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歌与悲吟共一色
闻一多说“印度、希腊多唱长篇的故事诗,中国、希伯来却唱着以人生与宗教为主题的较短的抒隋诗”。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希伯来人自己并未将希伯来诗歌的格律明定下来,他门的古抄本都是韵散不分地连写在一起的;加上他们的文字只有声母而没有韵母,所以外人很准辨认夹杂在散文中的诗歌。直到1753年牛津大学教授洛斯主教(B·Lowth)才发现了希伯来诗歌格律的秘密,从此人们研究希伯来诗歌的兴趣大增。到20世纪初,格雷(G·B·Grrdy)发表了《希伯来诗歌的形式》、摩尔登(R·G·Moulton)发表了《圣经之文学的研究》等书,希伯来诗歌的特征才大白于世。
在圣经早期文学中,我们只要留心一下,就能发现文中那些三言二句的话,其实就是一首短诗。到了大卫、所罗门时代,才出现比较明显的或短或长的抒情诗或哲理诗;然而,这些不拘一格的几近格言、箴言的诗,却是希伯来诗歌的表现特征。因为希伯来诗歌是没有脚韵的,因此它通常以并列句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的韵律和节奏。而且,在许多抒情短诗上,一般以下句来补充上句,也即是以下句来说明上句的原因。这种表现手法的特点是明快、紧凑。如:
牧场上牛羊成群,山岭间欢声载道:
牛羊漫山遍野,谷物满坑满谷,一切欢呼高唱!
求您快快怜悯我们;
因为我们已经丧失了一切希望。
求您让我们看见您惩罚列国;
因为他们杀戮了您的仆人!
《圣经》中的诗歌,有许多是大喜大悲的吟咏。尤其是从升平世到乱世的转折时期,以及国破家亡的时候,那种欢歌与悲吟的格调更为明显。
1.一首古老的歌谣
希伯来早期口头创作的抒情诗,有一首最古老的歌便是亚当初次和第一个女人夏娃见面时情不自禁地从内心喷发出来的:
她是我骨中之骨,
她是我肉中之肉。
这样深刻、热切的感情表现,是诗人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又借神话人物亚当之口说出的。虽然是极其简单的抒情诗,却朴素真挚。因此,它几乎成了希伯来人最古老的歌谣。
2.绝无仅有的复仇歌
无独有偶,或许是汉译的缘故,在《创世记》里,却有一首音节韵脚齐备的诗:
亚大、洗拉,听我说:
拉麦的妻子们,细听我说!
我杀死那伤害我的人:
杀死那撞伤我的青年人。
杀该隐的要抵上七条命;
杀拉麦的要抵上七十七条命!
这在希伯来诗歌中是罕见的。它是一首带有粗犷美的诗歌,活现出原始沙漠草地上一个蛮不讲理的粗野汉子的嘴脸。这首被称为“刀歌”的“拉麦之歌”,是一首无情残忍的复仇歌。诗中“杀该隐的要抵上七条命”之句,是从该隐杀弟的故事来的。该隐杀了兄弟亚伯后,耶和华上帝惩罚他,让他漂流各地,看见他的人都要杀他。该隐东躲西藏,到处有被杀的可能,简直活不下去了,便向耶和华乞怜。耶和华说“凡杀该隐的要抵上七条命”,并在他脸上作了记号,免得他被杀。拉麦根据这个先例,就说“凡杀拉麦的要抵匕七十七条命”。这种残忍的血仇,无休无止的报复心,在阿拉伯歌曲中也有昕留传。
3.欢欣的应和歌
出埃及途中,为了庆祝平安渡过红海,摩西就作歌颂扬耶和华。他和他的姐姐米利安率领男、女歌队拿起鼓来载歌载舞:
男女合唱我要歌颂耶和华,
因他得到大胜利!
敌军的战马和骑兵,
都被淹没在海里!
男队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我的诗歌,
他是我的救星;
他是我的上帝,我要赞美他!
女队他是我祖宗的上帝,我要赞美他,
他是伟大的战士,
他的美名是耶和华。
男队法老的战车,骑兵已被抛在海里,
他特选的军官都淹死在红海里。
女队深海淹没了他们,
他们像石头沉在海底!
……
男女就这样轮流歌舞,相互应和,一片欢天喜地的庆祝仪式,形成歌舞剧的雏形。
4.著名的祷词和祝词
《约书亚记》载有约书亚在基遍之战中的著名祷词,要求延长白昼,好让他完全战胜敌人。
太阳啊,愿你停在基遍的上空;
月亮啊,愿你停在亚雅谷上空!
