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什么?几岁了?又是怎么被拐?”黛玉一回到船上就开始忙不迭地问那女孩。
“瞧瞧姑娘心急的,一下问那么多问题叫她竟不知先答哪个好了。”雪雁笑嘻嘻地拉着刚换完衣服的女孩过来。
“回姑娘话奴婢才六岁,自小就被拐子拐了出来。其他的竟都不记得了。”那女孩跪在黛玉面前哭着回答道:“也不知道自己倒底叫什么,只是拐子们叫奴婢二丫。”
黛玉仔细看了看二丫,发现她眉清目秀的,竟感到有种似曾相识,因道:“我的丫鬟叫雪雁,你就叫雪鸽吧,以后就跟在我身边好了。”
雪鸽听罢,不住地对黛玉磕头,嘴里还说着:“雪鸽谢姑娘,以后定当忠心对姑娘。”
黛玉示意雪雁将雪鸽扶起又道:“雪雁比你大一岁,有不懂的就多问问她。”说完径自取了本书看了起来。
这一日就到了京都,黛玉等人弃船登岸,岸上早有贾府派有车马轿子来接了。黛玉自小常听母亲说过这贾府非寻常人家可比。一切吃穿用度几近奢侈,这段时间所见到的也却是如此,小小一人管事的吃穿用度就已是不风,这尚且在路上,要是到了家里不知道那些主子们会是怎样的奢靡。
这黛玉是被贾府派来的一顶小轿子从“荣国府”的西角门抬进去,直接引到贾老太太的正房大院的。
嗬!那才真是豪华!处处的雕梁画栋,精舍连片,那穿水游廊上还挂着许多不知名的雀鸟,真真的鸟语花香,一派生机。
几个穿红着绿的丫环婆子现黛玉来了,忙争先恐后地打起帘子,向里头欢叫:“林姑娘来了,林姑娘来了。”
黛玉不自觉得皱了皱眉头,感觉热情有余,亲切不足,但脸了也不好表现出来,只得扶着雪雁与雪鸽上了台阶。
刚进屋子,就见一位鬃发如雪的老母迎了上来。黛玉一看便知,这便是自已的嫡亲外祖母了。刚要施礼跪拜,却被贾母一把搂住,心肝肉儿地大哭了起来。
黛玉听了,想起娘亲也不禁悲从中来,将头埋在外祖母怀里大哭了起来。
在众人竭力解劝下,黛玉和贾母才算止住了痛哭。黛玉才重新上前拜见了外祖母及舅母等亲人。
贾母又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众人答应一声,便去了两个。
不一时,伴着笑声,几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眉间透出一股柔弱之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眉间透出一股英气;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透出一股天真。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相互厮认过,大家归了坐。
坐下来叙话时,大家见黛玉生得瘦弱,便问:“现今服何药?”
黛玉听了,愣了一下,自己原来身子是不好,但经过这几年黄铁云的调养,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只是长得瘦弱罢了。如今进了这府,还是小心些好,因而回道:“如今只是吃些人参养荣丸。”
贾母转头吩咐长房媳妇王熙凤道:“给我配药时,叫他们多配一副送过来。”
旁边黛玉的二舅母王夫人待得贾母说完笑眯眯地问王熙凤:“这个月月钱放了吗?”熙凤道:“早就放完了,刚才带人去后楼上找段子,找了半日也不见太太昨日说的那种,想是太太记错了?”
王夫人道:“有没有没什么要紧的,只是很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妹妹去做件衣服,等晚上想着再叫人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便到,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黛玉在旁冷眼看着这姑侄二人旁若无人地谈论家事,心中暗道:怪道母亲常说这贾家虽是由王熙凤当家,实则却是那位看起来眉慈目善的王夫人。
想罢从随身荷包内取出一张银票,递给贾母道:“这是爹爹临来时给的三千两银票,要我交给外祖母,权当生活费,以后每年都会送来那么多。”
贾母听了老脸通红,不禁生气道:“这是什么话?难不成我们偌大个贾府还养不起自己的外孙女,这不是打我老脸吗?”
黛玉笑道:“想来我爹爹也没别的意思,他是个认死理的读书人,请外祖母宽恕。我还是个孩子,留着没用,还是请外祖母收下吧。”
贾母迟疑了一下,接过银票道:“也罢,我先替你存着,将来给你多添点嫁妆也就是了。”
又歇了一会子,贾母就让黛玉跟着邢夫人去东府拜见贾赦,贾赦说身上不好,怕见了黛玉更伤心不忍见她。只叫人传话说在这里不要想家,舅舅家就跟自己家一样,莫外道了才好。
接着又随王夫人去拜见了贾政,可巧那天也不在家,因而也没见着。倒是王夫人陪黛玉坐了会子。她告诉黛玉说,她有个儿子,因出生时口含宝玉因打小就跟在老太太身边,是个混世魔王,若有什么事,不要和他一般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