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鹏回首
7169900000032

第32章 南海谜(12)

南海市历史上出现过好几个大案,全国轰动,都是上面派专案组下来调查核实,一个个全都是冤假错案。人们对此是有过经验教训的,反应是异常沉稳的。调查工作进行得还算顺利,从另一个侧面看,洛古到来的时间虽短,但人缘是不错的。

这样韦组长可以班师回京了。然而,他没有走,也没有半点要走的迹象。

韦组长对何元展说:"谢谢你提供了确凿的证据,问题算是弄清楚了。"话说得坦率,表达了谢意。

何元展心里依然犯疑,韦组长继续留下来,说明了什么呢?他反复思虑,自己该说的都说了,也都说清楚了。

他应该想到,政治需要是从来说不清楚和不说清楚的。

但是,历史将会说清楚一切。

洛古你好

炎夏,太阳似火烧,热得人透不过气来。

洛古突发高烧。半夜三更呼天不应,幸得陈洁浓备了点药,待至市区医院救护车赶来,送院急救。

经救治病情缓和下来。看来病情相当复杂,深层巩膜炎剧痛出血,心肌梗塞,要不是陈洁浓在,他的生命就有危险。病发同全身营养性有关,还得细心疗理。

韦组长来探望。陈洁浓提出请求转到省城医治。韦组长沉吟了好久,很为难地说,我没有权力批准他离开南海市。

接着,他坐下来给洛古说,我下来没几天,问题便调查清楚了,你放心好了。但我在这里住了两个月也没回北京,这你应该明白的。停了一会,他又说,你知道你离开住地我也不能批准,你得谅解。你的病要及时医治应该到省城去,我回去就请示上面,我会尽快答复你的。他面带愧色,说话诚恳。

"我理解,谢谢你了。"洛古眼含热泪地说。

专案组整理出个专案调查报告,连同洛古的病情治疗申请一并上报了。当然没弄出个调查报告,洛古是离不开南海市的。

麻烦的是洛古的监管审查早已公之于众,世界四大通讯社已发了消息,各地外商都关注着这个风云人物。偏偏重大政治问题苦于查无实据,但终究又得对世人有个交待。这些难题都得由专案组去完成。颇费斟酌。

然而,洛古的病是要及时医治的,陈洁浓医生极力要求转院的理由也不能不重视,这样便逼着案件审核的摊牌,对人们有个起码的交代。

时间又过去了好几天。

洛古的病见平稳了,便又搬回废旧仓库里去。

陈洁浓经过这阵子折腾,挨更抵夜,累得人也消瘦苍白了。

眼见着会劳累折磨得垮下来,洛古不忍心,劝道:"洁浓,你还是先回去歇歇,我担心你会累倒的。"

"没事,你得把身体疗养好呀!"她依然忧心忡忡。她深知眼前的处境对他的病极其不利。作为一个知己朋友,她已经是尽力而为了。

当韦组长知道她的身份之后,受了感动,接受了她的忠告,想办法让洛古尽快转到省城医院。

专案组的审查结果终于同洛古见面了。内容异常简单,有以权谋私的错误,只列举了四项事实,没个处分或处理意见。意思是明白的,专案组很为难,身不由己,进退两难。因此韦组长也不在场。

说实在的,韦组长端出这个审查结果,感到内疚不已,黯然伤神。因为他看过了《三浦开发区方案》,计划开发面积四十平方公里,外商投资四千亿元,第一期工程投入五十亿美元,建造一个港口,营造一个现代化高新科技工业园区。眼见着三浦的开发将会带动整个南海岛的繁荣,盘活整个南海城区,功高至伟,然而,一下子竟被腰斩了。这是改革开放的永远遗憾,这是中国历史的沉重的遗憾啊!

