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依鲁肃计,将荆州这个战略要地借给刘备后,一直不甘心,总是盘算着有朝一日再夺回来。后来镇守陆口的吕蒙生出一计,就是假装养病,麻痹关羽,乘对方没有准备时突然袭击。吕蒙要“养病”,就得找人替自己。可是找谁为好,却颇费思量。如果找一位名望高的,起不到麻痹关羽的效果,要是随便找一位平平之辈,又恐不能按计划达到目的。正在这时,陆逊主动请缨。陆逊年少丧父,跟随堂叔父庐江太守陆康生活。他自幼酷爱学习,熟读兵书,精通经典,又有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吕蒙经过与其长谈,认为陆逊足以担起重任,就向孙权推荐了陆逊,他说:“陆逊的见解很长远,其才略可以负此重任,看他行止和韬略,可以重用。”这时,陆逊只是一名校尉,“未有远名”,委以他如此重任,的确非同常举。但孙权凭着自己对陆逊多年的了解和吕蒙的推荐,大胆起用陆逊。陆逊依计行事,果然取得了成功。刘备丢了荆州,如五雷轰顶,便亲自率蜀国的军队来讨伐吴国。大兵压境,对吴国来说形势十分危急。孙权便把抗击刘备的主帅职务授给了陆逊。陆逊来到前线后,采取“以逸待劳,伺机反击”的战略,不管刘备那边怎样骂阵挑战,自己按兵不动。对此,吴军中许多有资历的将官很是不服气,有的讥笑陆逊书生气十足,有的说他胆小惧敌。特别是孙权的宗室孙桓,作为吴军前锋陷于蜀军围困之中,实指望陆逊派兵相救,可陆逊仍然按兵不动。对于这些,孙权没有丝毫疑虑,他对陆逊坚信不疑。陆逊终于瞄准战机,将刘备赶跑。
孙权重用陆逊,可以说是选准了人。陆逊在战时“胸中百万兵”,而平日也很能顾全大局,化解矛盾。他任右都督时,奉命去平叛扩军,与当时的会稽太守淳于式产生了矛盾。淳于式便写信告陆逊不从实际出发,滥使权力,搞得当地不得安宁。陆逊对此毫不计较,反倒称淳于式是个称职的地方官。他对孙权说,淳于式作为地方官,想的是爱惜百姓,发展生产,他不是为私而告我,难道能说这不是好官吏吗?这一见解和态度,深受孙权赞佩。
陆逊当了丞相以后,更是平等待人,公正而有度地处理各种事情。孙权到了晚年,年老昏愦,滥使权威,宫中结党营私的事也时有发生。陆逊敢于直言相谏,陈说利害,尽管有时惹得孙权不满,他也无所畏惧。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当时在孙权面前很得宠,他不满于自己的职务,便给陆逊写了一封长信,发表了一通用人观点。陆逊了解他的用意,就心平气和地阐述了自己的用人观点,他说:“比我强的人,我一定要敬重他想法给他升迁的机会;比我差的人,我则要想法扶持帮助他。现在你冒犯比你强的人,看不起不如你的人,这可不是为人立德的基础啊!”一番话,说得诸葛恪无言以对。
点评:
以诚相待,用人不疑,往往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对于一个英明的君王,往往是先仔细地了解一个人,认为他真正有才干以后,再毫不怀疑的对他委以重任。用才之道在于因其材以取之,审其材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
5.任人之道,重在不疑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于那些有才能的人,要以诚相待,给他以充分的信赖,这样,他才能更大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明末清初,郑成功为寻求一永固的抗清根据地,遂进兵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使台湾重回中国版图。台湾的抗清复明力量,一直是清廷欲消灭的重要目标。顺治年间,台湾成了尊奉大明的最后一个孤岛,成为反清志士心中的一面旗帜。清廷知道,这面旗帜不倒,民间反清复明之心永不会消绝,台湾便成了清廷的心腹之患。
康熙平定三藩后,便在福建沿海加强军事力量,准备对台湾用兵,以和硕亲王杰书统领军队,以重事权;任用姚启圣为福建总督。姚启圣不仅智略过人,而且明晓边情。就任闽督后,即以抚为主,大力招安郑氏官兵,以高官厚禄为饵,开诚布公,恪守诺言,受到郑军官兵的欢迎,归降者极多。原郑成功部将黄性震也受到姚启圣政策感召,主动入见,密陈方略,对招抚郑氏,收复台湾做出较大贡献。
