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外交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7169100000014

第14章 管仲的故事(5)

这一天,齐桓公和蔡姬在园中乘船游玩。蔡姬和桓公闹着玩,故意把船摇荡起来,吓唬桓公。桓公不会水,怕船翻了,被吓得脸色都变了。他制止蔡姬,蔡姬却故意撒娇不听。于是桓公发怒。便打发她回娘家蔡国(都城在今河南上蔡县的西南),以示惩罚,不过当时并没有要和蔡姬解除婚姻关系的意思。但蔡侯却感到受了莫大侮辱,一气之下,便把蔡姬嫁了出去。消息传来,齐桓公大怒,立即决定伐蔡。管仲劝谏说:“因为妇女的事,就去讨伐别人的国家,理由不充分,也不可期望成就大的功业。”桓公不听,坚持要伐蔡。于是管仲只好因势利导,向他献了一计,说:“您如果一定要伐蔡的话,那也得找个合法的理由。”正好当时楚国有这样一件背理的事。原来楚国生长一种草叫菁茅,这是一种叶茎都生长得较长的茅草,祭祀时可以用来“缩酒”,就是把菁茅捆成束,立在祭坛上,祭祀时把酒从上面浇下,使酒顺着菁茅下渗于地,以象征神饮酒。按照惯例,楚国应该每年向周王室贡献菁茅,可是楚国已经三年没向周王室进贡了。因此管仲对齐桓公说:“不如这样:您先出兵伐楚,因为楚国已经三年没有向天子贡献菁茅了。您可以为天子而兴兵责罚楚国。楚国服罪,您就可借回师的机会,顺便袭击蔡国,那时您就可以质问蔡国说:‘我为天子伐楚,而蔡国不出兵助战,该当何罪!’这样,我们既打击了楚国,为郑国出了气,又可达到伐蔡的目的。我们这样做,既有为天子之名,又可得报仇之实,别人也就没有什么话可说了。”听了管仲的话,齐桓公大为高兴,便决定伐楚。

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春,齐桓公邀集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的军队伐楚。楚成王兴师与齐军对峙,并派使者前来质问道:“楚国何罪,齐国为何要攻打我国?”管仲说道:“从前召康公对我们齐国的先君太公说:‘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来辅佐周王室。给我们先君划定的可以征伐的范围是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你们楚国负责给周天子进贡菁茅,但是三年都没有进贡,以至于周天子祭祀时没有东西可以用来缩酒。还有,当年昭王南征,却没能回去,所以我们来责问你们。”楚国的使者说:“没有进贡菁茅是我们的过错,怎么敢不进贡呢?但是昭王南征却没有回去,您还是去问问汉水吧。”当年昭王南巡时渡汉水,是因为船坏溺水而亡,才没能回去,所以楚使才这样回答。双方对峙了一段时间,楚成王最终派遣屈完来同齐国讲和,齐桓公趁机向屈完夸耀自己的军队,屈完说:“您如果用德来讨伐楚国还可以,但是如果您单单以武力来讨伐,那么我们楚国就以方城为城墙,以长江和汉水为护城河,你们齐国的军队哪里还攻得进来?”于是两国在楚国的召陵(在今河南郾城县)订立盟约,表示要共尊周天子,友好相处。在回师途中,齐桓公顺便袭击了蔡国,报了蔡姬之仇。

伐楚的第二年,周室内部又出现了不宁,同时郑国又出现了离心倾向。齐桓公又在管仲策划下,忙于安周服郑。那时正是周惠王末年,周惠王想废掉他的太子郑,而立少子叔带为太子。于是齐国又邀合诸侯国和周太子郑,在首止(卫地,在今河南睢县东南)集会,图谋安定周室,稳定太子郑的地位。周惠王看到齐桓公居然与自己作对,心里自然不高兴,就暗中派大臣周公来召郑文公,劝他说:“我保护你去服从楚国,再叫晋国帮助你,你就可以不受齐国的气而得到安宁了。”郑文公得到王命,自然很高兴,但又畏惧齐国,于是就来个溜之大吉,不与诸侯结盟,就逃回国去了。于是齐桓公率诸侯之兵伐郑,楚国出兵救郑。齐桓公只得暂且回师,使郑国侥幸得免。齐桓公三十三年(前653),齐国又召集诸侯在宁母(鲁地,在今山东鱼台县)结盟,再次谋划伐郑。这期间,由于郑国的离心,引起了管仲的深思。他总结了齐桓公在外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觉得桓公近一个时期以来过于崇尚武功,而忽视了德和礼的原则,往往对诸侯不能以礼相待,才造成某些诸侯国的不满。于是他劝谏桓公说:“我听说,应该用礼来招抚诸侯,用德来使远方的诸侯归附;能坚持德和礼的原则而不改变,就没有不归附的人。您也应该注意这样做呢。”齐桓公接受了管仲的意见,开始注意修礼于诸侯,并命诸侯向周天子修职贡之礼。

