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肠胃疾病知识问答
7209800000003

第3章

16.菌痢主要有哪些传播途径?

痢疾是病从口入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1)食物型传播。

近年来,食物型暴发较以往多见。痢疾杆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在葡萄、黄瓜、凉粉、西红柿等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均可引起菌痢发生。带菌的厨师和用痢疾杆菌污染的食品做凉拌冷食等,常可引起菌痢暴发。

(2)水型传播。

痢疾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病人与带菌者的粪便处理不当,水源保护不好,被粪便污染的天然水、井水、自来水未经消毒便饮用,常是引起菌痢暴发的根源。

(3)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

主要通过污染的手而传播,这种生活接触是非流行季节中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如桌椅、玩具、门把、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被痢疾杆菌污染;若用手接触上述污染品后,即可带菌;如果马上去抓食品,或小孩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就会把细菌送入口中而致病。

(4)苍蝇传播。

苍蝇有粪、食兼食的习性,极易造成食物污染。在不少地区观察到,痢疾的流行期与苍蝇消长期一致。

17.怎样预防菌痢?

预防本病的发生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着手。

(1)控制传染源。

设立肠道门诊、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彻底治疗是控制菌痢的重要措施。待病人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或大便正常一周后解除隔离。对饮食业、幼托机构及自来水厂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若发现轻型病人或带菌者,必须彻底治疗,并调换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

它是预防菌痢的主导措施。应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垃圾,搞好“三管二灭”(即加强粪便、饮水和食品管理,消灭苍蝇、蟑螂)。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特别要把住“病从口入”关,做到四不吃:不吃生冷蔬菜、饮食,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吃未经处理的剩饭剩菜。要勤剪指甲,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3)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加营养,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在夏秋季节,可因地制宜采用大蒜、黄连、马齿苋、地锦草等给接触菌痢者口服,可起到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为提高人体免疫力,国内试用口服痢疾减毒活菌苗,服用后能刺激肠黏膜产生分泌型IgA,其特异性保护作用可维持6~12个月,可保护人体免受痢疾杆菌的攻击。也有人口服福氏菌2a型的减毒株,能在人类肠道中繁殖并能置换其他型的痢疾杆菌,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18.急性菌痢有哪些类型?

(1)普通型。即常见的典型病例,起病急骤,发热达39℃或更高,有中度毒血症表现。每日大便次数10~30次,粪便带黏液及脓血,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一般病程10~14天。

(2)轻型。不发热或微热,也无其他中毒症状,只有轻度腹泻。每日大便次数在10次以下,粪便内有小量脓血,或只有黏液并无脓血。一般病程3~6天。

(3)重型。起病急,高热,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及肠道症状。每日大便次数可多至30次以上,脓血便,恶心,呕吐,剧烈腹痛,腹部压痛,里急后重明显。病情进展快,失水显著,四肢发冷,极度衰竭,易发生休克。

(4)中毒型。此型多见于2~7岁的儿童。发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肠道炎症反应极轻。大多数病儿有高热,肛温常在39.5℃以上,有时可达41℃或更高。但当休克症状严重时,腋表体温往往不升,直至循环衰竭纠正后才出现高热。病儿大多数因症状严重,及时住院。少数病例开始为普通型急性痢疾,1~2天内才转为中毒型。在神志方面,轻症病例有明显的嗜睡、谵语或烦躁不安;病重者往往发生惊厥,惊厥次数频繁或持续时间较长者,常易导致昏迷。昏迷症状出现较早或程度较深,均为病情严重的表现。

19.急性菌痢怎样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于高热、腹痛、失水者,给予退热、止痉、口服含盐米汤或给予口服补液盐。呕吐者需静脉补液,每日1500~3000毫升。小儿用量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50~200毫升计算,以5%葡萄糖盐水为主。中毒症状严重时可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毫克加入液体中静滴,或口服强的松10~20毫克,以减轻中毒症状。

(2)病原治疗方法。

由于耐药菌株增加,最好应用至少两种抗菌药物,可酌情选用下列各种药物:

①磺胺类:复方新诺明,主要成分为磺胺甲基异恶唑和甲氧苄胺嘧啶,每日1~2次,首次加倍,儿童用量按每日每千克体重50毫克计算,连用5~7日。

②喹诺酮类:为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菌DNA旋转酶,阻止DNA合成,有杀菌效果,此外组织渗透性强,少有耐药性产生。主要包括吡哌酸、氟哌酸、氟啶酸等。

③抗生素:

可适当选用庆大霉素,每日2次,小儿用量按每日每千克体重3000~5000国际单位计算,肌注或静滴,疗程均为5~7日。还可选用丁胺卡那霉素、磷霉素及头孢菌素类等。

④利福平:

对痢疾杆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

(3)中医中药治疗方法。

①辨证施治:表未解里热已盛者应表里双解,用葛根黄连汤加减;湿重于热者应利湿清热,用胃苓汤加减;热重于湿者应清热利湿,用白头翁汤加减;湿热互滞者用芍药汤加减。

②黄连素0.4克,每日3次,儿童用量按每日每千克体重30毫克计算,连用5~7日。生大蒜口服。

③亦可选用马齿苋、地榆、苦参、地锦草等单方草药煎汤口服,早晚各一次。

(4)针刺:取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或止痢穴(左下腹相当于麦氏压痛点部位),配止泻、曲地、阳陵泉等强刺激,不留针。

20.怎样护理急性菌痢病人?

