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1000问
7239500000007

第7章 阴阳五行论(2)

本者,即阴阳。张志聪注:“本者,本于阴阳也。”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产生,根源于人体内部阴阳的变化。“阴平阳秘”为其生理;阴阳失调则为病理。从而确定了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因此,治病求本就是要找出阴阳虚实盛衰之变化所在,即“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然后加以纠正,使阴阳恢复平衡协调,乃为治本之法。

如何理解“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及“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这两句经文的意思?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和“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的针刺法则,是阴阳学说在针刺中的应用。引,是指引经络之气来调节虚实。阴,泛指内脏、五脏、阴经、胸腹部、下部等。阳,指体表、六腑、阳经、背部、上部等。从阴引阳,是针刺阴的部位的穴位,治阳的部位的病变,如取下部的穴位,治疗上部的疾病;取阴经的穴位治疗阳经的病等。从阳引阴,是针刺阳的部位的穴位,治疗阴的部位的疾病,如取背部穴治五脏的病;取阳经的穴位,治疗阴经的病;取上部的穴位,治疗下部的疾病等。这是因为人体的阴阳气血,是内外上下相互贯通的,所以针刺阴或阳的部位腧穴,能调节相对一方经脉的虚实,使阴阳气血恢复为平衡协调,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以右治左,以左治右,是针刺右侧腧穴,治疗左侧疾病;针刺左侧的腧穴,治疗右侧的疾病。这是因为人体三阴三阳经脉,左右交叉,互相贯通。通过左右交叉取穴针刺,可以调节阴阳,使之平衡协调,恢复健康。《内经》称此为缪刺法。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这句经文是什么意思?

气,指人体正气。“之”为语助词。衰与壮是形容词,当活用为动词。句义为壮火使正气衰减;少火使正气增强。火,即热,据本文“(气)厚则发热”,说明壮火、少火是药食之气所生。其所以有少壮之分,取决于用量是否过多,应用时间是否过长。热蓄积而生壮火,由于生热过多,超出机体的需求,则反对人体正气产生危害。即经文所说:“壮火散气”、“壮火食气”。如果药食之气厚者在应用的时间、量适合,所生之热正好满足机体的需求则为少火,则对机体有益无害,正如经文所说“气生形”、“气食少火”、“少火生气”。

清阳、浊阴在人体的分布与运动形式是什么?

清阳,是水谷精微、天阳之气中具有清轻上浮、清稀且流动性较大性质的精微物质;浊阴,是指水谷精微、天阳之气中具有重浊下沉、稠厚、流动性小性质的精微物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从中可以看出清阳、浊阴分布于人体的内外、上下不同部位;而其运动形式则有升有降、有出有入。

为什么阳胜病则“能冬不能夏”,而阴胜病则“能夏不能鬈”?

“能”同“耐”,即忍耐、忍受之义。冬夏不仅代表季节,亦代表环境与条件的寒热。“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生热,遇热而热增,遇寒而热减,故阳胜病则耐冬(寒)不耐夏(热);阴胜则寒,遇热则寒减,遇寒则寒增,故阴胜病则耐夏(热)而不耐冬(寒)。正如张介宾注曰:“阴竭者,得冬之助,犹可支持;遇夏之热,不能耐受矣……阳衰者,喜暖恶寒,故能夏不能冬也。”

为什么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

飧泄,指完谷不化的泄泻;胀,胀起也。清气、浊气是摄入的自然之气和饮食水谷在人体所化生的两类精微物质。大体而言,五脏三阴经接受的天阳之气为清阳,六腑三阳经接受的水谷精气为浊阴。

飧泄与胀是阴阳清浊升降失调所致的疾病现象。水谷精气为浊,浊中之清者,当上注于肺,由肺注之于脉。清气不升,滞留于中焦,则水谷不分,清浊不别,则生飧泄。天阳之气为清,清中之清者不能上走孔窍;清中之浊者不能下行诸经而滞留于胸中,则引起胸中满闷;水谷之气的浊中之清与浊中之浊不能升降外运,滞留于胃肠则引起腹部胀。

为什么治病要依据四时和五行进行治疗?

