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和名家一起回眸大清风云
7172800000002

第2章 王朝崛起(1)

揭开尘封的历史,飞到那风云突变的时代,正值青春期的满族本来没有像当年蒙古人那样,拥有进取中原的实力,但是命运把他们推到了中国历史舞台的浪尖上。“太祖龙兴破天乾,横刀跃马出幽燕”,历史回溯到400年前,努尔哈赤以祖、父十三副遗甲起兵,凭着刚猛无俦的勇武和灵动无常的韬略在建州搅起了一股狂风,把东北大部扫荡殆尽。

时代浪尖上的美女与英雄

历史学家阎崇年在总结努尔哈赤生平十大贡献中,统一女真各部被列为第一条。

统一女真的标志就是踏平海西女真族的最大部落——叶赫。而美女东哥就是叶赫部落的公主,即前首领卜寨的女儿,后首领布扬古的妹妹——全名叫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东哥出生时,叶赫部的巫师曾危言耸听:“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

东哥是一位名扬塞外的美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据说任何语言都难以形容她美貌的万分之一。因此,她的一生注定只是一个政治武器,而且屡试不爽。她也确实是一位绝代美女,引得数位英雄竞折腰。围绕着她,战争接二连三地爆发,一个个英雄为她裹尸战场。她八次出嫁,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四个部族均因其而灭,这就是满族历史上有名的“叶赫老女事件”。因一美貌女人,而引发部族之间的存亡之战,所以历史的潮流将这位本该在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的女子推到时代的浪尖上。

1591年,女真哈达部岱善贝勒得知东哥的芳名,于是便向东哥父亲卜寨求婚,这年东哥才9岁。心怀叵测的卜寨立即应允了这桩婚事,并要求岱善亲自前来迎亲。

聪明一世的岱善一时高兴,丝毫没有想到杀身之祸竟扑面而来。早已怀吞并之心的卜寨在迎亲的路上暗布伏兵,趁岱善仍沉浸在美梦之中,将其射杀。

岱善被杀,哈达部群雄激愤,向叶赫索要凶手。卜寨找个替罪羊杀掉将其头送到哈达,而忙于争王位的岱善亲属顺势大事化小。明廷也乐见女真各部相互仇杀,彼此削弱,因此虽知其中有诈,对真正的元凶却不予深究,默认了事。

就这样,东哥年仅9岁就成了寡妇。从此这个女人的一生便与草原上的争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经此劫难,哈达内讧纷起、势力渐衰。而巧施美人计的叶赫在该地区的强势地位则越发稳固,成为扈伦四部的盟主。

此时,乌拉部开始崛起,乌拉贝勒布占泰能征善战,附近部落纷纷归附,而努尔哈赤统治的建州女真也蒸蒸日上,日渐强大。如何令两强火并,自身从中渔利,叶赫部又心生毒计。

为诱使乌拉部参与讨伐建州女真的“九部之战”,卜寨将东哥许配给乌拉部贝勒布占泰。布占泰以叶赫女婿的身份,统率乌拉兵参加九部联军攻打建州。但在古埒山一战中,乌拉兵战败,布占泰成了努尔哈赤的俘虏,并被押在建州都城赫图阿拉三年之久。

好在努尔哈赤并未杀布占泰,为了笼络他,还将侄女额实泰许给他为妻。被扣押期间,布占泰对东哥念念不忘,日夜思念。但他万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他获释,东哥竟被哥哥布扬古转手许给了自己的敌人努尔哈赤。

在九部联军进攻建州时,东哥之父卜寨被努尔哈赤部将额亦都所杀。努尔哈赤恨卜寨阴险毒辣,挑唆离间,将卜寨一劈为二,仅将卜寨血肉模糊的上半身还给叶赫。看见父亲残缺不全的尸身,东哥悲痛欲绝。哥哥布扬古却为避免部族灭亡,向杀父仇人发出和解信号,表示愿将妹妹东哥许配给努尔哈赤为妃。

性情刚烈的东哥死活不嫁,不仅如此,发誓为父报仇的东哥还说出一句狠话:“努尔哈赤是我的杀父仇人,谁能够杀了他,我就嫁给谁!”

