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回族金石录
72074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回族在我国56个民族中人居第三位,地域分布仅次于汉族,经济文化也比较发达。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员,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回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对丰富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宝库,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回族人民在开发祖国边疆的事业中,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中,也都发挥过重大的作用。

广泛搜集并整理回族的历史资料,对全面深入地研究回族历史,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调动回族人民投身祖国“四化”大业的积极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大量回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整理出版,对增进我国与世界伊斯兰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友谊和了解,实行对外开放,促进我国与上述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有积极作用。

从学术上看,开展对回族古籍资料的收集、整理、出版和研究,对了解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了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演变,正确理解民族和宗教的关系,特别是伊斯兰教和我国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关系,探索中国伊斯兰文化的特点,撰写中国回族史、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思想史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等,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中国回族历史上的文字资料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加之在清代历次回民大起义中散失又比较严重,从而给研究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困难。为了抢救和保存回族历史资料,宁夏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系统地搜集有关回族历史的中文、阿拉伯文、波斯文以及其他各种文本的资料和碑资料,其内容包括回族历史典籍、人物传记、家系谱牒、文物碑刻、有代表性的伊斯兰教研究资料、门宦教派资料以及近现代回族报刊等等。所收资料的年限,上起唐宋时期,下至1949年建国前。对这些资料,我们将进行统一编目、鉴定,然后择其精华,分别做校勘、标点、汇编、注释等工作,组织出版一套《中国回族古籍丛书》。

中国回族古籍的内容非常丰富,但限于我们的力量和水平,只能一步一步地分阶段进行整理和出版。

在为这套丛书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甘肃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西北民族学院图书馆、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兰州大学图书馆、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资料室、宁夏图书馆、宁夏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许多关心和从事回族及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工作的同志,包括我区许多党政领导同志,也对这项工作提供了不少宝贵意见和实际帮助;特别是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人民出版社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对这套丛书的编选、整理和出版发行提供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支援。在此,我们向上述单位和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宁夏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

王正伟

200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