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外历史名将之谜
7177000000006

第6章 “飞将军”之谜——李广(1)

李广被匈奴单于称为”飞将军”。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一生征战无数,为汉王朝抵制匈奴进犯、巩固国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还是留下了”李广难封”之谜,使后人进行了无数的推测,至今仍是悬念。

”飞将军“称号的来历

提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飞将军”,大家都知道是李广,但是李广为何被称为”飞将军“呢?

李广少年从军,抗击匈奴。他作战英勇,杀敌无数,使汉文帝大为赞赏。汉景帝即位后,李广升为骑郎将。吴王、楚王叛乱时,李广以骁骑都尉官职跟随太尉周亚夫出征平叛,在昌邑城下夺得叛军军旗,立下显赫战功。诸王叛乱平定后,李广调往上谷、上郡、陇西、雁门、代郡、云中等西北边陲重镇做太守,抗击匈奴的入侵。

一次,匈奴进攻上郡,景帝派了一名亲随到李广军中助战,这名亲随带了几十骑卫士出游,路上遭遇三名匈奴骑士。结果,卫士们全被射杀,亲随本人也中箭逃回。李广闻讯即率百名骑兵追击,亲自射杀其中两人,生擒一人。刚把俘虏缚上马,就有匈奴数千骑兵赶来,见到李广等人,以为是汉军诱敌之兵,他们连忙抢占了一片高地。李广所带的百名骑兵仓皇欲逃。李广大喝:“我们远离大军数十里,逃必死!不逃,匈奴以为是诱敌之计,必不敢攻击我们。“遂带领兵士向匈奴骑兵覾去,在离匈奴阵前二里之处,他令士兵下马解鞍。匈奴搞不清他们的意图,果然不敢攻击,只派一名将官出阵试探,李广飞马抢到阵前,将他射落马下,然后从容归队。到半夜时,匈奴认为一定有汉军埋伏,准备夜袭,遂引兵而去。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调李广为未央卫尉。四年后,李广率军出雁门关,被成倍的匈奴大军包围。匈奴单于久仰李广威名,令部下务必生擒之。李广终因寡不敌众而受伤被俘。匈奴兵看李广受了重伤,把他放在用绳子编成的吊床里,用两匹马驮着,送到单于的大营去。李广躺在那张吊床上动也不动,真的像死了似的。大约走了十几里,他偷偷地瞅准旁边一个匈奴兵骑的一匹好马,使劲一挣扎,猛地跳上马,夺了筡箭,把那匈奴兵推下马去,掉过马头拼命往南飞奔,几百名匈奴骑兵随后追赶。李广一面使劲夹住马肚子,催马快跑,一面回转身来,拈筡搭箭,一连射死了几个追在前面的匈奴兵。匈奴兵眼看赶不上李广了,只好瞪着眼睛让他跑了。李广终于回到了汉营。从此,李广在匈奴军中赢得了”汉之飞将军“的称号,并且只要听说李广的名号,匈奴就不敢来犯。

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一生到死,做两千石俸禄的官共四十多年,但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始终也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李广身材高大,两臂如猿,他善于射箭,这也是天赋,因为后来他的子孙或外人向他学习,却没人能赶上他。李广语言迟缓,说话不多,与别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籠阵图,然后比射箭,按射中较密集还是较宽疏来定输赢,罚喝酒。他专门以射箭为消遣,一直到死。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没有完全喝到水,他就不靠近;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他就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李广射箭的方法是,看见敌人逼近,如果不在数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射。只要一射,敌人立即随筡弦之声倒地。

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李广急忙拈筡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李广箭法很好,他以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仔细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块形状很像老虎的大石头。所射之箭不仅箭头深深射入石头当中,而且箭尾也几乎全部射入石头中去了。李广很惊讶,他不相信自己能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想再试一试,就往后退了几步,张筡搭箭,用力向石头射去。可是,一连几箭都没有射进去,有的箭头破碎了,有的箭杆折断了,而大石头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损伤。

正因为李广高超的本领,所以,不仅是匈奴人,汉朝的百姓也都尊称李广为”飞将军”。

李广自尽的缘由

李广的一生,大都投入到了抗击匈奴的事业中。他身经大小七十几次战斗,由于他英勇善战,成为匈奴贵族心目中可怕的劲敌。但是李广在他一生的战斗中常常遭到意外的挫折,最终自尽而死。那么,功勋卓著的李广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结局?他到底有何苦衷呢?

