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梅朝荣品诸葛亮
7232400000026

第26章

魏延上书后主刘禅,控告杨仪等人意图造反;几乎与此同时,杨仪上书魏延造反的急报也送到了成都。后主难决,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究竟谁会造反,不幸的是,二人怀疑魏延造反。为什么呢?因为董允、蒋琬都是诸葛亮的人,况且丞相早就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

魏延此时还不知道自己已成了蜀汉逆贼,在南谷口与杨仪交战。交战前,蜀军将领何平在阵前责骂他:“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阵中将士听得此言,一哄而散。魏延与其子亡奔汉中,杨仪派遣马岱追杀,将魏延斩首,诛三族。杨仪踏着魏延首级,洋洋得意:“庸奴,复能作恶不?”

魏延回师是为了抵挡杨仪回师,并不是真想造反。只是在做法上有些过激行为。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被诸葛亮委以重任的杨仪,在权力欲得不到满足时也开始发牢骚:“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这才是一句真话,魏延要是真反,那能落此下场啊!

排除异己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一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无论是哪个国家哪朝哪代,每一次历史更迭都脱离不开军队的参与。军队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国家机器。兵权意味着政权,谁掌握了兵权谁就掌握了政治的主动权。诸葛亮是托孤大臣,所以决定必须得有军权吗?他真正掌握军权了吗?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经常看到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形容国家的强大。(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每个统治者功成之后,都要仔细考虑自己对兵权的绝对掌控问题。能够顺利交接兵权的,历史上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释”就是“解除”)。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成功后,即位后不出半年,面对跟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一个个军权在握,有些担心了,有朝一日他们也像自己一样,下面的人闹起事来,黄袍加身,只怕他们也“身不由己”呀。于是他想削夺他们的兵权。

这一天,宋太祖在宫里举行宴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几位老将喝酒。

酒过几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监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请大家干了杯,说:“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地位。但是你们哪儿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难处,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不瞒各位说,这一年来,我就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

石守信等人听了十分惊奇,连忙问这是什么缘故。宋太祖说:“这还不明白?皇帝这个位子,谁不眼红呀?”石守信等听出话音来了。大家着了慌,跪在地上说:“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谁还敢对陛下三心二意?”宋太祖摇摇头说:“对你们几位我还信不过?只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想不干,能行吗?”

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第二天上朝,每人都递上一份奏章,说自己年老多病,请求辞职。宋太祖马上照准,收回他们的兵权,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打发他们到各地去做节度使。

三国鼎立时期也是一个战乱频繁时代。蜀国自从刘备死后,日渐走向衰亡。使人怀疑的是:刘备永安托孤时有两个人,一是诸葛亮,另外一个是李严,可是在刘备死后,真正在履行托孤责任的好像只有诸葛亮自己一个人,对于李严涉及很少。什么原因呢?

白帝城,刘备病危,急召诸葛亮跟李严俩人安排后事。至于两人觐见聆听圣谕具体情景史书没有记载。《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给演义了,罗贯中在书中有意要褒扬诸葛亮,所以他就写到:“且说孔明到永安宫,见先主病危,慌忙拜伏于龙榻之下”。刘备让诸葛亮做其床塌之侧,并扶其背开始交代后事。这很显然有毛病,因为罗贯中自始至终也没有谈到李严,可前文明明还交代了,刘备请“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星夜来永安宫,听受遗命”。

罗贯中显然在有意忽略李严,提高诸葛亮的出场次数。刘备要是个平常人,死了也就没什么,死了就死了,大不了是亲戚朋友哭一场,事情就过去了。“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但刘备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一国之君,他死后直接面对的问题是,谁来继承他的王位。刘备是中道崩卒,他还没安排好继位之事就突然死亡了。新君继位后有很多事情要做,另外他的三个儿子尚幼,突然接管会不适应,需要有人来帮助辅佐。面对众多问题,刘备需要找托孤大臣辅佐幼主。可刘备也明白,所托之人权力太大,需找两个或多个人一起执政,互相钳制,于是在两个集团中各选了一个。诸葛亮可不是笨人,他一看就明白刘备的意图。如果让李严抢先,那他在蜀国的丞相职位可就不保。因此他处处争先,处处显圣。用过去自己打下的基础,处处排挤李严。

李严懂得文韬武略《三国志》中写到:“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於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首。枝党星散,悉复民籍。又越巂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加辅汉将军,领郡如故。”李严每次任务都完成的很漂亮,充分显示出他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刘备让他二人共同辅佐幼主,意图也很明显。“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诸葛亮想一人独揽大权,也绝非易事。如果杀了李严定会引起朝廷众臣猜忌,弄不好还有意图不轨之嫌。最好的办法是———提调李严,夺其兵权,把他架空。

