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把握好厚黑的尺度与老实的分寸
7240600000026

第26章 做个聪明的老实人——把握好老实与圆滑的分寸(1)

做人的分寸很重要,太老实的人要注意调整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必要的时候可以圆滑一些,来改变自己的处境。圆滑的人,总是能够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说出适当的话,做出适当的事儿,这一点尤其值得借鉴。

1.做人有分寸,自尊而不自负

做人金典: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尊重自己而不贬低别人。

自尊心人皆有之。自尊的人在交往中很有自信心,因此他们在与他人见面和交谈时能够做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遇到强者,不会自惭,失去风度;遇到可能遭受的误解或困难,毫不气馁;遇到人格蒙受侮辱,则敢于挺身而出,进行自卫;遇到弱者,会同情帮助他们。总之,自尊的人在交际应酬中总显得一身豪气,游刃有余,也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在社交中,自尊心强的人往往性格活泼,喜欢接触人,好胜心强;他们喜欢说心里话,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却不专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们很容易兴奋、冲动,却很难抑制这种兴奋与冲动。

自尊心较为平常的人能够较自由说出自己的见解和表达思想感情,说话办事能够考虑场合和对象;他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美好的,不多愁善感,却容易满足,不求进取;当受到批评和指责时,不会为此感到烦躁不安,但会引起很大的警觉。

自尊心弱的人往往自卑自贱,不相信自己,整天无精打采;他们既感到孤独不幸,又不喜欢交际;他们以沉默回答别人的挑逗,好像有什么灾难威胁他们。显然自尊心太弱是不利于交往的,倘若把自己看成是生活舞台上可有可无的角色,自觉得事事不如人,自轻自贱,自暴自弃,那么便会永远窝囊地活在世上,无益于在社会立足和处世。

那么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自尊心呢?自尊,有自爱、自重之意。具体来说有这样几种含义:

(1)爱护名誉。墨子讲:“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名誉是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是社会对一个人价值的衡量。人生在世,应该爱护自己的名誉,并且把这与爱护集体的荣誉统一起来。

(2)爱护自己的历史和前途。历史是自己的过去,前途是未来。自尊,就要爱护自己的历史和前途。

(3)爱护自己的生命。随便糟蹋身体如狂食暴饮之类,随便糟蹋生命如轻生之类,显然都不是自爱的表现。

(4)爱护时间。一切都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没有时间就没有一切。爱护自己,就不能不爱护时间,要一以贯之,并赋时间以意义。

(5)爱护人格。人格即人品,人的道德品质。人格囊括了情操和志趣,谦逊和自尊,忠诚与信义,正直和诚实,勇敢和谨慎,俭朴与慷慨,廉洁和奉公,热忱与淡泊,等等。

简而言之,自尊就是自己瞧得起自己,不因自己的地位低微而自贱,也不因职业平凡而自卑。可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做不到这一点,觉得自己这也不舒心,那也不如意,自怨自艾,妄自菲薄。

一个青年人,刚从大陆到香港工作。有人在电话里问他,有什么新鲜的感觉。他告诉说,他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印象,就是大陆的服务质量比香港相差太多。在香港,各种服务周到规范,而最令他震撼的是,那些服务人员都很自尊。比如负责他房间保洁的是一个老太太,她高高兴兴地干自己的工作,以极其坦然的态度和客人聊天,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头。

美国人的自尊与香港人有着大致相同的特点。

很多美国人虽身为社会下等阶层,但也是心满意足。当你出入豪华宾馆时,为你叫车的男孩不卑不亢,你会感到他的自信。他未必羡慕你选择的道路。千千万万的美国人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职业,选择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活出了一份自尊。于是,那些在本国高高在上的贵人们到了美国就傲气顿失。

在人生过程中,自尊是立世之“方”,而尊人则是处世之“圆”。我们在强调自尊的同时,更应重视尊人。自尊与尊人是和谐统一的。过度的自尊会变质为自负,而自负就是不尊重别人。自负的人突出的表现是:喜欢轻易否定别人的意见,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强加于人;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把别人的成果贬得一文不值;遇到事强行给人当家做主,干涉别人的私事等。

在与人交往时,人们往往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不能设想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能够处处得到别人的尊重。

千万请你记住,在社会交往中,自尊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不尊重别人一定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2.做人有分寸,信赖而不轻信

做人金典:轻信,会使善良的人痛心,使骗子得逞;信赖,会使善良的人得到安慰,使骗子受到威胁。

美国诗人爱默生说:“你信任人,人家才对你忠实。以伟大的风度待人,别人才表现出伟大的风度。”人与人之间相处得融洽,全靠互相信任。朋友之间交往,时常戴起假面具,互不掏真心话,甚至互相怀疑,互相设防,看谁都像是坏人,瞅谁都像是骗子,那就没有什么真诚的社会交往可言了。那样的所谓社交,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

信任的感染力是无穷的。如果说一个误解可以使一个人受委屈,那一个人“以德报恩”可以使十个人从此待人以诚;如果说一个骗子可以使十个人从此不信任人,那一个人以诚待人可使一百个人从此互相信赖。所以,我们应该以诚待人,人与人之间互相信赖。