过了几天,审查洛古的结果见报了。说洛古犯有以权谋私的错误,一是出访欧洲时用公款购置了一套西装,二是妻子炒卖房地产,三是利用职权批准儿子出国,四是宴请聚餐关系不正常。没提出个处理意见。不了了之抑或是尚未了结抑或是有待下文?悬念一个。

洛古看了这条消息,苦笑了笑,不解释也不申辩,不就是这么几条罪吗?

陈洁浓真的哭笑不得,不过比起丈夫白言因一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话,竟受了二十年右派的苦,毕竟是见怪不怪了。

这大大的四条错误,她清楚了两条。一条是周静早疯了,她不懂得倒卖房子;一条是梁克明出国留学,是经上面严格审查批准的。至于其余两条,她不太清楚,便询问他个究竟。

事情听起来有点儿戏。那年,洛古出访欧洲,经香港乘飞机前,才发觉少带了一件西装,他要派人回南门市家里取来,驻港公司老总说,不如在香港买一套。他想想也对,就在那里买了一套西装,衣款由老总先垫付,后来粱克明把这笔钱还了。宴请的三次,都是接待上面时的标准餐,也没外商作陪。

然而,洛古一个字也不申辩。谁都明白,此等事顶多不就是退赔算了,用不着赔了个市长的位置。

一阵平静之后,洛古被准许回广州医治,进了一家部队医院。这比较安全,便于保卫。陈洁浓这才舒了一口气,病人有了个着落。她抽空也可以回小红楼歇歇脚了。

她累得浑身似散了骨架,一躺下床便睡着了。没过一会儿,又给惊醒了。她放心不下,这世道好人得不到好报。

看来转换个环境至关重要。洛古的病情很快便平稳下来,心律正常,眼底也不见出血。

他想出院让自己安静一下。

可是何去何从?回南海市是不必了,留在广州没门,只能回南门市家里。然而,人家允许你回去吗?你是个落难之徒。

他给专案组打电话,说想出院留在家里休息。几天过去了,也没等到答复,他便回到南门市去了。用他的话说,这回是半偷跑回来的。

南门的市级领导有了个惯例,也许这里住房条件好些,调离南门市的干部家眷都留在南门,保留住房。洛古在南海市没有房子分配,也就保留住南门市委宿舍六号小楼了。

他悄悄地回到家里,半步不出门。大门整天紧闭着。

墙上挂着海谷的那幅国画《鹏回头》。

他望着望着感慨不已,仿佛这一切都被他言中了。他从另一个世界看这一个世界,也许就看得清晰多了。也许他是对的,至少少受了这份罪。但多受了这份罪又怎样呢?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也算不了什么!

他感到有点茫然,这路怎么走下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他站在窗前,望着蓝天白云,遥祝周静一切安好!他已经好久没听见她的声音了。

陈洁浓也随着他回到六号小楼。他住楼上,她依然住在楼下。

李业深书记再也忍受不住了。一天,他约她来迎宾馆见面,劝她别干这等傻事,自讨苦吃。

"你知道吗?他是擅自跑回来的。"他警告说。

"那也不至于死刑吧!"

"看你说的,我是为你好。"

"多谢了。"她觉得很讨厌。

"我找个地方让你住下来好吗?"他无法忍受他俩住在一个屋子里,影响多不好。

"告诉你,我已经够好了。"她答道。难道你还看不明白,我爱上他了。

他忍住怒气说:"事情还未完呢!你认为。"

两人不欢而散。

她惊讶自己竟变得如此狠劲,已经忍无可忍了。她明白,他会加倍地报复的。

虽然深居简出,但洛古回来的消息还是传出来了。当然李业深早已上报,可幸的是专案组并未理会。

闭门思过,谢绝访问。

事情还是发生了。

新华社在居背岭度假村开年会,到会记者云集。度假村的附近有问背岭中学,巍然而立。

正好是星期天。教学大楼顶上垂下来一幅巨大红布条幅,上面写着:

洛古你好!