康熙又大胆起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施琅是海上投诚人员,原为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部将。他熟悉海上情形,对郑氏内部情况也了如指掌,确实是对郑作战的难得的将领。
施琅对台的政策是:以剿为主,因剿寓抚,坚决主张以武力收复台湾。这与姚启圣的政策可谓相辅相成,但也因此引起施、姚二人对台作战方案的争执。
为解决总督、提督间的不和,康熙毅然授予施琅专征台湾的大权,命姚启圣负责军需供应,在将领的选拔安排上,均依施琅所奏,使之能指挥如意。
平定三藩之时,康熙常常不顾众议,坚持己见,指挥布置平叛战役,然而对攻取台湾的战斗布署则很少表态。他说:“自用兵以来,凡陆地关山险隘,相度形势以上为进,朕往往能悬揣而决。海上风涛不测,涉险可虞,是以朕不强之。”因自己不熟悉海战情形,便不遥控指挥,充分尊重统兵将领的意见,使将领的才能得以尽情发挥。这大概是由于他所尊奉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圣训所致吧。
台湾收复后,竟意外地出现了对台湾是弃还是守的问题。原来积极支持收复台湾的大学士李光地借口惟恐发生新的割据局面,提出:“重洋之险,守则必设重戍,设重戍而固业其子孙,一旦濒海有警,隐然有夜郎自大之势。”更为荒唐的是,他竟企图将台湾拱手奉送给荷兰,说:“乘国威远播,予其地与红毛,而今世守输贡,乃永逸长安之道。”李光地是福建人,因困于海寇骚扰,故主张统一,统一后又怕戍守台湾会增加福建人民负担,故有此前后矛盾的举动。
施琅亲至台湾,经过实地调查,上疏朝廷备述台湾的战略地位及放弃之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断言“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则永固边圉。”福建总督姚启圣,都察院右都御史赵土麟等也先后上疏,反对放弃台湾。
康熙同意施琅等人意见,但因放弃收取台湾问题事关重大,所以,广征群臣意见。他问李光地,台湾目前是否有形成割据被外国侵占的危险,李光地回答:“目下无妨,以皇上之声灵,几十年可保无事。”康熙听后明确表示:“如此且置郡县,若计到久远,十三省岂能长保为我所有邪?”
由于康熙意图坚决,群臣相继赞同驻兵守卫台湾。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于台湾正式设立地方政府,派兵驻守,差员办理政务。
点评:
用人不疑难,用降将叛将而始终不疑就更难了。中国人素来重视“忠臣不事二主”,对叛降之人难免心怀疑点。而康熙对施琅的重用则体现出他的深谋远虑和“任人之道,重在不疑”。
6.人尽其才,书生建奇功
汉高祖刘邦征战南北,主要靠的是武将。他一向认为,读书人派不上大用场,因此,也最讨厌书生在他面前卖弄文采。但是,刘邦用陆贾,却打破了惯例。
陆贾是楚国人,他满腹才学,胸怀大略,作为刘邦的幕僚,跟随其左右,为刘邦出谋划策,屡建奇功。汉初,中原人赵佗在南越自立为王,自然成为刘邦统一天下的一个障碍。为招抚赵佗,刘邦特派陆贾前去做工作。
赵佗听说汉使到来,不以为然,很不礼貌的接待陆贾。陆贾一见赵佗,便正气凛然地说:“足下是汉人,亲戚、胞弟和祖坟也都在真定。现在您却忘记了我们的风俗和传统,竟然想凭借南越这一小块地盘与汉朝抗衡,等待您的只能是大祸临头。以前秦朝失掉政权,各方英雄豪杰纷纷起来抗争,唯有汉王先进入关中,占据咸阳。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们都附归于他,可以说是够强盛的了。然而,汉王在五年之内就消灭了项羽,平定了海内。今天汉王听说您自为南越王,将相们都主张讨伐南越,只是天子不想再让百姓受连累,才派我带南越王的金印授于您。您该早早出城廓迎接,北面称臣才是,而您却不识时务,想以这一块小地方称霸,我们只要派一只偏将,率上十万人,就能轻易将你打败。”赵佗听罢这一席话,赶忙起身谢罪说:“我久居边远地区,不懂礼节,请先生谅解!”
陆贾代表汉高祖拜赵佗为南越王,授给他金印,命令他向汉朝称臣。陆贾圆满完成使命回朝,刘邦大为高兴,拜他为大中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