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像他们那样——感恩·责任·忠诚
7206100000016

第16章 全心全意,尽职尽责(7)

更重要的是,由于微软充分应用互联网,全球范围内每个竞争领域的成本和盈利等数据和信息变得透明,从而公司能够充分授权,员工可以快速决策,这些决策以前只有CEO或是财务总监才能作出。一线的经理能够在每个季度结束后的第一个星期就知道,为什么原订目标未能达到,是因为网络问题、零部件问题还是因为竞争加剧。这极大地改进了效率。

而在高层,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几年前,当比尔·盖茨生平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专长在于敏锐得近乎离奇的预见力时,他将CEO一职及公司所有员工都交给了鲍尔默。当然,放弃意味着更多的拥有,他担任了微软首席软件设计师,可以将绝大部分时间用于自己最挚爱的事业。他的亲友、同事甚至他自己都认为,这是以聪明着称的比尔·盖茨最明智的一次举动,甚至足以让所有竞争对手肃然起敬。

鲍尔默在担任微软的CEO之前像个果断的老板,凡事喜欢一手抓,而且总是在最前台鼓舞士气。但是做了CEO后,他放权给公司7大部门的负责人,不再做每件大事的最后决定人,而更支持7个部门负责人的成长。他不再做一个最有煽动力的拉拉队员,而是一个幕后的教练。他把自己对竞争对手的研究转换成对人才的研究。

微软公司注重员工的分工合作,强调每一环节、每一个人所承担的责任是公司高效运转的保证。

新时代工人——孔祥瑞

孔祥瑞,男,52岁,中共党员,高级工人技师,现任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煤码头分公司操作一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先后在天津港一公司、六公司固机队作司机、任队长。孔祥瑞同志是伴随天津港建设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

多年来,孔祥瑞以“当代工人,只有有知识、有技能,才能有力量”为座右铭,坚持学习,坚持实践,坚持创新,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凭的码头工人,成长为一名享誉全国的“蓝领专家”。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天津港(集团)煤码头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高级技师。

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武汉理工大学杰出校友。他先后主持开展技术革新项目150多个,获多项国家专利,为企业创效近9600万元,成为人人敬佩的“知识型产业工人”。他多次放弃了深造机会,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将工作岗位当成课堂,把生产实践作为教材,将设备故障当做课题,把身边怀有一技之长的工友视为老师,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赢得了“蓝领专家”的美誉。在2008年,他还荣幸地成为天津奥运火炬传递的第1棒。孔祥瑞的成长成才也是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成果之一。多年来,天津港坚持“谁出力谁得利,谁创新谁得奖”的竞争分配原则,对实用技术成果和先进工艺的发明者、重大课题攻关主持者给予重奖。天津港制定了《专利工作管理办法》,加大了奖励力度,激发了职工技术创新的热情,使职工的发明创造、申请和应用专利的积极性不断提高。2003年以来,天津港共申请专利110项,授权专利68项。集团公司发放奖励专利项目、科技进步奖、技术创新活动奖300余万元。通过总结推广职工中挖掘出的窍门、绝技、绝招和体现一流的先进操作法,并以创立者的名字命名进行推广。《孔祥瑞星型操作法》、《胡振杰通信电缆公用摸线对号法》被命名天津市职工操作法,同时《刘维杰吊车节油操作法》、《任庆春梯形甩垛法》等一批先进操作法在天津港的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1年,他主持创新“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使门机每一次作业可节省时间15.8秒,当年创效1600万元;2003年,他主持的“门座式起重机中心集电器”技改项目,被授予国家级实用型发明专利。孔祥瑞在为企业创出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他所在部门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跨入同行业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水平。孔祥瑞认为只要努力钻研、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工人同样有施展才华的空间。他常带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尽快掌握从国外引进的设备性能与操作技术,他每天把有关资料装在书包里,有空就背,背完再到设备前对比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孔祥瑞对所在岗位的各项设备了如指掌,对操作技术参数烂熟于心,成为有名“门机大王”和“排障能手”。2000年,他带领队里的技术骨干解决了门机因变幅螺杆与螺母摩擦热量过大而“抱死”的技术难题,直接为公司节约资金180万元;从2004年起,他还带领科技人员先后完成了翻车机摘钩杆等80多项技术革新。2006年,改进设备电缆,节约维修成本100万元;2007年,攻克“大型机械走行防碰撞装置”难题,创效l81余万元,主持研制的“大型机械电缆防出槽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并创效990万元。

