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
7190400000030

第30章 让男孩的个性健全发展(2)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非常宠爱他们,甚至是溺爱,于是有的孩子就养成了专横、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这些坏习惯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心理学家认为,让孩子学会关心、照顾他人,会使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很容易与他人相处,成为受人欢迎的人,对其人生发展非常有利。

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关心、照顾他人的良好品质。

方法一:父母之间要互相关心

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对培养孩子的爱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父母经常争吵、谩骂甚至打闹,孩子就会时常处在恐惧、忧郁、仇视的环境里,就无法去关心别人。所以父母之间要互相关心,不要在孩子面前掩饰自己对对方的关爱:餐桌上,父亲在给孩子夹菜的同时不忘给爱人也夹一筷;出门前,母亲在给孩子整装的同时也叮嘱爱人一句;一个西瓜切开来,总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偶尔父亲不在,母亲要跟孩子商量着剩下三分之一留给父亲吃;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父亲一手揽着孩子一手揽着爱人,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对培养孩子关心、照顾他人的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方法二:给男孩提供关心他人的机会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适时地给孩子提供一些关心、照顾他人的机会。比如:爸爸下班回来,妈妈就让孩子为他拿拖鞋;奶奶生病了,就让孩子为奶奶揉揉疼的地方;自己头痛时就让孩子帮着按摩太阳穴,日子长了,孩子就会认为这些事情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再如,上街买菜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帮忙拿一些他能拿动的东西,有好东西时让他与家人一起吃。每碰到类似情况,家长就会如法炮制,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关心、照顾他人的习惯。

方法三:培养男孩的同情心

家长与孩子外出时会遇见一些路边乞讨的情况,这时家长不要阻止孩子施舍。

明明与妈妈外出时,遇到一个老人在乞讨。身边的很多人都说这些乞丐是假的,但明明却要给老人钱。妈妈觉得,应该保护孩子的同情心,那些假乞丐之类的事情,可以等他长大一些再跟他解释。于是妈妈对明明说:“儿子,你这种做法很对,你真有爱心。”明明听后,很高兴地把钱给了行乞的老人。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培养他的同情心,而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来制止孩子的施善行为。

方法四:不要忽略男孩的自私行为

当孩子的自私行为萌芽时,家长绝不能因为孩子小而有所忽略。

幼儿园的老师发动小朋友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献玩具。小勇不想把自己最喜爱的玩具献出来,他想把破旧的玩具捐献出去,妈妈知道后耐心地教育了小勇:“儿子,贫困山区的孩子都是你的朋友,你要学会关心他们,拿出好玩具和他们一起分享。”小勇听后点点头,把自己的新玩具也捐出了一个。

在生活中,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孩子的自私行为。否则,日积月累,这种行为一旦形成习惯就难以纠正,家长后悔都来不及。

家长要让孩子懂得“爱人者,人恒爱之”的道理,要教会孩子关心、照顾他人,为他人着想。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成为一个富有爱心、处处受人欢迎的人。

教导男孩做事别太心急——耐心是变得细心的前提

培养孩子的耐心是很重要的。有关教育专家指出,耐心是孩子需要学习的一项重要社交技能,而且它对孩子自身的心理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耐心。

方法一:让男孩学会等待

家长可以刻意地让孩子等待一段时间,让他明白应该等待多长时间,在这期间,不要答应他提出的任何要求。不过,不要一下就让他等很长时间。刚开始时可以让他先等1分钟,然后再增加到3分钟,一般在家里训练,效果会比较好。

例如,孩子总是迫不及待地让家长满足他的要求,如看动画片、切开刚买回的西瓜等等。这时,家长可以告诉他,他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会儿。给孩子时间让他体会和比较,让他明白“等待”是一种什么感受,这段时间里家长可以为孩子唱个短小的歌曲或是让孩子从1数到10,这样孩子就会知道“等待”只是一小段时间。

如果家长正忙于其他事情时,孩子过来“添乱”,家长就可以给他提出要求。譬如,妈妈接电话时,孩子却要妈妈陪他玩游戏,这时妈妈可以要求孩子安静1分钟。如果孩子能安安静静地等待了1分钟,妈妈应该这样表扬他:“你真有耐心,能在妈妈说话的时候自己玩。”如果孩子不能乖乖听话,那么接下来的1分钟你可以不理会他,并且向他说明原因。这样的方法需要父母“硬下心肠”,不然训练将会前功尽弃。

