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圣经文学二十讲
7229100000032

第32章 智慧(2)

大利拉对参孙说:“你既不与我同心,怎么说你爱我呢?你这三次欺哄我,没有告诉我,你因何有这么大的力气?”大利拉天天用话逼他,直至他心里烦闷要死。参孙就把心中所藏的都告诉了她,对她说:“向来人没有用剃头刀剃我的头,因为我自出母胎就归神作拿细耳人;若剃了我的头发,我的力气就离开我,我便软弱得像别人一样。”大利拉见他把心中所藏的都告诉了她,就打发人到非利士人的首领那里,对他们说:“他已经把心中所藏的都告诉了我,请你们再上来一次。”于是非利士人的首领手里拿着银子,上到妇人那里。大利拉使参孙枕着她的膝上睡觉,叫了一个人来剃除他头上的七条发绺。于是大利拉克制他,他的力气就离开他了。大利拉说:“参孙哪!非利士人拿你来了。”参孙醒来,心里说,我要像前几次那样出去活动身体,然而他却不知道耶和华已经离开他了。非利士人将他拿住,剜了他的眼睛,带他下到迦萨,用铜链拘索他,他就在监里推磨。然而他的头发被剃之后,又渐渐长起来了。

不久,非利士人的首领聚集,要给他们的神大衮献大祭。他们说:“我们的神将我们的仇敌参孙交在我们手中了!”众人看见参孙,就赞美他们的神,说:“我们的神将毁坏我们地、杀害我们许多人的仇敌,交在我们手中了!”他们正宴乐的时候,就说:“叫参孙来!在我们面前戏耍戏耍。”于是将参孙从监里提出来,他就在众人面前戏耍。他们使他站在两柱中间。参孙向拉他手的童子说:“求你让我摸着托房的柱子,我要靠一靠。”那时房内充满男女,非利士人的众首领也都在那里。房的平顶上约有三千男女,观看参孙戏耍。

参孙求告耶和华说:“主耶和华啊!求你眷念我。神啊!求你赐我这一次的力量,使我在非利士人身上报那剜我双眼的仇。”参孙就抱住托房的那两根柱子,左手抱一根,右手抱一根,说:“我情愿与非利士人同死!”就尽力屈身,房子倒塌,压住首领和房内的众人。这样,参孙死时所杀的人,比活着所杀的还多。

3.所罗门智判两妓女

人本身的智慧是天赋的。圣经作品认为所罗门的智慧是神赐予的。《列王记上》说:

神赐给所罗门极大的智慧聪明和广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测量。所罗门的智慧超过东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他的智慧胜过万人,胜过以斯拉人以深,并玛曷的儿子希幔、甲各、达大的智慧。他的名声传扬在四围的列国。他讲论草木,自黎巴嫩的香柏树,直到墙上长的牛膝草;又讲论飞禽走兽、昆虫水族。天下列王听见所罗门的智慧,就都差人来听他的智慧话。作者还举了一个典型的案例:

一日,有两个妓女来,站在王面前。一个说:“我主啊!我和这妇人同住一房,她在房中的时候,我生了一个男孩。我生孩子后第三日,这妇人也生了孩子。我们是同住的,除了我们二人之外,房中再没有别人。夜间这妇人睡着的时候,压死了她的孩子。她半夜起来,趁我睡着,从我旁边把我的孩子抱去,放在她怀里,将她的死孩子放在我怀里。天要亮的时候,我起来要给我的孩子吃奶,不料,孩子死了。及至天亮,我细细地察看,不是我所生的孩子。”那妇人说:“不然,活孩子是我的,死孩子是你的。”这妇人说:“不然,死孩子是你的,活孩子是我的。”她们在王面前如此争论,王就吩咐说:“拿刀来!”人就拿刀来。王说:“将活孩子劈成两半,一半给那妇人,一半给这妇人。”活孩子的母亲为自己的孩子心里急痛,就说:“求我主将活孩子给那妇人吧!万不可杀他。”那妇人说:“这孩子也不归我,也不归你,把他劈了吧!”王说:“将活孩子给这妇人,万不可杀他,这妇人实在是他的母亲。”以色列众人听见王这样判断,就都敬畏他,因为见他心里有神的智慧,能以智断疑案。

4.诗的演说

箴言可说是到所罗门为止的早期作品,还无法断定它们的写作年代。不过从各章的文体和思想面貌看,大略可以知道,在被俘囚以前几百年间产生的箴言,已经在所罗门的名下被收集起来,算是最早的“智慧文学”作品。其他各章则是较晚时代的作品。

《箴言》开头的一至九章倒是该书最晚的作品,是希伯来人被俘虏后的产物。亡国被掳是希伯来人生活、思想大转变的契机,他们对人生、宗教和哲学的认识都更加深化了。影响到智慧文学,就表现为宗教意味的加深。它重复地申述:“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这是他们经过思考和体验后所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在痛苦中能寻找到的最高的满足。

下面一组箴言是作为“智慧”化身的一位教师对年轻人的一系列讲座,很像是诗的演说:

听吧,“智慧”在街市上呼唤,

在空旷的地方高声呐喊,

在城门口扬声高呼,

在大庭广众之中喊叫:

愚昧的人呀,你们喜欢愚昧

要到什么时候为止呢?

