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物流
7188800000020

第20章 物流标准化(2)

在实际操作中,有物流标准而得不到很好地推广和贯彻执行的现象时有存在,严重影响着物流标准的效力。以《储运单元条码》为例,《储运单元条码》国家标准可以起到对货物储运过程中物流条码的规范作刚,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标识货运单元的功能,是物流条码标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标准,可它目前的应用正确率不足15%。

(二)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物流开始蓬勃发展的时期,为了规范物流市场和企业,有效地管理和引导物流市场和物流企业,促进我国物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推动物流业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可从以下方面加快物流标准化的发展。

1.设立全国性的物流标准化行业管理组织

为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保证物流系统各环节之间的高效衔接,应尽快设立—个全国性的物流标准化委员会,以统筹安排我国物流的标准化工作,制订我国物流标准化发展规划,加强各物流系统、物流环节之间标准的组织协调工作和标准化管理监督工作。

2。尽快建立起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有特色的物流标准体系

物流标准化的目标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物流标准体系,使物流的各个:工作环节都有据可依、实现效率最高化。为此,我国应研究和编制完整、合理和科学的物流标准体系表,有计划、积极㈠妥地制定物流系统全套标准,加强对物流系统标准化总体规范、物流各分系统作业标准、物流标识系统标准、物流设施标准规范以及物流管理标准的制订,完善物流配套标准,逐步形成齐全配套的物流标准体系。

3.建立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标准化

在物流的整个过程中,信息的传递是极其重要的,畅通的信息传递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关键。因此,应建立统一的信息数据库,为整个物流系统中的用户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来源,保证物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加强物流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

实现物流标准化,最终的落脚点在于物流标准的实施。我国已经制订了许多与物流相关的标准,但宣传贯彻工作做得不够。所以,应不断加强物流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鼓励企业积极采用物流国家标准,并实行有效的监督检查,以推动企业物流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同时,物流标准的具体条款是要通过我国国内物流行业的具体运作和实践进行检验的,因此,企业应积极配合物流标准的制订,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会促进国内整个物流业的发展。

5.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快我国物流标准与国际物流标准的协调统一

国际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国际电工委员会(简称IEC)所制订的标准,以及ISO所出版的国际标准题目关键词索引中收录的其他组织制订的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是指国际上有权威的区域性组织制订的标准以及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制订的标准。

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国际化。物流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要求在制订物流标准时,必须考虑物流标准的国际通用性。因此,应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特别是大力推行IS09000族标准的质量体系认证,加速与国际惯例和潮流的接轨,提高我国物流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第二节物流标准化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物流标准化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而是一个制订物流标准、贯彻物流标准、实施物流标准进而修订物流标准的活动过程。同时,这个活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每完成一次循环,物流标准的水平就提高一步。

物流标准化活动主要是通过制订和实施物流标准来体现的,所以,物流标准化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是制订、修订和实施物流标准。

一、物流标准的种类

物流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实现物流标准化的基本任务,做好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必须掌握物流标准的种类。

按物流标准的性质和应用范围分类,可分为以下3大类物流标准:

(一)物流技术标准

物流技术标准是指对物流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订的标准。它是从事物流活动的一种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物流技术标准的种类很多,按其标准化对象特征和作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I.物流基础标准

它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物流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主要包括:

(1)物流专业计量单位标准。它是指对物流系统中独特的专业计量单位所制订的标准,它是对国家发布的统一计量标准的补充,更具有专业性。它的制订要在国家的统一计量标准的基础上,考虑到许多专业的计量问题和与国际计量标准的接轨问题。物流专业计量单位的标准化,是物流作业定量化的基础。

(2)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模数是指某系统的设计、计算和布局中普遍重复地应用的一种基准尺寸。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是指物流标准化的共同单位尺寸,或物流系统各标准尺寸的最小公约数尺寸。在基础模数尺寸确定之后,各个具体的尺寸标准都要以基础模数为依据,选取其整数倍数为规定的尺寸标准。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是物流系统中各种设施建设和设备制造的尺寸依据,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出集装基础模数尺寸,进而确定物流的模数体系。