方法二:不要立刻满足男孩的要求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加之父母爱子心切,因此孩子有什么要求,总能迅速得到满足。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孩子缺乏耐心,从而使家长错过许多培养孩子耐性的机会。

家长一般不要马上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最好让孩子通过某种努力去获得。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能靠对未来奖赏的想象来代替即刻的满足,因此他们比其他孩子更能抵御周围的一些诱惑,做事时更有耐心。

方法三:从身边的小事培养男孩的耐心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小事都可以用来培养孩子的耐心。例如:洗碗、擦桌子、收拾房间等。刚开始时,孩子可能会漫不经心地去做,这时家长可以站在一边督促,让孩子用心地去做,直到他完成任务。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任何事情都要耐心地去完成。

方法四:父母要指导和监督男孩

在生活中,家长可能会发现这种现象:孩子要么不写作业就玩,要么匆忙应付,十有九错,龙飞凤舞。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能只讲速度,更要讲究质量,家长也可以定期抽查孩子的作业,指出孩子学习中的错误,并加以指导。时间一久,孩子就会养成耐心学习的好习惯。

方法五:与男孩一起培养耐心

孩子做事没有耐心,除了他本身的因素外,与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父母自己做事都没有耐心,那么其对孩子的教育显然是苍白无力的。家长可以改变一下方法,克服一下自己的浮躁情绪,与孩子共同学会克制,学会坚持。家长可以尝试参照学校里的作息时间,以一节课的时间为单位,和孩子进行亲子活动,劳逸结合,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用多久,你就会发现孩子不但成绩明显进步了,而且还养成了耐心学习和做事的好习惯。

耐心被认为是一个人心理素质优劣、心理健康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也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耐心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他今后的人生道路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重视艺术——平衡男孩的生活,为他提供宣泄情感的渠道

在生活中,有的家长误认为艺术是软弱和女性化的表现,因而忽略对男孩的艺术培养。其实,艺术有助于男孩平衡自己的生活,也是他们宣泄情感的一个渠道。

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男孩的艺术特长,为其提供宣泄情感的渠道。

方法一:让男孩在音乐中抒发情感

孩子有时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这是源于音乐是一门表情达意的艺术,而孩子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很少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和鲜明的感情描写恰恰抒发了孩子的内心情感。孩子需要音乐,他们都有接受音乐的愿望和要求。

家长可以让孩子选择一种他喜欢的乐器去学习。学习乐器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 而且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因为演奏乐器要用到手指,十指连心,通过活动双手,可以活化孩子的脑细胞。

如果孩子学会一种乐器的演奏方法,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他的音乐素养。因为在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时,孩子需要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就锻炼了孩子识谱、节奏掌握,视唱练耳等多方面的技能。孩子在演奏乐器的过程中,通过与他人一起合奏还能培养其健康的审美情趣及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教育专家和儿童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学习音乐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好处。音乐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自身的修养。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心中的不良情绪。

方法二:让男孩用舞蹈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有很多孩子对舞蹈非常感兴趣,但学舞蹈的女孩居多,男孩较少,其原因是有些家长认为男孩学舞蹈会变得女性化,说话走路像女孩。其实,这种看法不完全正确,学习舞蹈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生活都有很大好处。

★从身体健康方面来说——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是根据孩子生长发育的情况确定教材内容,系统科学而且严谨。这些训练可以促进孩子身体的发育和生长,提高其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的效果是一样的。

★从精神层面上说——舞蹈是艺术之母,在人类还没有语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舞蹈,孩子可以通过舞蹈的表演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且,在完成一个优美动作的时候,孩子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方法三:让男孩在画板上画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绘画是孩子距离客观世界最近、最直接的一种活动。学画的孩子每天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专门研究不同的观察方法,并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与描述。日积月累,孩子就会越来越完整,越来越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

同时,孩子也有内心的抑郁和心理上的负担,但他们不会像大人那样,通过和几个知心朋友谈谈心来驱散内心的抑郁。而绘画是孩子最好的诉说方式,孩子平时无法表露的内心矛盾可以在画板上得到发泄,他们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画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这样,他们的心理负担就会减轻,就会身心健康地成长。

家长不要忽视艺术的力量。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见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不及时宣泄,就有可能造成心理疾病。而艺术是孩子情感宣泄的一个良好渠道,所以,家长要及时地为孩子疏导这条渠道,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