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扭转战局——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
7190800000036

第36章 血战上甘岭声势浩大的反登陆(2)

美七师终于拼垮了,后退50多公里,撤至加平地区休整。

韩军装备不及美军,伤亡便越加惨重。韩九师受重创,韩二师更是被打得支离破碎。

23天无休止的激烈大争夺中,韩二师的4个团轮番投入战场,随打随补了第一O五编练师和师团直属部队的2000余人,仍不敷消耗。又将釜山和巨济岛新兵训练所的新兵大批补入部队。

30日战斗中被俘的韩军第十七团下士千致石,是头一天才从新兵三团补入二连。当时二连只有15个人了,是第三次整补重建的部队。

韩第十七团的少尉排长金守赞回忆起1日那天的战斗时说:“在发起第四次攻击时,我看了看全排成员,熟人很少,大多数是新兵。我下命令冲击,他们怕得不敢动,只好由我冲锋带动他们。”

韩第三十二团一营营长李根实少校十几年后还清楚记得:上甘岭开战一星期后,各团的新兵就比老兵多。

新兵越多战斗力越弱,伤亡则越大;伤亡越大越要补充,越补新兵便越多,从而形成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这种刹不住车的增补,简直就是饮鸩止渴。韩二师先后补入的新兵,仅志愿军情报部门侦知的便有6个新兵团的番号。

5日下午,范佛里特急赶到人满为患的金化前线野战医院慰问伤员。那个胸部缠着绷带的上尉基里,向他的司令宫描述了率连去增援只剩下10来个人的六连的情景:“我们被打得落花流水。我身边的无线电员和排里的战士都阵亡了。那里根本没有藏身之处,中国兵发射的迫击炮弹每秒钟一发,可怕极了。”

每秒钟一发迫击炮弹美军就受不了了,岂不知上甘岭打响的第一天里,第四十五师的官兵们抗击的是每秒钟六发大口径炮弹的狂暴。

美军终于收敛起了对597.9高地的贪婪。6日,美国第八集团军的新闻发布官以西方式的坦率,向报界承认:“到此为止,联军在三角形山是打败了。”

最令美国人难堪的是,偏偏这一天是新当选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的日子。

5日下午,中朝联合司令部首长彭德怀、邓华、朴一禹联名致电嘉奖第十五军:“你军与敌血战了20余日,敌军集中了空前优势的炮兵、飞机、坦克及大量步兵集团冲锋,不仅不能夺取我军阵地,而且丧失了1.5万余人的有生力量及大量炮弹,你们则发扬了坚韧顽强的战斗作风,愈打愈强,战术愈打愈灵活,步炮协同愈打愈密切,战斗伤亡亦逐渐减少……这样打下去,‘必能制敌于死命’。

我们特向你们祝贺,望激励全军再接再厉,坚决战斗下去,直到将敌人的局部进攻完全彻底粉碎。预祝你们胜利。”

第十五军迅速将这一嘉奖电印成红色号外,散发到全军的每个阵地,以激励士气。

11月10日,遥遥关注上甘岭之战的毛泽东,将这一嘉奖电点批转给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及军委各部门。

就在彭德怀嘉勉第十五军的同一天里,志愿军第三兵团拟定了一份《对597.9高地及537.7高地北山作战部署》:“……为便于指挥,决定组织五圣山作战指挥所,由十二军副军长李德生同志负责,统一指挥三十一师和三十四师之反击作战。二十九师之配合动作(三十一师、三十四师担任反击,二十九师担任防御)。该指挥所归十五军秦基伟军长直接指挥。为统一炮兵指挥,决定组成炮兵指挥所,由炮七师师长颜伏同志负责统一指挥支援五圣山前沿作战的各配属炮兵。炮兵指挥所应与李德生同志的指挥所靠近,以便协同。炮指下之各炮群及各发群组织层次不宜过多,以便下达命令迅速及时。

“以上限于6日12时部署完毕。

当天,志司将此部署上报中央。7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名义拟文电示:“6日11时电悉,你们对加强十五军作战地区之决心和部署是正确的。此次五圣山附近的作战已发展成为战役的规模,并已取得巨大的胜利。望你们鼓励该军,坚决作战,为争取全面胜利而奋斗。”

