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像他们那样工作——能力·业绩·品牌
7205800000025

第25章 品牌代表信任(5)

管理公司多年,李彦宏经常会感觉自身还有许多地方需提升。毕竟不是一个受过正规训练的职业经理人,现在要做职业经理人做的事情,有时候,遇到自己从来没有见到的事情,都要靠学习甚至感觉来做事。他希望如果有一天能够找一个合适的CEO的时候,让自己更轻松一些。他甚至想到了到时候退休,“退休以后周游世界是我的生活理想”。

注重细节

2007年,百度带给业界震撼的并不仅仅是它的各种搜索产品,还有它的国际化战略以及进军C2C市场的计划。

2007年被认为是百度的国际化元年。

在成为国际化公司的具体实施上,李彦宏更是早就暗中布局,让百度的董事会和管理层逐步全球化。例如聘请国际化人才——百度首席财务官王湛生、全球最具盛名的搜索引擎专家之一首席科学家威廉·张(William.l.Chang)以及刚刚加盟百度担任商业运营副总裁的沈皓瑜。

李彦宏还改组了百度的董事会:现在,除了李彦宏自己是管理层之外,四个独立董事中三名都是外国人。其中就有2007年6月刚刚出任百度独立董事的索尼前掌门出井伸之,原普华永道合伙人威廉姆·迈克和中国第一个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丁健。

在李彦宏看来,对运营细节把握成功的企业才能真正走向国际化。企业目标清楚的时候,没有必要说更多。扎扎实实去做,真正看到自己的运营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把它做好做得更精细。

“实际上很多企业的成功最后都是在细节上做成的。我觉得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来说也是一样,刚开始有各种各样的创新,不同企业各自有领先的时间段,但是这种领先很难长期持续下去。而只有在细节上把握,在运营上集中精力去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好,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看到所有令人尊敬的国际型的企业都非常专注在管理的细节方面,我也希望百度会这样。”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上说。

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上坦承,在这12个月期间,从开始思考国际化到走出国际化的步伐,他的信心来自两个方间,一个是百发在中国市场中培养的根据用户需求去开发产品的能力,另一个是百度通过强大的技术平台来释放新媒体的特性和潜力,这样的核心竞争力使百度能够在不同的地区和市场快速复制。

到2007年第二季度,百度服务的客户数量已经达到了12.8万家;更为重要的是,每个客户的投放也在增加,并且续费率居高不下。

在李彦宏看来,百度能做到这一点的重要原因是,搜索的工作不是向亿万人展示广告,而是与亿万人建立联系,并且这种联系是根据他们自己的请求建立的。

现在,百度正通过这个数据库挖掘更多的商业价值——电子商务。百度的计划是,基于独有的搜索技术和强大社区资源,建立中文互联网领域最具规模的网上个人交易平台。

李彦宏的信心来自,此前在没有任何引导的情况下,市场上主要C2C交易平台超过40%的流量是从百度获得的。

李彦宏试图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获得发展电子商务的极大优势。为此,李彦宏专门成立了独立事业部运营百度C2C交易平台的业务。目前有关C2C交易平台的产品技术研发工作已经展开,百度也正全力招兵买马,完成最重要的新事业部团队组建工作。

2008年,百度会正式推出面向用户的C2C网站——百度认为,此举标志着中国电子商务进入“ESE时代”。

缔造新东方的缔造者——俞敏洪

俞敏洪,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英语专业,新东方学校创始人,俞敏洪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全国青联常委、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被媒体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一,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近年来,俞敏洪及其领衔的新东方创业团队已在全国多所高校举行上百场免费励志演讲,被誉为当下中国青年大学生和创业者的“心灵导师”、“精神领袖”。

从常熟师范到北大

前两次参加高考时,俞敏洪的英语成绩分别只有33分和55分,而那时他的目的也只是想到常熟师范学校去读个大专,就连这样的愿望最后也没有达成。就在他几乎准备放弃时,县政府办了一个补习班,请来一位曾经培养出北大学生的老师来给学生补习英语,俞敏洪由于成绩不够而落选。后来,他的母亲知道了这件事,居然找到从教育局到江阴一中的所有相关人员,最后求他们给自己儿子一个机会。俞敏洪记得特别清楚,母亲从城里回来的时候,刚好下大雨,从城里走到村里全是小路。母亲回来的时候浑身是泥,因为她摔在沟里好几次。看到这个场景,俞敏洪产生了一种感觉,自己第三年是不可能不上大学的。

进了补习班之后,俞敏洪一改往日的自卑,被选为班长,并且努力而勤奋地学习。俞敏洪说:“当你觉得拼命是一种快乐的时候,你的学习成绩不太可能上不去。”后来,俞敏洪的高考总分和英语分数都超过了北大录取分数线。

