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
———孟子刘备并未以《隆中对》的方略为念,孜孜以求实现,当然也没有把诸葛亮放在运筹帷幄的地位,大事向他咨询。刘备死前,诸葛亮长时间内并不在刘备身边,戎机大政,并无诸葛亮参赞其间的事实,决计入蜀和叛攻刘璋,是法正、庞统之谋。他在荆不得预入蜀之谋,在蜀不得参出峡之仪,这些关键之事不论正确与否,都与他无干系。
———田余庆《隆中对再认识》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唐·温庭筠《经五丈原》葛氏假手于吴人,以陨关羽之命———章太炎在《书》观人观大节,略小节,略小故。亮初战,宜亲届街亭,致败,后战,亮必在军中。
———毛泽东读《三国志》失街亭旁批
笑里藏刀
《三国演义》中有两处写的有些夸张,一是诸葛亮三气周瑜,把周瑜给气死了;另一个是诸葛亮阵前骂死王朗。这两个地方的叙述总让人感觉有点不大自在。可能有人看到这两段文字时会感觉挺过瘾,一个活生生的人,经过诸葛亮三寸不烂之舌给说死了。激动之后静静心好好想一想,诸葛亮真有如此大的能力吗?
口舌之辩本无过错,做为一个外交家,面对别人诘难,针锋相对给与还击,既能赢得外交上的主动权,又能不使国家和自己蒙灰。但是说辩之中要保持君子风范,应该是每个外交家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一点上周恩来总理就是一个典范。
1960年周恩来出访印度总理舌战群儒征服千人,20世纪60年代初,印度军队不断侵占我国西藏的边境地区,挑起边界冲突。为了和平解决边境争端,周恩来总理冒着风险访问印度,与尼赫鲁总理进行会谈。
1960年4月25日晚7时30分,周恩来将举行记者招待会。总理开始了45分钟的讲演,他的语音沉稳,略带沙哑,却极富魅力。“中国、印度,都有着5000年的古老文明……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和平相处,休养生息,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印之间从未发生过真正的战争。我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即使遇到再大的问题,也应坐下来,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切不可对上辜负了列祖列宗的遗德,对下贻害后世子孙。”
周恩来的演讲刚一结束,圆柱厅里便爆发出掌声的大潮。总理端起茶杯,侧身呷了一口茶,清了清喉咙,说:“有位朋友告诉我,在座的有不少是战神鸠摩罗的子孙,准备好了炮弹轰击我。我觉得,心里有火、有气,就应该发出来,我愿意承受。因为,我是你们的朋友。”……虽然周恩来的和平努力未能收效,两年后中国军队被迫对入侵的印军发起还击,但他在此次印度之行中显示出的儒雅的风度及雄辩的口才,依然征服了新德里新闻界。
诸葛亮也有“超凡脱俗”的口才。但是诸葛亮对于语言地运用却远没有总理的水平。诸葛亮平时倾向于言语攻击,他借助敏捷思维和超群口才,以乘口舌之快。舌战群儒一段算是辉煌时期吧!诸葛亮本来是去东吴劝孙权联刘抗曹的,他到东吴之后,不去直接找孙权,而跟孙权手下谋士展开辩论,错误地认为只有说服了这些谋士联合抗曹就能成功,结果是这些谋士虽然一时语塞,最后还是纷纷阻挠孙权决策。
“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事实上,放眼现实,骂人者以及被骂者都为数不少。有平民百姓的人身攻击,有政治上的恶言相斗,甚至封建帝王也要用骂人来出心头的怒气,只是皇帝不叫骂人,而叫申饬。骂人给自己带来的可能是舒心,给别人送去的则是伤害。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洪州法昌倚遇禅师》:“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消。”
诸葛亮逞口舌之快而“舌战群儒”。把谈判变成争论,把争论变成了人身攻击。无怪乎黄盖厉声言曰:“孔明乃当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难,非敬客之礼也。曹操大军临境,不思退敌之策,乃徒斗口耶!”又对诸葛亮说:“愚闻多言获利,不如默而无言。何不将金石之论为我主言之,乃与众人辩论也?”