布扬古百般规劝,东哥始终不动心。无奈,布扬古只好说服自己的姑姑代替东哥嫁给了努尔哈赤。

大败九部联军是建州由弱到强的一个转机,但海西四部联盟的存在对要实现统一大业的努尔哈赤来说仍是最大的障碍。要想扫除这个障碍,首先需要拆散四部联盟,然后一个一个地将它们吃掉。就在努尔哈赤寻找出兵时机时,东哥的毁婚不嫁为努尔哈赤提供了出兵的理由。

公元1599年5月,叶赫贝勒金台石统兵进攻哈达部,哈达贝勒孟格布禄无力抵抗,就把三个儿子送到建州为人质,向努尔哈赤借兵。此举正中努尔哈赤下怀,他立即派遣大将费英东、噶盖两人,统兵两千前去援助哈达。叶赫部得知后,十分惊慌,立即修书一封,托明朝开原通事带给孟格布禄。信中说:你若能撤回送往建州的人质,并杀了建州兵将,叶赫就将东哥公主嫁给你。孟格布禄早就被东哥的美色所倾倒,利令智昏,背信弃义,同意了叶赫开出的条件。布扬古于是将时已17岁、风华正茂的东哥许给孟格布禄。

孟格布禄与东哥订下婚约后,立即向努尔哈赤宣战。孟格布禄的反复无常激怒了努尔哈赤,尤其是这个无义之徒竟敢明目张胆地抢娶曾许配给自己的东哥,这令努尔哈赤忍无可忍!努尔哈赤当即决定发兵讨伐哈达,并亲自率兵马攻城。

这场大战进行了六个昼夜,直到第七日,才攻破哈达城。大将扬古利率先入城,擒住孟格布禄。

努尔哈赤压住心头怒火,亲手给孟格布禄松绑,并赐给他貂帽、貂裘等,就这样收服了哈达部。

1600年4月,努尔哈赤以孟格布禄奸污了汗妾法赖,又与大臣噶盖通谋、欲图汗位等罪名,将孟格布禄处死,哈达部彻底被努尔哈赤吞并。

因美女东哥,哈达部在女真各部中最先灭亡。

孟格布禄的下场并没有使得垂涎东哥美色的女真男人们停止前赴后继的脚步。

辉发部贝勒王机努死,他的孙子拜音达理杀死了争夺汗位的七个叔叔,自立为贝勒。但是很多部众都叛离了他,逃到了叶赫部。拜音达理不敢向叶赫要回部众,转而向努尔哈赤寻求帮助。努尔哈赤趁机率军帮拜音达理收复叛离他的辉发村寨。

叶赫见此情景,故伎重演,提出与辉发结亲,将东哥嫁给拜音达理。拜音达理犯了与孟格布禄同样的错误,立即与努尔哈赤断交。但是叶赫却不履行诺言,没有放回叛逃的辉发部众。拜音达理只好再次求助于努尔哈赤。心怀大志的努尔哈赤并没有因为拜音达理的违约而责怪他,反而爽快地答应再次出兵,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叶赫见势不妙,又把东哥推了出来,许诺马上将东哥嫁到辉发,以换取拜音达理与努尔哈赤断交。拜音达理竟令人匪夷所思地又答应了,再一次背弃了努尔哈赤。这次,努尔哈赤再不肯饶恕拜音达理。1607年,努尔哈赤率军攻占辉发,拜音达理父子战死,辉发重蹈哈达亡族的覆辙。

为了笼络住乌拉的布占泰,努尔哈赤不但释放了他,又把自己的另一个侄女、女儿嫁给了他。乌拉部借建州后台扩展势力范围,一时威名大震。

乌拉与建州的联姻,引起叶赫的极大不安。为了打破这种可怕的联盟,叶赫又打出那张屡试不爽的“王牌”,将年近30岁的东哥再次许给布占泰,声称,东哥之所以一直未嫁,就是在等着布占泰。

