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课: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经典译注大全
7177300000050

第50章 许相卿贻谋[明]

许相卿(1478-1557),字伯台,号云村,海宁(今属浙江)人。

明代史学家、学者。嘉靖改元后,他升任兵部给事中,因触犯权宦张锐、张忠遭弹劾,以死罪论处,后赦免。他为政刚正,曾屡上谏言,针贬皇帝、朝政之得失。任职三年不得志而告病归里,以诗书自娱。

家训原典

古者教道贵预,今来教子宜自胎教始。妇妊子者,戒过饱,戒多睡,戒暴怒,戒房欲,戒跛倚a,戒食辛热及野味;宜听古诗,宜闻鼓琴,宜道嘉言善行,宜阅贤孝节义图画,宜劳逸以节,动止以礼,则生子形容端雅b,气质中和。及婴孩怀抱,毋太饱暖,宁稍饥寒,则肋骨坚凝,气岸精爽,毋饰金银珠玉绮绣,以导炫侈、以召戕贼c。及能言、能行、能食时,良知端倪d发见,便防放逸。故孔子曰:“蒙以养正,圣功也。”e言常教毋诳,行常教后长f,食常教让美取恶,衣常教习安布素,禁羡华丽。及就傅g时,知慧h日长,须防诱溺,慎择严正童子师。检约以洒扫应对进退仪节,勿应虚文故事i,一皆身教躬习倡之,俾j自有乐然趋命、跃然代劳意。

教子弟,必慎择师友。待师友当备尽诚敬,贤达远,必资遣游从;近,令恭勤延访。后生常亲礼法士,熟闻道义言,渐染薰蒸,日与之化,忽不自知其入于高明矣。非类k交游,痛惩严禁。

生子质敏才俊,可忧勿喜,便思预加检防。痛抑文艺辨给,只令学礼读书,陶习谦晦慎厚性情,禁绝浮夸傲诞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庶成美器,否则取祸及亲,可惧之患非一。……子弟性资拙钝,莫将举业l久担,早令练达公私百务。大都教子正是要渠m做好人,不是定要渠做好官。农桑本务,商贾末业,书画医卜,皆可食力资身。人有常业,则富不暇为非,贫不至失节。但皆不可不学,以延读书种子。惟不可入僧道,不可作书算手,毋充门隶,毋作媒人,毋作中保人,毋为赘婿,毋后异姓n。……谚有之曰:“富贵怕见开花。”此语殊有意味,言已开则谢,适可喜,正可惧。尔今有方值丰亨,便生骄溢,喜筵庆赏,过饰婚丧,伎乐声容,沸腾倾动,仆器服食,珍丽整齐,胜绝乡邦,光映门户,盖是谓已。夫无德富贵,谓之不祥,宜急惧思,何暇夸侈?其他凡属逞炫,咸此类耳。

子孙有是,真恶消息,亟加敛抑,差缓败倾。又若约而为泰,时屈举赢,则旦夕覆亡之道也。……平居寡欲养身,临大节当达生委命o;治生量入节用,殉大义当芥视千金之产。

以吝为俭,以刻为严,以谄为让,以傲惰为厚重,以狷黠为聪明,以阘茸p为宽大,何啻q千里?

暴慢危亲,干谒r辱身。夸己长可耻,幸人灾不仁。能忍事乃济,有容德乃大。古言:“大丈夫当容人,毋为人所容。”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s相干,可以理谴。达识名言,书绅t顾是可也。

韩魏公u曰:“内刚不可屈,而外处之以和,事无不济。”试思处事,着力全不在面皮上。……毋以小嫌而疏至亲,毋以新怨而忘旧恩。……衰荣无常,彼此更共,本由天运如此。富贵在我,何足骄?在人,何可妒?妒与竞,于彼何损?徒自坏心术、长过恶耳。若夫处世为大丈夫,造道v为圣贤,此则由我,不可让人。性,均一天也w,当思与人同归于善;情,均一人也,当思使人同遂其欲。德与人同,福与人同,蘧伯玉x耻独为君子,范希文y先忧后乐:允矣,圣贤之徒与!

《许云村贻谋》

注释

a跛倚:一只脚站立,古人认为这是不敬的姿式。

b形容:外表,容貌。端:正。

c戕贼:杀害、伤害。

d良知:天赋的分辨善恶是非的智能。端倪:头绪,边际。

e“蒙以”句:蒙童时代应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这是造就圣人的成功之路。语出《易经》。

f后长:后于长辈。

g就傅:跟随老师学习。此指孩子到了入学的年龄。

h知慧:通“智慧”。

i虚文故事:虚浮过时的制度规定。

j俾(b@):使。

k非类:行为不正之人。

l举业:举子业,即修科举考试之业。

m渠:他。

n后异姓:过继给异姓为子。

o达生委命:不要把生命看得太重,听任命运的支配。即不惜生命以赴大节之意。

p阘(t3):庸碌,鄙下。茸:鹿茸,细毛。阘茸,指庸碌无能。

q何啻(ch#):何止,岂止。

r干谒:为某种目的而求见地位高的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有:“独耻事干谒。”

s非意:意料之外。

t书绅:把要牢记的话书写在衣带上。

u韩魏公:指北宋大臣韩琦。

v造:达到。造道,指达到、符合“道”。

w“均一”句:指人的本性,都是由同一个“天”所造就、决定的。

x蘧伯玉:名瑗,以字行。春秋时卫国大夫,以贤着称。

y范希文:即范仲淹。所撰《岳阳楼记》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故后文说他先忧后乐。

评析

许氏教育子弟做人要自尊、仁厚、宽容、谦恭,富而不能骄,寡欲节用,大义散金,保持内刚外柔,不疏至亲,不结新怨。这些观点都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

许氏认为教育应从胎教始。妇女怀孕后,要“戒过饱、戒多睡、戒暴怒、戒房欲、戒跛倚、戒食辛热及野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现代医学理论的。

对“质敏才俊”的子弟,更要严格要求,避免他们流于浮夸放诞、轻狂浮躁。对“性资拙钝”的子弟,则要因材施教,选择其所适合的职业。

有时候恶德和美德极容易混淆,从崇高到卑鄙,从善到恶可能只有一步之遥,但本质却有天壤之别。

许氏的教育思想中还渗透着一种社会意识,不能只求个人的完善,而应该有一种追求社会完善的理想。也就是说,完善的社会对形成完善的个人极为重要。这虽然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是,个人和民族如果摈弃了这种精神,势必形成狭窄、保守、冷酷、自私自利的个人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