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趣谈逻辑
7221400000018

第18章 “鬼倒路”之谜

——求同求异并用法

世界上第一个记录脚气病并且找出它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的,不是外国人,而是我国唐代的名医孙思邈。

孙思邈发现有钱人常得脚气病。病人身上发肿,肌肉疼痛,浑身无力。孙思邈想:“为什么穷人得的是夜盲症,富人得的是脚气病呢?这很可能与饮食有关系,不是多吃了些什么,就是缺少些什么。”

富人吃的是荤腥细粮,而穷人吃的是素食粗粮。脚气病或者是吃荤腥,或者是吃细粮引起的。他把粗粮与细粮两相比较,发现精米、白面虽然好吃,但是缺少了米糠、麸子,他想,富人得脚气病可能是缺少米糠、麸子而引起的吧。根据这个设想,他试用米糠、麸子来治脚气病,结果很灵验。后来,他又发现杏仁、吴茱萸等中药也有疗效。

孙思邈能发现脚气病的病因是与他发现夜盲症病因所得到的启发分不开的。穷人易得“夜盲症”。病人在白天还看得见东西,一到晚上就像麻雀一样成了睁眼瞎。孙思邈想:“为什么有钱人不得这种病呢?分明是穷人身上缺少点什么才引起的。”他猜想是穷人少吃荤的缘故。于是采用动物的肝脏来治病,结果证实了他的想法。现代医学告诉我们,肝脏里含有维生素A,而夜盲症患者身上缺的正是它。

孙思邈发现这两种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都运用了推理,而且推理的方法是同样的。以脚气病的发现为例,将其推理过程整理如下:

第一步,将患脚气病的所有富人加以比较,各人的性格、脾气、生活习惯等干差万别,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吃精米、白面。这里应用求同法,得出吃精米、白面是患脚气病的原因。

第二步,将不患脚气病的穷人加以比较,各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但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吃不上精米、白面,这里也应用求同法,得出不吃精米、白面(即吃粗粮)是不得脚气病的原因。

第三步,是将上面正、反两个场合的情况加以比较,应用差异法得出吃精米、白面是得脚气病的原因。

从上述推理过程来看,孙思邈不自觉地应用了求同求异并用法。

什么是求同求异并用法呢?它的内容是:如果在被研究的现象存在的几个场合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条件存在,而在被研究的现象不存在的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共同的条件存在,那么,这个条件与被研究的现象之间就有因果联系。

仍以发现脚气病病因的推理为例,列式如下:

正面场合张××患脚气病不吃粗粮

李××患脚气病不吃粗粮

王××患脚气病不吃粗粮

反面场合赵××不患脚气病吃粗粮

孙××不患脚气病吃粗粮

钱××不患脚气病吃粗粮

所以,患脚气病与不吃粗粮有因果联系。

脚气病因的发现,外国比中国晚了一千多年。1882年,从东京到新西兰的日本军舰“龙骁号”,在200多天的航行中,许多人患了脚气病,20多人死亡。过了两年,军舰“筑波号”走的是同一条航线,航行的时间虽然多了十几天,但只有14名脚气患者,无一人死亡。比较两次航行,别的情况大致相同,明显的不同是伙食改成近似西餐。由于利用了这一经验,脚气病对日本海军的威胁,大大减轻。但是脚气病因仍然是个谜。

有位在荷属东印度(今天的印度尼西亚)殖民军中服役的荷兰军医名叫克里斯琴·爱克曼,在1890年之后,有一天他发现医院养鸡场的鸡突然得了病。这些鸡的脚无力,不能行走,同人得脚气病的症状一样。他非常感兴趣,密切地注视鸡的变化,过一段时间,鸡的病又好了。原来他发现:起初,饲养员用精米喂鸡,鸡得病,后来,新来的饲养员认为,用给病人吃的精米喂鸡太可惜,于是改精米为糙米,这样一来,鸡的脚气病又好了。爱克曼亲自又做了试验,出现了同样的现象。

人得脚气病的原因是不是也这样呢?他对荷属东印度的100多个监狱作了统计,发现在给糙米吃的犯人中,每1万名中,脚气患者仅1人,而在吃精米的囚犯中,则有3900人之多。由此,他完全弄清了糙米同脚气的关系。

但是,为了找出糙米中的这种未知物,科学家仍然花费了很多时间。1910年和1911年,铃木梅太郎和卡西米尔·芬克分别发现了这种物质。芬克把它命名为维生素。后来,科学家们又发现了多种维生素。

荷兰军医爱克曼对脚气病的研究,应用了多种推理方法。对鸡的情况的观察和实验,用的是差异法推理。把鸡和人对照,则是类比推理的应用。对100多个监狱调查结果的分析,又用了与孙思邈相同的求同求异并用法推理。

求同求异并用法与求同法、求异法的相继应用是不同的。首先,应用求同法,不需要反面场合,而求同求异并用法有反面场合作对照;其次,应用差异法,其正面场合与反面场合只有一点不同,别的情况都完全相同,而求同求异并用法在别的情况方面不必完全相同。