当年,为了东哥,布占泰参与攻打努尔哈赤,兵败被俘。如今,十几年过去,布占泰虽已为夫为父,但面对东哥的诱惑,突然间失去理智。

布占泰迅速倒向了叶赫一边。为迎娶东哥,他甚至以苍头箭(一种惩罚人时用的无箭头的箭)射向努尔哈赤的女儿娥恩哲的后背,将她折磨得遍体鳞伤。娥恩哲受此污辱,回到建州,哭向努尔哈赤诉苦。

努尔哈赤大怒,立刻带兵来到乌拉,严厉责问布占泰:“先前擒你在阵上,将你已经该死的身子,宽释出来,厚养款待,扶为乌拉汗主,又以我部三女配给你作为妻室。今日你违背盟誓,掠夺我的属部虎尔哈,以苍头箭辱射我女儿,你到底想干什么?”

布占泰慌忙叩头求饶,布占泰的部将和弟弟喀尔玛也再三求情,努尔哈赤才罢兵回营。

返回建州后,努尔哈赤听说布占泰还在打着迎娶东哥的主意,对布占泰彻底失望,再次率领大军亲征乌拉。乌拉兵士难以抵挡建州大军潮水般的冲击,全军崩溃。布占泰无心恋战,杀开重围,夺路逃往叶赫,乌拉部自此灭亡。

乌拉灭亡后,叶赫并没有履行承诺将东哥嫁给布占泰。布扬古认为布占泰已无利用价值,而眼光极高的东哥也根本没把败军之将布占泰放在眼里,拒绝履行婚约。又气又羞的布占泰最终在对东哥的相思煎熬中悲惨死去。

1615年,东哥已经33岁了。蒙古暖兔部(喀尔喀五部之一)首领之子吉赛看中了她,向布扬古求娶。

古时女子十几岁就要婚配,二十多岁就已儿女成群,33岁的东哥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老女人,纵有国色天姿也难挡岁月无情。婚事不能再拖了,布扬古于是便同意了吉赛的求婚。这已经是叶赫第七次把东哥许配他人了。但东哥看不上吉赛,坚决不同意。

就在此时,又有两个人站出来争夺东哥。一个是始终对东哥没有死心的努尔哈赤,一个是蒙古喀尔喀部达尔罕贝勒之子莽古尔岱。已经被妹妹弄得筋疲力尽的布扬古想要把吉赛和努尔哈赤的两支队伍引开,让他们去找莽古尔岱的麻烦而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决定将东哥嫁给莽古尔岱。

这一次,东哥终于同意了。东哥出嫁时,年龄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普遍的婚龄。那时有些女人在她的年纪已经是祖母级了,因此,东哥在史书上也被称为“叶赫老女”。

从9岁开始到33岁,东哥被其父兄当作克敌制胜的法宝,什么时候想用的时候,就拿来用一下,晃得群雄目眩神迷,更有人为此灭族身亡。

努尔哈赤听到东哥出嫁的消息后,十分气愤,想出兵攻打叶赫。但明朝唯恐努尔哈赤势力做大,开始与叶赫结盟,并派兵保护东哥,努尔哈赤有所顾忌,最终没有出兵。

战场无敌的努尔哈赤,却终在情场铩羽,他发下了一个针对东哥的狠毒诅咒:“此女生不祥,哈达、辉发、乌拉三部以此女构怨,相继覆亡。今明助叶赫,不与我而与蒙古,殆天欲亡叶赫,以激其怒也。我知此女流祸将尽,死不远矣。”

东哥出嫁后一年多,努尔哈赤的诅咒果然应验。东哥病死他乡,只在历史文献中留下了“北关(叶赫)老女”的称呼。她的生命结束了,但以她的名义而起的战争并没有随她而去,战争的阴云依然弥漫在叶赫、建州和明朝的上空。

