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盛世中国:两宋
7211700000012

第12章 北宋政治管理的出色(5)

范仲淹曾在湖北岳阳写下流传古今的《岳阳楼记》,其中有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正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范仲淹所主持的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了,但是却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可以参照的经验。

§§§第六节 包龙图坐镇开封府

北宋以后,人们称清官为“包青天”再世,包青天是百姓中口口流传的清官的代表。有关包拯的小说戏剧大多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在史书上皆无所考。但是这却为包拯赢得很高的声誉,将其说成能夜审阴间冤魂、日审阳间冤狱,乃是天庭的魁星转世。当然,这跟历史的真实不尽相符,但我们从史籍中依旧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包拯的形象。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包拯年幼即勤于学习,成年后,以孝道闻名于乡里。天圣四年(1026),赶赴汴京应试,次年高中甲科进士,出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今江西永修)。因父母年事已高,他请求在故乡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但是又由于父母不愿随行而立即辞官,隐居乡里,奉养双亲。

父母故去后,包拯在景祐四年(1037)赴京听选。当时他写有一首诗咏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幹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表明了自己从政、为人的志向与原则。不久,包拯任职天长县知县,就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案子。有一农民来到县衙,状告自家的耕牛不知被谁割掉了舌头,请求官府捉拿罪犯。他深知耕牛对百姓的重要,割去牛的舌头并无财利可图,便到下面查访而得知这乃是一桩邻里间的陷害案。因为被割去了舌头的耕牛是难以活命的,同时依据宋代法条:百姓私自宰杀耕牛是违法的,于是有意判定状告之人回家之后将耕牛宰杀后卖掉,只有这种处置办法才能引出幕后真正的凶犯。果然像包拯所料定的一样,不久那个割去牛舌头之人前来状告牛主私自宰杀耕牛,欲加其罪。所以包拯严厉地责问道:“你为什么要将人家的耕牛割去舌头后,还要诬告人家呢?”那罪犯一听,头脑顿时陷入慌乱,以为事情败露,只得服法认罪,疑案就此侦破。这说明包拯断案执法明敏正直。

大概是巧断牛舌一案,使得包拯断案如神的名声不胫而走,并为以后的小说戏剧所附会夸大。其后包拯被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这里乃是天下名砚——端砚的出产地。端砚作为朝廷的贡品,又是文人士大夫寻觅的珍品,其采石制作是极其艰苦的事情。但是当地地方官员却为升官发财,总以进贡为名,有恃无恐地大肆向百姓搜刮端砚,好带回京城贿赂权贵。他在任职期间,时刻将为官为人的准则铭记:“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幹终成栋,精钢不作钩。”并且下令端砚只制作进贡的数量,不得多作一方,违法者要严惩。他离任之时也未带走一方端砚,其清正廉洁为朝野传为美谈。

庆历三年(1043),入京城担任殿中丞,又迁任监察御史。庆历六年,他奉命出使契丹,圆满地完成了使命。归来后,迁三司户部判官,先后出为京东、山西、河北转运使。庆历八年,入为三司户部副使,上《天章阁对策》等奏疏。皇祐二年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包拯在任监察御史及知谏院时,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为整肃纲纪,惩处贪官污吏。他弹劾贩卖私盐以牟取暴力的淮南转运按察使张可久、役使兵士为自己织造1600余匹的驼毛缎子的汾州(今山西汾阳)知州任悻及监守自盗的仁宗亲信太监阎士良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弹劾王逵。

王逵本是一个地方小官吏,因结交了上层官员而曾数任转运使,巧立名目盘剥百姓钱财。激起民变后,又派兵捕捉,私自滥用酷刑,惨遭其杀害的百姓不计其数,因此民愤极大。但王逵和宰相陈执中、贾昌朝关系密切,又得到仁宗的青睐,故而有恃无恐。为此。包拯连续七次上章弹劾,甚至不惜与皇帝当堂争辩,谴责王逵:“累任皆惨虐不法,降黜差遣,纵该赫宥,不可复任原职,乞追还敕命”。最后一次更直接指责皇帝,“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其言激切刚直,朝野震动,舆论汹汹,朝廷最终罢免了王逵。

此外,包拯还弹劾过宰相宋庠、舒王元偁称的女婿郭承祐等人。任御史中丞时,包拯又先后弹劾利用职权贱买富民邸舍的张方平以及“在蜀燕饮过度”的宋祁,使得朝廷罢免二人的三司使之职。由于包拯敢于弹劾权弁,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包弹”的谚语,世人凡见官吏“有玷缺者,必曰:‘有包弹矣。’‘包弹’之语遂布天下”。

