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把握好厚黑的尺度与老实的分寸
7240600000017

第17章 手段决定身段——把握好出人头地的厚黑尺度(2)

第一个重点就是要用“敬称”。即有关对方的事物都要使用带有恭敬意思的话语,例如您、贵府、令尊等。而对有关自己的事物则要使用带有谦虚意思的话语,例如寒舍、家母等。

使用敬称并不见得就是在恭维别人,但是能将敬称用得恰到好处,令对方感觉很舒服,无疑也是一种恭维别人的方法。

在公司上班的人,经常会碰到上司出差回来的场面,可是很少有人会在意。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个有礼貌的部属,这时候就应该站起来迎接上司,同时请不要忘记上前去说一声:“经理(或其职称)您回来了!”然后为他提公事包,并吩咐公司的女职员,甚至亲自为他泡杯茶。这个迎接的礼貌,这句迎接的话,就是“拍马屁”,也就是尊敬的表现。上司受到部属如此的“尊敬”,心里必定是非常高兴,自然也会心存好感。

诸如此类的小事,往往会使上司牢记在心。所谓“不忠于小事者,必不忠于大事”,这大概是多数领导者用于评断下属的一个准则吧!

又如,中午吃饭时,不要老是只和同僚一起,不妨向上司打个招呼。或许上司有其他的事不一起去用餐,可是这和那种当上司存在时,时间一到就和同僚吵吵嚷嚷地离席而去的情形,给人的感觉总是不一样的呀!

表面上这仅是打个招呼,事实上它却是一件无比重大的事。约上司一起用餐,并非存心要上司请客或向他揩油,最主要是制造机会接近上司并“聆听”他的“经验谈”。

领导多少都有对下属训话谈经验的欲望,不妨做个忠实的“听众”来听他高谈阔论,对这种肯比别人更用心“聆”听上司言论的下属,上司自然会给他更多的信任与超乎事实以上的评价。

事实上,人对那些肯听自己发言的对象都会具有好感的。聆听上司谈话时,在听讲中要随时露出感动、认同的表情,偶尔重复上司的话语,请求给予更详细的说明解释。开始时会有点别扭,几次后自然就会适应了。

简而言之,不管时间,不论场所,即使自己身体不舒服或疲累,对上司也要保持“尊敬”的态度。上司有所吩咐,一定要心悦诚服地以明快的声音和态度来回应。

3.搞好人际关系

做人金典: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俗话说:“孩子是不能挑选父亲的!”同样地,为人下属的更没有权力挑选上司。若任性地说“我要做A经理的属下”或“除非是B经理的部门,否则哪里也不去”,这在职场上是不被允许的。

一旦有这种想法,对目前的上司必然会越发不尊敬,久之,甚至加以轻蔑而忘了上下该有的礼节。如此一来,无疑是在自掘坟墓。

不幸遇到坏上司,这时就要了解掌握上司的心思,先发制人。平常要严守上下礼仪,即使被嫌恶、受批评时,也要无条件地忍耐接受。

工作要认真,报告要力求详尽,有失败就要认错;将工作成果都归诸上司的指导或帮助,要做得像是一位忠实部下的样子。

事实上,穷凶极恶、滥用权限的上司是少之又少的,何况人与人的相处,是会随着彼此相对的态度而有所变化的,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最要不得的是,一味地逃避或坚持抗争到底。下属要跟自己的直属上司战斗,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再则,如果下属采取越级申诉的方法,即使有所作用,但在组织体系上,越级报告者反而会有更不好的下场。

无论如何,公司总有人事调动的时候吧!上司的好坏并不很重要,最要紧的是,为人下属的懂不懂与上司的相处之道。

除一些特例外,一般营利公司的行事流程,应该都是采用由上往下的方式,就是由上司领导下属做事。

做下属的人如果表现得太突出,争着出风头,往往容易成为同事排斥、怨恨的目标,也会给上司有如芒刺在背的不安感。这么一来,要想顺利地有一番作为,可就非常困难了。与其如此,何不谦逊自居,惟上司马首是瞻呢?

譬如,一有好的构想就透露给上司,让它变成上司的卓见而发布或实行,也就是遵行由上往下的形式。如此,同事之间不但不会排斥,而且上司也会感到高兴。这也是一种向上司表现忠诚的方法。

另外,上司对部下的意见不加理睬是理所当然的。做下属的随时都要有这种心理准备,不要一味地力争到底。这样除了把自己塑造成众人的攻击目标、加深上司的嫉恨外,可说是一无好处。

相反地,对上司的构想,只要不是太离谱,就要表现出赞成、积极支持的态度,仿佛是上司的“应声虫”一般。

即使有再好的构想要提供给上司时,也要归之于是从上司曾经说过、教导等所引发出来的。即使构想是自己的新创意,也绝不可因此而有傲慢的表现。

不要忘记上下有序的规矩,有所构想或意见要提供给上司时,不要居功自大,最好附带一句“请经理给予修改补充”。

自以为是、求功过切、好出风头的表现,表面上看确实备受瞩目,但稍一不慎就有一败涂地的可能。既然身为团体的一分子,何不谦逊自居,做好人际关系,成功或许稍慢但却是扎实的。