就在这时,郑文公迫于压力,也派太子华来宁母,听命于会,这也是向齐国做的一种友善的姿态。可是太子华却别有用心,他想借齐国的力量,消除他通向国君道路上的障碍,以便早登君位,所以他对齐桓公说:“我们国内的浅(音xie)氏、孙氏、子人氏三家,才真正是使我同违背您的命令的主谋,您若除掉这三家,我就可以拿郑国来做您的内臣了。这对您也没有什么不利呢。”齐桓公听了郑太子华的话,未加深思,就想答应他的要求。管仲谏止说:“您以礼和信联合诸侯,现在却要帮助儿子去反叛父亲,这是不合情理的事,诸侯一定会不服的。”桓公说:“去年诸侯伐郑,没有得胜,现在幸而有隙可乘,利用一下,不也是可以的吗?”管仲说:“您如果用德来安抚郑国,加上教训,郑国还不服,再率兵去讨伐,到那时,郑国岂能不害怕?如果领着郑国的叛徒去攻打它,那郑国可就有理由了,它还怕什么?而且我们会合诸侯,就是为了尊崇德行。如果会合诸侯而被奸邪的人所利用,怎么能垂范于后世呢?您一定不要听信太子华的话,即使不按他那一套办,郑国也一定会降服的。子华身为太子却想借用外力去削弱他的国家,也一定不会有好结果的。再说郑国现在有叔詹、堵叔、师叔三个贤明的人执政,还不可能钻它的代子呢。”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就辞谢了郑太子华。太子华从此得罪了郑君(后被郑君所杀),而郑国果然来向齐国乞盟了。

就在这时,周惠王去世。周太子郑很怕他弟弟叔带作乱,便秘不发丧,先向齐国乞援。桓公三十四年(前652),齐国邀集诸侯同周人在洮(曹地,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结盟,郑国也来请盟。诸侯们共奉太子郑即位。这就是周襄王。襄王地位确定后,才敢发丧。

时隔一年,即到桓公三十五年夏天,齐义邀集鲁、宋、卫、郑、许、曹等国诸侯在葵丘(在今河南民权县境)相会修好。周襄王为了表彰齐桓公安定王位的功劳,特派宰孔来赐给齐桓公祭肉以及文武胙,彤弓矢,大路。所谓文武胙,是祭祀文王和武王用的祭肉。所谓彤弓矢,是一种漆成红色的弓和箭。所谓大路,是周天子乘用的车。这些都是周天子对特别有功的诸侯所行的赏赐。桓公将要下堂行拜礼,宰孔又传达周王的命令说:“天子因伯舅(天子称呼异姓诸侯为伯舅)年高,特加赐一级,不必下拜。”齐桓公听了如此优宠的命令,一时不知所从,便召管仲商量。管仲说:“做君的不像君,做臣的不像臣,这就是造成祸乱的根源。怎么能不下拜呢?”于是桓公警惧,恭敬地回答宰孔说:“天子的威颜不远,就在我的眼前,小白怎敢贪受天子的恩命而不下拜呢?”于是下堂行拜礼,然后登堂接受王赐。接着齐桓公与诸侯在葵丘订立盟约,并发表宣言:“凡我同盟之人,结盟之后,都要归于友好。”又申明周天子的禁令说:“不可壅塞水源!不可屯聚谷米!不可改换嫡子!不可以妾为妻!不可使妇人参与国事!”这次盟会,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葵丘之会”,也是齐桓公在管仲导演下演出的“尊王”剧中最精彩的一幕。到这时,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极盛。

在葵丘之会上,齐桓公已露出骄色,诸侯暗中已开始有叛离的。葵丘之会时,晋献公有病,所以来得晚了。晋献公在赴会的途中遇到宰孔。宰孔对晋侯说:“齐桓公太骄傲了,不尽力修行德政而想方设法向远方侵略,诸侯已经开始不满意他的做法了,即使你不去,他也不能把你们晋国怎么样。”晋侯听从了宰孔的建议就回晋国去了。此后,齐桓公更加自我膨胀,而管仲却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