最能说明包拯做事“立朝刚毅”的事件就是弹劾张尧佐。皇祐二年(1050)包拯入知谏院,当时张尧佐依靠是仁宗宠妃张贵妃的伯父,担任着三司使。这是掌管全国财政的要职,其地位仅次于东西二府的宰执们,往往作为执政的后备人选。张尧佐没有做好事的才能,包拯因此弹劾他“是非颠倒,职责都忘,却洋洋自得,不知羞耻”。

仁宗看到包拯和其他台谏官员纷纷上疏,指责张尧佐,只好打消让张尧佐升任二府的念头,并且罢免了他三司使的职务。但为了安慰爱妃及其伯父张尧佐,仁宗任命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同群牧置使。包拯闻知立即上奏张尧佐乃是“清朝之污秽,白昼之鬼魅”,抨击仁宗“失道败德”,要求收回任命,但是仁宗就是置之不理。当朝会之日,御史中丞王举正和包拯、唐介等台谏官留下,直言面谏仁宗。这是动用了宋代台谏向君主集体谏诤的特殊手段。但仁宗大怒,下令今后台谏上殿须先报中书取旨,这是他自废黜郭皇后以来再次动用君权与台谏对着干。

后来仁宗迫于舆论压力,只得向台谏做出让步,免去张尧佐的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而保留其它两使。过了一段时间,张贵妃又吹起枕头风,仁宗见到舆论已平息,便重新任命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包拯得知此事,不顾仁宗先前警告,不依不饶,领头与其他谏官上奏再论。为了说服仁宗,包拯几乎天天上殿争辩。有一天张贵妃还想为大伯说情,仁宗呵斥道:“今日包拯上殿争辩,唾沫星子都飞溅到朕的脸上了。你只顾要宣徽南院使、宣徽南院使,就不知道包拯他是谏官吗?”由于包拯的有力抗争,仁宗只得收回成命,并且保证今后张尧佐再有升迁,必须听取台谏的奏疏。

对于有才干有政绩者,包拯则能大加褒扬,秉公推荐,如杨纮、王鼎、王绰三人皆为范仲淹提拔的人才,曾分别担任江南东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和转运判官,因任内严惩贪赃枉法的官吏而有“江东三虎”之称。后来受守旧权臣的忌恶,被降为知州,不得再任转运使等监司官。包拯虽然是守旧派人物王拱辰推荐为御史的,却不为政派所囿,极力主张复用三人,终于使杨纮、王鼎、王绰三人先后又被启用为荆湖南路转运使、河北路提点刑狱、江西路提点刑狱。

包拯在经过庆历新政之后,也提过一些改革建议。如主张严格选拔官吏,裁汰冗员,对凡是年满70周岁的官员应强令致仕,以解决冗官问题。他还主张停止灾荒年招募士兵,拣斥老弱,以解决冗兵问题,同时应该选练精兵强将,训练义勇,以充实边备,防御契丹、西夏。他向仁宗建议:“不必分文武之异,限高卑之差,在其人如何耳。必当考以应敌制胜之略,询以安边御众之宜”,然后擢而用之。他向仁宗条陈七事,建言应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又奏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因其所说恳切,且合情合理,切中时弊,故多为朝廷所采纳。包拯还特意上奏《进魏郑公三疏札子》,希望仁宗能以唐太宗善纳魏徵之谏的故事为龟鉴。任地方官时,包拯也善于体察民情,兴利除弊,因此颇有政绩。任京东转运使时,他曾巡查各地访问贫困冶铁户,并且依据实情申报转运司,豁免了这些户所欠的官铁,同时又鼓励有能力者开炉冶铁,发展生产。

皇祐四年,包拯除龙图阁直学士(后世因此称其为包龙图)、河北都转运使,后徙瀛、扬、庐等州府。他执法严明、刚正不阿,在其出知故里庐州时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庐州乃是包拯的家乡,任知州时,自己的亲朋故旧以为可以得到他的庇护,因此经常干一些仗势欺人,欺行霸市,甚至扰乱官府的不法之事。包拯下定决心大义灭亲,以示警告。正逢有一自己的娘舅犯法,包拯却不以近亲为忌,照样在公堂之上依照法典处以笞刑。从此以后,那些仗势扰民的亲戚故旧皆是肃然守法,再不敢胡作非为。而且包拯还为子孙后代立下家训:“后世子孙担任朝廷命官,如有贪赃枉法的,不得放录到家谱之中,死后不得葬入家族墓地之中。凡是不遵从我的训诫,都不是我的子孙后代”。他将家训镌刻在石碑上,竖立在堂屋东壁,用以昭示后人。

