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1000问
7239500000019

第19章 经络衍说(1)

为什么说风者百病之始也?

风为百病之始,原因在于:其一,风为六气之首,四时常在,寒暑燥湿莫不缘风而伤人,发生不同性质的外感疾病;其二,风本身善行而数变,其引起的疾病动而不居,如风气胜者为行痹。

《内经》中冲、任、督脉的起始与主要循行路线是什么?

冲脉起于气街,分为上下循行两大支。上支从气街上行至胸中,《素问·骨空论》曰:“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其下行支,从气街,循阴股至足。《灵枢·逆顺肥瘦》记载:“夫冲脉者……其下者,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后属而别。”

任脉,起于中极之下,沿腹正中上行至目。《素问·骨空论》记载:“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督脉,分背部循行和腹部循行。有两个起始点。腹部向上循行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长强穴处),与少阴经相合,并行于目。即《素问·骨空论》所说:“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人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其背部向下循行,起于目内眦,从项、挟脊下行篡间。正如经文所说:“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督脉的腹背循行主要路线形成一个环路。

什么叫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医学入门》说:“经者,径也,经之支派者为络”。经,与径通义。即是气血循行之路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络,即网络,是经脉的大小分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内外上下。所以说,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

从古书记载来看,经络是人体内部客观存在的结构,是有物质基础的。根据《素问》和《灵枢》中一些有关经络的形态、循行分布、生理功能以及病理现象等方面的资料记载,可以综合出中医的经络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似乎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脉管系统、神经系统、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的部分形态和生理功能及病理现象。所以目前有人说经络不存在一个单独性实体,但它又是客观存在,其实质就是整个人体,是人体所有器官功能活动与病理变化的综合表现。

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目前虽有进一步的发展,各种论点或假说(如经络波导等假说)相应产生,但要真正阐明经络的本质,并获得广大学者之公认,尚需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经络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其中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奇经有八,即督、任、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合称“奇经八脉”。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别。别络较大,共有十五。其中十二经与任、督二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络脉之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络脉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此外还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等。经络组成表如下:(图略)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有何重要意义?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同疾病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于我国劳动人民防病治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经络系统遍布全身,气、血、津液主要靠经络为运行途径,才输布人体各部,发挥其濡养、温煦等作用。脏腑之间,脏腑与人体其他各部分之间,也是通过经络维护其密切联系,使其各自发挥正常功能。《灵枢·本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本身的功能活动称为“经气”,主要表现为经络的反应性及传导作用,针刺治疗时的所谓“得气”,应该说是“经气”功能活动的表现。

解释病理现象:外邪侵犯人体,通过经络而由表入里,损及内脏。如《素问—缪刺论》说:“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即脏腑病变,也可通过经络影响到人体的其他部分。某些脏腑发生病变,邪气循着本经的途径影响所联系的部位和器官。如肝火上炎则火邪伤目,出现目赤红肿疼痛;又肝火灼伤肺阴,则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若心血瘀阻则连及肩背作痛,是因心的经脉不利,血瘀不行而致;若心火下移可影响小肠,出现尿赤灼痛;若肾虚水湿不化,上凌于心,则心悸怔忡、尿少身肿等等。另外脏腑的病变还可通过经络传于体表,在体表相应部位有压痛、充血或肿物等改变。这种变化常可用以帮助诊断有关内脏的病变。

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经络学说之所以能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是在于经络的循行部位有一定的规律,经络与内脏有一定的联系,各经的病证特点以及经络之间互相密切联系,故可作为依据。比较常用的是,根据病变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规律,辨别与诊断证候的,称为“分经辨证”,根据经络生理病理特点,进行治疗选穴用药的,称为“循经取穴”与“分经用药”。例如,额颅、面颊、牙齿、口唇、喉咙等部位是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部位。因此,前额头痛、风火牙痛、咽部红肿等疾病可以诊断为阳明经病证,再根据病证的虚实寒热加以施治。如针刺治疗可用“循经取穴”方法,选刺颊车、下关、足三里、内庭等足阳明胃经的穴位,若采用“临经取穴”方法,则可选刺合谷、商阳等大肠经穴位。若用药物治疗,可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功用等,选用清散阳明风火的葛根、升麻、白芷、防风等药物。若清泄阳明实热,可选用石膏、知母、芦根等药物。足阳明经属胃络大肠,故也可使用大黄、芒硝等荡涤肠胃热结的药物。目前广泛用于临床外科各种手术的针刺麻醉术,也是在经络学说理论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同时又把中医经络学说的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地向前发展一步。

骨空的概念与作用是什么?