结果是得到如下的响应:
太阳就停住,月亮就不动,
一直到他们打败了敌人。
——《约书亚记》10章12节
希伯来古抒情诗中有一种叫做“祝词”的,是上辈对下辈的祝福词c上辈从儿孙们现状中预感到他们未来的命运,再加上热烈的祝愿,发展为诗歌的形式。最初的祝词,恐怕是史前传说中挪亚对三个儿子所发的。挪亚曾因醉酒赤身而卧,他的小儿子含看见了,便出来告诉两个哥哥闪和雅弗。闪和雅弗就拿件衣服去盖上父亲。他们倒退着走进帐篷,没有看见父亲的赤裸身体。挪亚醒后知道了这件事,便祝福闪和雅弗,并诅咒含的儿子迦南:
迦南应该受诅咒。
做他兄弟的卑贱仆人!
愿耶和华祝福闪和帐篷,
而迦南做他的奴隶!
愿上帝使雅弗兴旺,
子孙住在闪的帐篷里,
让迦南做他的奴隶!
最有名的祝词是雅各对他十二个儿子的祝福。其中对约瑟的祝词是这样的:
约瑟像泉水旁边的果树:
像累累的果枝覆盖在墙上。
弓箭手狠狠地射击他,
攻击他,向他挑战:
但他的弓弩决不示弱,
他的双臂矫捷有力。
他凭借雅各万能之神的手,
凭借以色列牧者的威名,
凭借你父亲的上帝的助力,
凭借万能者给你的帮忙,
天上的福分,地里深藏的福气,
以及怀孕、抚养者的福气。
承受你父亲的祝福,
超过永恒的群山,
超过永恒的岗峦。
愿这些福分都落到约瑟的头上,
落在兄弟中佼佼者的荣冠之上!
5.好一个精神纽带的哀歌
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陷落,犹大王国沦亡。面对这样特大的悲剧,诗人、先知当然要发出悲吟。《耶利米哀歌》是一本专集,由五首哀歌组成。原来的标题Eikar是“哀哉”之意。希腊文和拉丁文译本都做“哀歌集”。中、英、日文译本则根据希腊文译本标题下的注解“以色列亡,耶路撒冷毁,耶利米作哀歌”,把它译成“耶利米哀歌”。这成了有争议的问题。
有人认为这些哀歌是出于耶利米的手笔,因为耶利米目睹了亡国的惨状,他又富于感情,歌中的思想和他的思想一致,而且他也善于写作“哀歌体”的诗(颇似楚辞中《九歌》的句法,如:“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史书《历代志下》35章2s节说:“耶利米先知为约西亚王作挽歌,所有唱歌的男女都唱这一首歌来哀悼他,这在以色列人中成了一种定例。这首歌记在《哀歌集》内。”
耶利米是一个很有政治远见的诗人,在京城沦陷前夕,人们希望埃及援军的到来,但耶利米却持反对观点,他认为巴比伦是当时的神鞭,是神用来鞭挞希伯来人的工具。外来的援助无济于事,与埃及联盟反而更坏,因为埃及在当时不是巴比伦的敌手,是“无力援助我们的”国家。后来的政局变迁,证明了他的政治远见。经过辩论,结论可说是这样的:
“祖宗犯了罪,我们受苦。”
《哀歌集》的第一歌,描绘了沦陷后的凄凉景况:
峥嵘繁华之城兮,今何凄楚!
列国之佼佼者兮,萎如寡妇,
诸城中之帝后兮,降为奴仆。
彼痛哭于中夜兮,涕泪纵横,
亲友中不见人兮,向彼慰问。
知心亦怀鬼胎兮,视若敌人。
犹大遭受放逐兮,苦役酸辛,
窜居异国流浪兮,举目无亲,
迫害者乘人危兮,狭路相寻。
锡安朝圣无人兮,道路凄凉,
城门冷落寂寥兮,祭司长叹:
圣女遭受苦待兮,悲惨异常。
锡安尊严消亡兮,人主丧魂,
如麋鹿失草地兮,饥渴昏晕,
为逃猎人追逐兮,精疲力竭。
锡安凄凉荒废兮,空忆当初,
落入敌人手心兮,无人能助;
征服者监视严兮,横加凌辱!
