步,完全不管自己的腿有疾病,他像一个正常人一样从一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已完全忘却了自己的腿疾。

聪慧的母亲认识到,仅仅为孩子医治腿疾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彻底消除孩子心理的障碍,只有让孩子在各个方面远远地超过别的孩子,于是她下决心要把拜伦培养成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

拜伦的知识面非常的广,他从5岁开始,就把能找到的书都拿来读。他几乎时刻都在看书,吃饭时读,在床上也读,除了读他喜欢的《圣经》和《一千零一夜》,他还读了当时很多非常著名的作品。母亲还另外请人教他书法和法文,这使得他读的书要比其他的学生多得多。小拜伦尤其喜欢读一本描写他的祖父指挥海战的书。他看了又看,直至能把其中的情节背下来,他常常滔滔不绝地给人们讲他祖父的故事。这些故事,使他在言谈中充满了自豪,这样他就再也不为自己的残疾而不平了。

这些书使拜伦对战争和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次他对人说:“总有一天我也会召集一支部队,在沙场上驰骋。”有意思的是,20多年以后,拜伦这种梦想竟在希腊人入侵土耳其的侵略战场上,变成了现实。

母亲非常关心小拜伦的学业,她经常叮嘱说:“孩子,忘了你的病腿吧,你要记住自己是一个正常的人,你会做得比别人更优秀的。”

1801年,拜伦来到了名震全国的哈罗公学上学。当时,在哈罗学校常常会出现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事情。

有一天,一个强悍的高个子男生,拦在一个新生的面前,颐指气使地命令他替自己做事,新生初来乍到,不明白其中“原委”,断然拒绝。高个子恼羞成怒,一把揪住新生的领子,劈头盖脸地打起来,嘴里还骂骂咧咧:“你这小子,为了让你聪明点,我得好好开导你!”新生痛得龇牙咧嘴,却并不肯乞怜告饶。

旁观的学生或者冷眼相看,或者起哄嬉笑,或者一走了之。只有一个外表文弱的男生,看着这欺凌的一幕,眼里渐渐涌出了泪水,终于忍不住嚷起来:“你到底还要打他几下才肯罢休!”

高个子朝那个又尖又细表示抗议的声音望去,看到的是个瘦弱的新生,就恶狠狠地骂道:“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问这个干吗?”

那个新生用含泪的眼睛盯着他,毫不畏惧地回答:“不管你还要打几下,让我替他忍受一半的拳头吧。”

高个子看着他的眼泪,听到这出人意料的回答,不禁羞愧地停住了手。

从这以后,学校里反抗恶行、暴力的声音开始响亮起来,帮助弱者的善举也逐渐增多,两个新生也成为莫逆之交。那位被殴打的少年,深感爱与善的可贵,后来成为英国颇负盛名的大政治家罗伯特·比尔;挺身而出,愿为陌生弱者分担痛苦的,就是后来扬名世界的大诗人拜伦。

拜伦在刚入学时,由于是个瘸子,经常遭到同学们的捉弄。拜伦明白,在这里要征服旁人得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没用多久他就以渊博的知识获得了同学们的喜爱。

巴尔扎克说:“逆境,是天才的晋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逆境,不仅能打磨人的毅力,更能教人勇敢。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像拜伦一样,在别人只是畏惧地逃避,或幸灾乐祸地观看时,能够拿出罕有的勇气,为了善,为了爱,也为了启迪和震撼那些冷漠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