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反思西方医学
7188200000011

第11章 希波克拉底誓词真相(1)

世界各医学院校的学生们每年都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庄严宣誓两千多年前的《誓词》。两千多年前僧侣性特点的一段话,宣扬什么?目的何在?现代西方医学如此热衷此道,这符合我们的利益吗?几十亿人中就没有人出来质疑《誓词》背后的用意吗?我们已经傻了,别再让儿孙们继续傻下去啦!

春秋战国时期,在遥远的古希腊,有一个与孔子和孟子同时代的人,是个很了不起的医生,叫希波克拉底,他是当时最具盛名的一个医学派别的领袖。从四面八方来求学的学生,都要经过宣誓仪式,以《誓词》原则为终身不渝的信念,才能成为这一派医学中的一员。直到今天,现代西方医学仍在尊崇希波克拉底为医学之父,把他的《誓词》当成举世通用的医学伦理原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医学联合会根据希波克拉底誓词制定了国际医务人员道德规范,1948年《日内瓦宣言》和1949年《医学伦理学法典》都遵循着“希波克拉底誓词”的精神。至今,全世界是一面倒的赞扬声,都把誓词当成圣言。

真的神圣吗?历史是历史,今天是今天。今人为了当下目的往往要借用历史的牌子,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反思。若是人生哲理的内容延续两千年这很好理解,若是古医学行业行规的内容也能延续两千年,就该引起我们的警惕了。《誓词》中究竟哪些内容让我们感兴趣,不能不考查。

这是人类医学史上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医生,两千多年前的一些主张,《誓词》中仅列了几条简单原则,竟然像铁铸的一般千古不朽。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不管医学内容如何更新,进入到今天这样的社会,他的话仍像磁石一般具有魔力,全世界的西方医学团队仍像参拜佛祖一般,虔诚贡奉信守,真是神秘奇特的《誓词》呀!当然,业外的人没有谁认真关心什么《誓词》,因此心中没有多大份量。然而,在西方医学者的心坎里很重,比泰山还重,那是医学行业内部千古不变的信条啊!这难道不能引起我们的好奇吗?没有人想去探究背后的秘密吗?全世界的人真的以为《誓词》与普通人无关吗?每个人离不开生老病死,必与医学相关,医学心里贡奉的“真经”,必定会影响人类的安危,大家不关心《誓词》,不去解读背后的秘密,很容易被西方医学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决不可糊涂啊!

那个年代,欧洲形成了一些城邦,既有奴隶制社会成分,又有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封建社会成分。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住吃饭的饭碗,为了保障本行业和行业成员的利益,成立行业组织。尤其是中世纪盛行的那种“基尔特”组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行会”组织。“行会”本身①对招收学徒有严格的规定;②还要制定有一系列行规;③还有一些遵守的道德准则;④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⑤往往还有共同崇拜的神祗和图腾。这些行会都带有封建垄断的性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行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也就逐渐衰落了。然而医学是特例,西方医学是一种特殊的个人技艺,既有封建垄断性质,又随新兴资本主义发展而自我改头换面,具有社会职能性质,因此,医学行会能持久存在并发展,成为人类社会无匹敌的一种特殊的医学行会。

希波克拉底出生于小亚细亚科斯岛的一个医生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医生。在古希腊,医生的职业是父子相传的,所以希波克拉底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医。当时的医学,如果说有科学成分,不如说更偏重是一种个人技艺,也可以说是扶伤治疗的医匠。医疗技艺与手工业者的生产技艺有所不同,医疗技艺永远有需求,可以长盛不衰;这种技艺极受人尊敬,可以取得社会地位;还可以保障稳定的社会收入。尽管保护个人技艺属于行会性质,但当时的医学派别林立,无法统一成整体的“行会”形式,只能以医学流派形式出现。当时的希波克拉底学派是最有影响的大流派,在他的流派中体现出浓厚的“行会”性质就不奇怪了。这样看,希波克拉底当时是最大一派医学行会的“会长”,他的《誓词》只不过是当时所制定的行会“行规”。从今天名目繁多的各种各样的“×××医学会”中仍能看到一点影子。

让我们给出《誓词》的全文,看看行规的内容:

我谨在医神阿波罗、阿斯克来皮斯、健康之神海基雅,痊愈之神巴拿西以及男女诸神之前宣誓:

①我当尊业师亲如父母,与之同甘苦,共有无;②视其子女如昆季;③如彼等愿从我学医,我当尽心传之以业而无需酬报与契约;④对于吾子及我师之子以及凡照医法与我订约宣誓之生徒,我均将以口授、书传及其他方式尽心而传之;⑤凡未宣此誓之人,我当弗教。

