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现代家庭生活指南丛书:新编世界未解之谜大全
7239700000058

第58章 破译神奇动物之谜(6)

这只大鸟的骨骼化石是在法国南部出土的,巴黎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化石脊椎与骨盆的结合方式进行分析后认为,这应该是一只鸟。另就股骨化石的粗细程度来看,这只大鸟的体重约为140千克,比目前发现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鸟类都大得多。研究人员推测说,这种大鸟可能是与恐龙同时灭绝的。

吃铁鸟

西亚沙特阿拉伯的北部森林里,曾经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有个铁匠背着一箱铁钉,到附近村庄去贩卖,因为天气闷热,走得满头大汗,又累又渴。迎面正逢上了一片大树林,就连忙到树荫下去歇凉。他实在累极了,不知不觉地背靠着树睡熟了。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纸箱破了,铁钉少了一大半,是谁偷了这些东西呢?他四处张望着,瞧不到一个人影儿。再仔细看看,嘿,小偷找到啦,原来是一群小鸟儿!这些顽皮的小家伙在抢吃那些铁钉哩。

铁钉不是不容易消化吗?这些鸟儿吃了铁钉后,会不会把自己的肠胃扎出洞来?这不用担心。原来,这种鸟的胃里,贮藏着含有大量盐酸的胃液,铁钉一跑进里面慢慢的就溶化了。

这些鸟儿也吃别的食物,可是特别喜欢吃铁制的小东西。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副其实的外号:“吃铁鸟”。

这种鸟儿长得很丑,白色的尖而又小的脑袋,长在大而又圆的乌黑的身上。行为也很诡诈,呜叫的声音如敲响的破锣。

偷东西的鸟

喜鹊喜欢收集各种有光亮的东西,如钱币啊、小金属块啦……它因此得到了一个外号:“偷东西的喜鹊”。

不光是喜鹊会偷东西,另外还有一些会偷东西的鸟儿。

斯里兰卡有一种乌鸦,也因为有偷东西的癖好而闻名。

人们晒在室外的手帕、手套,摆在窗口的小东西,只要一转眼。就不翼而飞啦。它们还会闯进房间里来,把包裹打开,看看里面有没有自己喜爱的东西。如果有,就毫不客气地衔走了。

当地还有一种红嘴山鸦,为了收集自己喜爱的发光东西,竟会奋不顾身地扑向火堆,想啄起那里面火红的煤块。

印度的乌鸦也是有名的“窃贼”,它常常飞到人家屋里去偷东西。有一次,一家珠宝商店的几千克金丝眼镜框不见了,经过侦查,原来是被一群乌鸦衔去啦。

在马来半岛马六甲北部,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来营巢,乌鸦变得富有“创造”性了。它们用铁丝做窝。铁丝是从附近一家钢铁厂里偷来的。

澳大利亚的园丁鸟,收藏东西的癖好更加特别。人们从它栖居的巢窝里搜查到了各种奇奇怪怪的“赃物”:有花儿、果子、蘑菇、鹦鹉羽毛,甚至还有石英、刀、叉、剪刀、牙刷、眼镜、钱币和玩具……像个小小的展览会。

澳大利亚的滨海城市的一家“黑天鹅”旅馆里,曾经发生过一件离奇的窃案。欧洲一个国家的皇室成员包福莉夫人将一颗钻戒放在窗台上,过几分钟去取时,这钻戒却不翼而飞啦。她向警察局报了案,侦探沙特文赶到现场,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他垂头丧气地回家,看到小儿子正在掏鸟窝,他问是否在掏鸟蛋,儿子回答说是掏小玩具。这引起了沙特文的兴趣,也前去看个究竟。他发现,园丁鸟的巢里面是卧室,外面是用树枝搭的“凉亭”,那里放着各色小玩意儿:贝壳、钮扣、瓶盖、眼镜等等。他大胆推理,会不会窃案的主犯就是园丁鸟?他要求搜查附近的园丁鸟巢,得到了上级的同意。果然不出所料,终于在离“黑天鹅”旅馆不远的一个鸟巢里搜出了这颗钻戒。这是“窃贼”园丁鸟飞过旅馆窗口,看到那发光的小玩意儿,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它衔回巢。

人们感到纳闷,园丁鸟偷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用呢,说也有趣,是为了招引雌鸟的到来。

冬天来到了,园丁鸟就繁忙地用细嫩的树枝筑成一个拱形的巢窝,窝前展出自己偷来的小东西。然后,雄鸟发出悦耳的鸣叫声,邀请雌鸟光临。

会使用“工具”的鸟

大家知道:会使用简单“工具”的动物很少。黑猩猩和猴子具有这种特别的技能。

世界上确也有种会使用“工具”的鸟呢。它们栖居在太平洋上的赤道奇岛——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名叫啄木燕。