从北大毕业后,俞敏洪留校当了老师,而且一干就是7年。在北大任教的那段时间,他身边的朋友和同学大多留学到美国或加拿大。虽然俞敏洪心里也有些落差,但却未流于表面。

俞敏洪也曾作过出国的努力,在三年半的时间内,有七八所大学给他寄来录取通知书,甚至有学校给他一个四分之三奖学金,但最终都因为经济的原因未果。后来,俞敏洪因为自己考过了托福和GRE,就参与了一所民办的讲课辅导,因而被学校严厉批评记过并在闭路电视上播放,成为校内的知名人物。由于在外面讲课拿到的工资比教书要多,俞敏洪决定离开北大。

拿命换来的新东方

1993年的时候,俞敏洪的学生越来越多,结果其他的英语培训机构的学生开始减少。每到老俞在广告栏贴广告的时候,总有人在旁边等着撕新东方的广告,有一次甚至用刀将一名员工捅进了医院。俞敏洪只能去求助警察。当时大概来了六七位警察,他也不知道该讲什么,只有一杯接着一杯的喝酒,半小时不到,一斤多五粮液就喝了进去。结果俞敏洪被送到了医院,差一点儿就没命了。一位警察在病房里和他说,只要他不做违法的事情,在海淀区,新东方不会有任何问题。“这是拿命换来的。”俞敏洪说。在民警与教育局的协调下,新东方终于在广告栏上有了自己的一块地方,还是最下面的不起眼的角落。

后来,俞敏洪开始做免费讲座,因为这种宣传方式别人无法模仿,也不能阻挠。第一次讲座,他预计能来50人,就租了一个小学教室,结果来了500人。没办法,俞敏洪只能把学生叫到操场上,在黑暗中给学生讲了一个多小时。

梦想打造中国最好的私立大学

到了1995年,俞敏洪已经能够有机会出国读书,但当时新东方的发展越来越好,他开始舍不得这个学校了。俞敏洪是一个喜欢和许多人在一起做事的人,便决定到美国和加拿大请他的大学同学回来一起做新东方。于是,俞敏洪就带着北京“个体户”的身份,来到了加拿大,结果最后被俞敏洪游说回来的只有三个人。

新东方上市之后,俞敏洪被称为“中国最有钱的老师”。尽管俞敏洪自称没有变化,但是和国外的资本家吃早餐,西装革履地去参加各种会议和讲座,自己的各种行动也成了公众的焦点。俞敏洪过去的梦想一直是环球旅游,现在他的目标则是打造一所中国最好的私立大学。

俞敏洪的人生经历可以用流传在新东方里的一段话来诠释:世界上如此多的考试,很多考试我们必须参加,无可逃避,否则我们连进门的机会都没有。但光凭考试,没有踏踏实实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就算你进了门也看不到世界的精彩。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考试,如果我们战胜了自己的缺点和自卑,不管我们有没有参加考试,有没有拿到高分,有没有上大学或者出国,我们都会取得成功。

海尔的领军人——张瑞敏

张瑞敏,山东省人,高级经济师,1995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被压抑已久的消费需求迅速上升。1984年,中国电冰箱的总产量是57.7万台,然而到了1988年中国电冰箱便以757.6万台的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在那个“用纸糊一个冰箱都能卖出去”的年代,1984年12月26日,35岁的青岛市二轻局家电公司副总经理张瑞敏,来到青岛电冰箱总厂担任厂长。

当时工厂全年销售额348万元,亏空147万元。工厂人心涣散,员工素质也很差,工厂木窗户都被人卸下来当柴烧掉了。

从1984年到1991年,海尔专注于冰箱产品,狠抓内部管理,并且制定了包括“不准在车间大小便”等内容的“13条”管理规定。虽然产品供不应求,但张瑞敏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扩产增量,而是提出“先卖信誉,再卖产品”的战略目标,从那时起海尔便显现了不同凡响的战略眼光。

1985年,一位用户投诉冰箱质量问题,张瑞敏在查出仓库里还有76台冰箱存在质量问题后,当场决定砸掉这76台冰箱。要知道当时一台冰箱价值800多元,相当于一名职工两年的收入。海尔砸冰箱成为轰动性的社会事件,砸醒了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1988年,海尔夺得了中国电冰箱史上的第一枚国优金牌。

张瑞敏制定了“起步晚、起点高”的技术引进原则,引进了当时亚洲市场上还没有的四星级双门电冰箱。海尔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电冰箱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同时,还引进了1942条德国DIN标准以及ISO国际标准。引进技术和设备不仅打开了海尔人的眼界,也给海尔人的观念带来了强烈冲击。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说:

