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课: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经典译注大全
7177300000010

第10章 王修诫子书[魏]

王修,三国时期魏国名臣。字叔治,北海营陵(今山东安丘西北)人。他7岁丧母,即笃修孝道,深感邻里。先跟孔融,再附袁谭,后归曹操任魏郡太守。为政抑强扶弱,赏罚分明,深得百姓爱戴。后被封为大司农郎中令等职。他笃志修行,临危难而不惧,世人有口皆碑。

家训原典

自汝行之后,恨恨不乐。何者?我实老矣。所恃汝等也,皆不在目前,意遑遑a也。人之居世,忽去便过,日月可爱也。故禹不爱尺璧,而爱寸阴。时过不可还,若年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未必读书,并学作人。汝今逾郡县,越山河,离兄弟,去妻子者,欲令见举动之宜,效高人远节,闻一得三,志在善人b,左右不可不慎。善否之要,在此际也。行止与人,务在饶之。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皆用情实道理,违斯败矣。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杀身,其余无惜也。

《全后汉文》

注释

a遑遑:惊恐匆忙,心神不定。晋·陶潜《归去来兮辞》:“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善人:有道德的人。《论语·述而》:“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邢昺疏:“善人,即君子也。”

译文

自从你走了以后,心情很是惆怅。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实在是老了。

所倚仗的只有你们,都不在身边,所以心里惶惶不安。人活在世间,匆匆就过去,时光值得珍惜。所以禹不爱大玉璧,而爱惜每一寸光阴。时间逝去无法挽回,正如年纪大了再也不能变小。愿你早抓紧时间,不只读书,还要学做人。你现在过郡县,越山河,离开兄弟妻儿,是想让你多见识规范得当的行为举止,从优秀的人身上学习高尚的节操,触类旁通,立志做一个有德行的君子,身边的交游不可不慎重选择。能否做好的关键,就在其中。与人交往,必须宽容大度,一举一动都先经过慎重考虑。凡事都要遵循人情世理,不这样就会失败。做父亲的想让儿子好,除了命不能给你,别的什么都不吝惜。

评析

王修生于乱世,相继事三主,对人情世态,体会深刻。求学在外,“皆用情实道理”,作人和治学同时进行。慎于接物,宽人严己,“闻一得三,志在善人”,皆一片爱子之心、肺腑之言。这些观点,非体味遥深者不能及。他还提醒儿子,违背了这些教训,是既做不好人,也弄不好学问的。结尾的殷殷之情,与开首的栖惶之感相照应,使人仿佛见到慈祥与严肃集于一身的老人形象。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是个极为复杂且又十分微妙的问题。王修提出“向善”作为核心,“未必读书,并学作人”乃是士人立世的基点。有情怜子与循循善诱的方法和态度,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