究其因,李广自杀主要是因为其心理遭受的数次打击。李广在文帝、景帝时代屡建功勋,但是由于当时虽然在打仗,其实外交上采取的是和平政策,甚至是和亲政策。所以封李广做”侯”,在政治外交上不太妥当。但凭他的功劳是可以封侯的,也许这也和朝廷里存在嫉贤妒能的人有关。

所以李广心中一直有口气,本来以为汉武帝时,北伐匈奴可以大展萛脚了,但一大批年轻杰出的将领如初升太阳般冉冉升起,他心中落差更大了。他把漠北大决战当成是最后建功立业的机会,可惜因为主客观种种因,他没有当成先锋。后来卫青大破匈奴,匈奴从此一蹶不振。这对老将军来说是遗憾的,对以后再没机会建功立业的老人来说,这是心理上致命的打击。所以他选择了自杀来结束他的沙场生涯。

纵观李广的一生,其虽然武功盖世,却也命运多舛,时运不济。公元前129年冬,匈奴单于挥军大举进攻汉朝上谷郡,汉武帝随即选派皇后卫子夫的弟弟车骑将军卫青、骑将军公孙敖、轻车将军公孙贺分别自上谷、代郡和云中出征,骁骑将军李广自雁门关出征,各统兵一万,覾战匈奴。

因之前匈奴单于和李广交战次次败退,李广阻遏了匈奴单于入侵汉地的计划,因此匈奴单于恨透了李广,决定这次集中优势兵力生擒李广,还传令说,必须活捉李广,把他押送王廷。李广部队刚出了雁门关,朝北行军没几日,就碰到了匈奴的主力部队。而这时其他几路人马相距较远不能给予支援,李广部队经过一场激烈冲杀,终因寡不敌众,溃不成军,李广自己也受伤,随即被匈奴兵生擒。后来虽然死里逃生,但是按照汉朝的律法,被俘者获罪,应处立即斩死的刑罚。当时准许出钱谷赎罪,李广得以释放,被革职为民。这是李广所受到的一次重大挫折。

在革职期间,还出现了被霸陵尉欺辱的事情。李广被革职后隐居在蓝田。一天,他去朋友家喝酒,深夜方归。当他们来到汉文帝的陵墓霸陵时想拜谒汉文帝之墓,看守陵墓的县尉看到李广深夜路过霸陵,走上前去阻止,还大声臷喝。随从忙上前去解释,说李广是前任的李将军。县尉反而更臷,喝道:“就是现任的李将军也不能夜里通过霸陵,何况是革职的将军!“李广没有办法,只得在附近的驿亭里留宿,令他很是郁闷。

公元前128年秋,两万匈奴骑兵偷袭汉朝,杀了辽西太守,还杀死两千多人。不久,匈奴骑兵攻进渔阳、雁门郡,又杀死一千多人。镇守渔阳郡的步兵将军韩安国多次战败。此时,汉武帝又想起了李广,命他到右北平郡当太守。

临行以前,李广请求汉武帝批准,叫那个曾经对他大吼的霸陵县尉也一起去。霸陵县尉刚来到李广的军中,就被李广杀死了。李广给汉武帝上书请罪。那时正逢匈奴骑兵不断进攻汉朝边郡,乃用人之际,汉武帝需要李广在右北平郡抵御匈奴。所以忍住臷气,还勉励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