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佛门之人都知道般若的重要性,我们学佛念佛最终的目的也就是在寻求一种出世的智慧,它是通往解脱之路的有力基石,但它在很多时候是你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好似“道可道,非常道”一样地令人难以企及,然而,他实际上又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身边,就看我们怎样去发现、去捕捉、去挖掘这个在一瞬间就能改变我们生命质量的摩尼之宝,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平平常常地显现,而我们,又该怎样在由学佛至信佛,至作佛的道路上一路开启我们自身的这个无上宝藏,直至成佛呢?
2011年,六祖寺方丈大愿法师在上海居士林围绕“般若为导,净土为归”,这个主题为一切如母有情众生作了一系列开示。
顾名思义,要想求得解脱之路,必须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法无定法,般若的求得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正是所谓的殊连同归,无论哪一种宗派,都是不同根机的人求法的工具,本篇中举出的几个公隶给我们的最基本的启示就是:因果不虚,轮回不爽。转化妄念,见地透彻是为般若,净土法门的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在成就无上菩提,就是在开佛知见,明白了自己的心,成就它的清净,在这个过程中觉醒才能与这句万德洪名相应,圆满身语意三种功德,帮助我们走上解脱之路。
“学习看见我的心”,这是法师反复强调的,万法唯心造,一颗心可以改变你的整个世界,它充斥着烦恼,你就会在烦恼中断送自己的人生;它充满爱,你就会被爱包围。道理浅显,哲理甚深,有时候般若就蕴含在看似简单的世相之中,如果你足够智慧就会在这部书中读出你精彩的人生。
首先我们共同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一切如母有情众生能够速速地从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之中解脱出来,从轮回的大梦之中觉醒过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因此我们有缘能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共同来探讨佛法。
中午的时候听白骏副总干事介绍上海佛教居士林的缘起,创建的历史非常久,而且历史上是佛教净业社,此次又正在举办念佛七、净七,所以我们今天还是讲净土法门,《华严经》上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那么以大愿所知的佛法大海之中的一滴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作为法供养,向诸位请教。我想题目还是讲“般若为导,净土为归”。
我们大家都知道,永明延寿大师是禅宗里面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祖师,有著过《宗镜录》一百卷,并且又在倡导净土念佛法门。我们都知道永明延寿大师的《禅净四料简》:“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我们都知道净土法门是万修万人去的法门,但是到了当下,到了现在,我们一万个人念佛能够真正超出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大概一万人之中只有两三个人而已。
为什么绝大部分的人难以真正地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呢?主要还是因为没有真正地把握“般若为导,净土为归”,虽然是口念阿弥陀佛,但是内心还是“妄念纷飞”,所以我们怎样才能够“万修万人去”呢?这是我们今天跟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的主题。
中国净土宗的十一祖彻悟梦东禅师有过一段精辟的开示说:“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所说八万四千法门,一言以蔽之,不出悟修二门。悟门以明心为要,修门以净心为要,明心之法无过于念佛。”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面说:“若人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是则名曰,香光庄严。”
“净心之法,亦无过于念佛。”古德云:“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梦东禅师这段开示其实就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无量法门其实归纳起来就是两类:悟门和修门。或者我们从教下来说也就是“信解行证”,或者说“教理行果”。解门就是悟门,行门就是修门。
悟门以明心为要,就是我们要成就,见地上要透脱,要能够开佛知见,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就是成就一颗明白的心,整个的佛法都是围绕“转迷成悟”来展开的,如何让我们将这颗无量劫以来流转生死、迷昧的心,让它能够大彻大悟,这个是见地上的悟门。
行持上的就是修门,成就清净心,实际上也就是成就一颗明白的心和成就清净心,这个是一切法的修持啊。
更简单的,用一个比方来说,就是“见地”与“行持”,好像我们去一个地方,眼睛要明亮,看的这个目标才不会偏离,这个就是见地要高远。然后我们的脚还要有力,脚没有力的话,眼睛看到那个地方,也走不去呀,所以脚还要有力,这是“行持”。
所以见地上来说是成就明白的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其实净土法门就是无上深妙禅,就是当下能够开示悟人佛之知见的法。行持来说,就是要成就清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