“引进播下了一粒种子,促使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德国一个普通的做果菜盒的操作工人,每注塑出来一个果菜盒,他就欣赏一下,我从他的眼光里看到的是一种欣赏,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欣赏。欣赏之后,他就在这个机器周围一通忙活,把下一个产品做得更好。这个工人让我感动了很久,给了我灵魂上的震撼。”

经过1988年的抢购风之后,1989年的市场整顿导致不少冰箱出现滞销。

此时,张瑞敏再次逆流而动:琴岛-利勃海尔电冰箱提价12%!当年,海尔不仅是国内唯一没有降价的电冰箱品牌,而且销量同比增长32.9%。

1989年至1992年,中国电冰箱行业转入连续下降的阶段,冰箱企业由1980年的200多家减少到了1992,年的73家。大浪淘沙,海尔不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而且于1991年成为家电行业第一个“中国十大驰名商标”。

快速扩张1991年12月,在青岛市政府的支持下,海尔合并了青岛电冰柜总厂和青岛空调器厂,成立了海尔集团,由此进入了多元化发展阶段。1992年5月,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要求改革开放“胆子要再大一点,步子要再快一点”。

张瑞敏抓住机遇,在青岛东部高科技开发区征地800亩,建立了海尔工业园。

当时资金缺口非常大,工业园建设需要15亿,但海尔只能拿出8000万。由于银行不敢贷款,刚刚开始建造地基,工程就停了。危急时刻,上海的资本市场启动了,海尔通过上市融到不少资金。上市不仅让海尔渡过了资金难关,更使海尔了解了资本市场。

1991年到1998年,张瑞敏带领海尔迅速扩张,先后兼并了被称为“休克鱼”的18家亏损企业,并通过注入海尔管理与企业文化,使其迅速扭亏为盈。海尔也从单一生产冰箱的小厂发展为生产冰箱、洗衣机、彩电、电脑、手机等十几个门类家电产品的集团。海尔兼并“休克鱼”的经验也被作为案例走进了哈佛商学院的课堂。海尔也在意大利、泰国、印度等国收购经营不善的工厂,再用海尔的管理模式和文化去复活这些“休克鱼”,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所在国本地企业,有效降低了关税、物流等成本。

逐鹿全球

张瑞敏有一句名言:“国门之内无名牌”。海尔逐鹿全球的雄心起始于张瑞敏1984年的一次经历。当时他去德国谈判引进设备,在当地举办的晚会上放焰火的时候,德国人说这个焰火非常漂亮,是从中国进口的。张瑞敏去德国超市看不到中国的产品,这给了他很大刺激。张瑞敏心想:焰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到两千年以后,我们还要靠四大发明吃饭?他告诉自己,将来企业发展起来后出口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德国。

1990年10月海尔通过美国UL认证,1991年通过欧洲CB认证。1995年起,海尔着手在海外投资建厂:1996年在印尼雅加达建立了海尔在海外的第一家以生产电冰箱为主的合资生产企业;1997年6月,菲律宾海尔LKG电器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8月,马来西亚海尔工业(亚细亚)有限公司成立;1999年2月,海尔中东有限公司成立;1999年4月,海尔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投资3000万美元独资建厂。在青岛机场前往市区的路上,有一座冠以海尔名字的公路桥和一条有着13年历史的“海尔路”。而在青岛市黄岛区海尔工业园东侧,还有另一条“海尔大道”。2001年4月,美国政府无偿将海尔工厂门前的街道命名为“海尔路”,这是美国唯一一条以中国企业品牌命名的道路。

2002年,海尔买下美国纽约曼哈顿地区标志性建筑原格林尼治银行大厦作为海尔美国贸易公司总部。2003年以来,海尔开始在海外利用自身强大的接单优势,以虚拟经营的思路利用当地企业定牌生产,这样的工厂2003年一年就发展了9家。目前,海尔已经拥有30个海外生产基地,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在美国、中东、东南亚、欧洲等市场上海尔实现了本土化生产,开始在当地形成设计、生产、销售一体的本土化品牌。在巴基斯坦,海尔已在中高端市场占据35010左右的市场份额。海尔以欧、美、日、韩为主要基地,设立了9个研发中心,28个合作研发机构。为了攻克大容量、多区隔、抽屉式冰箱的难题,海尔挖来了全球顶级公司里面的研发精英人才,包括日本三洋、美国惠而浦等家电巨头的顶尖设计师。2006年,海尔在研发方面投入67亿元,占全球营业收入的6.2%。海尔在国际上申请了7项国际标准,已经批准了2项,这也是中国家电企业仅有的2项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