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美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7189800000018

第18章 松中有紧的教学管理(3)

He did a good job(他各方面表现好);

Good boy!(好孩子!);

Super Citizen(优秀公民!)。

如果评价是S或S-,老师会写上孩子得到这个评价的原因,如:

Talk too much in class(课堂讲话太多);

Let’s listen more and respond appropriately(上课时要多听,适当地回答问题);

Playing with pencils in his desk during work time(做作业时在课堂里玩铅笔);

Nots haring computer turns with friends(上电脑课时不肯和朋友共用电脑);

Persistent chatting in the hallway。We must be silent at lunch(在门厅里不断地闲读,我们午餐时必须保持安静);

He went up to Mrs Reynolds and showed her a mouth full of food!That was very bad manners。Imade him apologize(他走到Reynolds夫人跟前给她看满嘴食物!这是不礼貌的举动,我要他道了歉。)(注:Reynolds夫人是学校餐厅的工作人员。学生手册里要求学生对长者要尊敬,无论是校长还是看门人);

Too noisy!He needed several reminders and was sent to his desk!(太吵!他需要提醒几次,并被送到课桌前坐下);

Playing in the water with kyle in the class room(与kyle在洗手间玩水)。

这些具体的评价都是有据可依的,因此学生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新颖别致的处罚检讨书

美国小学及幼儿园都使用timeout来惩罚,隔离犯错的孩子,什么是timeout?timeout最基本的意思是“淘汰出局”,在小学就是教室里一个相对安静隔离状态的角落。

timeout是美国小学及幼儿园最普遍使用的纪律手段,timeout最基本的意思是“淘汰出局”,每个老师都采用。timeout的位置也大有讲究,原则其实很简单:远离教室门,窗,远离学生学习,活动区,安静,不受干扰,让受罚学生安静思过反省,一般都设在离门较远的墙角处,大多都有一把椅子,学生在课堂上受到警告后,老师可让其坐在这个角落里思过反省。

timeout还有其他一些花哨名字:thinking-chair(思过椅),opportunity-corner(机会角落,因为这是老师给你思过的机会,以挽救你受更严重处罚),cool-off place(安静区)等等,总之,timeout的目的是让干扰课堂纪律的学生与其他学生隔离开,离开学习场所,独自在安静的地方思过反省。

课堂管理常识要求timeout的分钟数不能超过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年龄减二,比如十岁的孩子,timeout不应超过十分钟,有心的老师还会有个timeoutlog(timeout记录),写上时间,原因,作为课堂纪律备档,家长会时可让家长参阅,更是学生纪律行为评估的重要依据。另一原则是,如果学生没有能冷静下来,还撅着嘴、跺脚、皱眉的,老师会警告他要么马上转变态度(drop attitude),要么升级送校长室,绝不会让一个还处于气愤怒气中不顺服的孩子回到课堂学习中来。

当孩子已冷静下来,老师会简短地与学生谈话,让他认识到为什么被timeout,下次应如何避免。

比如对于幼儿园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来说,timeout的功能主要就是take away privilege(剥夺其享受的特权),——比如游戏、玩玩具、听故事,在timeout只能眼睁睁地看看其他小朋友开心地玩,自己却什么都没有,渐渐形成条件反射,知道哪些行为是会被timeout的。

大一些的中学生在老师警告后仍然违规,“淘汰出局”就是逐出教室去校长室了,没有教室内的“思过椅”了。

timeout也被许多美国家长用在家庭教育中,在timeout时不能说话,不能看电视,玩游戏,吃东西,同学校老师一样,许多美国家长教育孩子也有一套。

美国小学老师对学生的奖励办法(rewards)很多,但相对的处罚也很细致(consequences),没有大道理,对孩子很直观简单:你完成了作业,老师要完成的任务,你的奖励1,2,3……,你犯一次错、你受处罚1,你再犯一次错,再次处罚2,……timeout是课堂老师口头警告或谈话后的第一级处罚,老师可以规定,连续两次或三次timeout取消出去玩的机会,没有棒棒糖奖励,没有玩游戏的机会等等。总之,美国孩子从小就在赏罚分明的环境中长大.他们最常听到的就是“在于你自己的选择”(make choices,the choice is yours):是要奖励(rewards)还是处罚(consequences)?