原苏联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为了使一位善偷盗的学生改掉恶习,除了采用常规方法和途径促使他改变之外,还经常给这位学生以信任。有一次他特意让这位学生带着一笔款子,只身送到别的地方。这种信任感动了学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这位学生终于改掉了偷盗的恶习。可见信任的力量是多么大。

要信任人,必须自信,自觉不如别人的人,是很容易猜忌别人的;要互相信任必须真心实意,脚踏实地,也就是说,不能仅仅在口头上信任别人,不可建筑在幻觉基础之上,而要拿出具体行动,让别人确确实实感觉到你在相信他。

信赖,但绝不能轻信。轻信,主要是指盲从,即对人对事不加观察和分析,没有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也就是说,在社交中,既要互相信赖,又不要轻信他人。这并不是自相矛盾的,而是两回事。你明知某个人向来品行不端,你还是把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办,这就叫轻信。你若给人留下轻信的印象,遇事不加考虑,人云亦云,那与你交往的人也就不会信赖你,就会认为你不可靠。

3.做人有分寸,坦诚而不粗率

做人金典:坦诚并不等于口不择言,随性而为的粗率。

人与人交往需要坦诚,也就是说要坦白诚恳。立身处世刚正不阿,与人办事真心实意,言之有理,行之有节,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假如心口不一,看风使舵,阳奉阴违,两面三刀,就不是坦诚的态度,是不可能有益于交际的。坦诚是人的一种优良品质,它能使交往轻松、愉快,使友谊天长地久。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精心研读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中的问题时,忽然发现了令人难以觉察的错误。陈景润心想:究竟是数学家的笔误,还是自己知识的浅薄?他彻夜不眠,反复验算,终于确信自己的见解有助于改进它的问题。于是提笔写成一篇论文,并附有一信,坦诚谦和地对华罗庚说:“明星上落下的微尘,我愿帮你拭去。”

由此可见,坦诚可以帮助你回答一些不友好的提问,以及一些不好直接回答的问题。应该说,这就叫“分寸”。

坦诚也是男人风度的一个标志。女性往往不喜欢腼腆的男人,她们往往认为那是不成熟的表现。但是坦诚并不等于粗鲁、轻率。

比如,当你被介绍与一个女性认识时,你可以坦诚地向她介绍一些关于你的故事,或主动找一些适当的话题。但你切不可谈及一些涉及对方私人的问题,譬如年龄、收入、婚否等,这些都是私人的秘密,除非她愿意主动告诉你,否则,你切不可贸然询问,那是很失礼的。一些男人都有大大咧咧的毛病,交谈过程中不随时注意对方的神色,不注意用一些新鲜有趣的话题吸引对方,使对方不愿意与你交谈下去,而你的唠唠叨叨、喋喋不休太令人生厌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小伙子与老人、孕妇争夺座位,对女士们出言不逊、粗言秽语的现象,这些都是现代文明所不屑的。正如一个女孩子所言:“我衡量好男人的标准是:他对女人坦诚亲切,我讨厌粗暴无礼的人。”对此,应该引起每个人的注意。

由此可见,坦诚并不简单等于粗鲁、轻率。粗鲁轻率的人往往信口开河,捕风捉影,凭主观想象断言,说话办事不负责任,只图一时痛快,不看对象,不讲方式方法,不分场合地点,不顾后果乱说乱讲,误以为“心直口快”就是坦诚。

应该说,坦诚与粗率的界限是很清楚的,如一个朋友有了缺点、毛病,而他还没意识到,为人坦诚就应以帮助他为良好愿望,批评他的缺点、毛病,使他成熟起来,有所进步;为人粗率者就会“听风就是雨”,信假为真,并且添油加醋,广为传播,落井下石,结果不但毁了朋友的名声,还搞臭了朋友间的关系。

4.做人有分寸,抬高自己而不贬低别人

做人金典:显现自己和贬低别人,其表现往往是一步之差,关键在于把握一个适当的分寸。

在交际应酬中不会适当抬高自己的人,往往很难获得高质量的交际效果。善于交际应酬的人,总是尽量把自己的长处呈现于朋友同事面前。比如,伶俐的口才,渊博的学识,温文尔雅的举止,典雅的服饰,都会给人带来一个良好的交际印象。所说抬高自己,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努力表现自己。

适当地抬高自己并不是清高自负,在言行上贬低别人,如用旁若无人的高谈阔论、矫饰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就会使人产生反感。以下种种也都是贬低别人的行为举止:对有人特别是某位女性在社交场合中独占鳌头,为众人瞩目,就流露出不屑一顾的样子;对有人言谈举止不大得体,或是某位女性服饰俗而不美,就显出自己的优越感,对人投以鄙视的目光,等等。