嘉祐元年(1056),包拯以龙图阁侍制权知开封府。在任职的一年半时间里,把一个号称难治理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首先他惩治不法的权贵。包拯“立朝刚毅”, 凡是请托,不论是亲戚朋友,还是高官权贵,都一概拒绝。因此将开封府治理得令行禁止。也正是他执法严峻,不徇私情,使得在京城闻听包拯之名,达官显贵们个个胆战心惊,颇为忌惮,都开始收敛些。其次整顿吏风,改革诉讼制度。开封府旧制历来诉讼者不能直接到开封府大堂上投递诉状,须经过府吏之手上下周转,推脱扣压。由于诉讼之人不能面见长官,府吏们往往借此敲诈勒索,徇私舞弊,而有冤屈的人常因为送不起钱财而状告无们。包拯却改革此种制度,下令大开府衙正门,让状告之人可以径直到大堂之上,向他陈述是非曲直,自此“小吏们不敢欺瞒”,审理案件也更加公正合理。

再有是疏浚惠民河。惠民河也称蔡河,原自东京汴梁到通许,直达淮河。后来为了漕运方便,又自新郑引来闵水汇入,使之流量大增。每年夏秋时节惠民河常常涨水,大水时城门折断,损坏官府和百姓的居所房屋数万间,大片土地被水淹没,城中只有依靠小船往来联系,这危及到城中百姓的正常生活。包拯调查得知河水泛滥的原因是达官显贵们构筑亭台楼榭,侵占惠民河,使得河道淤塞不通,于是毅然下令,将所有修建的亭台、楼阁、花园、水榭一一拆毁,使河水得以通畅。有些权贵不满,手拿伪造的增加步数的土地文书与包拯争论,包拯通过实地测量、验证,揭露其是假的,并上奏朝廷,要求给予严惩。最后严办京城的无赖刁民。有一次,弄巷起火,几个无赖之徒却借机起哄闹事,聚众责问包拯,说:“救火是取甜水巷水,还是苦水巷水”。包拯当即把他们斩首,从此无赖刁民个个帖然畏服。开封府肃然而治,城中不论老叟、妇孺,还是满街跑的童稚,都亲切地称他为“包待制”。

包拯天性严峭,不苟言笑,人们就说若让包公笑犹如黄河变清那样难。京畿腹地更流传着“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宁遇阎罗,莫遇老包”的谚语,以阎罗王来比附包拯,形容其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嘉祐三年包拯升任权御史中丞,兼令京畿转运使、提点刑狱、考课院,在朝廷中被称为“真中丞”。次年又以枢密直学士权知三司使。嘉祐六年,升迁给事中,为三司使,随即又升任枢密副使。

嘉祐七年(公元1062)五月,包拯在枢密院办公时,突然得病,数日之后,逝世在开封的府邸,终年64岁。包拯以其政绩和品行深受世人爱戴,因此闻听到他的去世噩耗,朝廷上下震惊不已,开封全城百姓为其哀悼。据说当时汴京一带无论官吏百姓,无不悲痛万分,叹息之声,闻传数里。天下仕子莫不以包拯为楷模,当官就要头顶青天。朝廷为表彰包拯的贡献,特赐其谥号为孝肃。现在藏于河南开封博物馆的《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上面刻有183位开封府知府的姓名及上任年月,而包拯的名字却已经磨去。据说这是因为人们在观看碑记时,由于对包拯的敬仰而经常用手抚摸指点其名,竟将碑字磨去。

封建王朝中,一个清官确实可以惠及一方百姓,使得百姓的沉冤得以洗雪。而人们普遍希望能够在重压之下,得到清官的眷顾,于是,在南宋时期,就有大量的包公的齐东野语问世,在元代,当元曲盛行的时候,包公的形象更是被搬上了舞台,当小说《包公案》流行后,一个清官的形象渐渐地清晰,一个伟岸的身影屹立在历史的深处,虽然,后世多用夸张的手法来述说这位包青天的种种故事,但这些故事多少表达了人们追求平等,渴望公平的心愿。

§§§第七节 “金融沙皇”王安石变法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