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课: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经典译注大全
7177300000066

第66章 彭士望示儿婿书[清]

彭士望(1610-1683),字达生,号躬庵。南昌人,少究经世之学,慷慨重义声。明崇祯时,黄道周下狱,曾倾身相救。后入史可法幕。明亡后,与魏禧兄弟隐居翠微山,为易堂九子之一。其学以身体力行为本,守节义,至老不衰。

家训原典

少年须常有一片春暖之意,如植物从地茁出,天气浑含,只滋根土;美闷春融,绝无雕节a,自会发生盛大。

今之少年,往往情不足而智有余,发泄多歧b,本地c单薄。专力为己,饰意待人。辗转效摹,人各自为。过失莫知,患难莫救。殖落岁逝,竟成孤立。千年之木,花尽一朝,良可惜也。

……人必求其胜己,言不畏乎逆心;恒自反其才之所不及,而无讳其力之所不能d;以谦为基,以厚为城;宽为之居,坦为之行,无以爱憎败其德,无以智诈汩其灵e;惟勉勉以求益,非汲汲于知名。夫是为之造小人而成大人!

《耻躬堂文抄》

注释

a雕节:人工的雕饰。

b发泄多歧:指智慧才能向多方面发展。发泄指智慧才能的生发、挥洒,非情感之宣泄。

c本地:根基,根本。

d“恒自”二句:常常反省自己才能不及别人,而不要怕自己没有力量做到。

e以智诈汩其灵:因玩弄机巧而迷乱了自己的心灵。

评析

此家训将少年心性刻画生动,或巧譬妙喻,或直刺箴讽,柔姿华彩,文美事警,既饶情致,又见学问。

少年成长,犹如花木,春暖之意,当从心底发出,于是得阳光、沐雨露,生机勃勃,这是生命力的表现。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和体魄健康之本,倘若小小年纪就一味逞乖巧,弄心计,狡诈诡黠有余,忠厚淳朴不足,似花木歧长,滋养薄弱,终易凋落。彭士望希望子弟在交游中以诚待人,要有好的德性,如此才能有健康的心理,有融洽的人际关系。

年轻人都这样做了,世风才能好起来。全信语重心长,出言恳切,反映了古代学者鞭挞邪恶、追求美好的生活态度。这些话今天细细品味,仍然是发人深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