骨空是附属于不同种类骨骼或骨壁所固有的能够通行于经络气血精微物质和交通代谢产物的大小、形态不同的洞眼的统称。骨空的作用:

(1)接受向骨内输送的营养物质。

(2)排放骨内向外排出的代谢产物。

(3)作为俞穴定位的参照。

十二正经的走向交接规律和阴经阳经的表里关系如何?

“正经”,是与“奇经”相对而言的。有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合称手三阴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合称手三阳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合称足三阴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合称足三阳经。由于上述各经都有一定循行的规律,有固定的输穴和主病,阴经阳经相互之间,表里相合,每条经又都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是全身运行气血,联络上下的主要通道,故称“正经”,其数为十二,又称“十二正经”。

其走向与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胸交手三阴经,相互依次衔接,构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环经络通路。

十二正经,内系五脏六腑,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十二经脉分别络属于相应的脏腑,从而构成脏腑阴阳表里相合关系。即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互为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互为表里;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互为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互为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互为表里。

循行路线的分布规律是:凡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均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只有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在下肢内踝上八寸处交叉,即交换前后位置),并在手、足或头部相互交接。由于手足十二经脉存在表里关系,所以在生理上是彼此相通的,在病变时也是相互影响的。

十二经脉在身体各部位分布大概情况:

头部:阳明经行于面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两侧。

躯干: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以自内向外的顺序分布于躯干前面;足太阳膀胱经分布于躯干后面;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分布于躯干的两侧。

四肢:手足太阴经(肺、脾)、手足厥阴经(心包、肝)、手足少阴经(心、肾),以由前至后的顺序分布于上肢、下肢内侧面;手足阳明经(大肠、胃)、手足少阳经(三焦、膀胱)、手足太阳经(小肠、膀胱)以由前至后的顺序分布于上肢、下肢外侧面。

注: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脾经在中线,至内踝上八寸外交叉之后,脾经在前、肝经在中线。

十二经脉盛虚的治则治法有哪些?

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1)盛、虚的诊断:据“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则知通过切脉的方法,确定经脉气血的盛虚。

(2)分别十二经气血的虚实法:

(1)通过寸口、人迎对比诊法,确定病在阴经或病在阳经。《灵枢·四时气》曰:“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即气口候手足三阴经,人迎候手足三阳经。

(2)根据气口、人迎脉的差度的大小与静躁,确定病在某一阴经或阳经。其诊断标准《灵枢·终始》规定:“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

至于如何实施针刺补泻,《灵枢·终始》又指出“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从经文中可以看出经脉气血虚实在人迎、寸口诊相无比较下确定的。其治疗是表里补泻之法同时实施,补泻兼顾,使表里经气调。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终始》曰:“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即人迎、寸口对比诊,上下之脉无明显差别,则治疗有病的经脉。如何选择治疗的经脉?当根据各经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的临床现象判断。

十二经脉气血虚实的治则治法是怎样的?

十二经脉均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则治法。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是以人迎、寸口脉的强弱对比确定盛虚而制定的补泻原则与治法。脉盛者采取泻法,虚者采取补法。往往是针对实经或虚经为主采取泻法或补法,同时考虑表里经关系而对相对之经采取补法或泻法治疗,使表里经气血平调。

“热则疾之,寒则留之”是针对经脉气血的寒热反应而制定治疗时间长短的治则治法。寒、热是经脉之气变化而出现的或寒或热的病机或临床证候的属性。“疾”与“留”是治疗时间的长短的治则治法。《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陷下则灸之”,陷下,一般皮部血络塌瘪。灸,指用艾壮点燃加热治疗。《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之补法是艾壮置于所灸之处,点燃,自然燃烧至火灭。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即人迎、寸口对比诊,上下之脉无明显差异,则根据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的临床疾病现象选择主病之经脉,正如《灵枢·终始》指出“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如何?

根据《灵枢·经脉》篇记载经脉从手太阴肺经开始,终于足厥阴肝经。可以将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归纳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复会于手太阴肺经。

经脉、络脉浅深分布的区别及诊查方法是什么?

经脉、络脉深浅分布的区别:经脉潜行分布于分肉之间而不能显露,仅有足太阴经过内踝以上五寸一段能显露。而络脉一般分布较浅,皮部可以显露。如《灵枢·经脉》篇记载:“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诊察方法:经脉的诊查方法有切脉法。《灵枢·经脉》篇指出:“经脉者,常不可见,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至于足太阴经络的深浅分布,一般而言,十二脾经过内踝表露的一段,则可望诊,亦可用弹、按、切脉法(《素问·三部九候论》)。

络脉的诊查方法:望诊、切(扪)诊。《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血脉者,在俞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络脉诊的诊病意义是什么?

络脉诊,主要通过对络脉的色、质、形态的变化情况辨别疾病。

(1)根据络脉的颜色变化辨病之寒热。一般而言,络脉见赤色或黄赤色主热;青色或青黑色主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