(3)集装基础模数尺寸标准。集装基础模数尺寸是最小的集装尺寸,它是在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的基础上,按倍数推导出来的各种集装设备的基础尺寸。在物流系统中,由于集装尺寸必须与各环节物流设施、设备、机具相配合,因此,整个物流系统设计时往往以集装尺寸为核心,然后,在满足其他要求前提下决定各设计尺寸。所以,集装基础模数决定和影响着其他物流环节的标准化。

(4)物流建筑模数尺寸标准。物流建筑模数尺寸是指物流系统中各种建筑物所使用的基础摸数尺寸。该尺寸是设计建筑物长、宽、高等尺寸以及门窗尺寸、建筑物柱间距、跨度、深度等尺寸的依据。

(5)物流专业名词术语标准。它是指对物流专业名词的统一化、专业名词定义的统一解释所作的规定。它是实现信息快速准确传递、避免物流工作混乱的基础条件。如GB/T18354—2001《物流术语》等。

(6)物流标志、图示与识别基础标准。它是指为便于识别和区分物流中的物品、工具、机具而作的统一规定。如识别标记、储运标记、危险货物标记等。

(7)物流基础编码标准。它是指对物流对象物进行编码,并按物流过程的要求,转化成条形码,实现物流大系统有效衔接、配合的最基本的标准。它是采用信息技术对物流进行组织、控制的基础标准,主要是物流实体的编码(即标识代码)技术标准以及这些编码的数据库结构标准。如物品分类编码标准、储运单元条码标准、物流单元条码标准、托盘编码技术标准、集装箱编码技术标准及其数据库结构标准等等。

(8)物流单据、票据标准。它是指对物流活动中的所有单据、票据所作的规定。它是应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和传递的基础标准,例如EDI单证标准等。

2.物流分系统技术标准

它是针对物流分系统的各环节所制订的技术标准,对物流分系统的规范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物流分系统技术标准主要有:

(1)运输车船标准。它主要是对火车、卡车、货船、拖挂车等运输设备制定的车厢尺寸、船舱尺寸、载重能力、运输环境条件等标准。

(2)仓库技术标准。它主要是指对仓库形式、规格、尺寸、性能、建筑面积、设计通用规则、建没设计要求、防震防火以及安全等事项所制订的技术标准。

(3)包装标准。它主要是指对包装尺寸、包装材料、质量要求、包装标志以及包装的技术要求所制订的技术标准。

(4)装卸搬运标准。它主要是指对装卸搬运设备、装卸搬运车辆、传输机具、装卸搬运质量要求、装卸搬运的技术要求等所制订的标准。

(5)站台技术标准。它主要是指对站台高度、站台设计要求等事项所制订的标准。

(6)集装箱、托盘标准。它主要是指对托盘系列尺寸、集装箱系列尺寸、托盘技术要求和标记、集装箱技术要求和标记、荷重、集装箱材料等所制订的标准。

(7)货架、储罐标准。它主要是指对货架与储罐的技术要求、货架结构形式与净空间、货架载重能力、储罐的技术要求、储罐结构形式、储罐的容积尺寸等所制订的标准。

3.物流作业标准

它是指为保证物流活动顺利进行,对物流作业中的作业工艺要素、作业程序和方法等所制订的标准。其内容主要包括:作业工艺文件格式、作业工艺要素、作业工艺程序、一般物流作业要求、典型物流作业工艺等。物流作业标准是物流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实现物流作业规范化、效率化以及保证物流作业质量的重要基础。

4.物流信息应用标准

它主要是指自动识别与分拣跟踪技术标准和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自动识别与分拣跟踪技术主要有:条码技术、扫描技术和射频技术。条码技术标准主要包括码制标准和条码标识标准。其中,码制标准主要有:128码制、交叉二五码制、三九码制等;条码标识标准主要有:商品条码标准、128条码标准、贸易单元128条码标准、交叉二五条码标准、三九条码标准、库德巴条码标准等一维条码标准以及PDF417条码、QR矩阵码等二维条码标准。在物流管理中与射频相关的标准或规范有:物流射频标签技术规范、物流射频识别读写器应用规范和射频识别过程通讯规范等。

