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农民企业家成功之路
7202600000011

第11章 永远忠实于脚下土地的农民企业家赖达雄(5)

杨兴义带着两个儿子,450万元资金,扎营荒凉的定边县张天渠油田区块,开始了艰苦难熬的打井生活。1994年9月12日第一口油井开钻,10月2日钻到2340米深度时出油,日产原油21吨。这口高产井令杨氏家族兴奋不已,信心倍增。当即借款筹资,半个月时间,第二口油井又开钻了。仅22天,第二口井出油了,又是日产近20吨的旺井。有了两口井接着筹资开钻第三口、第四口油井。三口油井出油后,资金回笼快了,多了,不断地再投入打井,扩大事业,六年间一气打了28口油井。到2000年,杨兴义独资企业的自有资产,年产值和销售额都超过亿元,成为自治区十强民营企业之一。

争创一流民营企业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会议和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先后确认“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个体私营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同处于主导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将长期共同发展,百年不变。杨兴义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经历了从不合法到合法,从“补充”地位到“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过程;新旧体制的碰撞与转换过程;党和国家政策的不断引导支持过程;个人承受种种压力,冲破种种阻碍,不断创业,历经成功、失败,努力奋斗的过程。经过二十年弄潮商海的实践,贩运农副产品、回收废旧物资、开拓石油三大商战接连取得成功的杨兴义,以平常心步入了新千年。他冷静总结与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创业历程,深思新千年的发展思路。1999年5月,他以700多万元收购了位于银川市西门桥西十字路口的自治区金属公司占地15亩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的一处楼盘,有良好的办公条件。公司领导层积累了较丰富的生产经营知识和企业管理经验。2000年,他已经拥有了亿元资产,形成了以采油为主,多种产业经营的格局;注册登记了六家独资或控股公司与分公司;培育了100多人的员工队伍和一支业务骨干队伍。这些都体现了企业的素质、实力、优势,但随着事业的扩大,企业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如:缺少长远的、科学的宏观计划和奋斗目标;资金应用没形成合力;生产经营面宽,外部关系繁杂,经营者分身无数,顾此失彼;没有健全高效的工作机构组织和联络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员工队伍文化偏低,素质较差,等等。这些问题,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为此,他走访专家,进行调研,经深思熟虑和认真准备,注册9000万元成立了宁夏兴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以这个公司为核心企业,连同陕西省定边县业兴石油开采有限责任公司共五个企业,经自治区工商局核准,于2000年12月22日组建了宁夏兴俊实业集团。集团本部在三年前收购的银川市西门外大楼办公。

集团成立后,杨兴义首先下功夫抓了两件企业建设的基础工作:广揽人才,科学管理。他从两个方面抓人才。一是邀请一批有专长、懂经营、会管理、有经验的退休专家以及企业专家做企业顾问,出主意、当参谋;二是招聘年富力强,有文化,有专业知识,有管理能力的人才担任企业或部门的经理或做机关业务骨干。同时,从各方面加强和完善企业科学管理,纵向从工人到经理,个个建立岗位责任制,从岗位到公司、集团,层层建立规章制度;横向按业务划分,制订计划统计、财会、生产、经营、用工、分配、劳保、安全等40多项规章制度,为企业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杨兴义集中主要精力谋划长远、做大主导产业,做强集团事业,争创一流民营企业。他在创业之路上走出了非常关键的四大步。

第一步,新千年开始,经过太多磨难,事业取得成功,将近花甲之年的杨兴义,不敢懈怠事业,享乐人生,而在继续锲而不舍地拼搏奋斗,一心想把集团事业做大做强。就在这时,大部分油井,由于抽采了五六年,采油率渐低,降产明显。周围其他业主的同类油井,也一个一个变成了低产井,有人开始卖井。当时定边县政府又出台规定:2001年以后不允许再开新井。在这种情况下,杨兴义以石破天的胆识,采取了投入巨资保产增产的两大举措:一是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在张天渠、韩渠两个区块建设注水站和注水井网,向科学技术要产量,要效益;二是投入巨资,收购注水井网半径内的零星低产井,二是两年收了20多口井,向生产规模要产量,要效益。到2003年初,形成了73口油井,9口注水并,两坐注水站的生产规模,成为定边县最大的民营石油开采企业,纳税大户。

第二步,2001年,银川市新市区的银川市金属镁厂破产拍卖,该厂占地240亩,有厂房、库房、办公楼房等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邻铁路专用线,位于规划中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正在筹划兴建集团储油罐区、物资仓库的杨兴义,得知信息后,亲自到现场考察,认为这块地方既适合建设仓储区,又可开发其他项目,并有很大的升值潜力。当机立断投标收购,最后以700多万元成交。当年建成了3万吨规模的储油罐区,三年建成10万吨规模的储油罐区,利润丰厚。同时,开发了70亩的农业园,第二年种植瓜果蔬菜,供应采油职工食用。2004年经自治区经委同意,将在储油区内铺设铁路专用线,为扩大仓储规模、增加转运站功能创造条件。