既显现自己,又不贬低别人,在与同事交往中尤其重要。主要体现在:自己努力上进,更欢迎别人超过自己。当别人奋发向上的时候,当别人已经超过了自己的时候,要对别人持一种欣赏、羡慕的正确态度,并且满腔热忱地帮助同事成长进步,需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当“人梯”,让别人踩着自己的肩膀冲上去。

如果对他人心怀不满,不惜自己的人格,不惜损害别人的人格,或者“横挑鼻子竖挑眼”、“鸡蛋里挑骨头”,或者造谣生事,竭尽诬蔑诽谤之能事,那么,其结果既损害了自己的事业和同事的感情,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损害了自己。这样,不但没有抬高自己,相反,却被人憎恶,唾弃,使自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善于显现自己的人与同事交谈时多用“我们”少用“我”,因为后者给人距离感,而前者使人亲切。他们讲话时也很少用“嗯”、“哦”、“啊”等停顿习惯,这些语赘会让人感觉出是一种敷衍、傲慢的官僚习气,而令人反感。

假如有人言谈举止不大得体,或是某位女性服饰不美,你也不要显出自己的优越感,对人投以鄙视的目光。

假如你与某人话不投机,你应该认识到,对方有权保持自认为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不必为此而挑起舌战。

假如有人对你不客气,你用不着计较,更不必反唇相讥,可一笑置之。

显现自己和贬低别人,其表现往往是一步之差,关键在于把握一个适当的分寸。自己的身份、自己对某种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与当时的气氛和谐等都是应考虑的,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优势,就可能博得别人的好感。若没有这些修养,引人注目只能是虚张声势。用旁若无人的高声谈笑、矫饰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有人为了讨异性的好感,或贬低同性,或乱送秋波,这些不仅俗不可耐,也是不道德的。要知道对同性的友好,是心地善良的表现,这也往往是人们对女性的期望。无论什么时候,男性的油滑,女性的轻浮,都是令人讨厌的。

5.做人有分寸,谦虚而不虚伪

做人金典:太过谦虚会让人觉得你不真实,不实在,甚至是虚伪。

谦虚是人类的美德,对于人际交往很重要。一个人对自己应该有个客观的评价,实事求是,不贬低自己,也不抬高自己;既能坚持正确的观点,又能虚心向别人请教。谦虚的人在交际应酬场合总是有许多的朋友,只有谦虚的人才能成为社会交往中受欢迎的人。

那么,究竟什么是谦虚呢?

谦虚就是虚心,不自满,肯接受别人的批评。从不隐瞒自己的缺点和弱点,总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类人即使做出了一点成绩,也认为很不够,因而总是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谦虚是人的一种修养。凡谦虚之人从不盛气凌人,不以长者自居,不以能人骄人,不以贵人下人,因而人格高雅、尊贵,别人会感到可亲。一般来说,越是见多识广,越是素养高雅者,就越是谦虚;而越是无知的小人,就越是不知天外有天,就越是狂妄。

谦虚是对自己不切实际的奢望的限制,是自我反思的一面镜子。谦虚者总认为自己的长处是有限的,也总不去享受自己不能享受的特权,他将自己置于规范、法纪所约束的位置。所以本质上说谦虚是一种克己,是在努力戒掉那些不切实际的奢望,是在自己的心中自觉地设置抵挡贪欲的堤防,这样的人因此而高大、纯洁。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纵使有好的道德与才能,如果没有人知道,这不仅是在欺骗自己,也是在欺骗别人,更是对自己功绩的诋毁。所以,过度的谦虚并不是一种可取的美德。谦虚与恰当的自我标识相结合,才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途径。

谦虚的人恪守的是一种平衡关系,即使周围的人在对自己的认同上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让别人不感到卑下和失落,非但如此,有时还能让别人感到高贵,感到比其他人强,即产生任何人都希望能获得的所谓优越感。

所以,不让别人感到失落和使别人产生优越感的秘诀之一,便是在他面前恰当地表现自己的谦逊。

所以,谦逊的人才不容易受别人排斥,才容易被社会和群体吸纳和认同。

谦虚又是一种和谐。谦虚者又很宽容、大度,对他人的缺点一般能容忍、原谅,所以与周围人的矛盾、冲突自然就少,人际关系自然就和谐。

但是,任何事情都会有个尺度和分寸,太过谦虚就会让人觉得不真实、不实在,这时你就会让人认为是虚伪的了。

在工作中,往往有许多人掌握不好谦虚和虚伪之间的界限,弄得不好,就会变假、变虚、变伪。这些人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在谦虚,可总让人感到不实在,原因何在?就在于“分寸”二字。

谦虚不等于谄媚。如果在交际中,喜欢对对方说一些言不由衷的溢美夸饰之词,以为只有这样才显得彬彬有礼,谦恭有教养,那就错了,过分地赞美,也是谄媚啊。谄媚,不但不能给友人以好感,反而会让人生厌,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大忌讳。

总之,要学会真正的谦虚是不容易的,真正的谦虚并非自己懦弱的象征;并非人的虚情假意;不仅仅表现在被他人赞赏之时,更表现在被他人批评之时。

6.做人有分寸,谨慎而不拘谨