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课: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经典译注大全
7177300000033

第33章 贾昌朝诫子孙[北宋]

贾昌朝(998-1065),北宋大臣,学者。字子明,真定(河北正定)获鹿人,晋史官贾纬的裔孙。早年以善辞着名。天禧初年,他献颂赞美,得真宗青睐。赐同进士出身,在国子监讲经说书。曾上疏言备边六事,整饬边境军事。他在侍从期间,多得名誉。及执政,乃不为正人所与,而数有攻其结宦官、宫人者,危机四伏。贾昌朝的人品虽晚节不完,但其训诫子孙之言却近情近理,衷恳切中,足以警世醒人。他训诫子弟重厚朴直,廉洁奉公,住不欺暗室,出不踏邪径。出言谨慎,行动敏捷,薄利重情,不辱门户。

家训原典

今诲汝等:居家孝,事君忠,与人谦和,临下慈爱。众中语涉朝政得失,人事短长,慎勿容易开口。仕宦之法,清廉为最。听讼务在详审,用法必求宽恕。追呼决讯,不可不慎。吾少时见里巷中有一子弟,被官司呼召,证人詈语a,其家父母妻子见吏持牒至门,涕泗不食,至暮放还乃已。是知当官莅事b,凡小小追讯,犹使人恐惧若此;况刑戮所加,一有滥谬,伤和气,损阴德莫甚焉。《传》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c此圣人深训,当书绅d而志之。

吾见近世以苛剥为才,以守法奉公为不才;以激讦e为能,以寡辞慎重为不能。遂使后生辈当官治事,必尚苛暴,开口发言,必高诋訾。市怨贾祸f,莫大于此。用是得进者则有之矣,能善终其身、庆及其后g者,未之闻也。

复有喜怒爱恶,专任己意,爱之者变黑为白,又欲置之于青云;恶之者以是为非,又欲挤之于沟壑。遂使小人奔走结附,避毁就誉。或为朋援,或为鹰犬,苟得禄利,略无愧耻。吁,可骇哉!吾愿汝等不厕其间。……又见好奢侈者,服玩必华,饮食必珍,非有高资厚禄,则必巧为计划,规取货利,勉称其所欲。一旦以贪污获罪,取终身之耻,其可救哉!

《戒子通录》

注释

a詈(l#)语:骂人的言语。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余一侍姬,平生未尝出詈语。”詈,责骂,诋毁。

b莅(l#)事:视事,处理公务。

c《传》:此指《论语》。“上失其道”句,语出《论语·子张》,有人问曾子如何做典狱之官,曾子所答,意思是民众犯法,原因是在上者失败,非民之过,应哀怜之,而不应得其犯法之情而自喜。

d书绅:书写在衣带上牢记不忘。绅,原意即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子。

e激讦(ji9):激烈率直地揭发、斥责别人的隐私、过失。此处有贬义,重在指揭人隐私,攻人之短。

f市怨贾(g^)祸:搬弄仇怨,招惹祸患。市、贾,都是做买卖,引申为搬弄、招惹。

g庆及其后:使子孙幸福,享受到前辈德泽。语出《周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译文

现在告诉你们说:居家生活要孝顺父母,侍奉君王要忠诚,和人交往要谦虚和善,对待下属或晚辈要慈爱。众人谈话涉及朝政的得失,人事的短长,小心不要随便说话。为官的法则,清廉是最重要的。处理诉讼时关键在把事实搞详细准确,施用刑律时一定尽量宽恕。传讯判决,不可不慎重对待。我年轻时见里巷中有一个年轻后生,因证人诋毁之语受到官衙里传唤,他的父母妻儿看到当差的手持官文来到门前,哭得吃不下饭,到天黑放回来才什么事都没有。从这件事可知当官办事,一个小小的追讯,都使人恐惧到这种程度;何况施加严重的刑罚,万一稍有随意或错误,伤和气,损阴德,莫过于此。经传上说:“民众犯法,根本原因在于在上者失道,应当哀怜之,而不应为查出案情而沾沾自喜。”

这是圣人的深刻训诫,应当书写在衣带上牢记不忘。

我看现在是把苛刻聚敛当做有才,把守法奉公认为没出息,以攻人之短、揭人隐私为才能,以少言寡语、慎重行事为无能。于是使得年轻一辈,当官办事一心崇尚苛刻残暴,一开口发言,必以诋毁斥责为高。

没有比这更容易招怨惹祸的了。用这种办法得以晋升的人有,能一生善终,给子孙留下后福的,从没听说过。

还有的是喜怒好恶全凭自己的意愿,对喜欢的人坏的都说成好的,还想要把他推到很高的位置;对讨厌的人对了也说不对,还想要把人家挤到沟壑里去。于是使得小人跑关系结党投靠,以避免诋毁争取表扬。

有的结成互相援引的朋党,有的成为跑腿效力的鹰犬,苟且得到利禄,毫无一点羞愧耻辱之心。哎,真可怕啊!我希望你们不要置身这种人中间。……还见到一种追求奢侈的人,服饰玩物一定要奢华,吃的喝的一定要珍奇。如果没有优厚的资产和俸禄,就一定费尽心机去计划,取得物质好处,勉强满足他的欲望。有朝一日因为贪污受到惩罚,落得一辈子的耻辱,哪里还有救啊!

评析

这篇训诫,主要是向子孙传授为官之道。在贾昌朝看来,为官之道主要是两条:一条是对于朝政得失,人事短长,不要轻易开口,妄加评论;另一条更重要,就是要清正廉明,办案务必审慎,用法力求宽容。

他以小时亲见邻家子弟被官府传讯,导致全家不安的事为例,说明“刑戮所加,一有滥谬”,给百姓造成的危害就更加难以估量了。从这点出发,办案审慎,用法宽容,可谓顺乎天理,合乎人情。

那为什么很多为官之人做不到这两条呢?贾昌朝认为:一是由于官场恶习的错误影响,特别是上司评价官员的错误标准,“以苛剥为才”,“以激讦为能”,这就使得一些年轻人为官,常采取苛刻凶暴的手段,评论人事,常进行不负责任的攻击,以此来博取才能出众的名声。二是由于为官之人的一己好恶。对人对事,完全凭自己的印象,“爱之者变黑为白,又欲置之于青云;恶之者以是为非,又欲挤之于沟壑”。因此他再三告诫子孙,不要受这两种错误倾向的影响。最后,他告诫子孙,不要因爱好奢华,讲究排场而贪赃枉法,招致终身之耻。这番告诫,不仅在当时,就是今天,也是很发人深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