啄木燕是种灰色的小鸟,喜欢吃小昆虫。在树林里飞翔寻找食物的时候,它常常用那尖尖的、细长的喙去啄树干,同时将耳朵紧紧贴着树干,逐个侦察有无昆虫在里面蠢动。当发现有虫的时候,它就把树皮啄穿,找到树孔,从里面啄出小虫来。

有时,洞孔太深了,细长的喙无能为力。这时候,啄木燕的“智慧”就显露出来了。它用细树枝条来帮忙。枝条过长,啄木鸟会用喙把它截断;枝条上有丫杈,也会用喙折掉。啄木燕衔着细枝条的一头,把另一头伸进洞里去,左右搅动,将小虫弄出来,然后轻而易举把它们啄食掉。

啄木燕经常把这工具——细枝条带在身边。在树林里飞来飞去,嘴里也总是衔着一根细枝条;细枝条成了不轻易离身的“法宝”。只是在用喙啄树干时,才小心地把枝条暂时寄放在树缝里。

同啄木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有一种欧洲的鸣鸫鸟,也会使用工具,不过这种工具是石块。鸣鸫喜吃蜗牛的肉,可是,每当鸣鸫飞到蜗牛身旁的时候,蜗牛却很快地将头和足缩进壳里去了。这时,鸣鸫使出一个绝招——用嘴叼起蜗牛使劲地在石头上敲击,蜗壳不很坚固,很快被敲碎,露出了雪白肥嫩的软体,成了鸣鸫的美味佳肴啦。

在非洲的布隆迪,也有一种会使用石块的鸟,它可不是用石头来捕食的,而是用石头来打凶猛的食肉动物狼。原来,在那里的农村里,常常有灰狼成群结队地来袭击家畜。为了对付凶恶的灰狼,当地农民饲养着一种叫“斯本大”的鸟。“斯本大”,是当地的土语,意思是会“投石”的鸟。

这种鸟的舌头很有弹性,能将2~3两重的石块,弹射五六米远,而且又快又准。原来,灰狼身上会发散出一股气味,“斯本大”一闻到这种味儿就讨厌,它们就弹射石头打狼。就这样,灰狼被打得灰溜溜地跑掉了。

人们给“斯本大”一个美好的名称:“会打狼的鸟”、“会看门的鸟”。

与鼠同穴的鸟

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方,夏季草地碧绿,牛羊成群。

这里的天气变化无常,一天之内竞有四季。年平均气温只有—1.5℃。最热的月份气温也只有1.5℃,到了夜里还会有霜出现。“六月雪”并不少见。植物种类很少,除了牧草以外,什么树木也没有。

由于鸟类无树营巢,大多钻到洞穴中去了。有的失去了飞翔能力。有种褐背地鸦,比麻雀稍大,不善飞翔,两腿强健,嘴细而弯曲,常在草地觅食跳跃,遇到危险就向洞里一钻。它就在洞中筑巢、产卵、育儿。这些环境的变化,出现了鸟鼠同穴等奇特现象。这种现象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书中就有记载。19世纪以来,许多国外关于亚洲中部的探险记录中,也常常提到这个有趣的生物学现象。许多雪雀栖息在鼠兔的洞穴里。过去,学者们把它解释为“共栖”关系,说鼠为鸟打洞筑巢,和谐共居一穴,鸟为鼠放哨,鸟还常常立在鼠背上,啄食鼠身上的寄生虫等等。

这里的草地和山坡上,到处可以见到大大小小的洞穴。有旱獭、兔和鼠打的洞,有被兽类遗弃而又、被鸟类利用的洞。山坡裸露的石头旁,一般是雪鸡和岩鸽的营巢地,草地上的洞往往是地鸦、百灵鸟的栖居所,公路和村边屋旁是麻雀繁殖营巢的洞。

科学家发现,在同一个洞穴内,并非是鸟鼠同穴的。曾经有人接连挖了好几个洞穴,发现鸟在洞中把洞道完全堵死了。鼠兔的洞口很多,达10~20个。鸟多半选择废弃的旧洞,或者只占其中的一个洞口,由于鸟和鼠并不同出一个洞口,就不可能在地下有密切交往。偶尔,鼠兔在受惊危急的情况下,会临时逃进鸟营巢的洞穴“避难”。这种共居的时间不长,总有一方出洞逃逸。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也有这种奇观:云雀、百灵鸟利用沙鼠、黄鼠的洞穴、筑巢产卵、育雏;沙鼠、黄鼠的视力很差,要依靠小鸟来报警,好及时逃回洞穴。