齐桓公说:“我向南征伐到召陵,祭祀了熊山;向北征伐到了山戎、离枝、孤竹;向西到了大夏、流沙;登了太行山,到了卑耳山才回来。诸侯中没有敢于违背寡人的。以前三代之王的功绩也不过如此,所以我想到泰山去封禅。”所谓封禅,封是指到泰山上去筑土为坛以祭天,禅是在泰山南的梁父山祭地,这是古代帝王因治理天下成功,而向天地之神报功的一种最盛大的祭典。古人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所以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在我国古代只有天子才能到泰山去封禅,齐桓公非天子,却打算去封禅,就是一种僭越行为,所以管仲极力劝谏,桓公不听。管仲于是说,只有出现远方的吉祥之物到来的情况,才能封禅,桓公这才打消了封禅的念头。齐桓公三十八年(前648),周襄王的弟弟叔带招了戎人来打周的王城,想篡夺襄王的王位。秦、晋两国发兵救周。齐桓公则派管仲去说服戎人和周天子讲和,终于平息了这场祸乱。周襄王为嘉奖管仲,特用上卿之礼来款待他。管仲连忙说:“我是个低贱的官员,现在齐国有天子所任命的国氏、高氏两位上卿在那里,如果他们春秋两季来朝见天子,接受天子的命令,又用什么礼节来接待他们呢?陪臣(古代诸侯的大夫对天子的自称)不敢不推辞上卿之礼!”于是周襄王说:“舅父,我赞美你的功勋,接受你的美德,这可以说是深厚而不能忘记的。去执行你的职务吧,不要违背我的命令。”管仲最终还是接受了下卿的礼节而后回国。

八、临终留遗教,管仲功未泯

管仲的一生,为了齐国的富强、社稷的安定和齐桓公的霸业,尽心竭力,历尽辛劳,终于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在当时周王室衰微,中原无主,戎狄交侵的形势下,幸赖管仲辅佐齐桓公所造成的霸业,才使黄河下游地区先进的经济和文化免遭受落后民族的蹂躏。所以后来孔子评价管仲说:“管仲辅相齐桓公,做了诸侯的霸主,一匡(正)天下。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要披散头发,衣襟开向左边,成为蛮族统治下的人了!”这种评价应该说是公正的,符合历史事实的。

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管仲病倒了。齐桓公去看望他,向他请教:群臣中谁可以继任为相?并说:“这是大事,愿仲父(这是桓公对管仲的尊称)教寡人。”管仲说:“知臣莫如君。在您的心目中,认为谁可以做相呢?”桓公说:“易牙可以吗?”管仲说:“不可以。易牙烹煮自己的儿子来讨好您,天下最亲的莫过于父子,所以这是不符合人情的。”桓公又问:“开方可以吗?”管仲说:“他是卫国的太子,但却来到齐国服侍您,也不符合人之常情,所以也不可以。”桓公接着问:“竖刁呢?”管仲说:“竖刁自处宫刑变为宦者到君王的身边来服侍君王,这不合人情,一定别有所图,这种人难以亲近,所以也不可以。”桓公最后问:“鲍叔牙可以吗?”管仲说:“不可以。我跟鲍叔牙很要好,很了解他。他这个人,是一位真正的君子,为人清廉正直,即使把千乘之国授给他,如果不符合道义,他也不会接受。但他这个人过分好善而疾恶,看到别人一有过错,就终身不忘。”桓公说:“那么您看谁可以呢?”管仲说:“我看隰朋可以。隰朋这个人,心胸廓大,好考虑那些有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而又能不耻下问,能放手任用人才,而不事事包揽。他这个人,居家不忘公,事君不二心,凡事必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所以我看只有隰朋适合做相呢。”

管仲还看到,楚国的崛起,将成为齐国的劲敌,而汀、黄两个小国的归属问题,将会成为同楚国发生正面冲突的焦点,所以管仲又告诫桓公说:“江、黄两国离楚近,将来是不可能永远臣服于齐国的。您不如主动把这两国托付给楚国,楚国也就不得独家私有这两国了,那么对齐国来说就还有指望。如果齐国想私有这两国,一旦楚国来攻打他们,您又鞭长莫及,不能及时相救,这两国必然怨恨您而归附于楚,那么祸乱也就由此而生,我们将会和楚国交兵不息了。”最后,管仲又告诫齐桓公,一定要疏远易牙、开方和竖刁这三个奸佞的人,千万不能重用他们,否则将给国家造成危害。齐桓公都同意了。