荣华丧尽赤裸兮,全然蒙羞,
所有只剩叹息兮,无可藏垢,
锡安罪恶满盈兮,一身污臭!
……
请听国人叹息兮,无人安慰,
敌人因我受罚兮,得意扬眉,
愿敌同样受难兮,大显神威!
恳求谴责敌人兮,予以严惩!
一如惩罚国人兮,罪孽深沉。
我心无限伤痛兮,悲苦呻吟!
诗中反复描绘京城陷落后的惨状和人民的痛苦无告。
“哀歌体”的最后四节是作者祈求祖国复兴的强烈愿望:
主乎,尔国永祚兮,江山万古!
何为乎长忘余兮,弃置不顾?
主如恢复昔日余绪兮,我心必归主,
主岂弃绝余兮,永不息怒?
《哀歌》是抒情诗集,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思。无论是描绘京城的颓垣瓦砾,或人民的贫因苦难,或自己谴责前非,或祈愿复兴,都出于爱国的至诚。诗人身后旧京耶路撒冷果被重建,在风雨飘摇中又挣扎延续了几百年。他们在每年国耻纪念日必定集会朗诵这部组诗。他们虽然漂泊于世界各地,但《哀歌集》的精神纽带却依然存在。
6.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你或许很早就熟悉如下的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叉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虞美人》词是李煜由南唐国君变为宋朝囚犯时写的,自他失去了人身自由后,“日夕以泪洗面”,产生了亡国之君所特有的悲和愁。真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并非过誉。同样,希伯来人在亡国后也有类似的悲愁。
如《诗篇》第6篇第6节:
我在呻吟悲叹中消瘦,
我的枕头整夜因哭泣而湿透,
我的康榻在泪河里漂浮。
这虽然有些夸张,但在我国六朝的民歌中,《华山畿》里的“啼着曙,泪落枕将浮,身沉被流去”是同样的夸张,不过后者是为爱情的挫折,前者则是为受敌人的压迫而向耶和华呼吁。
诗穷而后工,民族的抒情诗也是如此。希伯来人在亡国之痛中,在俘囚的困境中,诗歌却发达起来。《诗篇》五卷中很大一部分显然是俘囚时代的作品,如第137篇:
我们坐在巴比伦河边,
一想起锡安锡安又译为郦城,就是耶路撒冷圣山。就禁不住哭了!
在河边的柳树上,
我们把竖琴挂起来。
俘虏我们的要我们唱歌;
折磨我们的要我们奏乐。
“来为我唱一曲锡安的歌吧!”
处身异国,我们怎能唱耶和华的歌?
耶路撒冷啊,如果我忘记了你,
就让我的手枯萎,再也不能弹琴!
如果我不记得你,
不以耶路撒冷为最大的喜悦,
就让我的舌头僵硬,再也不能唱歌!
耶和华啊,求你记住以东人的丑态,
当耶路撒冷陷落时,他们喊道:
“拆毁它,拆毁它,把它夷为平地!”,
巴比伦啊,你将要崩溃、毁灭!
祝福那消灭你一如你消灭我们的人!
祝福那拿起你的婴儿摔在石头上的人!
这是对他们在俘囚中(公元前586-一539年)的生活和情绪的描绘,民族仇限跃然纸上。希伯来人是以善于弹琴唱歌出名的,但在亡国之后,坐在敌国的河边,故国的情景尚记忆犹新,又怎能歌唱盛时欢愉的《锡安之歌》呢?
希腊人崇拜宙斯,他们毁掉耶路撒冷圣殿,立起宙斯的像,强迫希伯来人膜拜,还献猪为祭,污辱耶和华教的信徒。这一切都激起诗人无限悲愤:
上帝啊,外族人侵入你的领土,
他们玷污了你的圣殿,
使耶路撒冷成为废墟。
……
求你照样用风暴追迫他们;
求你照样用暴雨吓退他们!
这种悲愤的诗,恐怕只有好复仇的希伯来诗人才会毫无顾忌地表达出来,也许这是他们在心理上有着耶和华保佑的缘故。比如在我国,商朝灭亡之后商纣的叔父箕子路过故都朝歌,看见废墟上长出了麦苗,箕子伤感不已,真想号啕大哭,但又怕周武王的人知道,只好沉吟一首: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此诗如此拘谨,但追悼故国、感慨兴亡之情跃然纸上。箕子不是诗人,他当然没有诗人豪放粗犷的性格。能吟出这样一首悼念亡国之诗,也当真算得上是“敢有歌吟动地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