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课: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经典译注大全
7177300000009

第9章 向朗遗言诫子[蜀汉]

向朗(?-247),三国时蜀汉名臣。宜城(今属湖北襄阳)人。少时涉猎文学,与徐庶、庞统友善。先跟刘表,后归附刘备。刘禅继位后,随诸葛亮出征汉中,因马谡失街亭败北,被免官。遂潜心典籍,校刊群经,讲论学问,不干时事,朝野上下皆敬重之。诸葛亮死后,曾任左将军。他以和睦为教子治家的准绳,并提出了“贫非人患,惟和为贵”这一千古之训。其子向条,官至御史中丞。

家训原典

《传》a称:“师克在和不在众。”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君臣和则国家平,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是以圣人守和,以存以亡也。

吾,楚国之小子b耳,而早丧所天c,为二兄所诱养d,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今但贫耳,贫非人患,惟和为贵,汝其勉之。

《三国志·霍王向张杨费传》裴松之注

注释

a《传》:此指《春秋左传》。《春秋》是相传为孔子撰述的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较简,于是有“春秋三传”,为《春秋》作解说,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都被列入“十三经”。

其中《左传》,又叫《春秋左传》或《春秋左氏传》,无论史料价值或文学价值,在三传中都是最高的。

b楚国:向朗为宜城人,乃旧楚国之地。小子:平民百姓。旧时用作自称谦词。唐·韩愈《芍药歌》:“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c所天:旧称所依靠的人。在不同语境中,或指君,或指父,或指夫。臣以君为天,如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钳口结舌,不敢上诉所天。”子以父为天,本文即是;妇以夫为天,如唐·顾况《弃妇词》:

“十五许嫁君,二十移所天。”意为十五岁订婚,二十岁过门儿,正式住到夫家去。

d诱养:引导,抚养。

译文

《左传》上说:“打胜仗关键在上下和睦,万众一心,而不在人数众多。”这是说天地和谐则万物生长化育,君臣和谐则国家太平,家族和谐则一起做事能成功,平时相处能安宁不生是非。因此,圣人保持和谐,借以保生存,避败亡。我只是个来自楚地的平民小子,幼年丧父,由两个兄长抚养,使我的品格德行不随着钱财利禄而堕落。现在只是穷而已,穷不是人应该担心的,只有和谐是最宝贵的,你好好努力吧。

评析

三国时代,天下纷争,人心思治,乱久念和是人们普遍的心理趋向。

向朗与马谡相善,曾因马谡逃亡知情未报,被孔明免官。向朗去官向学接受的主要是儒学。现实人生到处是问题,儒家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讲节制,要“克己”,减少欲求,为自己为别人留出余地,便是“和为贵”

了。对“和为贵”,还应该做些具体分析,原则和法制还是必须要讲的,无原则的“和为贵”显然也是不可取的。

当然,向朗的这封遗书,也有积极的一面。“和”自然可以理解成团结,军队打胜仗原因在于同心同德,同仇敌忾,并不在于人多势众,这话无疑是有道理的,向朗启发儿子对“和为贵”进行深思,说明人际关系的“和”,关键在于加强自身修养,“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其儿子向条后来官至御史中丞。看来,向朗教子还是有其成功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