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像他们那样——成长·学习·创新
7206200000014

第14章 事业坎坷,在挫折中成长(5)

1988年,做了8年老师的荣海下海,在一间60平方米都不到的废旧车库里办起了西安海星计算机控制与接口技术研究所。两年后,公司的收入达到了400万,纯利有100多万元。然而让荣海万万想不到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公司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似的分裂,几乎使他遭致灭顶的打击。

荣海永远都记得1990年那个寒冷的冬天。那天他刚风尘仆仆地从深圳出差回来,与他一起创业的三个副手——他的学生、同学、朋友,却要和他分财产,他们理直气壮的缘由就是因为荣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海星是大家的,人人都有份。”在利益面前,那么多年的感情全没有了!虽然海星创立时,这三个人没有投资一分钱,只有荣海投入了3万元,但君子一言,荣海还是忍着心痛,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毫不手软地拿走了所有的钱,把能变卖的东西全都变卖瓜分了。

人散了,海星也只剩下一块牌子和一些没有人要的旧机器。与荣海同为公司核心层四人团队中的那三个人把大部分客户带走了,20名普通员工也被带走一半。最可气的是,先走的两个副手后来还埋怨后走的那个:“你要是早和我们一起走,我们就能把客户全部带走,荣海肯定早就完蛋了!”钱都全部分给他们了,他们还要这样赶尽杀绝,荣海愤怒了,于是他开始检讨起自己的管理方式。

他听说过一个故事,有个善良的国王,经常把钱送给穷人,最后他只有五个铜板了,一贫如洗的他被人赶下了王位。带着五个铜板流亡的他在路上看见一个在乞讨的老婆婆,他想,自己怎么也比老婆婆强,于是就把所有的铜板都给了老婆婆。老婆婆突然拿出一个钱袋子给他,说:“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都会有五个铜板的,不过你要牢牢记着,一个人只有善良是不够的,还要有聪明才行。”荣海终于明白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不能仅仅靠情感来维系,更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那时已是快过年了,荣海宴请了那批自愿留下来和他继续奋斗的员工,他满脸是泪地对着他们发誓: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一定能闯出一片天地来!

在这场大震荡的5个月之后,康柏公司代表到西安来委托一家国营计算机公司开拓西北市场,但这家公司却一直决定不下来,康柏代表只好遗憾地离开。荣海得到这个信息后,马上登上飞机,追到深圳去找康柏代表。因为对海星没有信心,康柏代表把代理条件定得很苛刻,想让荣海知难而退:一、只允许海星做地区性代理:二、拿货的价位比其他代理商高三个点,全年完成1400万美元销售额后,才返还那三个点;三、首次现款吃进110万美元的货。

110万美元对于刚被“洗劫”过的荣海来说简直难于登天,但他却眉头不皱地接下了挑战,回西安后又壮志激昂地对员工宣布,海星现在是康柏西北地区的唯一总代理了,公司马上要在兰州、武汉设立办事处……员工们都被激励起了一腔豪情。荣海在一番努力之下,寻求到了银行的合作,开始了代理康柏微机的起步,在6个月的时间里,他做出了1300万美元的销售额,公司盈利800万人民币。海星开始崛起,并很快开始了高速发展。

现在,荣海领导的海星集团,拥有固定资产逾10亿元,员工1300余名,海内外直属子公司18家,二级子公司40家。产业横跨计算机、饮品、连锁超市、房地产、高效种植等行业,被誉为“西部奇迹”。2000年,他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50富豪第17位。其个人资产为170亿美元。

成功后的荣海仍然记得1990年那个寒冷的冬天,但这是一种胜利者骄傲的记得。在遭受这样的重创后,他怎么还能挺住,并重新屹立起来?荣海说:“在绝望的时候如果死掉的话不算伟大,在绝望的时候活下来那才是伟大当中的伟大。”