诸葛亮三气周瑜大概是他人最引以为荣的事情吧,可是在他高兴之余应该想想这样做能给他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诸葛亮与周瑜真正见面是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为保刘备不被曹操所灭以及达到三分天下的目的联吴抗曹。赤壁之战曹操惨败,周瑜想乘机夺取南郡,刘备也想得到南郡,可是诸葛亮却让刘备对周瑜说:东吴先取南郡,若取不下,刘备再取。
周瑜信以为真,派蒋钦、徐晃、丁奉攻打南郡,打败曹仁、牛金。周瑜亲自出马,得彝陵;曹仁、曹洪假意弃城逃走,周瑜入城,落入陷坑左肋中箭,周瑜将计就计回营诈死,曹仁等劫寨中计,两军展开一场厮杀,曹仁大败而走,可周瑜兵到南郡时,诸葛亮已经命令赵云乘周瑜跟曹仁大战时抢先占了南郡。还说孔明令张飞已取荆州,令云长已取襄阳,瑜听后金疮迸裂。这是诸葛亮一气周公瑾。
诸葛亮二气周公瑾是在鲁肃讨荆州,孔明许以得西川后归还。周瑜看出刘备与诸葛亮的阴谋,即使他们得到西川也不归还荆州,于是周瑜想杀死刘备。恰巧刘备的甘夫人新死,周瑜设下美人计,让刘备与孙权的妹妹成亲。不想弄假成真,刘备带着孙夫人一同逃走了。
第五十六回是诸葛亮三气周瑜。刘备逃回荆州,惹怒孙权,东吴决定依附曹操灭掉刘备。孙权派鲁肃再次要还荆州,刘备还是软磨硬泡就是不还。周瑜用计出兵假取西川实夺荆州,诸葛亮不但排兵布阵阻挠而且还袭击东吴军队,周瑜夺西川而不能,要荆州而不还,伤口迸裂,摔于马下。
前后三次都使周瑜气迸伤口,周瑜为什么气呢?是他度量小吗?认真看这三气周瑜的过程,能有些收获。第一次是因为诸葛亮失信,本来孙刘两家是联盟关系,而且事先说好刘备不取南郡,正当周瑜前方拼命换回胜利时候。诸葛亮乘人之危夺了南郡,周瑜能不气愤吗?后两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荆州,东吴屡次要还都赖着不还。不还也就罢了还强词夺理,声称荆州本来就是汉朝的疆土,刘备是皇叔理所当然占有。这种无赖,周瑜能不气吗?再说周瑜中了毒箭伤,能保住命就不错了,那还架得住屡屡受气啊!王朗也是一个受害者。诸葛亮收了姜维后,整顿军队继续前进,魏国慌忙派人前来阻击。曹魏与蜀汉对垒,曹真领大军来到长安,过渭河之西下寨。曹真与王朗、郭淮共议退兵之策。王朗说:“来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
第二天,两军相迎,列阵势于祁山之前。孔明举目见魏阵前三个麾盖,旗上大书姓名:中央白髯老者,乃军师司徒王朗。王朗对孔明说:“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孔明曰:“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王朗首先说出一大套理论,甚至劝诸葛亮“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
诸葛亮听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世;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汝既为谄谀之人,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诸葛亮太狠了,他把王朗生平事迹给复述了一遍,期间还夹杂着个人感情因素,任意贬低、鄙视、讽刺、挖苦。王朗是汉朝元老不假,可汉朝已经不存在了,现在保的是曹魏“贤臣择主而侍,良禽择木而栖”。不能原来主人死了,做臣子的就必须跟着去死吧!王朗跟时而动,何错之有?两军阵前,王朗先礼后兵,可称君子。诸葛亮口出不逊,哪有大将之风范。其实王朗也并不是诸葛亮能够真给骂死的。他作为三朝老臣,年事已高、鞍马劳顿,身体肯定是有些受不了,诸葛亮谩骂只是一个诱因而已。前者气死周瑜是因为他的毒箭伤复发;后者骂死王朗,是因为他的年事已高。诸葛亮言语攻击一病一老,可见心有多狠、手有多黑了。
诸葛亮投机于大众语言魅力心理,掩盖了诚信之本和孝贤之道。可叹啊!历经千百年,人们仍被诸葛亮气死周瑜、骂死王朗的假象所迷惑。
独占鳌头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出山后伴随刘备东征西讨,此时的刘备缺人缺将,可他并没有立即向刘备推荐庞统,而当刘备亲见庞统后,决意要挽留庞统为自己效命,诸葛亮此时才说了两句不痛不痒的话。这之前诸葛亮为什么不推荐庞统?是不能,还是不想?