求同求异并用法是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推理方法。达尔文曾经应用求同求异并用法发现,生物的生活环境的相同或不相同,是生物的形态构造的相似或不相似的原因。

你看,属于鱼类的鲨鱼,属于爬行类的鱼龙,属于哺乳类的海豚,这些分属于不同种类的游泳健将,都有适合于游泳的相同的体形,这是由于它们都生活在相同的环境——水中。

反之,都是属于哺乳类的狼、鲸、蝙蝠却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态各异,差别很大。狼长于奔跑,鲸会游水,蝙蝠善飞翔。

比较前后两组动物,前一组有了相同的生活环境,形态相似,后一组却不具相同的生活环境,形态迥异,因此,可推断动物生活环境的相同或不相同,是形态相似不相似的原因。

你听说过“鬼倒路”的故事吗?在迷信盛行的时代,它是人们夏夜纳凉的“热门”话题之一。

所谓“鬼倒路”,是指走夜路的人,经过一夜的奔波,突然发现转回到原地。信鬼神的人说,这是鬼使神差。

可是,下面这类故事用“鬼倒路”解释得通吗?在一望无垠的大沙漠之中,征途漫漫,旅行者白日跋涉,尽管是成群结队,一旦迷失方向,尽管不断地走啊走,结果发现又回到了原地。如此反复数次,终因跳不出这迂回的圈子而葬身于茫茫沙漠之中。

鲁迅说过:“科学能教人思路清楚,能教人道理明白。”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人们不仅能合理地解释这种兜圈子的现象,而且还能利用这种现象来为自己服务。

朋友,也许你没有夜行的经验,也没有体验过沙漠旅行,但你一定见到过儿童玩的带发条的小汽车——发条上紧之后,走不多远,它们就会往左或在往右偏,如果发条够长的话,它们还能返回原地。这就是兜圈子原理的简单应用。

为了解释兜圈子的现象,科学家根据一定的设想,安排了如下试验:地点是一广场远处有一大厦,叫来许多人,要他们蒙上双眼,各自正对大门走去,看谁能走进大厦。这应当说非难事。应试者都竭力使自己走得更直些。很遗憾,事与愿违,一个个大失所望。临近大门时,他们不是偏向左边,就是偏向右边。

粗略地观察他们的行进轨迹,可以发现,在他们走过一段距离之后,就呈现两条弧线,或是弯向左,或是弯向右。

调查一下向左偏的人,他们都习惯用右手;恰好相反,凡向右偏的人,则是清一色左撇子。统计结果表明,凡是习惯用右手的人,右手比左手要更发达有力,因此而影响到右脚比左脚更发达有力,右脚的跨步比起左脚来略微要大些。左撇子的情形正好相反,左脚的跨步要比右脚略大些。总之,人的双脚跨步不可能绝对相同。积跬步以至千里。左右两脚各跨一步的差距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脚所走过的路程之间的差距会愈来愈大。

在月黑风高之夜,在沙漠失途之时,在双目紧闭等种种特定场合,人们步行的轨迹不可能是平行的直线。在短距离内它会是两道弧线。随着弧线的延伸,就出现了两个大小相差无几的同心圆。

“鬼倒路”之谜正在于此。要是试验所在的广场够大的话,要是蒙目者无休止地走下去的话,可以料定他们一般会走回出发点的。不信,有兴趣者可以一试。

把兜圈子的原因解释为两脚跨步不同,这种解释最初是一种设想,也即假设。这种假设是根据已有的经验演绎出来的。人的两脚跨步肯定不会绝对相同。问题是两脚跨步的不同有没有规律可循。

“凡是向左偏的人其右脚跨步大”这是个经验命题,造成右脚跨步大的原因是什么呢?比较凡是往左偏的人,他们有许许多多不同特点,如不同的身材、习惯、性格、心理状态、情绪等等,但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就是都习惯用右手。由此可知,习惯用右手是右脚跨步大的原因。这是运用求同法推理得到的。

依照上例,可以推得“习惯用左手是左脚跨步大的原因”。

再将这两组事例加以对比,发现在第一组例子中(正面场合)人人都有用右手的特点,而在第二组例子中(反面场合),也有一个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恰好是没有第一组的那个共同特点。

以上两次求同加一次对比,构成一个完整的求同求异并用法推理。

在我们具体分析的这第二组事例中,虽然没有“习惯用右手”这个特点。但有一个共同的“习惯用左手”的共同特点。因此,根据求同求异并用法推理既可推得“习惯用右手是右脚跨步大的原因”,也可推得“习惯用左手是左脚跨步大的原因”。

求同求异并用法与求同法和差异法的相继运用是不同的。它比单纯运用求同法可靠程度高。

读者会问,既然人的两脚跨步不同,那为什么在正常情况下我们朝着一个目标,总能到达目的地呢?那正是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放开眼光,对准目标,随时修正前进方向,尽管两脚仍然存在差距。

设计儿童玩具小汽车,两边的车轮子有意做得不一般大。要小汽车沿顺时针方向前进,只要将右边的轮子做得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