①我决尽我之所能与判断为病人利益着想而救助之,永不存一切邪恶之念。②即使受人请求,我亦决不给任何人以毒药,亦决不提此议。③我决不行堕胎之术;④我决定保持我之行为与职业之纯洁与神圣。⑤我决不给膀胱结石患者行刀割之术,而听其由精于此术之匠人施之。⑥凡我进入任何人之房舍,皆为病人之利益,决不存任何谬妄与害人之企图,更不诱使男女奴隶或自由民行淫秽之事。⑦凡我执业或社交,所见所闻,无论与我之医业有无关系,凡不应宣泄者,我当永守秘密。

倘我履行此誓,始终不渝,愿神灵佑我事业永昌,以医济世,受人尊敬;倘我食言背誓,则甘受一切责罚。

(为了分析方便,分段和标题号是我们后加的。)《誓词》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面向崇拜的神祗宣誓;第二部分是传授技艺的规则;第三部分是保持职业纯洁之准则;第四部分是牢记事业的目标。

先看第一部分向神衹的宣誓。所有行会都有自己的敬神或图腾,医学行会也不例外。作为西方医学行会的“图腾”,想必你见过一个“缠蛇的手杖”。中国乡村有病常去拜观世音菩萨保佑,这是常见的现象。古希腊人也有这个习惯,有病常到神庙里去拜神像,这神像的手里总会携带一支缠绕圣蛇的长杖,这圣蛇长杖就成了医学行会的图腾。西方人的习惯是,把救世神用十字架代表,而把医神用蛇杖代表,这是他们文化精明的地方。宣誓时要说出神的名字,平时就用蛇杖表示。现代西方医学仍延续行会这一显著特征,仍以蛇杖表示医学行业的特殊权威。

再看第二部分技艺传授。①“尊业师亲如父母”这很好理解,今天在学艺规矩中也是称师父和师母。“同甘苦,共有无”这种利益攸关联系那是非同一般的关系,就好像是一条船上的一家人。②视师父的子女如兄弟姐妹,这是任何帮会和行业中的通例。③亲兄亲弟亲姐妹们若愿意跟我学医,无须收费,不订契约,我当“尽心”传授。自家人还讲什么钱和契约?太俗,那些全免了吧!兄弟我自当尽心竭力。④我的后代,业师的后代,以及“与我订约宣誓之生徒,我均将以口授、书传及其他方式尽心而传之。⑤凡未宣此誓之人,不教!这一部分把对业师的关系、对业师子女的关系、对业师及自己的后代关系说的面面俱到,再清楚不过了。只要是咱家自己人,二话不说,将尽心竭力传授。外来的人学医也可以,必须先订约再发誓,确保遵守《誓词》原则,当然需要酬报。否则,你不变成自家人,对不起,我不教!医学技艺尤似“神功秘集”,传谁不传谁有讲究。还别说,医学技艺真不是谁想学就能教你的。现代医学院对学生提问题,有的教授竟回答说:“不相信你就别来学医”。人类社会哪门学问都不会用这种态度对待学生,惟独西方医学经常会采取类似的态度。

怎么样?看明白了吗?当时的医学就是“家族事业”,比“行会”性质更紧密。若说“家事业”和“医天下”并不过分。其中最核心的一句话就是“凡未宣此誓之人,我当弗教”。这么明显的行会性质,今天人看不明白,要么是真糊涂,要么就是装糊涂。

再看第三部分关于保持职业纯洁的问题。试想,进到病人房舍里心存邪念或淫秽,或把知道的病人情况到处乱讲,谁还会找你看病?其中强调的毒药、堕胎和刀割这类问题也不难理解。当时有服毒自杀现象,自杀意味着治疗失败,提供毒药会使医生名誉受损;堕胎易引起并发症及死亡,因堕胎而死人,对名誉损害极大。关于膀胱结石摘除手术问题,绝对不能沾手。请看一段残酷而骇人的记录就明白为什么不要沾手。“手术者在病人展开的双腿间与哀号中进行着割裂身体的手术,患者的痛苦虽因吞食罂粟或曼陀萝花而减轻,但止痛效果不佳。许多病人因此而死,有些是术后死亡,有些则是当场死于痛苦的手术中。其他存活下来的患者则往往留下永久的瘘管,永远滴着受感染且具有臭味的尿液。”(摘自《蛇杖的传人》[美]Sherwin B.Nuland上海人民出版社)像这类不讨好的病,最好留给那些“精于此术之匠人施之”。为了躲避这一棘手的常见病,竟然假谦虚到甘愿捧当时的剃头匠们为“精于此术之匠人”的程度。要知道,医生从来都看不起剃头匠,此处用“精于此术”的表述,明显是虚伪之词。