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35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如今,身教重于言教的孔祥瑞,不仅自己成为了“蓝领专家”,而且还在天津港集团带出了一批年轻的技术能手,他用自己的成就证明了知识型工人的价值。

孔祥瑞200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6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媒体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2007年,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从1995年至今,孔祥瑞主持开展技术创新项目达150余项,为企业创造效益8400多万元。在创出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他所在部门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迈上新台阶,设备管理跨入同行业全国领先、世界一流水平。孔祥瑞的名字,是与许多创造发明联系在一起的。1995年,他在天津港六公司担任固机队党支部书记、队长,掌管公司装卸生产的核心设备——18台40吨门机。一次,l2号门机发生故障,如不立即修复,将严重影响生产。而修复门机的前提,是将重168吨的门机上盘抬起,按照常规,需要租用海吊作业,要等两个月。孔祥瑞依靠自己长期的积累和实际工作经验,决心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他带领工友们经过反复研究,攻克了下支点因轴承旋转不易固定的难关,用10个单个承压30吨的千斤顶顶起168吨的门机上盘,使门机故障得以修复,并由此形成了一项新成果——焊接在大法兰盘下的新型项生支座技术。

2001年,孔祥瑞和工友们经过无数次研究、实验,把门机抓斗进舱打开放料与轻钩提升这两个动作合二为一,并将主令控制器手柄移动轨迹由“十”字形丰富成“星”字形,把抓斗打开和提升的两个动作用一个指令完成。这项技术创新在全队推广后,生产效率显着提高,门机每完成一钩作业可以节省时间15.8秒,平均每天多作业480吨,当年就为公司创造效益1600万元。

2002年,“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被天津市总工会命名为“孔祥瑞操作法”。这个“金点子”在全国推广。

2002年,孔祥瑞和工友们用万象轴取代卡隼连接,解决了门机中心滑环经常短路烧毁的痼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04年,该项发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而且被生产厂家采用,改进后的设备作为名牌产品被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和世界港口。

他是一名普通工人,只有初中文凭,在港口码头上一干就是34年。

他是一名在岗位上自学成才、勇于创新的“蓝领专家”,共取得150多项科技成果,为企业创造效益8400多万元。

2006年国庆节前夕,51岁的天津港煤码头公司操作一队队长孔祥瑞,光荣地站在“中华技能大奖”领奖台上,接受国家对一名知识型产业工人的嘉奖。这是他继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20多项荣誉称号之后的又一次获奖。“可以没有文凭,不可以没有知识。生产实践这个大课堂,照样培养人”孔祥瑞1972年初中毕业就被分配到天津港码头当了工人。

1985年,已经开了十几年门式起重机的他,参加了职工大学的考前培训班。那时候,孔祥瑞已经是值班队长,是队里的技术骨干。上学就要占用工作时间,岗位上离不开他呀!他人在课堂,心里却惦记着生产。上课第三天,孔祥瑞作了决定:告别课堂,重新回到他最牵挂、最热爱的工作岗位。

短暂的求学经历虽然停止了,但孔祥瑞的求知欲望却更加强烈了。他曾说,人可以没有文凭,不可以没有知识;生产实践这个大课堂,照样培养人。孔祥瑞把工作岗位当成课堂,把生产实践作为教材,把设备故障作为课题,把身边拥有一技之长的工友当做老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他找来设备说明书,一页一页地学,一项一项地啃,不明白的查资料,不懂的找人问,直到把厚厚的说明书弄通弄熟。

