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
7190400000010

第10章 提高男孩的领导能力(1)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但领袖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出来的。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领导才能,让他能够在群体中脱颖而出,使他将来能够带领一班人完成更大的事业,这对个人,对社会都非常有利。

让男孩当好小伙伴的头儿

在现今社会中,很多家长不管自己是否在本行业中出类拔萃,他们都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在未来能够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导人物。

很多时候,成人能够在几个同龄的孩子们中辨别出哪些是领头的孩子。因为这些孩子都比较自信,尊重成年人和同伴,乐意让别的孩子和自己一块儿玩玩具,有幽默感,表现出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好奇心。他们总是最先开始做某事,其他的孩子们则在一旁观望,然后在他们的带领下跟着做。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热情极具感染力。

孩子的领导能力需要家长从小就培养。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让孩子当好小伙伴的头儿,为他成为一个领导者打下良好的基础。就年幼的孩子来说,要想当好小伙伴的头儿,需要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尊重别人。这是孩子必须具备的一种品德,只有尊重别人的孩子,才可能正视别人的意见,才有可能接受别人的教育,不尊重别人,就没有人愿意指点他、教育他。别人对他提出的忠告,他也不会听进去,这样的孩子,很难进步。尊重,也是人际关系的起点。孩子如果不尊重别人,他和别人就会有许多摩擦,就会失去许多的朋友,也就失去了当小伙伴头儿的机会。

★宽容。孩子天生就是宽容的,父母要做的就是维持孩子的宽容,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一个懂得宽容、能够理解别人的孩子,必然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不仅如此,宽容的孩子还会有一种高尚的智慧——换位思考。

★幽默。幽默感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透过幽默的表达,可以舒缓紧张情绪,更能营造出快乐的气氛。具有幽默感的孩子通常很乐观,在生活中不断地制造欢笑,让周围的人感到轻松愉快,自己也会富有成就感和自信。因此具有幽默感的孩子,不仅容易获得友谊,而且小伙伴也喜欢推举这样的孩子作为他们的“首领”。

★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孩子成为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助人为乐的行为,不但体现了孩子崇高的思想境界,而且对他的健康也十分有益。孩子在做了好事后往往会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道德修养,体会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家长在培养孩子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要给男孩一个锻炼的机会,因为领导能力只有通过锻炼才能得到提高。正像一个年轻的垒球手必须练习掷球,才能完善垒球技术一样。

有些学校开设了培养领导能力的训练班,在训练班中,老师会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例如,训练孩子主持一堂课,召集全体成员进行讨论,把握讨论的主题和收集大家的意见。父母也可以在家里做这样的练习:让孩子负责晚上的讨论,轮流让家庭成员发言,倾听每个成员的评论,然后让孩子总结大家一致同意的观点。

家长也要鼓励孩子大声地讲话,让他学会大方地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个关键性的技巧。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家里排演一下将要在班上表演的朗诵节目,指导他注意声音的轻重缓急、表达的力量和面部表情。

其实,每个孩子的身体里都存在做领导的潜质,很多孩子对当领导有十分浓厚的兴趣,但是,如果不在实际中锻炼,孩子的领导能力就很难培养。孩子在平常与小伙伴玩的过程中,就有很多锻炼自己领导能力的机会,家长可以让孩子从当好小伙伴的“首领”开始,逐步培养并提高他的领导能力。

值得提醒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一些家长纷纷托关系想让自己的孩子当干部。事实上,要孩子成为未来有影响力的领导者,并不是简单地当上班干部就能解决的。

领导力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不仅仅包含各种具体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也囊括了前瞻与规划、沟通与协调等诸多要素。因此,要想让孩子将来能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者,要想让孩子将来能具备一名卓越管理者应有的基本素质,家长还必须培养孩子在宏观决策、管理行为、个人品质等不同层面的素质和能力。

让男孩学会分析问题,制订计划

领导者仅仅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完成任务的,他要带领一班人去解决问题。既然是带领一班人去解决问题,就会涉及到分工、时间安排等问题。这就需要孩子有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为解决这个问题制订详尽的计划。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分析问题、制订计划的能力呢?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方法一:提高男孩的思维能力

家长要想让孩子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就要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开始。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实践,在积累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因此,家长要努力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不断丰富、发展孩子对自然、社会环境的感性知识和经验。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认识、思考和体会,这样可以扩大孩子脑子里的印象范围,使之容易形成对事物正确的概括,有利于提高他的思维能力。

方法二:让男孩养成做日程安排的好习惯

父母要教会男孩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让孩子在第一时间把那些必须且紧急的事情做完,再去做其他事情。这样合理利用时间,才不会把做好的计划弄得一团糟。

贝贝做事很有计划性,周末晚上他必做的事情就是摊开记事本,写下自己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并且按照轻重缓急从上到下地罗列出来。第二天,他会按照任务单上的罗列顺序,从第一件事情开始做,做完一件事情才会接着做下面的事情。这样,根本不用大人督促,贝贝不但能很快地把作业做完,而且还有玩的时间。