4.见神见鬼都磕头

做人金典:静坐常思己之过,背后莫论人是非。

很多职场新人会说:“现在办公室内全是一些老古董,说话也不投机!”刚进公司的职员对人际关系应该如何处理,每个人恐怕都会发生一点困扰。学生时代,几乎没有与中年人接触的机会,同时,在学生时代当然也有合不来的同学,但只要与合得来的同学们交往就可以了。可是,现在在社会上做事了,即使是合不来的人,也必须勉强自己与他交往才行。

因为这个缘故,刚进入公司时,有人就免不了会把学生时代的观念带进来,尽量避免与自己兴趣不同、印象不良的人做朋友,有的人只跟同时进公司且谈得来的人做朋友,或是只和年轻的同事交谈。如果老是这么做的话,即使本人没有什么坏念头,也会使对方误会。说不定旁人也会认为你看不起与你一起工作的同事,使得大家对你产生不满。

只要是人,都会有善、恶之分,但是在办公室里交朋友却不可以如此任性,最好是一视同仁地与他们打交道。

很多人换工作的理由是因为“在以前的公司内,人际关系没做好”。尤其是女职员对办公室内的人际关系格外的敏感,为了使工作能顺利进行起见,注意人际关系是好现象。但是太重视人际关系,做起事情来就往往会有本末倒置的情形发生。

举例来说,当看到年纪比你大的职员将要犯错误时,你会认为“自己是后进晚辈的人,如果向他提出忠告,岂不坏了这份人际关系了吗”,因而不敢开口。发生这种情形时,当然措辞上会比较困难些,但是即使对方是前辈或比你年长的职员,你也可以不必考虑那么多,给予他们适时的忠告才是对的。尤其他的错误将会造成公司重大的损失时,虽然明知道会得罪对方,但是为了防范错误的发生,也要勇敢地说出来。就像世界上没有一对夫妇是从不吵架的,在办公室内如果敢说实话,我想对于你的人际关系或工作都会有好处的!

同事之间要能同甘共苦。“今天如果不加班的话,工作是怎样也赶不完的!”假如有一位同事一边看表、一边叹气地说这些话时,你也许会说:“唉!真是够辛苦的啦!要不要我来帮你忙啊?”若能对他这么说的话,那位加班同事的内心该会多么感激啊!今天我帮你忙,明天也许变成你帮我忙了,这种情形在工作上也是经常发生的。

所以同事之间,在有困难之时应该彼此互助,形成一个“合作网”。有了这个合作网之后,当网内的任何一个同事必须加班时,突然来了一位客人,连茶都没人倒,当然也可以由合作网的同事代为倒茶,或是有困难时大家都一起来帮忙。但是身居合作网中,如果只管接受别人的服务,而不考虑帮助他人的话,这个合作网便马上会垮掉。因此,不要忘了“礼尚往来”这句话,这才是合作网得以形成并持续的秘诀啊!

此外,不要在同事背后飞短流长。喜欢说别人是非的人,也许正表示了他本人多少还有点不成熟,这样的谈话虽然可以发泄心中的苦闷,而且大家也都知道说别人坏话是很不好的行为,可是还是免不了要说一说别人的是非。然而经常说别人是非给对方听的人,有一天连对方都会成了他批评的对象,因此慢慢地大家都会对他敬而远之。

有些人也很喜爱捕风捉影地说些他人的坏话,例如他一听到些琐碎的、无关紧要的话,就一传再传,慢慢地加油添醋地使整件事严重起来,或许这个谣言传到当事者耳中会成了天大的笑话。这么一来,人际关系当然会出现一道很深的裂痕了。

如果从他人口中听到闲言闲语时,绝不可以附和他,应该不加一句评论,让这些话右耳进左耳出。能做到这点你就具备了成熟的个性了!

5.别跟上司抢镜头

做人金典: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逼虎伤人。

在处理上司的关系时,别跟上司抢镜头。通俗地说,就是风光的事让给领导,得罪人的事自己先揽下来。这虽然委屈了点儿,但却大有好处。

一般来说,上司都有着非常强的尊严和成就感。行使权力,发布命令,使事情向着自己所预想的目标发展,会给他带来这种感觉。因此,对于上司来说,侵犯尊严等于是对人的污辱和蔑视,是绝对不能被容忍,更不能被谅解的“大逆不道”的犯上之举。这是身为下属的人在与上司打交道的时候,切切要铭记在心的处世箴言。

然而有许多时候,下属的冲撞会使上司下不了台,面子难堪。如果上司的命令确有不足,采用对抗的方式去对待上司,这无疑会使他感到尊严受损。特别是在一些公开场合,上司是十分重视自己权威和面子的,或许他会表示可以考虑你的建议,但他绝不会允许你对他的权威提出挑战。

中国人在讲自己的成绩时,往往会先说一段套话:成绩的取得,是领导的教导和同志们帮助的结果。这种套话虽然乏味得很,却有很大的妙用,显得你谦虚谨慎,从而减少他人的嫉恨。

