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从印度流传到中国来,最古宣传弘扬的方法,只是翻译佛经。后来,聪明的古德觉得光是靠佛经的翻译流通,不够使佛教在广大的群众中推广和普及。因此,又多采用了弘化的方法:一是经文的朗诵,二是梵呗的歌唱,三是经文敷演成通俗的故事。
在这三种弘化的方法中,经文的朗诵,梵呗的歌唱,就是现在大众所知道的音乐。
音乐的功用是很大的,可以陶冶性情,修养身心,尤其在宣传佛法上面占着极重要的价值!
我们要宣传佛教,我们更要对佛陀功德的赞仰,对佛教仪式的维系,对个己身心的安慰。音乐无论如何不能够忽视。
因此,在课诵本上,有很多可以歌唱的佛赞和偈颂,在寺院中,放着很多铛铃渔鼓的乐器。可是,遗憾的也就在此,因为佛教徒从此把音乐用作为自己的修行,而在向外宣传的时候,忽视了音乐。
为了让佛教流传,我们得提高了喉咙大声呐喊,我们的希望是:
(一)佛教音乐今后不能给寺院和僧团所专有,佛教的音乐应走向大众去!
(二)佛教音乐今后不能光是赞偈之类,佛教的音乐需要创作再创作!
(三)佛教的弘化者,今后要多多提倡音乐,要用音乐来接引青年的信仰!
(四)佛教弘化的道场里,最好都能有佛教歌咏队或圣乐团的组织!
(五)希望今后佛教的历史上,多出现几位音乐家的马鸣菩萨和弘一大师。
宜兰念佛会,就是因为感到时代和众生对佛教的需要,所以,组织了佛教歌咏队。除了赞偈以外,佛教的歌曲很少,我们很感到歌咏队练习的材料不够,不过,三宝歌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太虚和弘一二位大师,已为我们指出一条大路,我们可以努力来创作呀!
一九五四、五五两年间,广慈、心然、若水、煮云、心悟、成一等诸法师,都曾努力的作词,李炳南居士也有歌词在“菩提树”上发表,名音乐家杨勇溥居士更是功德无量,他的曲谱应了当前佛教急切的需要。
一九五四年十月,宜兰念佛会曾油印过一种佛教歌集,后来澎湖佛教梵音队、台北佛教青年会,曾以油印翻印.但数量究竟有限。宜兰念佛会歌咏队队员杨锡铭、周广猷二君,花了很多宝贵时间,把所有的歌赞重新写出,由宜兰念佛会影印过一次。第二次由杨锡铭居士增写一些,交由佛教文化服务处影印发行,因歌唱圣歌者日多,虽然再版数次,仍嫌不敷流通。这次更搜集增补,由佛光出版社印行流通,以应广大佛教徒的需要。
这本歌集的印行,完全是抛砖引玉的意思,歌声传于三千界内,佛法扬于万亿国中,这是要大家来努力的。更愿,佛陀赐福慧给歌唱此歌集的人!
《法华》云:“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功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教圣歌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