人的五脏与四时(五时)五行相联系,具有通应关系,人受四时五行之气的影响,可以发病,亦可不病。一旦发病,四时五行可使病有轻重的变化、预后的好坏。正如经文中所说:“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其意义有三方面:

(1)择时治疗:根据“自得其位而起”的病情变化规律,选择五脏所主的相应的季节、时日、日段治疗这一脏疾病。如“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

(2)根据五脏病的苦、欲选择药物:运用五行生克制化之理,药物五味作用治疗五脏病。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3)防病护理:运用五脏四时通应理论,防止四时的不利于病情的自然因素、条件或邪气对五脏病的影响。如“病在肝……禁当风”,“病在脾……禁温衣饱食,湿地、湿衣”。

五脏病药物五味补泻治疗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五脏病的药物五味补泻,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其治疗的基本理论:一是运用逆从、得失之理,即用药五味的作用,满足五脏病的所苦、所欲的治疗。在治疗中,逆其五脏所恶,所用药物的治疗作用为泻;而从其五脏所欲,所用药物的治疗作用为补。二是运用药物之间制化关系,防止主药治疗作用的太过,应用与主药治疗作用相反的药物加以制约,在治疗中起反佐作用。

四时中五脏病病情变化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四时中五脏病的轻重变化是愈、甚、持、起。愈,病愈;甚,病情加重;持,病情稳定;起,病情好转。

(1)变化规律:在病脏所生之脏(子脏)对应的季节病愈;在病脏所不胜之脏对应的季节病情加重;在病脏之脏母相对应季节病情稳定;在病脏自身对应季节病情好转。即经文所说:“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

(2)病情变化的基本理论:五脏四时之气相通应理论。四时之气决定五脏之气的盛衰变化,以及五行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理论。因而表现出疾病在不同季节的轻重变化。

(3)意义:根据五脏四时相应理论和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判断五脏病的轻重变化和预后。即经文所说:“必先定五脏之气,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

六气的承制关系及意义是什么?

(1)关系:自然之气,处于盛衰动态平衡运动之中,进而促进人与万物的生化。然而盛衰变化如果失控则出现太过(亢)与不及。亢则为害,使人及万物生病,进而引起五脏之气的生克制约机制失调。在自然界六气主时同时存在自我调节制约机制,这一机制抑制主气过亢,而使四时六节主气保持在动态平衡状态下的盛衰,从而保持各时气候正常,相互承袭,顺序不乱,生化不受戕害。

(2)意义:维持六气动态平衡,使四时六步之气在正常范围内的盛衰变化,促进万物的生化。

怎样理解“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这是王冰注解《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一段原文的注文。一般用“以寒治热”的原则治疗“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是可以的,但用来治疗“阴虚则热”的虚热证便无效。这是由于阴虚不足以制阳的缘故,并非真正阳胜,因此应当补阴以配阳。水属阴,“水之主”即肾阴,也称元阴,为一身阴精的根本,所以“壮水之主”即补肾阴之意,这样就可以制约阴虚造成的相对阳亢。阳光,即阳热亢盛之意。同理,“阴胜则寒”可“治寒以热”,若为“阳虚则寒”,即当补阳以配阴。肾之元阳为一身阳气之源,火属阳,益火之源即补肾阳之意,这样就可以消散弥漫的阴邪遮蔽,即消阴翳。总之,“强壮阴精之主——肾阴,以制约亢盛之阳邪,补益阳气之源——肾阳,以消除阴邪的遮蔽”,就是这句话的原意。临床上以“六味”治阴虚、“八味”治阳虚就是这一理论的具体运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人体阴阳清浊、升降出入的生理表现是什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人体阴阳清浊、升降出入的生理表现是“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清阳之气向上向外升发和浊阴之气向下向内沉降的观点,为后世中医治疗学中的多种治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如治疗耳目失聪的益气升提法,治疗表证的宣肺发散法,治疗手足厥逆的温阳法,治疗肠胃积滞的攻下法,治疗水肿的利水逐水法等,都是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发展而成的。因此,这一理论对后世医学的理论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天地之气的虚实与人耳目四肢视听动作的关联性是怎样的?

经文曰:“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经文是用四方高下之理,人之左右上下的阴阳属性作比照,设定天人相应的对应关系,如下图。(图略)

自然之理,天地分东西南北。地势有高低,西高东低。同是西方,西北高而西南低。同是东方,东北高而东南低。地势不同,所主之气亦不同,《素问·五常政大论》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

阴气、阳气具有升降之运动,清阳上天,浊阴归地,就西方而言,西北方阴气不足而西南方阴气盛;就东方而言,东南方阳气不足,而东北方阳气盛。比象于人,在右侧,气血的分布则是下盛而上虚,因而右侧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在左侧,气血分布上盛而下虚,因而左侧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以上下的左右作比较,由于右耳目气血虚,而左耳目气血盛,因而右耳目不如左耳目明。由于右手足气盛,而左手足气虚,因而人左手足不如右手足强也。

以上主要说明天地地理气象条件对人体机能活动的影响。说明四方四维之人身体状态,视听运动功能方面的微弱差别,而非疾病状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味中,辛甘为阳,酸苦为阴。这种阴阳分类的根据是什么?