在困难中依然坚守信念——松下幸之助

1894年出生的松下幸之助是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他的企业从一个3人的小作坊起步,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拼搏,发展成为拥有职工2.5万人的跨国集团。在几次大的经济危机冲击下,许多企业倒闭了,而他的企业却稳稳地站住了脚跟。通过本文,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松下幸之助本人创业的经历,同时也可以看到日本现代工业发展的轨迹。

自主创业,出师不利

1894年11月27日,松下幸之助出生在日本和歌山县海草郡和佐村,排行老七,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松下幸之助四岁时,家境开始没落,生活困难,经常缺吃少穿。松下幸之助只读到小学4年级,就被迫辍学了,家里把他送到大阪市一家做火盆生意的店里当学徒(当时当学徒是一种最苦最累的工作,每天要打扫卫生、做饭、给老板抱孩子,什么活都得干,而且没有工资,只管吃饭)。后来他又到一家卖自行车的店里打小工,他勤奋好学,老师傅都喜欢他。1910年,不到17岁的松下幸之助进入大阪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当了一名安装室内电线的练习工,由于他勤奋好学、工作积极、技术好,所以很快被提升为检查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欧洲大陆成为战场,物资奇缺,日本的产品就成了抢手货,不管什么都能卖得出去。这就大大地刺激了日本工业的迅速发展,日本国内工商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松下幸之助也产生了独自创办企业的念头。于是,松下幸之助毅然辞职了。可是他没有钱,自己的全部积蓄,加上刚领到的退职金,也才只有200日元。他的两位老同事森田延次郎和林伊三郎是他的支持者,加上他的妻子和内弟井植岁男,一共只有5个人。没有厂房,他们在院子里搭起了一个棚子,就这样办起了家庭作坊式的工厂,生产松下幸之助设计的改良电灯插座。当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生产出一部分样品后,却又推销不出去。他们拿着样品,走遍了大阪的大街小巷,几乎问遍每一家销售电灯的商店,一天最多也才能卖出10只,10天下来,总共只卖了100来只,收入才10日元。这就是他们奋斗了4个月的结果。出师不利,由于资金缺乏,连工资都开不出来,两位伙伴只好自谋生路去了,松下幸之助夫妇和内弟三个人仍苦苦地支撑着。那段时间真是非常艰难。从1917年4月到1918年8月止,松下幸之助十几次将他夫人的衣服、首饰等物送进当铺抵押借钱,用以维持生活。

绝处逢生

然而,就在他几乎绝望之际,曾经是合作者之一的森田延次郎给他带来了生机:有一家北川电器制造厂对他的产品使用的材料感兴趣,看过样品之后,要订购1000只电扇底座,并且不需要任何金属配件。这对松下幸之助来说,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们又有了希望。夫妇俩和内弟一起投入紧张的生产,大约10天工夫,完成了全部订货。不久,松下幸之助收到货款,扣除成本,获毛利180日元,基本收回了当初开业时的投资。第二年年初,他又接到2000个底座的订单。松下幸之助意识到必须扩大规模,小小的家庭作坊已经显得地方太小了,于是决定搬迁到大开町(街),租赁一座新建的两层楼房,楼上住家,楼下当工厂。从此,松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松下电器制作所诞生了。一年多的经历使松下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要想做成任何事情,总会遇到许多困难的,在困难面前许多人会选择放弃,这样就永远失去了成功的机会。其实,机会与困难是同在的,克服了困难,成功的机会就出现了。另外,他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新产品必须站在广大消费者的角度考虑。他原先设计的插座,就是仅考虑到安装上的方便,与广大消费者并没有多大关系,所以就不好销售。

