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梅朝荣品诸葛亮
7232400000025

第25章

此辈结党营私,朋求进取,以同异为爱恶,以爱恶为是非……翻云覆雨,倏忽万端。本为小人之交,岂能责以君子之道。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任何一个人都要人支持。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这是中国的成语。中国还有一句成语,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单独的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缺陷的。

———毛泽东魏延激精兵五千,从褒中取长安,而孔明不用,以正取胜,数出无功,继之以死。

———明·于慎行在《谈史漫录》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

———蜀人杨戏著《季汉辅臣赞》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无用众之智。

———北宋兵法家何去非《何博备论》七纵七擒强压弱,六征六败将非神。鞠躬尽瘁雕枯朽,徒弄聪明误蜀人。

———现代人徐文华《武侯叹》

任人唯亲

中国历史从古至今,每到一个朝代都会面对用人制度问题,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主人上台后首先面对的,是如何把亲信自己的人员安排到重要的位子上,这期间会有“任人唯亲”或是“任人唯贤”的选择。选择标准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效果。那么诸葛亮的用人标准是什么?他的标准又能给蜀汉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任人唯亲”,依据他人跟自己关系来确定是否升降,不仅是对别人的不公平,也容易使内部产生结党营私现象,清人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说:“此辈结党营私,朋求进取,以同异为爱恶,以爱恶为是非……翻云覆雨,倏忽万端。本为小人之交,岂能责以君子之道。”顾名思义,“任人唯亲”是指在任用下属时,以对象和自己的亲密程度为依据,任用亲属、亲友和亲信。如果说“德”和“才”是任用对象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不因用人者的不同而不同,“亲”则指的是用人者和任用对象之间的关系。从用人者的角度说,“亲”的因素离自己最接近、最可琢磨,所以他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根据这一因素来选择下属。它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限制了人才选择的视野,使有“才”、有“德”者得不到平等地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易于在用人者周围形成阿谀奉承和拉帮结派的风气,培养出一批庸碌无为的“小人”。中国封建历史长河中出现许多结党营私现象。其中著名的有唐朝出现的“朋党之争”为典型。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不同派别的争权斗争,史称“朋党之争”。

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制科考试时,牛僧孺、李宗闵在策论中批评时政,抨击宰相李吉甫,遭李吉甫排斥,久不叙用。到唐穆宗时,牛僧孺曾一度为相,李吉甫之子李德裕等,指斥李宗闵主持科考舞弊,李宗闵等人被贬官,斗争更趋复杂。朝廷大臣分化组合,形成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派相互倾轧四十余年。李党领袖李德裕和郑覃皆出身士族高第、宰相之子,皆以门荫人仕,主张“朝廷显贵,须是公卿子弟”。其理由是自幼漂染,“不教而自成”。而牛党领袖牛僧孺、李宗闵等,多由进士登第,反对公卿子弟垄断仕途;在对待藩镇的态度上,两派各执一词。

李党世代公卿,支持唐廷抑制强藩,因为节度使强大,影响他们的利益;牛党大多来自地方州郡,与藩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利害相关,主张姑息处之,希望朝廷承认割据事实。在对待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问题上,双方态度也相去甚远。当时朝堂宦官擅权,两党争相攀附权阉,以为援助。两党交替执政,相互攻伐,使腐败的朝廷更加混乱。

唐武宗时,李德裕高居相位,将李宗闵贬斥流放封州;宣宗时,牛党得势,李党皆被罢斥,李德裕被贬死崖州。宣宗时牛僧孺病死,牛李党争才告结束。唐文宗为此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党派之争使本已弱势的唐朝加快了它衰亡的步伐。

诸葛亮27岁时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拜为军师,在成长的道路上比起郭嘉、周瑜可谓是“大器晚成”。54岁病逝五丈原,在蜀国居高位27年。从诸葛亮的成才经历来看,诸葛亮本应对选拔人才有更深的理解,然而,把刘备和诸葛亮相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从理论上讲诸葛亮要比刘备高出一筹,但从具体实践看两人的做法相去甚远。

刘备的用人方法是“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竟功”,用人不拘一格。他不但有以关、张、赵、马、黄为代表的中原人才集团,还有以诸葛亮、庞统为代表的荆楚人才集团,以法正、李严为代表的西川人才集团,甚至包括蒋琬、魏延、杨仪、费祎等一大批文官武将。

