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的先知使命随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变化,但他的基本精神却不可动摇,那就是他最初在幻象中体验到的精神:公理正义应该支配世界,他的天职是谴责恶行,宣告将要到来的惩罚;惩罚过后,又必因国人的悔罪自新蒙受光明。
在犹大闰王乌西雅逝世的那一年(公元前740年),年轻的以赛亚独自在圣殿中沉思默想,要悟出一个根本方针,以贯彻到他的思想和终身生活中去。他想了很久,忽然在恍惚中看见耶和华坐在宝座上,他那光辉的长袍覆盖着圣殿。他的周围有天使撒拉弗们侍立,每个天使都有六只翅膀(其中两只飞翔),两只遮脸、两只遮体,他们此呼彼应地唱道:
圣哉!圣哉!圣哉!万军的耶和华,
整个世界都被着他的荣耀!
歌声震动了大地,圣殿里充满着烟雾。他大惊失色,自以为快要死了,因为他出言不洁净,并且看见了神明。于是有一个六翼天使拿火钳夹了祭坛上燃烧的炭,碰他的嘴唇,说:“这块红炭使你的罪过洁净了。”他又听见耶和华说:“我可以派谁去为我传话呢?”他就回答说:“我去!请派遣我!”耶和华让他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了又听,却不明白;你们看了又看,但不了解。”接着又说:“让这些人头脑糊涂,耳朵重听,眼目昏花,以至于看不见、听不懂、想不通,那样他们就会回心转向我而得到医治。”先知问:“主啊,这样的情形要持续多久呢?”耶和华答道:
直等到城市毁灭,人烟绝迹,
房屋没人居住,土地荒芜。
我要把人民放逐到远方去,
整块土地都要废弃。
如果境内十个人中还剩一个,
那人也要被消灭;
他要像橡树被砍掉,
却留下残枝余干。
诗的末尾还附了一句批语:“残枝余干就是圣民的种子”。这就是说先知以赛亚把残枝余干看作新生和拯救的根。国人的罪行必带来毁灭,但毁灭之后,又会有新生。这就是他的思想和说教的基本精神。
以赛亚活动的初期正值青年时期。他血气方刚,严词谴责国人的歪风,特别是反对青年国王约坦因宠爱朝中妇女而惹起内乱。那些女人走路时鼻子高高翘起,对着天空,整天挤眉弄眼,装腔作势,脚上挂满叮叮当当的脚镯。政客、法官、军人,每个人都想占别人的便宜,尔虞我诈。先知以不结实的葡萄树为喻忠告国人:
以色列就是万军统帅耶和华的葡萄园,
犹太人民是他细心培植的葡萄树。
他盼望正义,却得到压迫;
他要求正直,却听见惨叫。
他们的箭锐利,他们的弓上了弦,
他们的战马蹄光闪闪,犹如流星,
他们战车的轮子,像旋风飞转,
他们的呐喊,像少壮狮子的咆哮,
他们吼叫着猎走了野味,不可抢回。
那日子到来时,像海潮奔腾呼啸,
你一看这国土,便见黑暗锁住大地,
好像光明在乌云中被黑暗所封锁。
从公元前701年开始,亚述的王西拿基立向耶路撒冷大举进攻。以赛亚无奈地写道:
这个忠贞的城市竞跟妓女一样,
以前是公平正义的住家,如今只剩凶手。
4.西番雅所感到的可怕景象
诗人西番雅出身贵族家庭,据说是犹大国王希西家的玄孙,并不像阿摩司和弥迦那样同情穷苦人民,也不能像他们那样写出受富人压迫的穷人阶级的不平鸣。西番雅感到忧心的是在强敌铁蹄下的亡国之痛——贵族平民同样害怕的悲剧。他虽然没有以赛亚那样的文才,却以朴素、真挚的倾吐取胜。他的诗真实地描写了犹大国崩毁时的可怕景象:
耶和华的大日子快到了,
马上就要压境而来。
唉!在耶和华的日子里,最坚强的战士也要悲啼。
那一天是愤怒的日子,
是苦难、灾祸的日子,
是荒凉、毁灭的日子,
是黑暗、幽冥的日子,
是乌云、惨雾密布的日子,
是号筒、警笛频吹的日子,
是进攻坚固城墙的日子,
是进攻高塔堡垒的日子。
我将降灾难给人们,
使他们像瞎子摸索着走路,
他们的血像污水般倒出,
他们的腐肉像粪土在发臭。
在耶和华愤怒的日子里,
他们的金银也救不了他们,
耶和华的怒火要烧毁全世界,
要彻底毁灭地上的居民。
在先知西番雅的笔下,那一时期被写成了极其悲惨的“耶和华日”,也就是世界的大末日,是昏天黑地的大审判日,或满地是血与火、大地震和大旋风的可怕的日子。后世许多文人往往把这“耶和华日”看作是世界大末日。西番雅所描述的恐怖惨景,长期以来震撼着人类的心灵。
5.欢呼沦陷的诗人
当诗人西番雅为了斯奇提亚人南侵而担惊受怕时,伊勒歌斯人那鸿却为亚述首都尼尼微的沦陷而拍手欢呼。据历史记载,尼尼微受到过两次袭击,一次是公元前625年米底亚人(一译玛代人)的进攻,米底亚人后因斯奇提亚人的来侵而退却;另一次是公元前607年米底亚人和迦勒底人的联合进攻,这才把它攻陷。有的学者说,那鸿是在625年得知尼尼微危急的消息,并预见到它的陷落惨状的。
一些学者认为,那鸿其实是个爱国主义诗人。因为亚述实行强权主义,横行西亚世界150年,希伯来人受他们的欺凌更甚。他们既攻陷北国以色列,接着又威胁南国犹大,希伯来人对这个强权恨之入骨。一旦听到强权的首都尼尼微危急,势在必亡时,便人人拍手称快。那鸿代表一般人民写了一系列热情洋溢的诗篇。如:
亚述皇帝呀,你的长官们都死了,
你手下的显贵部长眠地下了!
你的人民都离散在深山中,
没有人能带他们回家来。
你的创伤无法补救,
你的伤口无法医治。
凡听见你被毁灭消息的都拍掌欢呼。
谁没遭到过你那无休无止的暴行呢?
这里写的是西亚一带人民的心声。《那鸿书》全文是一首长诗,上面所引的是它的末节。长诗所用的韵律是希伯来的“贯顶法”,每一联句的第一字依希伯来文字母的顺序排列。从修辞的巧妙程度来看,他是个非凡的诗人。
诗人自由驰骋着想像力,把尼尼微陷落时的惨景写得淋漓尽致:
他们的战火像火一样闪亮,
他们的战马奔腾。
战车在街道上奔驰,
在广场上乱闯。
它们来回驰突像火炬挥舞,
像闪电一样东西飞射。
官长们勇敢地执行任务,
来往传达命令,急如流星。
河流的闸门都被打开了,
皇宫摇摇欲坠,终于倒坍。
皇后宫娥都被俘虏,
使女们像鸽子哀鸣,捶胸哭泣。
尼尼微城像一池春水,
水坝决堤,群众冲出城去。
他们高呼“站住!站住!”,
但不见有人回来。
那鸿生长于犹大国的伊勒歌斯村,名气并不大,但他那泼辣的想像力和叙述力,却充分展现了他的文学天才。
6.向耶和华诉说真相的哈巴谷
那鸿为亚述的衰亡而欢呼歌唱后不久,另一位先知诗人哈巴谷就开始为迦勒底人的崛起而忧心忡忡了。他沉思着,为什么正义的人常受恶人的压迫。
哈巴谷在《哈巴谷书》中心怀不平地对耶和华上帝说:
耶和华啊,我要呼求多久,您才垂听?
您才救我们脱离强暴?
您为什么要我看见这样的灾难呢?
您怎么能容忍这种坏事呢?