诸葛亮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首先他要让李严远离政治中心———成都。于是他就吹风说:“李严在白帝,东吴可无忧矣”。这个理由很充分,当时蜀吴已经决裂,陆逊亲领大军正虎视眈眈。君主刚死,国家处于危机之中,群臣也要扶刘备棺椁运回成都,后方一定要留一能人,这个能人是谁呢,诸葛亮就说,如果李严要驻守白帝,就不用担心东吴继续进兵了。

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李严能不留下吗?可他一旦留下,就再也不能回去了。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建兴元年,封(李严)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三国志》《蜀书》《李严传》光禄勋:秦时称郎中令,汉武帝更名为光禄勋。王莽称司中,东汉又称光禄勋。曹操为魏公后设郎中令,黄初元年(220年)又称光禄勋,掌管宿卫宫殿门户。其属官有掌管宾赞受事的谒者、掌管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掌管副车马匹的驸马都尉、掌管羽林骑的骑都尉,而大夫、中郎将等官是否是光禄勋的属官尚有争议。九卿之一。

同是托孤重臣,李严的地位离诸葛亮的地位越来越远了。开府、领益州牧,意味着他可以向朝廷推举府属官吏,并成为了益州的最高军政长官,都是把握实权的举动,而李严虽然也晋封乡侯、假节,但却只加了个光禄勋的虚衔,相比之下显然分量就轻得多了。结果李严被诸葛亮挡在外面。

退一步讲,李严守白帝,当时确实非常的必要。可等到诸葛亮执政时,已经派邓芝跟东吴再次和好,李严应该调回成都了吧!没那么容易,诸葛亮又有新的安排,他要北伐,让李严供粮草,并且调离白帝去守江州,原来再怎么样还是在一线作战呢,现在已经被调到远离东吴,排挤到二线来了。诸葛亮坚持一点,就是不能让李严进成都,谁都知道挨着君主近才好升官啊!李严一生也是在政治漩涡里混过的,他也清楚远离成都对他很不利。可他没有办法回去,朝中已被诸葛亮牢牢掌握。

建兴四年(226年),诸葛亮在即将伐魏前,调李严带他所辖的二万军队来镇守汉中。原来镇守汉中的魏延已经被诸葛亮以北伐为名,调离汉中,在诸葛亮帐下做一位不受待见的将军。李严看出诸葛亮阴谋,他要是也去汉中,那么他的军权也会被夺去。而他也将成为诸葛亮帐下的一名将领,那么他这个被刘备定为“统内外军事”、与诸葛亮并列的托孤大臣,将就此彻彻底底地丧送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地位和实力。

而诸葛亮在对此事的处理上,就相对显得比较无力。因为江州是蜀汉东部与东吴、曹魏交界处的二线重镇,和面对北方曹魏势力的汉中地位相当,在这件事情上,诸葛亮无法提出令人信服的、一定要将李严与江州部队调到汉中理由。

而富有政治经验的李严这个时候不但拒绝了诸葛亮这一要求,还借机发起了反击。他乘势提出将蜀汉东线的巴、巴东、巴西、涪陵等五郡组成巴州,并由他担任刺史。要诸葛亮从益州东部划出五郡设立江州,让他当江州刺史。如果答应了李严,李严就成了割据一方的诸侯王了。如此以来得不偿失了,诸葛亮当然不愿意。致使调动未成,此事不了了之。

从上面内容至少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诸葛曾试图兼并李严的部队,但没有成动;二、李严对于诸葛的所作所为也颇有微辞。难怪北宋兵法家何去非总结诸葛亮时说:“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无用众之智。”

建兴八年(230年),曹军欲三路攻蜀,诸葛亮再次要李严带二万军队到汉中坐镇,李严又讨价还价。诸葛亮做出让步,任命其子为江州都督督军,接替李严调走后的工作,李严这才执行调动命令。李严率军到汉中之后,立即被诸葛亮任命为主要助手,就是“以中都护署府事”,这个府,指的是诸葛亮的丞相府,李严变成了诸葛亮的官属。同时,李严改名李平。这个任命,李平心里必不满意,因为他原想自己开府呢。李严也曾在给孟达的信中也曾说:“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因此身为重臣的李严旁敲侧击要求“开府辟召”,纵然“情在于荣利”,也要欲与诸葛亮平起平坐。诸葛亮亦与孟达书曰:“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伪善面孔下,掩盖不住彼此蛇蝎之心。

尽管李严现在不能靠近成都,可他还活着,不知哪天就会出现在诸葛亮面前,要想避免此事发生,只有把李严置于死地。诸葛亮时时留意,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建兴九年,诸葛亮再次北伐,李严负责征集粮草,因为连阴雨,耽误送粮时间,延误了军机,诸葛亮以此联合朝中大臣弹劾李严:“免官禄、节传、印绶、符策,削其爵土。”李严被贬为民。至此诸葛亮在政治上的一个劲敌去除。