诸葛亮的用人之策与比刘备相比较更具理论化:在选拔人才上他提出“柱以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于幽谷,直士出于众下”。在对人才的认知上他提出:“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然而,诸葛亮理论上实有一番工夫,但是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却不那么尽如人意。翻看蜀国人事档案,不难发现,诸葛亮的用人标准与他说的大相径庭。从他欣赏提拔重用的人物中,有许多令人怀疑的地方:亲如父子的马谡,襄阳人;临终托付后事的杨仪,襄阳人;继其执政的蒋琬,零陵人;费祎,江夏人;姜维,关西人;《出师表》推荐给后主的董允,南郡人;郭攸之,南郡人;向宠,襄阳人。

零陵、江夏、襄阳、南郡这四个地方在汉末都隶属于荆州刺史部,也就是说他们除了姜维是关西降将外,其余全部都是荆州人。诸葛亮,虽然是琅邪人,但其父早丧,幼年时即随叔父诸葛玄迁居襄阳,躬耕陇亩,并与荆襄名士庞统、司马徽等交往甚密,难道事情真就这么巧,可这也巧得太不通常理了。很显然诸葛亮是树立党派,组织荆州“亲信团”。他是荆楚派的领袖。这样一归纳分析,诸葛亮选人有任人唯亲的特点。

诸葛亮所任用的人,大都原是自己的心腹或从荆州带来的“荆州班”,而对原本西蜀的“东州班”人士,和益州当地的土著人士,则不太重用。诸葛亮任人唯亲,制造“亲信团”把持朝中大权,他想方设法树立羽翼,又千方百计排斥其他人员进入决策层。

蜀中的彭羕是个经天纬地的人物,庞统极力向刘备推荐。经过交谈,刘备叹服不已,认为他可与诸葛亮“齐足并躯”,立即请他“指授诸将”。突然冒出此人,诸葛亮竟然吃起醋来,他“虽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背后则在刘备面前打小报告,说彭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刘备对他自然听信,于是很快疏远了彭羕,将其贬官到了外郡。彭羕无故被贬,不免发点牢骚,于是又被抓住小辫子砍了头。

马良之弟马谡尽管熟读兵书战册,略有谋略,可他只适合做一个理论上的强者,于实践上却是一窍不通。只因诸葛亮与他哥哥感情甚好,与他也亲如父子,第一次北伐时,弃先帝遗言于不顾,“违众拔谡”。

诸葛亮任人唯亲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亲近之人得到提携之后,可以成为自己继续不择手段谋求私利的可靠帮手,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最好逐渐形成一个潜在的帮派势力。同时扩展自己的安全空间。亲近之人即使不愿或没有能力成为自己的得力帮手,但他得到了提携,至少不会坏了自己的“好事”,这同时意味着减少了其他人可能来破坏自己所做“好事”的机会。

毛泽东主席在一次召开党的大会上曾说过:“任何一个人都要人支持。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这是中国的成语。中国还有一句成语,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单独的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缺陷的。”

圣人是至德之人;君子是至贤之人,庸人是有德缺才之人;小人是有才无德之人。圣人不常见,用人当用君子,实在是没人也可用庸人抵挡一阵,小人应敬而远之。得一贤臣良将富国利民,用一奸佞小人祸国殃民。

荆州集团在诸葛亮的带领下,排挤朝中其他大臣,比如李严、魏延、赵云等等。高度挤压致使蜀国人才凋零,诸葛亮死后,蜀国几乎内没有辅政之臣,外没有御敌之兵。

虚假捏造

中国有句俗话:情人眼里出西施。一个人要是看谁顺心,这个人怎么差他都高兴;假如看一个人不对路,不管这个人做多好也于事无补。三国中有一桩公案———魏延叛变被杀,表面上看是因为魏延长有反骨,预示日后必反蜀,诸葛亮见其一面就下了断言。其实质真像诸葛亮所说的吗?魏延脑后真有反骨?有没有反骨就能决定他日后反不反蜀?毕竟这只是诸葛亮一家之言,别人无从考证。可事情也就真巧了,魏延在诸葛亮死后恰恰还真就“反”了,难道说魏延脑后真有反骨吗?魏延日后真就反了吗?

魏延第一次出场是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备败走襄阳,引数千名百姓共同逃难,身边不过千余名疲敝之卒,战将不过张飞、赵云。刘琮一听刘备前来,闭而不见,命蔡瑁、张允据城不开,后面曹操大军紧紧追赶。刘备是进,没有地方去;退,没有路可走。真可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诸葛亮能耐再大此时也不能救刘备于水火。生死存亡之际,襄阳城中杀出一员战将,引数百人径上城楼,砍死守门将士,开城门迎接刘备进城,此人就是魏延。此时,名将文聘从城中奔出,欲杀魏延。魏延跟文聘两人展开激战,手下兵卒死伤大半,刘备又拒绝入城,魏延只得孤身一人投靠长沙太守韩玄。