医生要想保住治病这个“铁饭碗”,必须要表现得“纯洁”,最好再带上点“神圣”。在当时来说,医生能做到这些规定可以说是达到了最高的道德规范。如果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还遵循这些道德规范,那就是隐藏某种意图背后的伪善了。那个时代说“我决定保持我之行为与职业之纯洁与神圣”是意味着善,今天说同样的话,必定是伪善。这不难理解,医生和病人是相关方,做事情想问题,要看是站在哪一方。若站在病人的立场看,看不出《誓词》有多少是为解除患者病痛之苦的表述;那只是站在医生利益的立场上,谆谆教导医生要小心翼翼保持行医中少出纰漏,兢兢业业才能保“饭碗”。字里行间找不到有丝毫战胜疾病、减少疾病、治疗疾病的含意。医生要的是,我要治病,病人要的是,别让我有病,别让我得重病。当然了,这是医生“家事”的《誓词》,是医学行规的《誓词》。如果有谁认为这是有利人类健康的《誓词》或者是什么高尚道德典范的《誓词》,那肯定是智商有问题。

最后来看第四部分的事业目标问题。做医生庄严宣誓是为了什么?“愿神灵佑我事业永昌,以医济世,受人尊敬”。太精炼了!“事业永昌、以医济世、受人尊敬”,这三条都不是人类所希望的。你想啊,他们家的事业永昌,全人类疾病痛苦就会永存;他们家以医济世,全人类就永远盼不来健康长寿;人人要是把大病这倒霉的东西交由他们家来料理,那就只好去哈着他们了,到关键时刻还要送上“红包”表示尊敬。现在总该明白了吧?根除疾病,追求健康,这是人类的美好愿望;诊断疾病;治病康复;这是西方医学的行业愿望。希波克拉底的《誓词》就是现代西方医学追求“事业永昌,以医济世,受人尊敬”这种永恒愿望的座右铭。

《誓词》对今天医学的坏影响是: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和存在提供了口实。西方医学有人强调“希波克拉底的真正原则,即医学的最高目标是照顾病人”,这句话露出了真意,希波克拉底→真正原则→医学最高目标→(在床边)照顾病人。这样就要求医学永远守候在床边,等着重病号送上门来。医学的继承者为了膨胀《临床医学》状态,充分利用了《誓词》。请所有人清醒!医学的最高目标是治小病防大病,给人以健康,决不是限定在病床边上转悠。一个伟大的医生,心里想的是如何让人保持健康状态不得病,如何治疗小病尽早回到健康状态。如果心里想的是到病床边上施展医术才能,接受尊敬和报酬,这算不上是伟大医生。这样说,并不是什么超境界高标准,两千多年前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早已经是这种境界标准了。

尽管《誓词》是医学行规,但在当时情况下肯定起到积极作用,是进步的,应当说是伟大创举,我们不能用今天的认识苛求古人。问题是,我们今天想用《誓词》达到什么目的?时隔两千多年,一切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进步了,科学发达了,用今天的眼光看,原《誓词》与今天的医学要求相差十万八千里,早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了。然而,以美国医学为首的现代西方医学心怀叵测,把《誓词》捧为宝贝,崇奉倍至。竟然评价为,“崇高的道德标准”,“正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理想医生”,“医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道德规范”,“高尚的情操”……“这些准则深受后世和世界各国医务界和医学者的重视。甚至在有些国家,《誓词》已被列入传统的医学道德准则之中,并成为习医者虔诚遵守的信约。”(摘自四川医学院的《医学史》第4页)这一现象真是当今世界的咄咄怪事!十分可悲!所有这些吹捧都隐藏着这样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阻止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使医学“永远停留在治疗医学状态”。这个目的对全人类利益说十分险恶,然而人类自己还不清醒,因此可悲!这就是人们能看到,但是不甚理解的怪现象——违背科学原则地、声嘶力竭地、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临床”概念。

有人会说,如今这么大西方医学体系,跟家族胡扯什么关系?是呀,谁们家也容纳不下若大的西方医学体系,但是,西方医学体系能溶进“家”的理念。家族性质的《誓词》、医学之父、蛇杖图腾,这些家族元素特征凑集到一起绝非偶然。在西方医学中经常会觉察到,家长作风的权威制度,业内同行相互包庇的潜规则,大量抄袭文章的坏风气,学术造假之歪风,坚持错误拒不改正的恶习,学术上不争论的坏习惯,“事业永昌”的共同目标,满足治重症那种以医济世的成就感,不管怎么说,西方医学带有严重的“家行业”风气,是很难否定的。

也许有人辩解说,那是西方医学的继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