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像他们那样工作——能力·业绩·品牌
7205800000022

第22章 品牌代表信任(2)

另一方面,李宁也萌生了让公司上市的想法。1998年12月,为了把李宁集团最好的资产打包上市,上海李宁体育用品控股有限公司在浦东新区注册成立,也就是后来的上市公司主体。但一年之后,因公司管理和股权结构仍然不清晰,达不到上市的要求,李宁集团香港上市的想法没能实现。2003年1月,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TETRAD以及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所属CDH基金公司进入李宁公司,分别持有公司19.9%和4.6%的股权,李宁公司最终在股权结构上完成改造。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获得了成效。随着公司营业额的持续上升和外资的进入,2004年6月28日,李宁公司正式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当日公司股票成交量达2530万股,是当日交投最为活跃的个股。

选择在香港上市,很重要的原因是李宁希望借此进一步加速“李宁牌”的国际化进程。1999年8月,“李宁牌”代表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第一次参加了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世界体育用品博览会,开始以品牌进入的方式征战欧洲市场;2000年,“李宁”在西班牙、希腊、法国等欧洲的9个国家拓展了自己的特许经销商。这一年,李宁从阿迪达斯的手里夺得了法国体操队装备赞助权。

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宁牌”与中国乒乓球队、跳水队、射击队、体操队,以及西班牙男女篮球队签约,成为运动员的比赛服装提供商。到2018年,李宁把公司的目标锁定在占有全球20%的业务,成为世界性体育品牌。

汽车大王——王传福

王传福,198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同年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1990年毕业后留院工作,1995年辞职,创办比亚迪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现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1211.HK)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主席。

创立比亚迪

在研究院工作了5年的王传福,他发现作为自己研究领域之一的电池面临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当时要花2~3万元才能买到一部“大哥大”,市场销售非常火爆,产品供不应求。王传福意识到手提电话的发展对充电电池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在他看来,技术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够上规模,就能做出大事业。1995年2月,王传福毅然下海经商,租用了深圳莲塘的一个旧车间,聘用了20多名工人,在深圳注册了比亚迪实业。

王传福决定做充电电池这个项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与国内很多企业盲目追求现代化,往往不切实际地花大价钱引进国际领先水平的生产线相比,王传福从头到尾都是自主开发研制产品。不仅如此,王传福在工艺、原料和质量控制、降低成本等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此外,王传福直接介入供应商的材料开发环节,利用比亚迪强大的科研能力,共同制订降低成本的方案。如镍镉电池需用大量的负极制造材料钴,如果进口国外性能较好的钴,成本极高。针对这种情况,比亚迪就与其他公司合作,在明确了国内外钴的品质差距之后,制定了提高国产钴品质的详细办法,终于使国产钴达到国际品质要求,同时较国外产品成本低40%。由于负极材料应用极广,比亚迪仅此一项,一年就可以节省数千万元。

与当时深圳多如牛毛的手机电池组装企业不同,对应王传福的专业背景,比亚迪在一开始就涉足核心的电芯技术。

(Ni-Cd Battery)镍镉电池是最早应用于手机、照相机等设备的电池种类,它具有良好的大电流放电特性、充放电能力强、维护简单等优点。但是它存在致命的缺点,即“记忆效应”。电池在充电前,如果电量没有被完全放尽,日积月累将会引起电池容量的降低,使得使用寿命缩短。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宣布将不再生产镍镉电池,引发了镍镉电池生产基地的转移。这也成为了王传福切入电池业的机会。

上马电池生产线需要大量的资金,王传福决定结合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分解,自己开发部分关键设备,然后以半自动、半人工来完成生产。结果只花了100多万元人民币,就建成一条日产4000只镍镉电池的生产线,而生产成本比日本厂商低40%。

事后王传福总结,“我们经常算这样的账,一套进口设备20万美元。按60个月折旧,一个月2万元人民币。如果这笔钱用来雇佣工人,2万元可以请多少人,十几个人顶不上一个机械手吗?”