第三步,2003年,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三级政府,单方面废止“招商引资”政策和与民营企业签订的开采石油的协议,定边县强行低价收购了兴俊集团有限公司50多口油井,这对兴俊集团,对杨兴义是一场灾难,沉重打击。固定资产损失达两亿多元,产业损失达80%之多,年利润损失一亿多元。饱经风霜的杨兴义面对残酷的现实,不冲动,也不气馁,而是从容应对。一方面主动向有关政府、中央有关部门、国家领导人反映情况,要求依法公平处理,一方面积极搜集信息,寻求新的商机,先后走过八个省、市、自治区考察论证过不下30个项目。在自治区实施“大银川”发展战略的鼓舞下,他看到了经营成品油的商机。经与中国石油化工公司洽谈,在自治区有关部门支持下,2004年,从中国石化公司取得了成品油销售的资质。当年投资在银川收购1个加油站,自己建了2个加油站,2005年又建成4个加油站,并将继续增建。一个民营企业,既钻采原油、打井、修井、运输、储存,又批零兼营石油,在全国民营及民营企业家中都属于个别。

同时,杨兴义与几个企业经营者合作,于2004年在乌海市新建了生产焦炭及其附产品的煤焦化控股企业,陆续投资3000万元,已建成30万吨生产能力的焦炉,投入生产,初见成效。

第四步,参股国有企业,进入石油垄断行业。2005年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中共中央的建议,强调:“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明确规定:“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其中的自然垄断业务,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资本可以参股等方式进入;对其他业务,非公有制资本可以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这是杨兴义久盼的政策法规,更大的商机。他主动与长庆油田及其西部中油石化有限公司商谈,积极争取,取得共识,将在长庆油田区块内的18口油田作价,以35%的份额参股国有企业控股的有油龙翔商贸有限公司,2005年3月正式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并开始运行。从此,兴俊集体这个独资民应企业,以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与国有企业在一个经济实体内,联合开采石油,共同发展。

兴俊集团开始步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杨兴义在同年5月又获得了国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最高荣誉称号。

投身扶贫光彩事业

为了在2000年基本解决8000万人口的温饱问题,国家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于1992年开始实施。1994年民营企业家响应国家号召,倡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扶贫空间,并以“光彩事业”为自己的行动命名。杨兴义在自己富裕起来的时候,十分清楚“财富是责任”。“先富帮后富”,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原则之一,是先富起来的人应尽的义务,是拥有财富的人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自己改变贫穷落后家常的夙愿。他以扶贫的光彩事业为己任,自愿地、真诚地、积极地、持久地投身于扶贫攻坚的光彩事业中。十年如一日,在救灾、扶贫、济困、修路、助学、建校、出版、文物、文艺、竞赛、生态建设、公益事业、慈善事业等广泛领域先后捐资2000余万元,对家乡,对社会作出了力所能及而又巨大的贡献。他参与扶贫光彩事业的业绩,受到人民群众的赞誉,社会的公认。他当选为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常务理事,是宁夏第一个中国光彩事业奖章获得者。

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出现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有限制到逐步放开的渐近过程,其地位由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工由允许请帮手、带徒弟到完全放开雇工,经营范围由允许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等个体劳动到鼓励发展和私营经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壮大,已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等多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一个杨兴义,在改革开放前后同样奋斗,但结局却不一样,天壤之别。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他务过农,做过工,当过社队干部,工厂厂长,在任何岗位上都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勤奋工作,有所作为。虽然长期艰苦奋斗,仍不能摆脱贫困。原因在于没完没了的阶级斗争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1978年底起步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为杨兴义创造了成就事业、脱贫致富的绝佳环境和机遇。他对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情有独钟,悟性好、见识快、看得远,在1980年毅然自己打破拿了20多年的铁饭碗,主动弃“官”经商,走向市场。从此,他义无反顾地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开始解放自己,创造自己,创造事业的新长征,而且还在继续远征着。他在改革开放中,敢想,敢闯,敢干,敢为人先。但开拓者、先行者,往往举步艰难,道路坎坷。他紧跟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历经磨难,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一次又一次战胜缺资金、少技术、乏人才、没经验的困境,一次又一次冲破传统思想、习惯势力和旧体制的重重包围,从而一次又一次地取得创业再创业的成功,使自己后半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贫穷农民变成了万万富翁。这就是杨兴义的创业史,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一个缩影。

事业未尽,杨兴义奋斗不止!

选编于魏世成为杨少青著《汉子杨兴义》写的序

(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短评:生存环境既可扼杀生命,也能历练人的品格。“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给予杨兴义的无疑是后者。细细探究杨兴义的每一步决策,说他有“草枯鹰眼疾”的敏锐,似乎评价过高了点;但如果说他具有“人生难得几回搏”的胆略,应该是比较贴切的。不服输、敢想、更敢干的精神性格,一直支撑着他步步前行。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大凡想要成功者更不可缺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