贝贝这个习惯是从妈妈那儿学来的,妈妈是个业务员,她把每天要做的事情都记在一个本子上,然后按照所写去做,通常不会把事情落下,效率也很高。贝贝在妈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养成了做日程安排的好习惯,并且受益匪浅。

方法三:培养男孩的判断力

一个好的领导者要有准确的判断力。家长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让他自己判断是非。过去,父母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听话,听爸爸、妈妈、阿姨、老师的话,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但是,当社会前进的脚步迈入商品经济的时代后,今天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面对社会纷繁莫测的变化,孩子仅仅听家长的话去做事就很容易迷失自我,而且容易养成事事都要父母解决的习惯,家长要让孩子具备自己判断是非好坏的能力。这样,孩子才会有自己的独特想法,才能跟得上时代变迁的脚步。

方法四:让男孩学会分配任务

领导在制订计划和解决一些大问题时,需要不同的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这就需要男孩具备组织能力,善于用人,把不同的人分配到不同岗位上,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共同的任务。

聪聪和朋友去爬山,却在山顶的森林中迷路了。面对这种情况,他制订了顺着小溪返回的计划,进行了任务分工:自己在前面探路,让两个胆子较小的女孩在中间,并让一个男孩负责照顾她们,让一个比较灵活且身强力壮的男孩在后面压阵,以保证万无一失。在这样合理的安排下,一个小时后,聪聪一行人找到了来时的入口,顺利地下山了。

领导不是一个人做事,而是带领一群人做事。男孩天性好动,遇事时极易着急,家长要让他明白“三思而后行”的道理,让男孩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冷静分析问题、制订周密计划的重要性。

培养男孩勇于竞争的意识

有的男孩子从小就有很多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可以想象,当孩子怯生生地第一次站在讲台前,害羞是难免的。但这样的能力训练,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十分宝贵的。有调查显示,经过“公共演讲”和“未来领导力”教育的儿童,基本都能够用流利、自信的语言,加以丰富的肢体语言,针对不同的命题在公共活动中演讲,并热衷于各种竞赛活动。父母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参与竞争的意识,让孩子融入集体生活中,在竞争活动中锻炼他的领导力。

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男孩的竞争意识。

方法一:激发男孩的竞争意识

有些孩子天生胆小、怕事,不喜欢群体活动,不愿意参加竞争,这就需要父母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让其主动参加到竞争活动中。

小力是个十分胆小的孩子,不喜欢参加任何集体活动,更不愿意加入有竞争的活动之中,他的父母很担心孩子会养成胆小懦弱的性格,于是就想办法鼓励孩子参加比赛。小力的短跑很棒,妈妈知道他特别想要一个新书包,就告诉他说:“学校里举行运动会,如果你参加短跑比赛获得名次,妈妈就奖励你一个新书包。”妈妈的话激发了他的竞争意识,从没有参加过任何比赛的小力,在运动会中获得了同年级短跑比赛的第一名。

父母要想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有时可以用孩子最迫切需要的东西进行“引诱”,要让孩子从最擅长的方面入手,这样孩子就能轻易地在竞赛中获得好成绩,从而增强孩子参加竞争的热情。

方法二:鼓励男孩搞好人际关系,积极参与竞选

班上或学校竞选干部,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参与竞选,而不是做竞选的旁观者。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安德逊教授曾说过:“领导管理能力的‘诀窍’就是每天友好地同雇员打招呼、微笑。”所以,平时家长要教导孩子让他积极主动与其他同学打招呼,搞好人际关系。这样,孩子即使竞选失败,他也能赢得很多朋友,拥有很好的人际基础。

方法三:让男孩成为他擅长的领域的“领导人”

家长要让孩子努力争当自己擅长领域中的“领导人”。有些孩子是操场上篮球队的头头,有些是班上的“风云人物”。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当班长,但是有写作天才的可以成为写作方面的“权威”,喜欢下棋的可以成为一个“小战略家”。如果孩子从小能在这些方面做得十分顺手,建立起了信心,那么他就具备了一个将来当这一领域领导人的基础。

方法四:让男孩参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有意识地让孩子去做一些有难度的事情,或者参与富有挑战性的活动,这样孩子在实际的操作中,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自身的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与加强。

王刚个头很矮,身材如此,胆子也不大,遇到什么事情只会退缩。父母试了很多方法都不见效。最后,听人说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挑战性的活动可以提高孩子的胆量与竞争力。于是,王刚就经常被父母带着去参加一些难度稍高的活动。开始时他还是胆小,后来在完成了一项难度较高的活动后,父母的激励让他自信了很多。以后很多同龄的孩子不能完成的事情,他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多方面分析与动手实践,都获得了成功。

男孩身上有很多潜在的能力需要被发掘。而参与竞争活动可以激发他的这些潜在能力,男孩也会因为自身具备这些能力而更加有自信心。

提高男孩的协调、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