基于成本上的优势、王传福寻找了一些代理商,逐步打开了低端市场。

比亚迪积极渗透入上游:镍镉电池所需负极制造材料钻,性能较好的钴需要进口,价格昂贵。比亚迪与深圳一家公司合作,仔细研究了国内外钴的品质差距之后,制定了提高国产钴品质的办法,终于使国产钴品质达到标准,这一材料的替换使成本降低40%。

1995年下半年,王传福试着将比亚迪的产品送给台湾最大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试用。出人意料的是,比亚迪产品优秀的品质,低廉的价格,引起了大霸浓厚的兴趣。使大霸毫不犹豫将原本打算给日本三洋的订单交给了王传福。

经过短短3年的发展,1997年,比亚迪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成长为一个年销售近1亿元的中型企业。3年来,比亚迪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100%。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全球电池产品价格暴跌20%到40%,日本的许多电池生产厂商都处于亏损状况,但比亚迪的低成本优势更加明显。

飞利浦、松下、索尼甚至通用也先后向比亚迪发出了大额采购订单。在镍镉电池市场,王传福只用了3年时间,便抢占了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比亚迪成为镍镉电池当之无愧的老大。

这份优异亮丽的成绩单使比亚迪充满信心,开始追求更高的目标。在镍镉电池领域站稳脚跟之后,王传福紧接着抓住了第二次机会,开始研发蓄电池市场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镍氢电池和锂电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王传福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最先进的设备,搜索最前沿的人才,并建立了中央研究部。当时锂离子电池是日本人的天下,国内同行不相信比亚迪能搞成,王传福也因此受到同业的质疑,甚至还有人对此进行嘲笑,但王传福对此不为所动,认为这是个机会,坚决要去实行。

随后,王传福专门成立了比亚迪锂离子电池公司,这一决定在几年以后已经结出硕果。根据《日经电子新闻》的统计,目前比亚迪在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领域仅排在三洋、索尼和松下之后,成为与这三家日本厂商齐名的国际电池巨头。

王传福没有错失良机,又开始涉足了镍氢电池。镍氢电池(Ni-MHBatteries)是镍镉电池的替代产品,电池不再使用有毒的镉,消除了重金属元素对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并且也减小了镍镉电池中存在的“记忆效应”。

这一次,吕向阳再次给予资金支持,通过其所有的广州融捷投资管理集团向比亚迪投资1660万元,使比亚迪公司注册资金从450万元扩大到3000万元。

这一年,比亚迪公司镍氢电池销售量达到1900万块,一举进入世界前7名。

此亚迪从1997年起即自主研发锂离子电池(Li-lonBattery)。最早出现的锂电池来自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锂电池不存在镍镉电池的所谓记忆效应,可以快速充电,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无污染。但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

2000年,王传福决定进入锂电池领域。一间配备全自动化设备、全干燥的锂电池工作室需要几十亿元人民币。不过,王传福决定继续延续之前的做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再次克服了锂电池的进入壁垒,开始向摩托罗拉提供手机电池。

2007年11月《中国企业家》发表了《王传福打破“技术恐惧症”》一文,文中比较了两种生产模式:在一条条六七十米长的流水线上,密密麻麻地坐着四五十名工人。他们身穿普通的棉布工作服,坐在常温的车间里,每个人手边都有一种夹具,帮助他们准确地完成点焊、检测、贴标签等工作……而在日本,生产同样的产品,工人们必须穿好净化服,经过淋浴吹风之后走人宽敞明亮的真空车间……现在,比亚迪的生产规模达到了日产镍镉电池150万只,锂离子电池30万只、镍氢电池30万只,60%的产品外销,手机领域的客户既包括摩托罗拉、爱立信、京瓷、飞利浦等国际通讯业巨头,也有波导、TCL、康佳等国内手机新军,而无绳电话用户包括伟易达、松下、新利等行业领导者。比亚迪一跃成为三洋之后全球第二大电池供应商,占据了近15%的全球市场。

进入汽车领域

从1998年开始,王传福就开始实施管理层持股。到2002年比亚迪上市前夕,王传福的股份降至28.8%,另有34名高管持股,持股比例为22.6%。

2002年7月,比亚迪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1211.HK,发行价格为每股港币10.95元,为当时H股票最高发行价,融资16.37亿港元。当年度的销售收入25亿元,利润则达到6.58亿元人民币。此时员工规模已经较创办时增加了1000倍,超过了2万人。

2003年,王传福以资产3.28亿美元登上《福布斯》杂志“中国内地百富榜”,列第13位。

比亚迪上市后,王传福随即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不已的决定,收购陕西秦川汽车厂进军汽车产业。此举引发一片反对声。现任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夏治冰在当时就是一个坚定的反对者,不需要特别的理由,这明显是违背一般理解的。