鸟儿在高原气候多变的情况下,采取了地洞栖居的特殊生活方式。洞内的气温比较稳定,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小,同时,洞穴较为隐蔽,鸟类在里面繁衍后代,比较安全,幼鸟不易遭到天敌的袭击。

鸟儿的洗澡法

许多鸟儿喜爱清洁,常常拍打着翅膀在水里洗澡,或者站在枝条上,用嘴啄拨着自己的羽毛。

水禽长时间在水中生活,水浴的方式各自不同。鸳鸯戏水,差不多大半个身子浸沉在水里;苍鹭用嘴巴汲水,然后冲洗羽毛;汲水后像莲蓬龙头那样喷水淋浴;一种野鸭将身躯弯曲成弓状,双翅拍击水面让水沫来冲洗;海鸥在海面上一面成群嬉戏,一面集体水浴。掠鸟、喜鹊、乌鸦和鹦鹉等有个习性,喜欢用蚂蚁来“洗澡”。

掠鸟常常半展着双翅或一只翅膀,用嘴巴从地面上啄起一只蚂蚁,然后在翅膀下侧拨风羽上来回摩擦;然后将蚂蚁抛去或吞掉,再在地面上啄起另一只蚂蚁,重复以上的行为。

一种欧洲鹊喜欢把蚂蚁请到自己翅膀的羽毛中去,让蚂蚁来帮助洗澡;欧洲掠鸟感到这样还不够痛快,干脆掘开蚁巢,将自己双翅向前触地,让大群蚂蚁爬上翅膀,帮助“洗澡”。

据鸟类学家统计,这种“蚂蚁浴”的习性只是雀形目的200多种鸟类才有。

瞧,洗澡时的模样多好笑啊!鸟儿们半闭着眼,两只翅膀向两旁展开,一部分着地支撑身躯,把两翼的尖端弯向头和嘴,扒开脚,好让尾巴尽可能弯向自己的肚子。它们让蚂蚁在身上和翅膀上尽情地爬行,显出一副舒适的模样,仿佛人在水中沐浴那样。一不小心,鸟儿就会仰面朝天地摔倒。

洗澡是鸟儿的一种奇特的本能。除了蚂蚁澡以外,还用其他代用品来洗澡呐。饲养的掠鸟,会用柠檬来擦洗自己的羽毛,还对醋和啤酒也很感兴趣。驯养的喜鹊有时用烟灰擦拌着蚂蚁来“洗澡”。

在缺少蚂蚁的时候,鸟儿就用甲虫、臭虫、苹果皮、各种酱果、樟脑、菩提树皮等来补充需要。

这种奇怪的洗澡方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人认为,这种“蚂蚁浴”,是鸟儿见到蚂蚁刺激后的本能反应;还有人认为,蚁浴可以使鸟的羽毛变得光滑而又坚韧,有利于飞行;较普遍的解释是:鸟儿的翅羽里常常寄宿了许多讨厌的寄生虫,使鸟儿感到浑身不舒服,而蚂蚁既会除虫,又会散发蚁酸。果实、树皮和樟脑等,都是带有各种酸性或刺激性的东西,在它们的帮助下,可以将那些不受欢迎的来客,驱逐出去。

敢与狮子和老虎较量的鸟

在南美洲智利的安第斯山的悬崖峭壁上,特别是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栖居着一种猛禽,它名叫大兀鹰,又叫兀鹰、美洲鹰。是猛禽中最大的鸟,人称“百鸟之王”。大兀鹰一般长1.5米,伸开双翅宽达4米,真可算是猛禽中的庞然大物了。如果你旅行在南美的西部海岸上,就会看到这种猛禽“巨人”常挺立在绝壁险石上,目光炯炯,凶猛异常地在搜寻猎物,那架势像是一旦发现猎物便会猛扑过去。美洲大兀鹰的个头虽大,但它是禽类中最难看的一种鸟,它的头和颈部裸出,故称为大兀鹰。据分析裸露颈可以避免把脑袋伸进猎物的尸体时沾带脏物。雄的大兀鹰还长着红色肉冠,喉部有肉垂,瘦长的颈项下部有一圈白色的柔软羽毛,像根环套在脖子上,把其余部分的乌黑羽毛衬托得更鲜明。