电子数据交换标准主要包括电子数据交换语法标准和电子数据交换报文标准。国际上电子数据交换的语法标准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第四工作组制定。EANCOM是流通领域电子数据交换规范,到目前,有47个报文,分为:主数据类、商业交易类、报告和计划类、运输类、财务类以及通用报文类。

5.能源、环保、安全和卫生标准

它是指为保护物流环境、有利于生态平衡、保证人和货物的健康与安全,对物流系统以及物流活动涉及的能源、环保、安全和卫生要求所制订的标准。

(二)物流管理标准

物流管理标准是指对物流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物流管理事项所制订的标准。制订物流管理标准的目的是为合理组织物流工作,科学地行使计划、监督、指挥、调整、控制等物流管职能。

物流管理标准的一般内容主要有:物流管理工作应达到的质量要求;物流管理程序与方法;物流统计和核算方法;物流管理有关资料、报表和原始记录的要求;物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凭证编制要求等。

随着物流管理逐步向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物流管理标准将越来越多地在物流管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为便于制订、贯彻、实施物流管理标准,常按管理对象把物流管理标准划分为物流技术管理标准、物流组织管理标准、物流经济管理标准、物流质量管理标准、物流设备管理标准、物流劳动组织管理标准、物流行政管理标准等7大类。

(三)物流工作标准

物流工作标准是指对物流工作的内容、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所制订的标准。它是对各项物流工作制订的统一要求,其内容主要包括: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每项:任务的数量、质量要求及完成期限;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方法;与相关岗位的协调、信息传递方式;工作人员的考核与奖励方法等。

以上物流标准分类是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凸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4类。这4类标准主要是适用范围不同,而不是标准技术水平的分级,它同样也适合物流标准的分类。

二、物流标准的制订与修订

物流标准的制订与修订是物流标准化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只有制订了先进合理的物流标准,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订、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带来巨大的物流效益。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一般由有关标准化机构或有关物流标准化机构、协会组织编写,而企业标准由企业自己组织制订。在物流标准化领域中凡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原则上企业不必制订企业标准,一般只要贯彻即可。,当上级标准的适用面广,企业可根据具体物流要求制订企业标准,其指标不得低于上级标准,也不得与上级标准抵触;为保证上级标准的贯彻,提高物流能力和竞争能力,可以制订各项指标优于上级标准的企业标准。

物流标准的制订与修订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和经济性很强的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结合物流系统的特点,合理选择制定标准对象,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遵循制定标准的原则,才能保证标准的质量。

(一)制订与修订物流标准的基本原则

1.技术先进性原则

技术先进性是指物流标准中各项规定能够反映当前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与物流实践的先进经验。只有技术先进的标准,才能起到指导和促进物流系统健康发展的作用。当然,标准的先进性,绝不是不顾现实条件,盲目地追求高指标、高水平,而是从现有的技术水平与物流活动实际的可能性出发,将标准制订在国内可以达到的先进水平上。

2.经济合理性原则

在制订先进物流标准的同时,还必须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寻求其经济上的合理性,把提高物流质量和技术水平同取得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力争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3.协调统一原则

协调统一是指相互关联的物流标准要协调一致、衔接配套,并符合物流标准体系的需要。物流标准是一个系统,各个物流标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之间必须协调一致。如集装与包装之间的配合性,集装与装卸搬运设备及机具之间的配合性,集装与仓库站台、货架、仓储设施之间的配合性,集装与保管条件、工具、操作方式之间的配合性,集装与运输设备、设施之间的配合性,集装与末端物流之间的配合性,集装与国际物流之间的配合性,等等。只有制订协调统一的标

准,才能充分发挥标准系统的功能,获得良好的系统效应。

4.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是指物流标准中规定的技术内容应充分满足使用要求,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5.规范化原则

规范化是指物流标准的内容表达、编写格式、编写方法要规范。物流标准是一种具有特定形式的法规性文件,在制订物流标准时,其内容的表达不但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而且其编写格式、方法也应规范化,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二)物流标准的制订与修订程序

1.组织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