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乔峰和慕容复有“北乔峰南慕容”之称。近代书画界称齐白石和张大千有“南张北齐”之称。人们喜好把相同或类似的人或物规划到一起。这样非常明显地看出两样事物的属性。《三国演义》中论述人才时也用一个并称———“卧龙、凤雏”。
电影《天下无贼》有一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其实人才并不是在21世纪才最贵,整个历史长河每一次演变都离不开人才。综观《三国演义》全书,“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是作者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反复渲染的一重要思想。
曹操是非常重视人才。他认为:“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里的“智”是指谋臣,“力”是指武将。他的《短歌行》以真挚动人的诗歌倾诉自己日夜渴望人才的心情,他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自比,抒发自己礼贤纳士的博大胸怀,希望归附自己的人才越多越好。他还下了三道《求贤令》,被众多的人奉为古代爱才的范例,常常使后世怀才不遇者自恨生不逢时,不得其主。
《三国演义》以曹操的爱才性格为基础,挥洒丰润,构思了许多感人情节。比如,攻克冀州后,他令人遍访冀州贤士,得崔琰;他不仅对主动投靠自己的人礼遇重用,而且对敌营中的人才也喜爱倍加:见许褚“威风凛凛”,心中暗喜,见徐晃“威风凛凛,暗中称奇”,见贾诩“应对如流,甚爱之”,然后想方设法争取过来为己所用。曹操礼遇关羽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可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爱才的千古佳话。由于爱才情深,曹操常常产生对人才的深深惜怜,他的数哭郭嘉、典韦,令捧读者不禁潸然垂泪。正因为曹操爱才惜才,善于罗致人才,才打造成“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强大阵容,为实现他“摧灭群逆,克定天下”的政治抱负打下了牢靠基础。
曹操相对的是袁绍。他在起兵之初踌躇满志地对曹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显然,在他的心目中,重点是略地扩疆,认识不到人才的宝贵,也就谈不上很好的识人、用人。官渡之战,是袁绍迫害人才,导致人才流失以及不善用人的结果。
刘备一开始还感叹,自己之所以半生落魄不遇是因为“命运多蹇”时。作者通过世外高人司马徽之口匡谬说:“不然,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然后说了一句最能表达人才价值的话:“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伏龙”说的是诸葛亮,“凤雏”指的是庞统。司马徽说两人有安天下之才,可是历史中留给后人最多的是诸葛亮的才华,很少见到庞统的事迹。难道真与跟庞统早死有关?龙凤本应成双,凤早死又能给龙留下什么呢?
《三国志》记载: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统坐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庞统是庞德公从子,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他大哥庞山民,说起来两人还有亲戚关系。刘备占据荆州,任荆州牧,庞统以从事的身份试署耒阳县令。在任不理县务,治绩不佳,被免官。吴将鲁肃写信给刘备,推荐庞统,信中说:“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于是,刘备召见庞统。两人纵论上下古今,刘备对他大为器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此后,刘备倚重庞统的程度仅次于诸葛亮。庞统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庞统受到刘备厚爱,与诸葛亮平起平坐。庞统才华出众,当在诸葛亮之上,司马徽说他为“南州士之冠冕”。也就是头号种子选手。刘备得到两人,表面上是很风光,可他没想到两人权利分配问题。俗话说:“一山容不下二虎”,诸葛亮一心想做管仲之能臣,独扶刘备成大业。庞统也是经天纬地之才,岂有甘心被别人指挥之理。前者诸葛亮初出茅庐时没有及时向刘备推荐庞统,不是他没有想到,而是他根本就不想。庞统跟他是朋友又是亲戚,他怎能不了解他的情况。诸葛亮是相当得了解,正因为他非常了解庞统,所以他根本不愿意两人一起辅佐刘备。
庞统来到刘备身边后,果然对诸葛亮的战略有不同意见。诸葛亮三分天下时说刘备要先夺取荆州作为站脚地,庞统则不以为然,他曾对刘备说:“荆州荒芜残败,人物流失殆尽。且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有大的发展。益州户口百万,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如果真能夺取此地,以为根基,当可成就大业。”
诸葛亮谋划是先占荆州再图发展,庞统则认为荆州这地方不好,应该夺了益州再图大业。两人战略目标不同,哪能谈得上同心协力。建安十六年(211),益州牧刘璋,迎接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庞统借机向刘备献上、中、下三条计策。在此之中诸葛亮没发一言。
田余庆《隆中对再认识》也讲到了,他说:“刘备并未以《隆中对》的方略为念,孜孜以求实现,当然也没有把诸葛亮放在运筹帷幄的地位,大事向他咨询。刘备死前,诸葛亮长时间内并不在刘备身边,戎机大政,并无诸葛亮参赞其间的事实,决计入蜀和叛攻刘璋,是法正、庞统之谋。他在荆不得预入蜀之谋,在蜀不得参出峡之仪,这些关键之事不论正确与否,都与他无干系。”
刘备认为庞统说得有理,决定留诸葛亮、关羽等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率领数万兵士进入益州。队伍很快攻下涪城,诸葛亮在后方就有些坐不住了,暗想如果庞统此次成功了,自己屁股底下那把椅子坐着就不太牢靠了。
诸葛亮想要阻绕刘备继续进军,于是给刘备写了封信说:“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谨慎。”装神弄鬼,故弄玄虚。这是诸葛亮惯用伎俩,刘备已被诸葛亮忽悠住了,接到信后犹豫不前。庞统可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也看出这是诸葛亮在背后拆台。“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庞统也对刘备说:“统亦算太乙数,已知罡星在西,应主公合得西川,别不主凶事。统亦占天文,见太白临于雒城,先斩蜀将泠苞,已应凶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进兵。”
也许是天助诸葛亮,庞统进军途中遭遇埋伏,中箭身亡。刘备“痛惜,言则流涕”,可诸葛亮仅以“亲为之拜”四字了之。以此可知亮之于统何其薄也。庞统一死,诸葛亮马上从荆州来到刘备身边,由他踏着庞统的血夺取了益州,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可叹诸葛亮自比管仲之时,有没有想想管仲的朋友鲍叔牙,想想鲍叔牙为朋友而牺牲自己利益的博大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