孔祥瑞的家住在天津市区,到港口有50多公里的路程。那些年,他每天上下班都要坐汽车、倒火车、再换汽车,来回要走5个多小时。孔祥瑞总是带着书,如饥似渴地学习。孔祥瑞有个记工作日志的习惯,小本子每天随身携带,设备出现哪些故障、什么原因、修理过程、注意事项等都一一记录在案。日积月累,一本本工作日志成为他搞技术创新的资料库。岗位上的刻苦钻研,使孔祥瑞逐渐成长为一名专家。一次,码头上一台门式起重机的旋转大轴承出现异响。这有可能是缺少润滑,但也可能是重大事故的前兆。如果不拆卸进行彻底检修,门机就有可能瘫痪;如果拆卸下来后发现没有问题,企业会蒙受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拆还是不拆?在场的企业领导和工友们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孔祥瑞。孔祥瑞冷静地又听了听响声,果断地说:是轴承坏了,必须拆!根据他的提议,公司请来900吨的海上浮吊进行作业。伴随着海吊的隆隆声,门机上半截被缓缓吊起,回转大轴承拆了下来。结果却出人意料,回转大轴承正面完好,没有异常。难道老孔判断错了?孔祥瑞陷入沉思。他认定是轴承损坏,也许问题隐藏得更深。他冷静地指挥吊车将大轴承翻了过来,答案终于明白了,只见正面完好的回转大轴承背面,滚珠已经散落出槽,如果继续使用,后果不堪设想。门机的故障及时排除了,老孔“听音断病”的绝活也出了名。“新设备上千万元一台,技术含量相当高。当工人不是光会卖力气就行,只有动脑筋、多琢磨,关键时刻才能冲得上、拿得下”。

一次,一台自重达320吨的门式起重机的转柱回转大轴承下支撑面损坏,这好比石磨的下盘出了毛病,必须搬起磨盘才能修。而要把重168吨的门机上盘抬起,只能租用正在南海作业的海上浮吊,可这需要等上两个月的时间。

看到码头上有那么多大型船舶在等待作业,孔祥瑞说:“等不起啊!”他开始带领工友们想方设法排除故障。

凭着长期积累的经验,孔祥瑞想到了一个“招儿”——千斤顶。没有海吊从上面吊,咱们就想法从下面顶。可这毕竟是没有先例的尝试,风险很大。孔祥瑞与工友们反复揣摩,决定把法兰盘以上的门机旋转外齿圈作为上支点,研制了焊接在大法兰盘下的顶升支座,作为固定的下支点,这样就解决了底座旋转不能均匀受力的难题。准备完毕。10个单个承压30吨的小千斤顶与168吨的门机上盘展开了较量:一毫米、二毫米;一厘米、两厘米……这座“铁塔”终于被10个“小兄弟”稳稳地托起了20厘米,达到了维修的要求高度。门机修复仅用了9个小时,而一种专用于港口门机维修的“新型顶升支座技术”也随之诞生。孔祥瑞作为当代知识型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是开拓创新、岗位成才的突出典型。从孔祥瑞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产业工人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值得大力弘扬。

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从古至今,敬业是中国劳动人民最宝贵的美德之一,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现在,经济领域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发扬敬业精神,是时代的呼唤。

立足本职、岗位成才的进取精神。恪尽职守不是囿于职守,只有立足本职而不满足现状,刻苦钻研,开拓进取,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岗位成才。我国需要大批高级技工人才,他们的本领不能直接从学校全部获得。只有常怀进取之心,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企业骨干,国家栋梁。

刻苦钻研、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世上无难事,敢拼才能赢。在孔祥瑞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的传统美德。要成就一份事业,必须敢于拼搏,迎接挑战。没有全力以赴的投入,没有艰苦卓绝的奋斗,没有无怨无悔的付出,没有百折不回的勇气,成功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拼搏,加上科学务实的态度,才能挖掘出智慧的潜力,并赢得胜利。

自主研发、勤奋开拓的创新精神。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时代对产业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顺应潮流,就要具备新视野,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就要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和造就一支庞大的知识型产业工人队伍。

培养知识型产业工人是我们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产业工人知识化,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综合国力和竞争实力。

孔祥瑞身上的这种敬业、进取、拼搏、创新的可贵精神,是新时期我国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时代,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竞争集中到了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具有创新人才的竞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件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在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重申,要“努力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孔祥瑞精神恰恰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的巨大推动力。我们要弘扬孔祥瑞精神,就是要弘扬他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弘扬他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弘扬他勤奋钻研、不断进取的创造精神;弘扬他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把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奉献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生舞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功立业。

数学奇才——华罗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