由此开始,志愿军总部才将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之战,统称为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志愿军和人民军在整个正面战场完全掌握了主动权。而“联合国军”对在正面战线取得胜利已完全失去了信心,再也没有发动较大规模的地面攻势。南朝鲜战史承认:“在整个冬季,无论防御或进攻,主动权均被以优势兵力为后盾的敌人所夺去。”

二、“我要亲自去朝鲜”

上甘岭恶战的硝烟散尽后,朝鲜战场出现了暂时的平静。严冬降临热血飞扬的战场,冷却着灼热的土地,血战后的人们得到了暂时的歇息。

对方会有什么新招法,下一步棋该怎么走?这是战争双方决策者和指挥官都感到头痛的问题。

1952年秋,美国第34届总统大选。如何结束朝鲜战争,是这次大选活动中的突出话题,是否有能力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对于候选人能否登上美国第34届总统宝座至关重要。因此,不论是民主党候选人阿拉德·史蒂文森,还是共和党候选人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在大选中都信誓旦旦要结束朝鲜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担任过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刚刚辞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部队最高司令职务的艾森豪威尔,10月24日在底特律的竞选演说中公开许诺,如果他当选总统,他要亲自去朝鲜努力赢得朝鲜战争。他说:“新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重新审查使朝鲜战争早日光荣地结束的可能的方针。”“要完成这个工作,就需要亲自到朝鲜,我本人就愿意亲自去。只有这样,我才能够知道怎样为人民服务是最好的——是进行战争还是实现和平。我一定去朝鲜。”艾森豪威尔的这一许诺在选民心目中的分量很重,对他击败对手赢得大选,起决定性的影响。

艾森豪威尔履行竞选时许下的诺言,于11月29日开始朝鲜之行。与艾森豪威尔同行的有未来新内阁国防部长查尔斯·E·威尔逊、司法部长赫伯特·布劳内尔,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奥马尔·布莱德雷。在硫磺岛停留时,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阿瑟·雷德福海军上将参加他们一行。12月2日,他们到达南朝鲜。

在朝鲜的三天当中,艾森豪威尔与克拉克、范佛里特等美军高级将领及李承晚进行了一系列的会谈,视察了美陆战队第l师、美第2师、英联邦师、南朝鲜首都师和第1师等部队。艾森豪威尔还跑到前线,用双筒望远镜观察一场炮战,观察志愿军阵地情况。

艾森豪威尔在回忆录中透露,“战地指挥官们同意,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谈判还不成功;我们惟一的办法最后只能是不顾一切危险全力发动一场进攻”。“在我离开朝鲜时我的结论是,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一条固定的战线上,继续承受着看不到任何结果的伤亡。小山丘上的小规模进攻是不能结束这场战争的”。“我们不能容忍朝鲜冲突无限期地继续下去”。

艾森豪威尔采纳了杜勒斯提出用三齿耙捕龙遏制中国的战略,给中国施加全方位的压力,迫使中国在谈判桌上让步。按照杜勒斯向马克斯韦尔·泰勒(1953年2月接替退休的范佛里特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讲述的这一战略是,一根齿从朝鲜出来,另一根从台湾出来,第三根从印度出来。从台湾出来这根齿,即利用逃到台湾的蒋介石的力量给新中国制造麻烦。在“海伦娜”号巡洋舰上,艾森豪威尔就决定,解除杜鲁门政府的所谓“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规定,鼓励蒋介石对中国大陆发动牵制性的进攻,即所谓“放蒋出笼”。艾森豪威尔1953年就职后宣布了这一决定。他说这一决定的目的,是“提醒中国共产党注意,僵持的日子不长了,朝鲜战争或结束,或者扩大到朝鲜以外”。所谓第三根齿,是通过印度方面警告中国,如果再不让步就要大打,甚至要使用原子弹了。

艾森豪威尔回到美国以后,在12月1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声称:“对我们所面对的一个敌人,我们不能期望用言语打动它,无论言语是怎样娓娓动听;而只能用行动——在我们自己选择的情况下实行的行动。”