这是根据五味的不同作用趋势而分类的:辛主行散,向上向外;甘乃中央之味,而灌溉四旁,故辛甘为阳。酸主收敛,苦主泄下,向下向内,故酸苦为阴。

如何理解“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1)这是以寒热互变为例,说明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规律。极,是转化的条件。

(2)以四时为例:春夏属阳,气候温热,夏至一阴生,气候由热变寒,为“热极生寒”;秋冬属阴,气候寒凉,冬至一阳生,气候由寒变热,为“寒极生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段经文的意义是什么?

(1)《内经》作者为说明“阴阳应象”之理,特举出云雨变化这一自然现象,盖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升降的规律均可体现于此:

(1)云属阳,雨属阴,二者是对立的。

(2)云的出现是由雨水升腾而成,而雨水则由天空中的云凝聚下降而成,因此二者是互根的。

(3)天空中的云下降为雨水,必然使天空中的云减少;地面上的雨水上升为云,而使雨水减少,因此二者是互为消长的。

(4)雨水上升为云,云下降为雨水,这又是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的升降规律的体现。

(2)这段经文也反映出自然界与人体有共同的运动规律,离不开阴阳升降出入之理。

阳病与阴病指的是什么?

(1)原意:辛甘为阳,酸苦为阴。过用酸苦涌泻之品则阴胜,阴胜则人之阳分受损,而导致阳分病,是谓“阴胜则阳病”。过用辛甘发散之品则阳胜,阳胜则人之阴分受损,而导致阴分病,是谓“阳胜则阴病”。

(2)后世发挥:根据阴阳消长的规律,阴邪偏胜,则导致人体阳气亏损之证;反之阳邪偏胜,则见阴精耗伤之证,是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以此作为人体阴阳寒热盛衰的病理原则。

天地、阴阳的作用有哪些?

(1)万物之纲纪:纲纪,张介宾注:“大曰纲,小曰纪,总之为纲,周之为纪。”在古代主簿一府之事,称纲纪。万物之纲纪,言天地阴阳是万物的主宰者。

(2)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变化,是指事物变化过程中量的过程与质的突破。《素问·天元纪大论》曰:“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生杀,分别代表发生与发展,死亡与消失。两句经文可以概括天地阴阳的作用,即主宰万物的生死与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又有记载:“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3)神明之府:神明,《易经》有云:“阴阳不测谓之神,阴阳昭著谓之明。”《淮南子·泰族训》又曰:“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据此神明当概括为自然界存在的能够作用于万物的潜在的力量和这种力量效果。神明存在于天地阴阳之中,故称之为“神明之府”。

(4)治病必求于本:本,指天地阴阳。天地阴阳灾变可使人发病,其变化不同,生病有异。天地阴阳、运气变化是用药及针刺治疗的依据。张志聪注:“本者,本于阴阳也。人之脏腑气血,表里上下,皆本于阴阳;而外淫之风寒暑湿,四时五行,亦总属阴阳之气。至于治病之气味,用针之左右,诊别色脉,引越高下,皆不出阴阳之理。故曰:治病必求于本。”

五行是什么?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是原始朴素的辩证唯物论,它认为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于五行的演化而产生的,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助长和互相制约的联系,从而维持着动态的平衡,并产生周期性变化。

比起现代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这种学说当然是相当古老而幼稚的,但是古人能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而且是在相互联系和制约中运动变化的,这就难能可贵了。古人从宏观现象上发现的一些规律,今天看来对某些微观现象也是适用的,用《控制论》原理来分析,五行学说仍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根据考证,五行的概念是从“五材”发展而来的。《尚书·大传》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左传》则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这说明五行的概念和阴阳一样,毫不神秘。古人对这五种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早有深刻的认识,就是现在又何尝不是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质呢?只是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古人还不可能认识这些物质的微观结构,只能从宏观现象上对它们的用途、性质加以概括,再按思维逻辑,用归纳法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于是就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这五种物质构成的。如《国语·郑语》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说明古人不但认识到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而且认识到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复杂性,只是这种认识太朴素罢了。后来又把对物质运动变化的认识也概括进去,于是五材的概念就变成了五行。“行”即运动的意思。古人用这五种物质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抽象、演绎,企图说明整个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现代看来,显然是很不够的。但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精神仍然是正确的,何况在历史上曾起过反对神权迷信的进步作用,因此不应全盘否定。其中关于生克乘侮的规律,对今后发展新医药学理论,可能是很有价值的启示。

五行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五行归类,一是生克乘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