我的周围尽是毁灭、强暴;
到处都是打斗、争吵。
法律松弛,没有作用,正叉不得伸张,
坏人欺压义人,正义被歪曲。
耶和华上帝回答他说:
留心察看你们周围邻国,就会惊奇。
我要做一件事,你们听了不会相信。
我要使凶猛、残暴的迦勒底人强盛起来,
他们要横行世界,征服别人的土地。
他们使人惊吓、恐怖;
他们目中无人,以自己为法律。
他们的马匹比豹子还快,
比饿狼还凶狠。
他们的骑兵从远方来;
他们奔驰而来,像老鹰捕小鸡。
他们的军队以凌人的气势推进,
所到之处,人人惊惶恐怖。
他们的俘虏像沙粒那么多;
他们讥诮君王,嘲笑官长。
任何防御都挡不住他们,
他们堆筑土垒,攻取城堡。
他们像暴风一样扫荡后就离去,
他们把自己的力量当作神明。
……
哈巴谷的赞歌(第三章)有色彩浓郁的宇宙象征和对善恶斗争的形象性描绘:
您驾云而来,乌云做您的战车,
您使您的子民凯旋。
您抽出弓弩,准备射箭,
您的闪电使大地裂开。
群山一看见您就战抖,
水从天空倾倒下来,
在深渊里翻腾轰鸣。
您的箭镞闪亮,刀光远射。
太阳忘记在轨道上运转,
月亮停止在她的天顶上。
您带着愤怒跨过大地,
您在气愤中践踏万国。
您出来拯救您的子民,
您出来拯救您所立的君王。
您打倒邪恶人的首领,
彻底毁灭他的巢穴。
您的箭刺穿恶霸,当他来如旋风,
暗中把我们咀嚼吞噬的时候。
7.殉道诗人耶利米
《耶利米书》是先知文学的瑰宝。耶利米本人站在先知运动史的顶峰,一生为了说真话而受尽折磨。
他生于公元前650年左右,从公元前626年起从事先知的活动,历经约西亚、约雅敬和西底家三代帝工,直到耶路撒冷陷落以后,为真理而受迫害凡四十多年,终于殉道而死。
耶利米出身于一个乡镇祭司的家庭,乡镇名亚拿突,位于便雅悯。他从小学习前一个世纪的先知阿摩司、以赛亚、弥迦,特别是以色列的先知何西阿的著作,深受影响。他个性内向,害羞善感,多情文雅而又富于诗人的美丽想像和敏锐的观察力。这一切加上宗教的热诚和富于社会正义感,使他达到了先知文学的顶峰。
他用诗的彩笔绘出“大军过后有凶年”(老子语)的惨状:
我俯瞰大地,一片荒凉;
我仰望天空,黑暗无光。
我眺望大山,大山震颤,
我平视小山,小山摇摆。
我环顾四周,不见人影,
连天空的飞鸟也都逃走了。
我纵览田畴,变成荒野,
所有的城市都倒坍毁坏。
当时的国际局势是,在斯奇提亚人的旋风过去后,新巴比伦称霸中东,与此同时埃及也在对犹大国虎视眈眈。当时犹大国有两派人,一派亲巴比伦,一派亲埃及。耶利米则主张不要亲巴比伦,也不要亲埃及,而要亲耶和华即自己民族的上帝——也就是自己要统一思想,团结一致,不插手强国的事,否则就要遭殃。公元前607年的米吉多之战中,约西亚王挺身而起,阻止埃及进军幼发拉底河,结果是悲壮地死在了战场上。
约西亚王阵亡后,他的儿子约哈斯继位为王,只三个月就被埃及法老尼哥从王位上拉下来,送到埃及去。人民为约西亚王哀哭,耶利米却告诉他们说:
不要为已死的悲伤哀悼了,
要为远远离去的哀悼痛哭!
因为他有去无回,
永远不能再见到故国了。
耶利米还是个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书是用诗体写的。他有诗人气质,又有诗歌音律方面的修养,《耶利米书》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的诗格文体多样化,其中有些破格、浮滑处,当是后世抄写者和编纂者加笔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