(1)病人应给予胃肠道隔离,直至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为止。

(2)应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3)饮食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食品为宜;忌食多渣、多油或有刺激性的食物,瓜果、雪糕等生冷之物也暂勿食用,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加重胃肠功能紊乱。恢复期可按具体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及手触摸可疑污染物品后,一定要用肥皂、流水将手洗干净。

(5)有失水现象者,可给予口服补液药。如有呕吐等而不能由口摄入时,则可给予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注射量视失水情况而定,以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6)有酸中毒者,酌情给予碱性液体。

(7)注意腹部保暖,禁行冷水浴,对痉挛性腹痛可给予阿托品及腹部热敷。

(8)痢疾病人应忌用显著抑制肠蠕动的药物,比如阿托品、颠茄合剂、杜冷丁、可待因、樟脑酊、复方苯乙哌啶和盐酸氯苯哌啶酰胺等。

21.中毒性菌痢怎样治疗?

(1)抗感染。

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联合用药,静脉给药,待病情好转后改口服。具体抗菌药物同急性菌痢。

(2)控制高热与惊厥。

①退热可用物理降温,加1%温盐水1000毫升流动灌肠,或酌加退热剂。

②躁动不安或反复惊厥者,采用冬眠疗法,氯丙嗪和异丙嗪用量按每千克体重1~2毫升计算,肌注,2~4小时可重复一次,共2~3次。必要时加苯巴比妥钠盐,按每千克体重5毫克肌注,或用水合氯醛,用量按每次每千克体重40~60毫克计算,灌肠,或用安定,用量按每次每千克体重0.3毫克计算,肌注或缓慢静推。

(3)循环衰竭的治疗。

基本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主要有:

①扩充有效血容量;

②纠正酸中毒;

③强心治疗;

④解除血管痉挛;

⑤维持酸碱平衡;

⑥应用糖皮质激素。

(4)防治脑水肿与呼吸衰竭。

①东莨菪碱或山莨菪碱的应用,既改善微循环,又有镇静作用。

②脱水剂: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用量按每次每千克体重1.0毫克计算,4~6小时一次,可与50%葡萄糖交替使用。

③地塞米松:用量按每次每千克体重0.5~1.0毫克计算,加入莫菲滴管中静滴,必要时4~6小时重复一次。

④吸氧,每分钟1~2立升,慎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必要时气管内插管与气管切开,用人工呼吸器。

(5)中药。生脉散或枳实注射液,静脉或肌肉使用,以升高血压,改善微循环,抗休克。

22.慢性菌痢怎样治疗?

病程超过两个月的菌痢称为慢性菌痢,主要病因是体质弱、营养低下,有佝偻病、寄生虫病及贫血等合并症,或因婴幼儿发病时症状不典型而延误病情所致。治疗慢性菌痢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寻找诱因,对症处置。

避免过度劳累,勿使腹部受凉,勿食生冷饮食。体质虚弱者应及时使用免疫增强剂。当出现肠道菌群失衡时,切忌滥用抗菌药物,立即停止耐药抗菌药物使用,改用酶生或乳酸杆菌,以利肠道厌氧菌生长。加用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叶酸等,或者口服左旋咪唑,或肌注转移因子等免疫调节剂,以加强疗效。

(2)对于肠道粘膜病变经久未愈者,同时采用保留灌肠疗法,可用1∶5000呋喃西林液150毫升,或加氢化可地松100毫克,或5%~10%大蒜溶液150毫升加强地松20毫克及0.25%普鲁卡因10毫升,保留灌肠,每晚一次,10~14日为一疗程。

23.民间有哪些治疗痢疾的单方验方?

民间治疗痢疾的单方验方很多,现摘录其中一部分,以供患者参考使用。

(1)马齿苋。100~150克,加水煎服,每日两次;或鲜马齿苋捣汁半杯,加蜂蜜两匙,隔水炖,空腹分两次服,治疗湿热痢和寒湿痢。

(2)凤尾草。30~40克,加水250毫升,煎至100毫升左右,再加白糖或冰糖5~10克,分3次口服,治疗湿热痢和寒湿痢。

(3)蔓荆叶。取鲜叶250克,加水800毫升,煎一个半小时,滤出药液,浓缩至150毫升,分3次,一日内服完,治疗湿热痢和寒湿痢。

(4)柞树叶。取鲜叶室内风干,用500克切碎置入铝锅或砂锅(禁用铁锅)内,加水浸泡,煎至1500毫升左右,滤出药液,内服每次100毫升,每日3次;或用100毫升加少量水稀释后,作保留灌肠,每晚睡前1次,治疗湿热痢和寒湿痢。

(5)辣蓼叶。用干叶100~150克,水煎,4~6小时服1次,每日总量为200~300克,鲜叶加倍,服至症状消失时,再服1剂,治疗湿热痢和寒湿痢。

(6)柿子。取柿子洗净切片晒干,炒黄研末,每次5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可治急性菌痢。

(7)鹿衔草。干叶200~250克,加水1000~2000毫升,文火煮沸30分钟,滤出药液,分6次服完,每日3次,10~15天为1个疗程,连服1~2个疗程,可治休息痢。

(8)扁豆花。取扁豆花60克炒焦,水煎两碗,连服2次,第二日再服1次,有健脾利湿、涩肠止泻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痢疾初起。

(9)干姜。取干姜,切如大豆大,每次服6~7粒,米汤送服,每日4次,可用于治疗寒湿痢。

(10)青辣椒籽。取辣味重的青辣椒籽300克,晒干研末,成人每日3次,每次9克,有温中散寒、收敛止泻之功,可用于治疗久痢脱肛。

(11)石榴皮茶。取石榴皮15克,洗净切片,加水煎服,每日代茶频饮,可用于治疗休息痢。

(12)地锦草合剂。地锦草250克,加水1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滤出药液,药渣中再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合并上述两液,浓缩为1000毫升,冷却后加入复方樟脑酊20毫升,每日3次,每次100毫升,治疗湿热痢和寒湿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