美女东哥一生婚嫁的过程,正是努尔哈赤逐步扩张的过程,在那个充满血腥、尔虞我诈的朝代,东哥看似是叶赫部落最大的政治王牌,实则却是努尔哈赤的“战争风向标”,她手中的绣球抛向哪里,努尔哈赤的兵戈就踏平哪里。

据传,叶赫部首领布扬古临死前曾对天发誓:“我叶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建州女真!”因此,民间一直流传着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世代为仇,清廷宫中有后妃不选叶赫的祖制。有趣的是,加速大清三百年基业灭亡的,正是来自叶赫那拉氏的女人慈禧,而最终签署清帝退位条约的隆裕皇太后,也姓叶赫那拉,是慈禧太后的侄女。这个奇妙的前因后果,是冥冥中的必然还是纯粹的巧合,是历史的真实还是后世的演绎?很显然这纯属一种历史的巧合。

东哥短暂的一生与草原上的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她似乎是专为给努尔哈赤制造统一女真、挑战中原王朝的借口而降生的。即使是芳魂归天,但是以她的名义而掀起的战争并没有随她的离去而消失。就在东哥去世的那一年,努尔哈赤正式称帝建立后金,东哥的改嫁为努尔哈赤讨伐大明帝国提供了借口。在努尔哈赤“伐明七大恨”里,赫然写着“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此四恨也”。

名家回眸

着名历史评论家柏杨先生说,任何一个王朝的开国都是一部武力征服的血腥历史,任何一个王朝都是建立在森森白骨之上的。女真的统一过程亦是如此,不同的是,因为有了“叶赫老女”征婚的闹剧,整个过程充满了喜剧效果。

乱世枭雄的“七大恨”与“四合”

时势造英雄,正是由于1583年图伦之战的胜利,让努尔哈赤这位草莽英雄脱颖而出。客观地说,在努尔哈赤占领了图伦城时,他并没有割据称王、统一天下的想法,就是对于统一女真族,也是所料未及的,因为他的初衷只是为父报仇。

这位乱世枭雄最初的想法非常地简单,也很朴实,就是为了父亲报仇。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不可能再回头,只能勇敢地往前走,因为这是一条没有退路的征程。

从1583年的图伦之战到1616年间,他所进行的战争,已和刚起兵时大有不同。这时,他进行的是统一女真族的战争。这30年间,他转变了战争对象——即不服自己的女真人。努尔哈赤凭借自己的智慧和骁勇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这样的成功从此揭开了一个王朝的辉煌历史,而他——努尔哈赤也成为了一个缔造满族的杰出英雄。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太子河,华丽的龙舟里,努尔哈赤躺在厚厚的毡毯上,眼望棱窗外的湛蓝天空,身上的毒疽隐隐作痛。“难道这就是天命?”

壮志未酬的他心中无限遗憾,虽然完成了女真的统一,却无法见到攻破燕京的那一刻了,而这,恰恰是他起兵反明时的愿景啊。

“胡儿骑马走边关”,努尔哈赤的天下宏图不会只着眼在严寒贫瘠的塞外,在统一女真的同时,他已经在觊觎富庶的中原了,只是一直无暇顾及。当明朝联合叶赫对抗建州时,努尔哈赤决定与大明撕破脸皮。于是,便有了努尔哈赤的“七大恨”祭天告地,誓师伐明。

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袒、父,恨一也。

明虽起衅,我尚欲修好,设碑勒誓:“凡满、汉人等,毋越疆圉,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故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恨二也。

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逾疆场,肆其攘村,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挟取十人,杀之边境,恨三也。

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恨四也。

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刈获,遣兵驱逐,恨五也。

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臣,遗书诟詈,肆行凌侮,恨六也。

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党之,挟我以还其国。已而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这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何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初扈伦诸国,合兵侵我,故天厌扈伦启衅,唯我是眷。今明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恨七也。

欺凌实甚,情所难堪。因此“七大恨”之故,是以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