第二次出场,救了黄忠。《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写道,刘备领关羽攻打襄阳,黄忠为报关羽不杀之恩,弯弓射中关羽盔缨,韩玄大怒,命刀斧手将黄忠推下城门问斩。千钧一发之际,又是魏延挺身而出,砍死刀斧手,救起黄忠,开城迎接刘备入城。

魏延本不是刘备手下将领,后来投奔的刘备。长沙太守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魏延慕刘备之名,杀主来投靠刘备。因为刘备打出恢复汉氏江山旗号招兵买马,自己本是忠山靖王之后,名正言顺。魏延的投奔可以说是选明君,奔明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嘛!可从他来到蜀营那天起就没得诸葛亮好脸色。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见魏延,即喝令刀斧手推出去斩首,理由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斩之以绝祸根。”这个理由有点鸡蛋里挑骨头了,马超也是降将,为什么不杀他呀?姜维还是魏国将领呢,为什么也不杀他呢?不知道诸葛亮长了什么样眼睛,居然能看到别人脑后有反骨。为了这根骨头,不管三七二十一绑了就砍头。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取得益州之后,魏延就一直跟着刘备“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而部曲是什么呢?部曲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奴隶制度与宗法制度的混合体。也就是说魏延最开始跟随刘备是以半奴隶身份,而在当时,除了流民、平民,一般的寒士是不会主动成为谁的部曲的。魏延以部曲身份跟随刘备,看出关系非同一般了。

刘备得了汉中后,想派一名大将镇守汉中,众人都认为此人非张飞莫属,没想到的是,刘备任命的却是魏延。书中写道:“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一次大会群臣,刘备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能取代张飞镇守汉中,足见刘备对魏延的信任。数十年来,魏延镇守的汉中,一直是魏人不可逾越的障碍,颇具戏剧性的是,魏延死后,邓艾、钟会的大军从这里轻松进入了成都。

刘备在世,魏延历经几次升迁。《三国志》中载:“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延的地位越来越高,他所表现出来的才能也是处显锋芒。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更加牢固。诸葛亮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本来自己就赶不上关、张、赵等人跟主子感情深厚,又来个讨人喜欢的魏延,自己的身影又往后退了,不除魏延,以后朝中那还有我的位置啊!魏延这个人性格狂傲、目中无人。诸葛亮每次出征,魏延皆欲自请兵万人,如汉时韩信一样,异道而行,在潼关会合。诸葛亮并不应允。魏延每每向人牢骚:“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在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心中,他是始终将自己摆在一个凌驾于众人之上的位置的。本就不受诸葛亮待见的魏延做事还是不加收敛。魏延思想老是跟诸葛亮不符,这就加重诸葛亮对他的厌恶。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在行军路线上,魏延与诸葛亮产生分歧,诸葛亮从岐山绕道而出。魏延认为,兵贵神速,应改变路线,延曰:“闻夏侯懋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懋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孙子》有言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而诸葛亮认为这个路线太危险,还是走稳妥路线好。诸葛亮弃置不用,不能说是他行军谨慎,而是诸葛亮狡诈心理在作怪,诸葛亮出岐山不是认认真真打仗去,他是为了集权。如果一次成功了,以后该怎么办?听魏延的策略,不成功还好,要是真成功了,那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可就一落千丈。魏延成功了,人们会说诸葛亮不如魏延有能力。那你还做什么丞相啊!让给魏延做吧!正是因为诸葛亮看明白这是一条好策略,不过因为是魏延提出来的,他不能采用。

诸葛亮活着的时候,魏延这个策略不能实行,那诸葛亮要是死了之后呢?就不好确定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杀了他吧。只有死人才不会泄露秘密。

明代于慎行在《谈史漫录》中认识到:“魏延激精兵五千,从褒中取长安,而孔明不用,以正取胜,数出无功,继之以死”。诸葛亮临死之前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只有长史杨仪、司马费、护军姜维知道,会议结果是蜀军退兵,魏延断后。诸葛亮死后,杨仪密不发丧,先派费到魏延这里投石问路。魏延实话实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之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魏延说这话也在理,出兵打仗不是儿戏,那能因为一个人死亡就不了了之呢!诸葛亮死前密会并不让魏延参加,又将军政大权交到了与他水火不容的杨仪那里,魏延只充当个配角,自然有不平衡心态。魏延笼络费,欲联名发布军令。费多了个心眼,言“当为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旋即驰马而去。不久,杨仪等商议撤军,魏延大怒,率领部下先行归蜀,沿途烧毁栈道。显然,魏延是不想造反的,要不然何不率部投奔魏军,既已班师回国,如何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