李严已除,诸葛亮仍耍心眼,跟他的儿子又感慨了一番,说我跟李严共同努力辅佐汉室,他现在的遭遇,大概是天数使然。还好家里有积蓄,想开些,在家享福吧!真是打个巴掌给个枣,站着说话不腰疼,贼喊捉贼啊!当然,历史和现实中贼喊捉贼的现象并不少见,那些“救死扶伤”的医生以为患者负责的名义向患者勒索钱财、那些“为人民鼓与呼”的记者和奸商达成肮脏交易,想必从诸葛身上得到了不少启示。把人家逼到今天这个地步的,还有脸在旁边说一些风凉话。十足的一个伪君子。

过河拆桥

诸葛亮六出祁山,全无功绩,最终还累死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国要撤军,事前诸葛亮把军权交给了杨仪,告诉他撤军时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结果魏延中途有变,先不说魏延真反还是假反,单看杨仪果敢力决,最终还是不负众望把蜀军带回来了,然而当他回到蜀地后,迎接他的却是削权、杀身之祸。杨仪每一步都是按照诸葛亮的计谋行事,为什么最后落个如此下场呢?

翻看中国历史,每朝每代都有屠杀功臣之事,特别是一个新的朝代刚刚建立之初。韩信之死,是西汉第一大案,也是一个名案和疑案,被看作是开国皇帝诛杀功臣的典型,使人想起那句耳熟能详的成语———“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楚汉之争结束后,功高震主的韩信成了刘邦的一块心病。项羽一死,刘邦马上便夺了韩信的兵权;公元前201年,刘邦又以谋反为名将韩信诱捕。韩信被抓时,仰天长叹,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还算刘邦有良心当时并没有杀掉韩信,把他贬为淮阴侯。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在汉十一年,这个时候西汉王朝刚刚建立,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叫陈豨的起兵造反,听到陈反了的消息,刘邦勃然大怒,带领军队御驾亲征,去讨伐陈。这期间,韩信与陈有书信来往。韩信写信给陈说,你只管造反,我在京城给你做内应。而且他做了准备,准备把监狱里的人放出来,让他们去攻打皇宫。

吕后说这个事情怎么办啊?把相国萧何找来商量,萧何就出了一个主意。他自己去找韩信,说前方传来了捷报,咱们皇上打了胜仗,现在群臣都要到皇宫里去祝贺。韩信就相信了。

韩信来到长乐宫。长乐宫两边早就埋伏好了,韩信一进来,很多壮士一拥而上,把韩信捆了起来。吕后没有请示也没有汇报,先斩后奏,把韩信杀了———斩之于长乐钟室,就是在长乐宫里面一个放编钟的房子里把韩信杀了;而且立即下令逮捕韩信的家人———“夷信三族”,就是将韩信父族、母族、妻族三族的人全部杀光。

如果说韩信的死还有他自己不忠之因,那么文种的死可就是冤深似海了。

公元前497年,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屈辱求全,向吴王求降,去吴国给吴王夫差做奴仆,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于三年后被释放回国。勾践回国以后,为了不忘国耻“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打败了吴国。

那时辅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恨的主要有两个人:一个是大夫范蠡,一个是大夫文种。越国灭掉吴国以后,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难久居”、“久受尊名不祥”,故功成立即隐退,“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范蠡曾遣人致书文种,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啄,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结果文种不听,他说,你看我立了这么大的功劳,现在是享受的时候了,我干吗要走啊!越王素知文种的才能,他认为吴国已灭,文种已经没有用处了。如过他一旦哪天造反,将没有人能够制服他。越王起了杀心。恰巧文种生病,越王就带着把宝剑强行的去看他,并且还委婉的对他说:“寡人闻之:‘志士不忧其身之死,而忧其道之不行。’子有七术,寡人行其三,而吴已破灭,尚有四术,安所用之?”种对曰:“臣不知所用也。”越王曰:“愿以四术,为我谋吴之前人于地下可乎?”

勾践的意思是说,先生教给寡人七种杀人的办法,寡人只用了三种办法就把吴国给灭了,还剩下四种没有地方用啊,是不是你去先王那里试一试呢?言毕,即升舆而去。遗下佩剑于座。种取视之,剑匣有“属镂”二字,即夫差赐子自刎之剑也。种仰天叹曰:“古人云‘大德不报。’吾不听范少伯之言,乃为越王所戮,岂非愚哉!”复自笑曰:“百世而下,论者必以吾配子胥,亦复何恨!”遂伏剑而死。

杨仪的死也是诸葛亮卸磨杀驴。杨仪,字威公,襄阳人。建安中,杨仪为荆州刺史傅群之主簿,不久背傅群而投襄阳太守关羽。关羽命杨仪为功曹,遣往蜀中见刘备。刘备与杨仪共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甚为欣悦,因此辟杨仪为左将军兵曹掾,后丞相诸葛亮以杨仪为参军署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