重要的在于资本市场的反应,基金经理认为,比亚迪是被当时中国民营企业的造车热潮流所席卷,这样的举动根本不值得信任。比亚迪股价迅速下跌。王传福则对记者表示“股价很快会上来”。也不是没有人看好王传福的车项目,重仓持有比亚迪的美资基金(The Capital Group)就未抛售,而所罗门美邦则承接了抛盘,并坚持比亚迪优于大盘的评级。

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宣布,以2.7亿元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这使得比亚迪成为继吉利之后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

许多人不看好比亚迪进入汽车业,连美国通用都放弃的电动汽车,比亚迪凭什么?但王传福志在必得。他认为,电动汽车的关键是电池技术,随着锂电池技术的日臻成熟,电动汽车市场的能量将很快在两三年后彰显出来。

而比亚迪的主营电池业务还有两三年的持续增长期,其电动汽车锂电池技术正当其时。收购秦川,意在构筑汽车电池产业化的平台,同时抢占电动汽车市场的先机。“在电动汽车的制造上,我认为我们中国会走在前头,中国有大的电池生产基地,有发展的条件。”

在这一点上,台湾最大的制造业企业鸿海集团老板郭台铭和王传福英雄所见略同,这位走在前面的制造业大亨曾经有和王共同控股秦川汽车的打算,但被王拒绝,王表示自己有200%的信心生产电动汽车。

学习使基业常青

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善于学习,取长补短,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基业常青。王传福就是善于学习的典范。王传福说,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寻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笃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王传福的学习精神早在求学研究阶段已经展现出来,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建立比亚迪后,为了把它做大做强,王传福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这使他更孜孜不倦地学习。一个显着的例子是,在入主秦川汽车之前,他就开始研究汽车,同创业之初以电池专家涉足电池业一样,这一次他想先成为汽车专家,然后打造汽车王国。

学习对于一个人事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人们纷纷质疑比亚迪进入汽车制造业时,创业以来从未尝过失败的王传福也不是没有顾虑,但倔强的王传福认为,凭借拥有的对新领域的强大学习能力和日益成熟起来的判断决策力,再加上更加谨慎的态度,他一定会成功的。

也正是不断地学习,使得王传福有了“看透”人生和经济运行法则的能力。王传福是个渴望透明的人,他200平方米的办公室有两道玻璃隔断,里里外外,一览无余。整个比亚迪,所有的屋子也都在这种透明的氛围中。还有一个圈内的事实,在比亚迪实业公司中,王传福仅占28.8%的个人股份,同他一同打天下的元老们和高管人员则占22.6%。王传福说,现在比亚迪有40名千万富翁。

比亚迪的组织架构也是透明和干净的,王传福并不自谦,“在市场管理上,我们特别强调信息流要努力做到单纯,最简单的就是市场和研发在我个人身上合而为一!我不认为管理一个企业很麻烦,只要把研发和销售抓住,企业再乱也乱不到哪里去!”

王传福有两个目标:击败三洋成为全球充电电池生产商龙头老大;藉电动汽车之力拓展比亚迪版图。

剥下技术的神秘外壳

1995年,王传福进军电池制造业。当时,中国人要造充电电池,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一是技术劣势,既然是由日本人垄断的市场,制造充电电池肯定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二是成本门槛,从国外引进日产20万枚锂离子电池的自动化生产线,价格将近1亿美元。

但是,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事实是,在很多尖端领域,发达国家在输送来商品的同时,往往会刻意地夸大其核心技术的高度和神秘性,既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同时也为别人的技术赶超设置一条心理壁垒。对此,王传福看得很清楚,他充满信心,直言不讳地说:很多企业因为不了解技术,就把技术想象成一种令人畏惧的高度,但实际上有时技术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搞技术出身的王传福说出这番话,更让人信服,他对此似乎成竹在胸。

王传福做出这一论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的简单,所以他可以不受羁绊。这也是技术人员与技术型企业家的本质区别所在。解决了技术恐高症后,对于动辄千万元的生产线,王传福干脆自己动手做设备,把生产线分解成一个个可以人工完成的工序。这样一来,王传福只花了4000万人民币就拥有了自己的生产线,不到进口生产线的5010。更令人惊讶的是,王传福自己做出来的设备,简单到对一线工人的技术要求几乎为零。因为简单,王传福抢占了成本上的巨大优势,用小米加步枪把日本制造从王座上赶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