松下幸之助是个善于研究、善于发明、善于改进的人,他紧紧抓住“研制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这一环节,以电灯为中心,不断地发明出一些相关的新产品。但从市场销售来看,主要产品仍是电灯改良插头和双灯用插头,这两种产品质量优良,价格低廉,其他厂家无法与之相比,因此需求量年年上升,市场渐渐扩大到东京、大阪、名古屋、九州乃至日本全国。这时,松下幸之助手下雇员已有50个人,每月营业收入达到1.5万日元。但在当时日本国内的电器产品生产厂家中,他仍然属于“小人物”。松下幸之助知道,要想赶超同行,只有一个办法:研制新产品,开拓新市场。那时候,自行车已成为日常交通工具,而城市的市政设施还比较落后,道路不好,路灯不明,人们夜间骑车面临着照明的问题。虽然用干电池的车灯已经问世,但由于电池使用时间太短(仅3小时),几乎没有实用价值。人们甚至用煤油灯挂在车头,夜间骑车极为不便。

松下幸之助认为只要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便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延长电池寿命的问题很难解决。一次他去拜访生产电池的朝日公司总经理松本时,松本告诉他,如果能将这种车灯的小灯泡重新设计,使这种小灯泡的耗电量减少而亮度不减,问题不就解决了么?松下受到很大启发,他很快就研制成功了新的车用小灯泡,半年后终于制造出一种炮弹形的电池车灯。这种车灯使用3节干电池,使用时间可达到40个小时,其设计巧妙,价廉物美,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人们欢迎。这时,有一个叫山本武信的商人找上门来,这人极有商业头脑,在大阪商界颇有声誉。他向松下幸之助提出由他担任大阪地区总代理商,保证1个月售出1万只炮弹形车灯,3年代销36万只。如果销售不出去,山本商店愿承担一切损失。更令幸之助大为吃惊的是,山本武信答应将3年的货款一次性付给松下电器制造厂。松下电器从此发展迅速。

松下电器之所以能够把企业做大做强,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不断地把新产品推向市场。松下电器相继生产出电熨斗、电炉、电热器、真空管收音机等新产品。他以“高于他人的质量,低于他人的成本,优于他人的服务”为宗旨,在日本国内占据了越来越广大的市场。他的工厂多次扩建,并先后兼并了一些企业,到20世纪60年代,松下电器公司一跃而成为日本电器制造业的霸主,并且成了世界着名的家电制造商。

创建企业文化 关注员工生活

既然松下幸之助的目标是谋求民众的幸福,那么首先他自己公司的职员就不能例外。松下公司在物质方面给职工以优厚的待遇,在日本率先采取五天工作制,实行男女工资平等,工人到35岁就能得到一套自己的住宅。松下采取的这些措施,使职工真正感到了幸福。他还极为重视培养人才,把培养人才当成企业的社会责任,制定出许多培育人才的措施。松下幸之助曾说:“松下公司是培育人才的公司,兼做电器生意。”松下幸之助尊重职工,处处考虑职工利益,他使职工在工作中感到愉快和安定,他与职工同甘共苦。

曾有这样一段佳话:1930年初,世界经济不景气,日本经济大萧条,不少工厂都陷入经营困境,很多企业都关门倒闭了。松下公司也受到极大的冲击,销售额锐减,商品积压如山,资金周转不灵,管理人员提出“裁减员工,缩小业务规模”。然而,松下幸之助考虑到广大员工的利益,毅然决定采取与其他厂家完全不同的做法——“工人一个不减,生产实行半日制,工资按全天支付”。同时,他要求全体员工利用闲暇时间去推销库存商品。当时绝大多数厂家都裁员,降低工资,减产自保,失业现象严重,生活毫无保障。松下公司的这一做法获得了全体员工的一致拥护,大家千方百计地推销商品,只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把积压商品推销一空,使松下公司顺利渡过难关。

在松下的经营史上,曾有几次危机,但松下幸之助在困难中依然坚守信念,不忘为民众谋求幸福的经营思想,使公司的凝聚力和抵御困难的能力大大增强,每次危机都在全体员工的奋力拼搏、共同努力下安全度过,松下幸之助也赢得了人们的一致称赞。

由于以上种种因素,松下电器公司在几十年间,从小到大,经历很多波折,终于成了世界级的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