非常醒目。一时间,众人拥至这里,围睹不绝。到会的记者也引起了轰动。

挂上条幅的几位老师就站在下面守着,一点也不避嫌。

他们怀念洛古,惦记着这头经济特区的开荒牛。他们终身难忘,特区初创期,教师待遇低生活苦,连间住房也摊不上,就是洛古给他们建了教师宿舍,享受同干部一样的待遇。造福学子,振兴教育。全新的教学校舍拔地而起,一片兴旺。

人们怀念着他,发自内心地呼喊,洛古你好!

李业深一时慌了手脚,眼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人山人海,生怕闹出事来,好不容易才劝解那几位老师自己动手把条幅拿了下来。

当晚,香港电视头条消息,播放了南门市教师的壮举。

公道自在人心。

李业深感受到洛古的影响了。

他给洛古说,上面通知要他搬离南门市,交还房子。还给他看了通知。通知上写着,凡是市委常委调动工作离开南门市的,应搬离南门市。这显然是针对洛古而发的,因为已经调离南门市的市委常委干部没有一个搬离南门市的。

洛古想了想,颇为难地说:"我已是无家可归了。"

南海市那边也没分配到房子,现在落难,更是无人顾及了,你不怕株连吗?

父母双亡,家乡也没留下个亲人。

最后,被逼得没办法,他只好说,搬到广州小红楼好了。

陈洁浓几乎咆哮了起来,小红楼不是你的房子,不可能!

李业深当然从心里反对他住进小红楼里去,便说,是的,小红楼是私人房子。

这收回房子的事就这样暂时平寂了下来。

这分明是扫地出门。唉,土改时,就连地主也不允许这样对待。

看来事情还没完没了呢!

苦雨又落下来

苦事难耐。

陈洁浓坐在香樟树下的石头块上低声哀叹,没想到你的日子比白言还苦。

市里不给报销洛古的医药费,也不准垫付,理由是他的供给关系已转到南海市了。名正言顺。然而,这医药费到那边去审批,他人已不在那里了呀!

一个延安时期的老干部连个医药费报销也没着落,更枉论其他人道照顾了。

林方朋副书记实在看不过眼,便出面说了话。可财务部门说,李业深已交待,一切按章办事。无可奈何。

陈洁浓心里明白,此人把所有的怨气都发在洛古身上,恨不得他早日消失。

她默默地忍受这一切,把自己的私蓄都给垫上了。她心甘情愿为他承受这些苦难,她相信总会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那一天。

那天,她给周大成说了这件事。他火冒三丈地说,洛古所有医药赞全部由我们镇报销!镇上的集体福利金有的是。

这总算暂时有了个着落。

苦雨又接着落下来。

专案组又下来南门市。看来洛古在南门市待的时间长,可以查出更多的问题。但韦组长没来,人已换了。

新园青水楼面靠翠湖,竹青水秀,整座四层楼房全给专案组用了,可见声势之严。

这回调查可说是够彻底的。从上而下大大小小的讯问谈话有二百多人次,说问讯三千掘地三尺一点也不为过。连一些有关的外商人士也访谈不漏。目的是查看洛古在任时是否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问题。要知道洛古经营的资金项目是数百个亿,常站在河边,能不湿脚吗?

不停地翻查了足足六十六个日日夜夜,就像用篦子一样梳了一遍。

青水楼日夜灯火通明,人来人往,进进出出,忙得冒出了火星。

嘿,世事终究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那天,专案组长老张上门见了洛古,探问他的病情,问他有什么要求。

洛古没说话,只是默默地听着。他早已习惯了,光是改革开放后的审查已是第二次了。末了,他还是一句老话,我相信组织。

张组长知道陈洁浓的身份,敬重她的正直为人,悄声地对她说,你找个地方,我们谈谈。意思是很明白的。

周大成安排他们在镇经济发展公司的一间餐室里会面。有专案组两位同志和她、周大成四人。地方幽静雅洁。

张组长开门见山,说洛古的问题是清楚的,没有什么事,要她放心好了。还一再说,怕她担心才找个地方给说个清楚。嘱咐他俩只自己知道好了。看上去深表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