赶快回心转意,接受我的忠告,

我要倾吐心意,叫你们明白。

我呼唤,你们却充耳不闻;

我招呼,你们却不加理睬。

你们既漠视我的教导,

又不肯接受我的劝诫:

当暴风雨来临,恐怖进迫……

第八章是拟人化的“智慧”演说的最精彩部分,也是最高潮,把“智慧”提高到超乎宇宙的高度之上。

耶和华在亘古,远在创造

万物之前,就造了我。

在太初,大地未形成之前,

我早就被单独造成了。

在海洋还未出现之前我就生下了,

那时还没有水泉喷涌汪洋……

增长智慧,不可以拒绝。

照我的教训去做,就有幸福;

守在我的门口,在那里等候,

找到我,就是找到生命,

并且赢得耶和华的慈惠;

没有找到我的,便戕害自己,

憎恶我的就是喜爱死亡。

这种拟人化的写法,让“智慧”的化身作演讲,是希伯来智慧文学发达以后的产物。

5.绝妙的哲理诗

《传道书》是一本绝妙的哲理诗和散文诗集,是希伯来“五卷书”之一,是在每年的住篷节(时间在十月初,纪念他们的祖宗在旷野里流浪,住帐篷时的生活)时当众朗诵的文学作品。

此书是智慧文学中具有特殊性质的著作。作者从最悲观的立场去看人生和社会,发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困难重重,到处是压迫和不公平,一切都没有意义,万事反复循环,日光之下没有新事。

假如你看过香港拍的电视《宋氏三姐妹》的话,你一定会想到基督徒孙中山在反袁失败后流亡日本,一个人很孤独地住在横滨的寓所,并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写下如下的话:

天下万事都有定期,

都有上帝特定的时间。

生有时,死有时;

栽种有时,收割有时;

杀害有时,医治有时;

悲伤有时,欢乐有时;

哀恸有时,舞蹈有时;

同房有时,分房有时;

亲热有时,冷落有时;

寻找有时,遗失有时;

保存有时,舍弃有时;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

缄默有时,言谈有时;

爱有时,恨有时;

战有时,和有时。

这就是希伯来作者写在《传道书》上的诗行。作者是个颓废的哲学家,他把所观察的一切都看成是捕风捉影。人和兽命运相同,前者怎样死,后者也怎样死。两者有一样的气息,都要归回尘土,谁能看见身后的事呢?

此书的作者自称是科黑莱斯(Koheleth),这字意义不明,可能是kahal(集会)的意思。希腊文译本作Ecclesiastes,是奖励会众的意思。在我国把它译成“传道书”。这个“道”当然是颓废主义哲学的道:万事都是虚空,日光之下没有新事;人生短促,如影飞逝;不如顺着自然,享受自己劳碌所得的道。希伯来人在失意时,喜欢读读《传道书》,好比我国文人甚至是政治家思想家在失意时,也偶尔读《道德经》、《南华经》和《离骚》一样。

再如下面一首长诗,从中可以看见作者是相信神的存在的,但又不知道神的经纶如何。一切都由神预定好了,人的劳苦又有什么用处呢?

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

人生虚空,万事都是虚空。

人在太阳底下劳碌一生,

究竟有什么益处?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

大地却永远是这个样子。

太阳升起。太阳沉没。

迅速又回到原来的地方。

风向南吹,又向北转,

不断地循环反复。

江河流入海洋,

海洋却不满盈,

水归原来的地方,

循老路川流不息。万事令人厌倦,没有人去一一数说。

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发生过的事,以后还会发生;做过的事,将来还要再做。太阳底下没有新的事。有谁能说:“看,这是新事?”

不,在我们出生之前早就有了。以往的事没有人去追忆,今后的事也没有人去挂念。

显然作者在诗中的人生观、宇宙观和其所信仰的宗教格格不入。难怪当初把它编在经书里,一直有人不赞成,甚至到了公元100年,也还是有人否认这是《圣经》中的一篇。直到后来再修订时,加进了一些正统的箴言,例如“愚蠢的人游手好闲,让自己饿死”、“思虑多,恶梦也多”、“多言暴露愚蠢”、“好言誉胜过珍贵的香膏”、“智者的责备,胜过愚者的称赞”等,再加上强调说《传道书》是所罗门的作品,这些人才算是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