好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喜欢;越是好吃的东西,越是舍不得给别人,这是人之常情。要是你有远大的抱负,不要斤斤计较成绩的取得究竟你占有多少,而应大大方方地把功劳让给你身边的人,特别是让给你的上司。这样,做了一件事,你感到喜悦,上司脸上也很风光,以后,上司少不了再给你更多建功立业的机会。否则,如果只会打眼前的算盘,急功近利,则会得罪身边的人,将来一定会吃亏。对上司让功一事绝不可到处宣传,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倒不如不让功的好。对于让功的事,让功者本人是不适合宣传的,自我宣传总有些邀功请赏、不尊重上司的味道,千万使不得,宣传你让功的事,只能由被让者来宣传。虽然这样做有点埋没了你的才华,但你的同事和上司总有机会设法还给你这笔人情债,给你一份奖励。因此,做善就要做到底,不要让人觉得你让功是虚伪的。

作为下属,绝对不能跟上司抢镜头。如果你在与上司的交往中总是咄咄逼人,不知道给上司留面子,就会引起上司的反感。更有甚者,把本该属于上司的光辉硬往自己脸上贴,完全忘了自己的身份,老做一些“越位”的事,抢上司的“镜头”,恐怕离被上司“炒鱿鱼”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逼虎伤人”,这话讲得还是十分有道理的。因此,在与上司打交道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给上司留足面子,则很可能会收到更佳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巧妙地给上司留面子,把镜头让给上司呢?职场处世主要有以下四点:

(1)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时时处处表现出对上司应有的尊重。当他向你交代任务或发出指示时,你要仔细聆听,不要显得无精打采,漫不经心。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必然会大大伤害上司的尊严和面子,他会觉得你缺乏应有的尊重。

(2)无论上司是对是错,你都要先听他说,然后再婉转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在上司正确的情况下,下属对上司表现出应有的尊重,这点比较容易做到。但是,假如觉得上司错了,一般下属的心里就憋不住劲儿,想和上司理论一番,甚至直接指出他的过失。这样,上司虽然在心里认为你可能是对的,但面子上肯定会挂不住,一定会把你视为一个可恶的下属,从而不会想着给你晋升的机会。

(3)千方百计把上司交办的事办圆满,特别是私事更要办好。细心的人都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在单位里,同样都是服从上司、尊重上司,但每个人在上司心目中的位置却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这就是能否掌握做下属的艺术。有的人肯动脑子,会表现出主动出击,经常能让上司满意地感受他的命令已被圆满地执行,并且收获很大。相反,有的人却仅仅把上司的安排当成应付公事,被动应付,不重视信息反馈,甚至先斩后奏,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4)将自己的功劳归成上司的,把本该属于自己的镜头悄悄地让给上司。擅长处理上下级关系的人,都会对自己的功劳淡化,不显山不露水,必要的时候将一切功劳、成绩、好名声都归之于上司,而将过错骂名留给自己,用当今一句流行的话就是:“干得好是由于上级领导的英明、伟大,干得不好是由于我们没有很好地理解上级的意图,执行上级领导决策时出了偏差,水平不高。”试问对于这样的下属,哪一个上司能不喜欢、宠信呢?

中国人其实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实际上,不仅中国人如此,古今中外没有哪个人不是如此,在人性上都有这种相通之处。处于高位的人,在下属面前更是这样。因此,即使上司做错了你也要尊重他,而不是攻击和责难。

如果你在与上司打交道的过程中,总是以厚脸相处,处处“退却”的话,那么上司心里就会对你有好感。因而,一旦有晋升机会时,自然就会优先想到你。

吃小亏占大便宜“以退为进”,不跟上司抢镜头,正是这种厚黑处世策略的巧妙运用。而且,在你“退”时,也根本没有吃什么亏,兴许许多小便宜还照沾不误啊。

6.坦然对待上司发火

做人金典:上司发脾气,你要有好脾气。

在职场上对待上司的发火,要尽量坦然。

人都有脾气。谁都有发脾气的时候,终生不发一次脾气的人是没有的。其区别仅仅在于,有人脾气大,有人脾气小,有人是乱发脾气,有人故意用发“脾气”去达到一定的目的。

上司是人,自然具有人的一切属性,即上司当然也会发脾气骂人。就通常的情况来看,上司发脾气往往与工作有关,即上司常常是有意无意地用发脾气的手段去达到一定的工作目的。

发脾气对于一般人而言,是一种应该控制的不良情绪,但对于上司而言往往代表着一定的权威,这一点可以从战场上前线指挥员的行为态度得到验证。不少指挥员在激战时都是发着脾气指挥作战。发脾气往往能使对方产生心理震撼。而下属、员工的心理震撼,常常是上司希望看到的应激效果。假如,上司在指挥工作时,其指令不能对下属产生心理震撼,往往影响其工作效率。所以,就一般情况而论,权力越大的人其脾气往往也就越大。当然,所说的脾气是指理智控制下的“脾气”,超过理智界限的“脾气”常常导致相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