进行大规模军事冒险行动,是美国当局试图以自己的条件解决朝鲜僵局的一个构想,是艾森豪威尔登台前后重点考虑的方案。

在美国有关当局筹划“联合国军”在朝鲜军事行动计划的同时,自1952年10月份以来,“联合国军”频繁进行了登陆作战演习。据统计,10月份进行了四次演习、11月份进行了三次演习、12月份则进行了十五次演习。有的演习相当逼真,致使美军士兵以为真的在进行登陆作战。

此时,“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在第一线共有十七个师,其中美军四个师、英联邦军一个师、南朝鲜军十二个师;在第二线,有美军三个师、南朝鲜军两个师另三个团的机动兵力。在朝鲜战场,美军保有三个师作为机动后备部队,这是自朝鲜战争爆发以来的第一次。

三、“他要干什么?”

美国大选及当选总统艾森豪威尔的举动,始终在毛泽东、彭德怀、邓华等的掌握之中。他们一致认为,在停战谈判搁浅、美军在正面战线已没有什么大作为的情况下,美国要打破僵局,很有可能进行最后的军事冒险。而进行军事冒险,美国只剩下原子弹和侧后大规模登陆这两张王牌了。尽管美国军政要员中有人不时想通过使用原子弹改变战场被动局面,但是,原子弹会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美国的盟国也极力反对,因此握在手里的原子弹成了摆设。可用的只剩下侧后大规模登陆这最后一手了。

军人出身、成功组织诺曼底登陆的艾森豪威尔出任新一届美国总统,强硬派杜勒斯出任新一届政府的国务卿,加大了毛泽东、彭德怀、邓华等的疑虑。

1952年11月初,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到辽东视察海防。在此期间,他专门派陈士渠实地考察朝鲜西海岸龙岩浦地区情况。

23日,致电杨得志并贺晋年转邓华,就朝鲜战争发展趋势和志愿军防敌从翼侧登陆和布防问题提出意见。彭德怀指出,敌军秋季损失较大,冬寒逼临,美新旧总统正处交接时期,今冬大举进攻可能性较少,朝战长期拖延,美军事重点陷在东方,时间愈长美将愈不利,过去多次妄以军事压力,逼我就范企达停战均遭失败,最近向五圣山前沿进攻遭我严重打击,仍系此种妄图,敌不会因此次损失而死心。必须预防来春从我翼侧登陆,配合正面进攻,根据敌方现有兵力,从朝鲜、日本抽集美军两个师、伪一个师,依托白翎岛、椒岛在梦金浦半岛登陆,向东进攻长渊沙里院,威胁我军翼侧可能性是存在的。

彭德怀指示志愿军检查西海岸设防情况,“切不可稍有大意”。

志司接彭总电示后,立即电令西海指梁兴初副司令员、第64军军长唐子安等侦察西海岸地形,检查设防情况。

根据彭德怀的指示,中央军委作战部对艾森豪威尔对朝鲜政策进行了研究。11月24日,作战部长张震、副部长王尚荣上报研究结果:

美帝新旧总统于明年一月廿日交接,在未交接前及交接中,两党为互相推脱责任;且朝鲜正处于严冬不利作战的情况下,估计美帝对朝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明年一月艾森豪威尔上台后,为解决朝鲜问题,可能采取两种办法:一是在停战谈判上做某种妥协,使谈判成功;二是在军事上向我进行某种行动。从目前许多情况看来,敌似正准备后一种可能。根据目前敌军兵力情况亦是有可能的。敌要进行这种行动,估计需在明年三月下旬解冻以后。

张、王的报告对“联合国军”可能的登陆地点、对我威胁程度进行了预测,对我军应相应采取的部署提出了具体建议。

1952年底,志愿军总部对朝鲜战局的前途、“联合国军”可能采取的行动也进行了分析。12月4日,回国述职的代司令员邓华代向毛泽东作了书面报告,并在12月7日晚10时毛泽东单独约见他时对工作计划做了详细解释。邓华对美国对朝政策进行了透彻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