大兀鹰的爪很强健,抓取东西猛狠有力。人们借助这一特点,便传说大兀鹰可以抓取小孩,但谁也没亲眼见过。兀鹰叼吃腐烂的动物尸体千真万确,特别是那些死去的骆驼和羊驼,更是它们争抢的美餐,一经发现便麇集其上,大口大口地吞噬着。当没有腐尸可吃时,大兀鹰也常袭击牛、羊、鹿和其他畜类。有时十分饥饿,它又敢与正在撕食猎物的美洲狮子、老虎较量,从这些猛兽口下夺走佳肴,并且吓得狮子、老虎狼狈逃窜。就其凶猛的气势、勇敢的胆量,在鸟类中确实是首屈一指,可称“百鸟之王”了,但是当它吃得过饱而变得呆笨时,又容易变成人和狮子、老虎的猎物,成为他(它)们的口中食。

美洲西部的牧人对大兀鹰恨之入骨,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牲畜,一见到这种恶鸟飞来,他们就拈弓搭箭,射击神鹰。有时他们还饲养牧犬,专门看守老马、病羊和牛犊。每当大兀鹰飞来低空盘旋时,牧犬便注视天空,并狂吠“报警”,牛羊闻声会迅速躲开,以逃避兀鹰的袭击。

大兀鹰飞翔时鼓翅缓慢,鼓动率,每秒只有一次,有时在空中盘旋很长时间,而不必鼓动一次翅膀。大兀鹰繁殖期为11至12月。每次产卵两个,卵亮白色,8周后孵化出雏。幼雏鸟背有灰白色的锦羽,在巢穴停留5个月,方能离巢独自谋生。大兀鹰的生存寿命的最高纪录是72岁,这可算是它们类群之中的寿星了。

一年换四次羽毛的鸟

一年之中,人要根据寒来暑往季节的变化换衣服。天气冷了,穿上厚厚防寒的服装;炎热的夏季到了,换上薄薄的单衣,以适应外界气候冷暖的变化。人是如此,鸟儿同我们人类一样,一年之中也要脱毛换羽增减身上的羽衣。就大多数鸟类来说,都是一年换两次羽衣,但青鸟与众不同,它一年之中要换4次羽毛。我国有两种这样的鸟:一种叫“岩雷鸟”,分布在新疆一带;一种叫“柳雷鸟”,分布在黑龙江下游冲积平原的桦树、柳树丛林里。其中柳雷鸟是典型的寒带地区的鸟类,夏、秋两季多栖息于桦、柳灌木丛间有苔藓的沼泽地,冬季到来则栖息于有小片森林和沿河的柳丛地区。它们于四五月份发情,交尾繁殖,每次产卵6~7枚,有时多至十几枚,孵化时间的长短和其他雉鸡类差不多。

雷鸟在春回大地,冰雪开始融化时,脱下它们的雪白色冬装,换上麻黄色的“衣裳”。当大地变得葱绿时,它将头上、背上和胸部的部分白色的羽毛退去,换上棕黄色的,有横斑的羽毛,尾的羽毛打扮成黑色,眉又涂成红色,这是雌性雷鸟“雷姑娘”的春装。而雄雷鸟身上的羽毛仍然大部分为血红色,但头、背、胸部的羽毛颜色,全都和“雷姑娘”的春装一样,只是尾部羽毛更黑,眉部涂得更加鲜红,比“雷姑娘”打扮得更动人更漂亮。

当烈日炎炎酷热的夏季一到,雷鸟便又换上时髦的黑“礼服”,漂亮美丽的夏季衣裳。

转眼到了蝉鸣秋风起的时节,原野一片杏黄的丰收景象时,雷鸟又急忙脱去黑色的夏装,换上棕褐色秋季衣服。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过了“霜降”,冰雪又铺遍了大地,雷鸟们不误时机,摇身一变又穿起它那雪白雪白的冬装了。雷鸟为什么这样频繁地脱毛换羽呢?鸟类专家们认为,换羽主要是在长期生活演化中便于隐蔽,防御敌害的适应环境的生命现象,它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的繁衍。

贼鸥——飞行冠军

人有拦路抢劫的,鸟中也有专于这种勾当的。贼鸥的恶名,就是因此而得。当性情温顺,羽毛雪白的鸟为窝里儿女捕鱼回来时,突然,杀出几只贼鸥来,如同飞贼天降,拦住去路,凭着它们飞得快、来势猛,一把抓住鸟,抡起翅膀左右开弓的抽打,把鸟打得晕头转向,毫无办法,只好把吞在嗉囊里的鱼吐出来,成了贼鸥的口中食。鸟乘机逃走,只好为等在窝里的雏鸟们再去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