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一个画家,想要画一幅耶稣的画像,于是在全世界许以重金,希望找一个庄严、圣洁,貌似耶稣的人当模特儿,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完成画作。
数年后,有人说,虽然耶稣的画像如此圣洁,如果能再画一幅魔鬼的画像来对照比较,更能强烈地对比善恶。画家于是又再四处寻找一个面貌丑陋的坏人。后来听说在某监狱里有一个暴徒,杀盗淫妄,无恶不作,面目狰狞,好似魔鬼。画家经与狱方协商,获准让这个犯人当作模特儿。在作画的过程中,画家觉得此人似乎十分面善,相谈之下得知,原来当年画耶稣像的模特儿正是此人。因为当时获得一笔优渥的奖金,从此生活糜烂,挥霍无度,狂放任性,终致锒铛入狱。画家听后,除了替囚犯感到惋惜以外,也深深地慨叹:原来圣者与魔鬼都是人所扮演的啊!
在佛教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舍利弗尊者见过一位久未谋面的朋友,发现老友面现凶相,惊问何故?朋友说,最近正在雕刻一尊罗刹鬼面。舍利弗告之:因雕刻魔鬼,长期观想罗刹狰狞面孔,因此现出丑陋之相;若能改雕佛像,心中充满慈悲祥和,自能令人身心庄严,岂不更好?朋友闻后,果真改雕佛像。数年后,心地一改、面相一变,而成慈悲之相,人皆乐于亲近。
所谓“诚于衷,形于外”,一切都是唯识所变、唯心所现。《大乘起信论》的“一心开二门”:“心真如门”即佛性,“心生灭门”即凡夫也。
是佛还是凡夫,都存于一心;心中有天堂的圣者,心中也有地狱的魔鬼。我们每天在天堂地狱中不知来回多少次?在魔鬼、圣者中也不知升沉凡几?我们的心中具足十法界;在十法界中,人是升沉的枢纽,因为人之上有佛、菩萨、缘觉、声闻;人之下有地狱、饿鬼、畜生。
我们立身世间,能以佛心待人,则世界也会跟着我们转成佛界;我们若以魔鬼的心处世,世间也会成为魔界。佛、魔存乎一心,你要做佛,还是做魔呢?可不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