易牙得知这些话后,对管仲怀恨在心,就到鲍叔牙面前说管仲的坏话:“我们国君之所以拜管仲为相,并尊之以仲父,是因为您对他的举荐。现在仲父病了,国君去问准可以继任为相,仲父居然说您不可以执掌齐国的大政,却荐举了隰朋,我为您感到不平呀。”鲍叔牙笑着说:“你说得不错,当初是我向国君推荐管仲的,但是管仲一心为齐国的社稷操劳,不偏私他的好朋友。如果让我做司寇的话,驱逐奸佞,我的才能可能还有剩余。但是如果让我掌管国家,哪里还有你们这些奸佞小人的容身之处!”易牙自讨无趣,慌忙离开。

不久,管仲就与世长辞了。但遗憾的是,齐桓公并没有完全照管仲的话去做。例如对于易牙、开方、竖刁三人,齐桓公还是加以亲信并且重用了,结果仅仅时隔三年(前643),他自己也被这三个人害死了。一代雄主,竟不得善终!临死前,齐桓公愧悔不已,痛哭流涕地说:“圣人的见识,真是远大啊!如果死者有知,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仲父呢!”

齐桓公死后,五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争立,互相攻击,宫中空无一人,没有人敢把桓公的尸体殓入棺材,以至于尸体在床上停放了67天,尸体上的蛆虫都爬到了门外。直到公子无亏即位,才把齐桓公的尸体埋葬起来。但管仲在齐国所建立的功业,并未就此泯灭。后来齐国的统治者仍然“遵其政”而“常强于诸侯”,直到战国末年,齐国依然是“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的一片繁荣景象,齐国一直不失为东方的一个大国。

管仲的一生,不仅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还有一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留传后世。现在流传的《管子》是西汉末年经刘向整理的,定为八十六篇,后来佚失十篇,仅存篇名,实存七十六篇。《管子》一书,经学者考证,是后人托管仲之名所作,这也正说明了后人对他的无限景仰和崇敬。但《管子》也不是一时所写,其中多数为战国时人所作。例如书中有管仲与齐桓公的对话称“桓公”的记载,然而“桓公”是谥号,是死后后人给加的。书中又有关于西施的记载,然而西施是春秋末年越国人,晚于管仲200年。书中还有关于梁国的记载,但是魏惠王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之后,魏国才改称梁国,而管仲于公元前645年就去世了。当然,《管子》中仍不乏许多管仲亲著的文章,计有《牧民》、《形势》、《权修》、《乘马》等二十多篇。不管后人所作,还是管仲亲著,《管子》一书中的各个篇章,都是对管仲各方面思想的反映,是一部经邦治国的百科全书。其内容的丰富多彩,理论的博大精深,对于今天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管仲死后,葬于临淄牛山北麓,这就是著名的管仲墓。以此墓为依托,还建立了管仲纪念馆。纪念馆按照管仲从囚徒到宰相的一生为主线,以《管子》思想为基础,全面展现了管仲辉煌的一生以及对齐国的贡献。

后人对管仲有极高的评价。孔子称赞管仲的仁德,说:“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间的会盟,停止了战争,都是管仲的力量,这就是管仲的仁德。”

三国时的诸葛亮常常自比于管仲,还曾经手抄《管子》一书让刘禅学习。

梁启超说:“管子者,中国之最大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一臣子也,其事业所影响,功德所沾被,不徒在区区一齐,而能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新生面耳。”

柳亚子曾赠给著名的经济学家章乃器一首七律,其中“管仲匡时亦重商”也是对管仲在经济方面的学识和才干的肯定。

李敖说:“我不能完全欣赏‘塞翁哲学’,我比较喜欢‘管仲哲学’。‘管仲哲学’的精义是承认人生有祸事,有失败,有大量不如意,但是他面对祸事,失败,不如意,抱有一种信仰,那就是我要乘机转变它,因祸为福,转败为功,把不如意事化为对我有利,把人生百分之七八十,八九十的不如意事有意扭转,或者乘机歪打正着,捞到一笔。”

管仲的思想和事迹,将永载我中华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