timeout检讨书

我现在在这里抄写这段,是因为我被遣送出了教室;我被遣送出教室是因为。

我知道,我正在错过宝贵的学习时间。本应该是学习,我却在这抄写这一课。我知道,在课堂上我做出了不合适的举动,为此,我被遣送出教室,而且,本周将从我的等级中扣掉学分。我明白,我有做出好决定或者坏决定的权力。当我做出好的决定时,我会得到奖励。在学校里,这意味着得到良好的教育,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学生的快乐。我明白,我应该得到良好的教育,为此,我有权力和责任做到这些。当我重新返回课堂,我将。

我明白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在美国每个学生可以享受12年免费教育,而这是其他国家的学生不可能享受到的。我知道我要选择如何利用12年的时间。我利用这些时间可以学到知识,并且能对自我和我周围的世界有更多了解。否则我将会浪费这些时间。

我了解到老师有很多的责任,他们需要备课并且要使出浑身解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老师肩上的担子很重,要知道,管理一个由很多学生组成的班级是不容易的。当我的表现不好时,我给老师增加了工作负担,那样是很不公平的,而且我也没有这个权利这样做。我明白了班级其他的同学本可以更好获得知识,由于我的违纪,不仅让老师在工作上分心,而且防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这样对他们是很不公平的,我没有这个权利这样做。

美国的timeout作为基本的处罚手段主要目的是“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是给机会去冷静,去思过反省,”这一点很重要,也很难做到。另一方面也使其与正上课的学生隔离开来,不影响大部分学生上课,再加上回“大部队”前的简短反省,帮助学生知道为什么受处罚。

惩罚的手段和程度不同对受惩罚者带来的心理影响也不同。应该尽量做到另其思过,而非另其自卑!学生从小就能反思自己的行为,长大了更能很好地监管自己,并且自省比别人的指正更能影响人未来的行事,真的是很好的教育方式!

上课不说话的检讨书

说明:把上课内容记录到活页的纸上,别忘了写上“说话课”,请把你的名字写到纸的右上角。

我明白时间是我们极其宝贵的,48分钟对于我们要在课堂完成的所有功课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是很关键的,当我说话或者不专心或者是扰乱课堂,我是在浪费非常宝贵的学习时间。这样做对我的老师,同学和我自己是不公平的。

我明白下面情况下我是可以说话的:

1.当我举手得到老师的同意的时候;

2.为了完成我的作业必须要说话的时候;

3.在自由时间并且我已经完成了我的作业的时候。

我知道以下情况我一定不能说话:

1.当老师在说话的时候;

2.当同学在问或者回答问题的时候;

3.当老师要求大家安静的时候。

我明白了学会只在适当的时候说话是非常重要的,我要经常的记住这张纸上的内容因为我要用行动让你知道我学过这个课程了。

学校是一个培养人们学会尊重他人的地方,美国学校没有班主任,训练培养行为规范是每个老师的责任,教学大纲多会有要求。这堂课只是一个课例,讲解纪律时或出现纪律问题时都适用的。

学会尊重的译文

请准备好一张单独的空白纸,将你的名字写在纸的右下角,然后,写下命题:尊重。

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和被尊重,然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尊重我们自己,那么我们也将不知道如何尊重其他人。当你的言行粗鲁时,当你瞧不起别人时,当你消极时,或者当你侮辱别人时,你不仅不尊重别人,同时你也不尊重自己。

每个人都需要自信、乐观,这样才能和别人相处融洽。当你对你自己都感到不满意时,你的言行就会或多或少地伤害到别人,也就是在这种心境下,你会让你身边的人都意气消沉。

每个人都有运气不好的时候,但没人会故意将事情搞坏。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埋怨别人,而是时刻牢记尊重别人,即使在我们伤心失落的时候,或者让别人感觉到不怎么被尊重的时候,亦是如此。当你自然而然地去尊重的别人时,你无形中也让别人自信、乐观。

我怎么才能自觉地做到尊重他人呢?

1.当他们说了或者做了什么伤害到我感情的时候,忽略他们。

2.当某人很明显的状态不好时,不要与他/她吵架或者打架。

3.当有人试图嘲笑我以使我变得疯狂时,宽恕他吧。

4.在我处于生气状态时不要说话,或者直到我气消之前,不要说话。

5.不要说一些否定的话。我有拥有自己观点的权力,但是我没有表达它的权力。

6.请总是认为每个人都在尽他们所能做的最大的努力去将他们所能看到的事情做到最好。

7.把自己放在别人的角度,然后尝试去想他们的观点是什么。

8.以自己喜欢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这篇文章所讲的观点非常好,很多时候我们只提倡尊重他人,其实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也不会知道如何尊重他人,你想要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得怎么样对待他人。另外,一定要以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人对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